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我网
https://5come5.cn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菠菜 | 软件站 | 音乐站 | 邮箱1 | 邮箱2 | 风格选择 | 更多 » 
 

本页主题: 时光倒流二十年——火凤凰ATI发展简史回顾 隐藏签名 |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momo8664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娜迦一族,非请勿入
等级: 鹤立鸡群
家族: 东北一家人
发贴: 1406
威望: 0
浮云: 1124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7-04-09
最后登陆: 2010-03-0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outward /'autwəd/ a. 外面的,外表的,公开的,可见的,向外的,外出的;ad. 向外;n. 外形 ]


时光倒流二十年——火凤凰ATI发展简史回顾

作为世界上的两大民用显示芯片供应商之一的ATI,历史要比对手长远得多,在经历了一番番起起落落、荣辱沉浮。其诞生20年之际被AMD收购,随着其最新产品R600的发布,火红的凤凰ATI能否重生涅磐?对于未来我们无法预测,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得明天的启示。

一、鹿港小镇:ATI诞生
              1770933_10100750.jpg
                          ATI
    ATI的故事要从富有传奇色彩的CEO何国源开始说起,幼年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生活磨练了何国源的意志,贫寒的家境坚定了出人头地的信念。年纪轻轻,何国源只身赴台湾学习深造,返港后努力工作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80年代上半段,厌倦了打工生涯的何国源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1770933_46564235.jpg
        (长相酷似香港明星陈友的何国源)
    1985年8月20号,何国源与另外两名香港移民Benny Lau和Lee Lau共同创立了Array Technology Industry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ATI公司。和许多同时代的IT英雄一样,何国源的ATI诞生在Toronto北部Markham小镇的一间车库里,公司开始只有30万加元的启动资金,何国源及其它员工们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由于资金不足,何国源只能将目标瞄准在创业成本低的计算机图形领域。所幸何国源当时的资金不是那么多,否则我们现在看到的ATI也许只是一家类似DELL、联想之类普通的PC制造商。
    成立之初的ATI极为辛苦,仅有6名员工:秘书、接待和装运都是同一个人,何国源的老同事看望他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何国源这个昔日的总经理成了拿着扫把的车库清洁员。作为CEO的何国源除了研发,所有的公司业务都由他来打理。
    万事开头难,开始的时候,ATI举步维艰,创业资金很快就花完了。幸而得到新加坡华联银行共计180万美元的商业贷款,何国源才得以将公司维持下去。
    尽管开始的那段时间比较难熬,但当时图形芯片的高回报状况使得ATI仅需一个成功的设计就可以拯救整个公司。第二年年中ATI获得了自己的第一笔订单,每周被预订了7000块芯片,那一年年底,ATI赚了1000万美元。
    从那之后,ATI开始专注于为PC制造商提供OEM的整合图形芯片。随后几年,在当时新兴的PC大潮带动下,ATI的营业收入逐年上升,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ATI营业额几乎达到1亿美元,跻身加拿大五十大高科技公司的名单。
        1770933_36574235.jpg
(Google Earth下加拿大安大略省Markham镇的ATI总部)
  在专注于OEM订单的同时,ATI也注意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EGA Wonder和VGA Wonder都是当时ATI的主力零售产品,为ATI在零售市场上获得了高额的利润。而Wonder这个品牌最后演变成了ATI著名的全能显卡系列All In Wonder。

二、童年:幸运Mach
    做了5年OEM后,ATI于1991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块图形加速卡——Mach8,这块图形加速卡有板载和[屏蔽]两种版本,能够[屏蔽]于CPU之外显示图形。第二年,为了应付强劲对手S3 Trio 32的挑战,ATI推出了Mach32A,也就是Mach8的改进型。
    1770933_64462933.jpg
(从左往右是Mach8、Mach32、Mach64与Mach64-VT,Mach家族四兄弟,为ATI的早期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4年,首块能够对影像提供加速功能的显卡Mach64诞生。这块显卡是计算机图形发展历史上的一块里程碑。Mach64所使用的Graphics Xpression 和Graphics Pro Turbo技术能够支持YUV到RGB的色彩空间转换,使得PC获得了MPEG的视频加速能力。
  MPEG作为最普遍的视频压缩算法,采用了YUV三个通道的方式来存储数据,而计算机显示器则使用不同RGB比例的混合来表示每个象素的颜色。不必依靠昂贵的CPU资源,能够将这两者进行转换获得流畅的30fps的MPEG-1回放效果,Mach64成了第一块意义上的视频显示芯片。
  之后一年诞生的Mach64-VT版本完全将CPU解压的负担承担了起来,由于VT版本的Mach64提供了对视频中的X轴和Y轴的过滤得能力,所以对分辨率为320x240的视频图像重新调整大小至1024x768时也不会出现因为放大所产生的任何马赛克。
1770933_64462933.jpg
(PCI版本的Mach64-VT)
  Mach64作为ATI 的OEM时期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计算机的领域。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从一些还在销售的服务器里发现Mach64的踪影,宝德公司几[屏蔽]的Intel服务器仍然采用了Mach64作为其显示芯片。
  1993年,在年营业额突破2.3亿加元后,ATI在多伦多证交所上市,之后由于股灾,ATI一度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在Mach64诞生后,由其带来的成功,ATI所有的麻烦都迎刃而解。ATI开始成立了自己的3D部gate,这为后来的ATI奠定了基础。

