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康尼是十九世紀末義大利寫實歌劇的創始人,然而最後他卻未能引領風騷,坐擁寫實歌劇受歡迎的成果,反而讓其落到普契尼的手上。馬斯康尼的父親是位麵包師傅,他從小就禁止馬斯康尼接觸音樂,馬斯康尼私下拜凱魯畢尼(Luigi Cherubini)為師。馬斯康尼的父親認為作曲是一項收入不穩定工作,總希望他成為律師,可是馬斯康尼不願聽從。後來馬斯康尼的叔叔收養了他,讓他得以安心學習音樂創作。馬斯康尼進步神速,他在1879年十六歲時發表了生平第一首交響曲,兩年後他又發表了一首清唱劇,贏得眾人的好評。他凱旋返家,並憑著隨後創作的「快樂頌」,獲得貴族的青睞,出資栽培他前往米蘭音樂院就學。馬斯康尼在米蘭音樂院的老師是前一輩作曲家龐開利(Ponchielli),龐開利的歌劇作品除了「喬宮妲Gioconda」以外在後世並不常被演出,但是他卻教出了兩位寫實歌劇的巨匠,一位是馬斯康尼,一位則是普契尼。18[屏蔽],馬斯康尼以獨幕歌劇「鄉間騎士」獲得出版商宋佐尼歐(Sonzohno)作曲大獎,因此讓該劇在羅馬成功上演。這齣當時最新穎的寫實歌劇立刻在意大利各地引起騷動,馬斯康尼成了威爾第之後最受到愛戴的義大利作曲家。當時正好是歐陸觀眾逐漸對華格納式的浪漫大歌劇感到厭煩的時候,馬斯康尼簡短而清新的寫實作風,適時給當時人不同的選擇。「鄉間騎士」的成功未能為馬斯康尼的未來帶來保證,他自己說該劇讓他「未成王先加冠」。盛名之累讓他往後創作的歌劇都不如此劇般的風光,馬斯康尼尚有「好友佛瑞茲L’Amico Fritz」等劇,晚年亦有獻給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的作品「尼祿王Nerone」。但只有「好友佛瑞茲」近年開始有重現舞台的機會。晚年的馬斯康尼因為創作事業不如意,嘗試在指揮台上尋求第二春,一度還成為史卡拉歌劇院的音樂總監,取代因為反對墨索里尼種族歧視政策而辭職的托斯卡尼尼。因為馬斯康尼這種對墨索里尼政權的熱情擁抱,造成了他在後世的評價不高。二次大戰都還結束前,墨索里尼失去了政權,而馬斯康尼也跟著被奪去所有的財產和社會地位,晚年貧病交加,身無分文,躲在羅馬的小旅館中抑鬱而終,命運之弄人,莫甚於此。\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