发信人: darker (齐天小圣), 信区: Career
标 题: 比亚迪的待遇,一定要看!请版主M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Nov 27 13:35:47 2004), 站内
招聘时答应的条件,等签约后会想办法扣回去的。
劳动仲裁后,没了奖金和工作
--------------------------------------------------------------------------------
2004年11月26日 10:49 深圳特区报
杨大清自2001年2月到某公司工作以来,公司一直没有为他办理社会养老保险,事实上,该公司绝大多数员工都没有参加社保。于是,包含杨大清在内的107名员工集体向劳动部gate申请劳动仲裁,今年9月30日获胜,这引发更多员工的[屏蔽]行为。
而到了10月底,107人中的66人的奖金被取消,而杨大清等3人,则被辞退。
日前,杨大清等12名员工代表来到本报,反映他们[屏蔽]后遭遇的不公正待遇,这12人均在66人的名单之列。
集体上诉赢了仲裁
某公司深圳葵涌基地约有2万多名员工。今年9月27日,该公司107名员工集体向龙岗区葵涌劳动站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补办社会保险。9月30日,仲裁有了结果。龙岗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某公司未按规定为申诉人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对于应追缴的几十万元保险费,107名申诉人于10月8日向大鹏法庭申请强制执行。
某公司对仲裁结果不服,向法院起诉,被驳回。
买保险后调整工资
仲裁之后,某公司于10月12日发出通知,从今年10月开始,为所有员工办理社会保险。
同时,公司调整了工资结构。10月20日,人事部发文“关于调整深圳地区员工工资结构的补充规定”,这一文件发出后,厂里像炸了锅,而那107名赢了劳动仲裁的员工,则受到不少工友的责难。
根据《员工手册》,某公司的工资等级分为[屏蔽]到I级共9个等级,[屏蔽]为副总裁和总工程师,I级为一般工人。按公司的工资规定,H级到D级的工资结构中,扣除的“综合费用”中包括“打入个人充值卡的150元”,即,这150元虽在工资中被扣掉,但被公司打入充值卡(即员工厂证),员工们告诉记者,这基本上是作为给员工的每月伙食补助。
而在“补充规定”中,公司将这150元当作了社会保险。
“补充规定”中说:经公司研究决定,从2004年11月份的工资(2004年12月底发工资条)起,工资结构作修改,不再扣除“打入个人充值卡的150元”。而在该“补充规定”的相关解释中,则有这样的说明:“公司以前为了保障员工实际得到的现金收入,将本该交养老保险的150元直接给到了员工自己手里。”
因为150元被冲抵了社会养老保险金,所以在该“补充规定”中,人事部还专gate列了3个要点,帮不同级别的员工算了一笔账,让他们清楚在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后的实际收入变化。计算“均假设员工在食堂月消费150元”,级别则分为“G级(含)以上”、“H级、I级(计件)”和“I级(计时)”。3个要点的结果都是:“员工的月实际现金收入所得小幅上调”。即,公司用150元冲抵了社会养老保险,员工的月收入“增加”了,以上3个级别分别“小幅上调”了1.41元、1.41元和6.39元。
但是杨大清们告诉记者,厂里用伙食费150元给我们买保险,实际等于大家自己给自己买保险,而且人事部是将社保金也作为工资的一部分计算的,这并不符合政策规定,所谓的收入增加是将退保后的保金也计算在内,如此一来,很多员工就责怪、甚至怨恨他们107名集体[屏蔽]的工友,觉得让他们这样一闹,不仅少拿了每月150元的伙食补助,还让大家吃了哑巴亏。???66位员工奖金被取消
10月下旬,参与仲裁的鄢某某、居某某等66名员工发现,自己的工资比往常少了奖励部分。之后,他们获悉了在公司高层之间传递的一份电子邮件,其主题就是“取消66位员工所有奖金的决定”。
从杨大清等12人给记者所提供的这份公司内部电子邮件的打印件上,记者看到这样一段话:
