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我网
https://5come5.cn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菠菜 | 软件站 | 音乐站 | 邮箱1 | 邮箱2 | 风格选择 | 更多 » 
 

本页主题: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之三——太虚幻境对联 显示签名 |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sy



贝尔诺勋章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小山羊
等级: 荣誉会员
家族: fans
发贴: 7660
威望: 4
浮云: 407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6-01-07
最后登陆: 2023-06-21

5come5帮你背单词 [ draft /dra:ft/ n. 草稿,划案,草图,汇标;vt. 起草,为…制作草图 ]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之三——太虚幻境对联

太虚幻境对联(第一回)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说明]

甄士隐炎夏伏几盹睡,梦见一僧一道携“通灵宝玉”下凡,上前搭话,请 一见此玉,不及细看,被僧夺回,说是已到幻境。于是看到一座大石牌坊,上有“太虚幻境”四个字,两边就是这副对联。

 

[注释]

1.“假作”二句——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也就成了假的;把没有的当作有的,有的也就成为没有的了。

 

[鉴赏]

甄士隐梦中所见的这副对联,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时也同样看到。两次重出是着意强调,同时也借此点出甄的遭遇和归宿是贾的一生道路的 缩影。

作者用高度概括的哲理诗的语言,提醒大家读本书要辨清什么是真的、有的,什么是假的、无的,才不至于惑于假象而迷失真意。但是历来的所谓红学 家们多在辨别真假有无上走入了歧途,主观臆断,穿凿附会。正如鲁迅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屏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集外集拾遗·〈绛洞花主〉小引》)他们以假作真,无中生有,实在免不了受到这副对联的嘲笑。

小说中借“假语”、“荒唐言”将[屏蔽]背景的“真事隐去”,用意是为了避免文字之祸。如说曾“接驾四次”的江南甄家也与贾府一样,有一个容貌、性情相同的宝玉,后来甄家也象贾府一样被抄了家,这些都是作者故意以甄乱贾,以假作真。此外,作者不明写秦可卿[屏蔽]宝玉,而假借宝王做梦等等,也与这副对联所暗示的相契。

如果从文艺作品反映现实这一特点说,弄清“真”与“假”、“有”与“无”的相属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此,鲁迅曾有深刻的论述:“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于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其真实,正与用第三人称时或误用第一人称时毫无不同。倘有读者只执滞于体裁,只求没有破绽,那就以看新闻记事为宜,对于文艺,活该幻灭。而其幻灭也不足惜,因为这不是真的幻灭,正如查不出大观园的遗迹而不满于《红楼梦》者相同……”“我宁看《红楼梦》,却不愿看新出的《林黛玉日记》,它一页能够使我不舒服小半天。……幻灭以来,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真中见假。”(《三闲集·怎么写》)
顶端 Posted: 2007-03-05 12:50 | [楼 主]
马丘比丘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品行端正
发贴: 488
威望: 0
浮云: 1129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7-03-20
最后登陆: 2009-09-14

5come5帮你背单词 [ cheek /ti:k/ n. 面颊,脸蛋 ]


鉴赏里说可卿诱惑宝玉,个人觉得不妥。虽然不知曹公写这段寓意何在,但可卿在作者心中应该是又很大分量,是作者原稿中想展示给读者的重要女性之一。至于为何安排可卿如此过早逝去后人已无从知晓。我觉得作者安排此段主要是要引出宝玉在梦中神游太虚镜。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浮云:5 (by taxing)
  • 顶端 Posted: 2007-03-23 16:20 | [1 楼]
    我来我网·5come5 Forum » 舞文弄墨

    Total 0.010279(s) query 6, Time now is:06-04 14:48,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5.3, Localized by 5come5 Tech Team, 黔ICP备16009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