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复试在即,初时过的同学都面临第二次考验,如何在复试中在续辉煌而避免功亏一篑的悲剧,这是不得不提一下曾几何时我们忘却的一个重要铺垫————综合导师制。
不知道起他学院有没有这个,我们微固学院在06年就推出这项制度,一开始大家都欢欣鼓舞,终于可以真正第一次感受接触到自己专业的脉搏了,当然也有“看透世事”者不屑一顾,觉得这不过是学院[屏蔽]彰显政绩的噱头罢了,总之当时我是抱着“反正免费”的心情报了一个当时还不太有名的导师。
后来事态的发展确实令人泄气,所谓的综合导师制内容无非是抽个大家都无聊的时间去和导师谈学习,谈工作,谈未来,运气好的还能和课题组出去游山玩水。之后就“屁事没有了”。到这时我们多少有点被欺骗的感觉,但想想校内诸多社团的虎头蛇尾,便也释然了。
直到上学期,我被通知和我报的课题组出去参加交流活动时(实际就是去农家乐打牌K歌吃饭),我心存侥幸的向报的导师问复试该注意什么(其实是试探她对报她研究生的态度),结果她道出了综合导师制的惊天意义——如果在她手下做过项目,而且表现好的话,过了线就要。她举出了几个当时抱了综合导师制的同学在她那作项目的例子。当时我就纳闷了,我怎么没被告知有这回事,这太不公平了吧。她说,这要考同学的主动性,那几名同学都是主动去办公室找她的,事实上,她们手上确实有一些项目忙不过了,但也没时间去通知同学。此时我也只能长吁短叹自己错失良机了。
以前就曾听说有同学和老师搞好关系,然后和老师作项目什么的。但那些毕竟不具备官方性质,在我看来更多像是一种潜规则,做起来毕竟心有戚戚焉。而综合导师则是学院展示的一种姿态,构建一个正式的导师和学生交流渠道,让你可以确定你不会陷入一种对导师无厘头的纠缠而被拒之gate外的的恐惧中。
如果在导师那做过事, 至少找工作你会比其他同学多了一项实在的优势,找工作的同学大概都有这个体会吧,有过项目经验的同学优先级大大高于其他。在报考研究生也会大幅提高成功率,毕竟分数在导师那看来不过是抽象的数字罢了,不具备太多含义。
这次我发这篇帖的目的在于,打破某种信息的不对称,让本校的考研的同学都有一个公平竞争的起点(至少从下一届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