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我网
https://5come5.cn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菠菜 | 软件站 | 音乐站 | 邮箱1 | 邮箱2 | 风格选择 | 更多 » 
 

苏坦舍纪娜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冬氦辘味渗B
等级: 荣誉会员
发贴: 3410
威望: 3
浮云: 740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6-03-07
最后登陆: 2015-07-10

5come5帮你背单词 [ arch /a:t/ n. 拱门,弓形结构 ]


无题

锦城夜雨孜孜声,
烛火垂泪也无由。
五更三弦撩人时,
半场风雨一个秋。

先说这个“孜孜”吧~~古人不用它来形容雨声,我偏用~~也许这不是雨声,而是蜡烛燃烧的声音~~~然后是这个“也”,,,蜡烛当然会哭~~并且是也哭~~~因为我在~~
“五更三弦”其实不是“三弦”,,,而是想到的我自己的乐器~~去“三弦”而已~~
最后一句是说~感动不过瞬间,记下就好,生命不过短暂,走的时候就什么都带走了~


[ 此贴被苏坦舍纪娜在2006-12-18 23:2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浮云:5 (by taxing) | 理由: 这叫语言的陌生化~
  • 顶端 Posted: 2006-12-18 18:53 | [楼 主]
    a88i99





    性别: 保密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品行端正
    发贴: 102
    威望: 0
    浮云: 1117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3-09
    最后登陆: 2013-08-05

    5come5帮你背单词 [ edible /'edibl/ a. 可以吃的,食用的 ]


    律绝——和楼主,并附自己收集的一些绝句知识

    公孙叶尽岂因秋,
    谁许烛灯入大楼?
    五鼓鸣弦耽人梦,
    难得室友不群殴。


    诗词格律


    --------------------------------------------------------------------------------




    绝 句


      上文说过,绝句应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
    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
    ㈠律 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听 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    ·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    ·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屏蔽]。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
    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①。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
    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②。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③。
      ·   ·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④。
    ·          ·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
    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
    是平声。例如: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⑤。
    ·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⑥。
        · ·   ·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
    现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      
    商女不知[屏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  ·       

    塞下曲(第二首)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雨
    后》)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   

    郿 坞(第二首)

    [宋]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          ·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    ·      ·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象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
    《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
    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            ·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     
    窗含西岭千秋雪,gate泊东吴[屏蔽]船。
          ·  ·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
    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
    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
    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㈡古 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
    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⑴用仄韵;
      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
    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因此,律绝也是用平声韵。如果用了仄
    声韵,那就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悯 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  ·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⑦!
      ··  ··  △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
    李坤《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
    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
    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 思(二首)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疑是”句有“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
    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
    例:

    三绝句(选二)

    [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  ··   · ···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  ·     ·   ·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
    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
    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不
    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
    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
    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
    ①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
    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 ②五言除平平仄
    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
    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李
    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 ③泊,
    入声。烟,平声。 ④比,上声。西,平声。 ⑤恐,上声。天,平声。  
    ⑥不,客,入声。何,平声。 ⑦看,平声。
    顶端 Posted: 2006-12-20 23:16 | [1 楼]
    a88i99





    性别: 保密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品行端正
    发贴: 102
    威望: 0
    浮云: 1117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3-09
    最后登陆: 2013-08-05

    5come5帮你背单词 [ choice /tois/ n. 选择,抉择,选择权,选择机会,供选择的东西 ]


    Quote:
    引用第13楼goldgene于2006-12-20 23:31发表的:
    我为楼上注:公孙,谓树也,又名银杏。

    第二句未承接第一句而来,很是不幸啊,



    呵呵,就是,就是,第一二句未接。这首和诗单独看根本没意思。而且纯粹是调侃的意思。前两句是驳,后两句是讽。没有引发新意,没有阐明道理。
    贴律绝的格式,是大家有空多交流的意思,没太多卖弄的想法。因为注意平仄,押韵,至少在读起来的时候有点那么个意思。反之,则有些别扭。
    希望楼主不要见怪。楼主的好文章我还是看过不少的,所以才厚脸跟帖。唐突了。
    顶端 Posted: 2006-12-21 10:26 | [2 楼]
    我来我网·5come5 Forum » 舞文弄墨

    Total 0.013529(s) query 6, Time now is:07-08 22:45,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5.3, Localized by 5come5 Tech Team, 黔ICP备16009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