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我网
https://5come5.cn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菠菜 | 软件站 | 音乐站 | 邮箱1 | 邮箱2 | 风格选择 | 更多 » 
 

本页主题: 奇文共欣赏——李煜词赏析 显示签名 |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香帅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品行端正
发贴: 394
威望: 0
浮云: 1105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6-10-26
最后登陆: 2007-05-26

5come5帮你背单词 [ fabric /'fæbrik/ n. 编织物,结构,组织 ]


奇文共欣赏——李煜词赏析

相见欢①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③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④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
 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
 一种。

【品评】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
 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
 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
 “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
 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
 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
 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
 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
 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
 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
 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
 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
 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
 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屏蔽]深,谁人
 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
 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
 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
 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
 之处。

                  乌夜啼②

                  【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②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③
            相留醉,
            几时重,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
 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谢:凋谢。 ②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
 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④几时重:何时
 再度相会。

【品评】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
 范之作。起句“ 林花谢了春红 ”,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
 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
 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
 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
 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
 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
 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
 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
 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
 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
 胜缱绻。“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
 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红^叟鲛肖(左应加鱼旁),
 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
 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
 “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
 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变难
 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
 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气呵成益见悲慨。
 “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
 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浪淘沙①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②
              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
              一晌贪欢。⑥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屏蔽]多用七言绝句
 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
 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亲):绸被子。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音赏):一
 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品评】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
 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
 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
 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
 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
 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
 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
 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
 “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
 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
 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
 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
 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
 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
 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身为[屏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
 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
 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
 亦复如此。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
 一种人生体验。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
 遭遇。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
 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虞美人①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③
            只是朱颜改。④
            问君能有几多愁,⑤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
 937-978,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称南唐
 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年,宋
 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侯命,实已沦为阶下囚。太平兴国三年七月
 卒。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他精于书画,谙于音
 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
 词反映[屏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
 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
 《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
 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
 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
 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品评】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
 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
 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
 心脾的美感效应。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
 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
 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
 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
 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
 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
 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
 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
 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
 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
 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
 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
 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
 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
 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 此贴被香帅在2006-11-11 19:11重新编辑 ]
顶端 Posted: 2006-11-05 21:55 | [楼 主]
wpjer



性别: 保密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品行端正
发贴: 330
威望: 0
浮云: 1061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4-12-11
最后登陆: 2007-06-15

5come5帮你背单词 [ predominate /pri'domineit/ v. 支配,统治 ]


喜欢李煜的词,悲从心来,非常能引起人的感伤。
这样一个敏感的文人却当了皇帝,是不是命运在捉弄人?
顶端 Posted: 2006-11-09 18:24 | [1 楼]
我来我网·5come5 Forum » 舞文弄墨

Total 0.007815(s) query 6, Time now is:01-16 01:37,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5.3, Localized by 5come5 Tech Team, 黔ICP备16009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