“9月27日事业一部有66位员工对公司提起仲裁,葵涌仲裁庭于9月30日开庭受理,鉴于员工的这种影响公司声誉和形象的行为,经管理本部吴总、夏总,人事部刘经理研究决定,取消66位员工所有奖励(包括五年奖、优秀员工奖、绩效奖),从9月份工资开始执行。”
“人事部初步决定11月底将不与这些员工续签劳动合同,如部gate有不同意见,可直接与人事部联系。请注意对员工保密。”
次日上午,这封邮件得到相关人士的回复如下:“各位[屏蔽],人事部所发的名单已在9月份的工资中扣除,望周知。”
一员工告诉记者: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5年,就会得到五年奖,奖金1500元,被评上优秀员工奖则有80元,约一二百元的绩效奖则基本上每人每月都有。
奖金被取消,鄢某某和居某某等三四十人找人事部要说法,人事部徐科长召集大伙开会说,你们去告了公司,给公司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所以取消你们奖金。大家让徐科长写下他所说的话,并签上字,徐科长说,我不代表公司,只代表个人意见。
徐科长称不知此事
随后,杨大清等三人被某公司辞退。员工们认为,他们的遭遇是公司对他们[屏蔽]行为的打击报复。18日下午,记者拨打了某公司人事部徐科长的电话,询问是否有66名员工因为劳动仲裁而被取消了所有奖金?徐科长说,他不知道这样的事,他要去查一下。
记者问,公司会不会处分申请劳动仲裁的员工?他说,劳动仲裁是员工的权利,你说107人参加仲裁,为什么只有66人而不是所有人被取消奖金呢?记者表示想了解为什么,因为据员工们反映,那是因为其他的[屏蔽]多是I级的员工,没有什么奖金可扣。徐科长就向记者解释了公司关于奖金发放的程序与规定,但没有涉及到记者的问题。
记者追问,仲裁行为与取消奖金之间,会不会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徐科长说,应该不会存在这种关系。他还说,我们这么大的公司,应该不会这样做,你想,一般员工的平均奖金就算是1000元,66人的奖金才6.6万,而公司有2万多人,所以,6.6万这个数字相比之下是很小很小的。
徐科长纠正记者所说的“取消”这个概念:应该是扣发,比如员工请假时间过长、或者受到警告处分到一定程度,肯定是没有奖金的,“取消”这个概念不对。
记者说,有一份公司的电子邮件,主题就是“取消66位员工所有奖金的决定”,并且他也是邮件的接收者之一。记者念了其中的一段,徐科长听后予以否认: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个邮件,所以听到你说有66人因为仲裁而被取消奖金,“我很惊讶”。
然而19日上午,记者致电某公司人事部经理,提出采访要求。因为根据那份邮件,人事部经理是决定者之一,人事部一位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理现在没空,得知记者是想了解9月底的仲裁与取消66位员工奖金的事情,她并没有否认这些事,而是立刻告诉记者,你找徐科长。记者问,是徐科长在负责此事吗?她说,是徐科长全面负责处理。
[屏蔽]之路要走到底
员工们告诉记者,107人事前并没有约定集体仲裁,而是三三两两地去劳动站投诉,结果彼此相遇,人越来越多,这才决定团结起来,联名申诉,因为他们在现实中感到,单靠自己的力量希望不大,“厂里有个叫唐贵平的,今年6月份就打跟我们同样的官司,但到现在都没有结果”。
仲裁赢了大家都很高兴,但没想到会面临不公正的待遇,不过并不后悔,“因为不打官司,公司只会越来越苛刻”。
至记者发稿时止,107名员工中的19名员工向工厂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再次申请仲裁,理由是有关劳动权益保障条例的相关规定:“无故克扣员工工资的,员工有权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仲裁将于12月初开庭。
而就在本月18日下午,又有某公司的99名员工拿到了仲裁裁决书,他们打的是跟107名员工一样的社保争议官司,同样胜诉。
作者:本报记者刘一平/文齐洁爽/摄影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http://smth.org·[FROM: 61.15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