三、现象七十二变:Rage转型
  Mach64之后,大量的订单让ATI尝到了甜头,这之后ATI的产品里几乎都加入了强大视频能力。随着MPEG-2标准的视频以DVD为载体开始逐渐普及,ATI的新产品3D Rage系列开始提供对MPEG-2的解码支持。通过后来引入Rage系列显示芯片的iDCT等先进技术更大大降低了CPU在播放MPEG-2视频时的负担。
  时值3D游戏的萌芽期,初始的3D游戏都以CPU作为主要的运算载体,ATI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进步的方向,在自己的Rage系列显示芯片中加入了3D加速的能力。
  最初始的Rage采用了Mach64的2D核心、部分3D加速功能和视频加速能力。而到了RageII的时候,Z-Buffer的引入使之成为了ATI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3D加速芯片。重新设计的Mach64 GUI引擎配合EDO或者SGRAM,对D3D和OpenGL的良好支持,再加上优异的MPEG-2视频回放能力,RageII相比较与同时代的S3 Virge 和 Matrox Mystique,无论是速度还是功能上都大为领先。
1770933_30030750.jpg
(ATI RAGE II 8 MB AGP)
  3D Rage Pro作为ATI踌躇满志的AGP先锋,于1997年4月发布。4千5百万像素填充率,VQ的材质压缩功能,每秒能够生成1百20万的三角形,8MBSGRAM或者16MBWRAM的高速显存,这些数字给了当时3D图形芯片的王者Voodoo以很大压力。然而,由于早期驱动对于当时主流的OpenGL的支持非常不理想,Rage Pro迟迟无法将Voodoo赶下销售冠军的宝座。直至1998年2月Rage Pro更名为Rage Pro Turbo,驱动也作了相应更新后,性能提升了将近40%,这才恢复了Rage Pro的本来面目。然而,1997年底,ATI最大的敌人NVIDIA的RIVAL 128发售,这款显示芯片在性能上远远超出了Voodoo和Rage Pro的水平。
  Rage Pro尽管运气不是太好,但其衍生产品仍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RAGE LT为笔记本电脑的LCD整合了LVDS及先进的电源管理技术,Filtered Ratiometric Expansion技术让不同分辨率的图像都能填充满整个LCD屏幕,因而在移动办公领域获得了青睐。RAGE XL作为Rage Pro的低端解决方案,主攻市场的低端,由于其良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直至2006年,在部分Intel的主板上仍然使用该产品。
  面对NVIDIA不断侵吞自己的OEM份额,ATI意识到了危机,并开始加紧了新一代的显示芯片的研制。1997年,在2D时代非常强大的Tseng Labs公司被ATI收购,40名经验丰富的显卡工程师加入了ATI的开发团队。1998年,Rage 128 GL发布,从名字就可以推断出这是一款专为OpenGL优化的芯片。Rage 128 GL是首款支持Quake 3 中的OpenGL扩展集的硬件。尽管Rage 128 GL技术非常先进,但也可以说是过于先进。Rage 128 GL在应用中提升到32位色时,性能下降极低,然而当时大多数应用软件游戏等都采用的是16位色深,以致于英雄无用武之地。过于超前的技术受到了软件环境的制约,大大影响了Rage 128 GL的销售。而苹果OEM的订单需求量过大,ATI生产能力不足,使得零售市场上Rage 128 GL出现得很晚。等Rage 128 GL大量上市的时候,霸主TNT2和TNT2Ultra已经登场。
1770933_85084041.jpg
(很多原因造成了Rage128的失败,同时给ATI造就了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
  为了对抗NV的强大攻势,ATI于1999年4月发布了Rage系列的最后产品Rage 128 Pro,各项异性过滤,优化的多边形设置引擎,以及更高的时钟频率,使得Rage 128 Pro成了99年QuakeCon比赛的官方指定显卡,更高端的RAGE Fury Pro更是加入了Rage Theater提高了显卡的视频性能。
  受到Voodoo SLI的启发,为了追求更强大的性能,ATI采用AFR技术将两块Rage 128 Pro芯片管理起来,共同参与3D运算,这就是拥有两颗显示芯片的显卡RAGE Fury MAXX,曙光女神。然而,与3D Rage Pro所面临的处境类似,只有在当时几乎用不到1600x1200分辨率下,曙光女神的性能才会有显著提升。而32位操作系统(win2000 winxp)没有提供对双核AGP显示芯片的支持,使得曙光女神在32位操作系统下成了笑柄。RAGE Fury MAXX最终成为了Rage系列产品的绝响。
1770933_50524041.jpg
(命运多舛的曙光女神成了Rage系列最后作品,谁能想到6年后继承曙光女神衣钵的居然是对手的7950系列)
  1999年,ATI终于在Nasdaq上市,开始以美元计算自己的价值。
  1995~2000年间的Rage系列尽管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并不算太成功,但这代表了ATI在面临计算机图像从2D向3D转变的过程中坚定的决心。与ATI同时期的2D显示芯片制造公司有被收购的,如Tseng Labs和S3,有后来就默默无闻销声匿迹的,如Trident,有偏安一隅一直得不到长足进步和发展的,如Matrox,只有ATI在那次大变革中活了下来,并从失败中吸取了大量的经验,为以后和NVIDIA的抗衡打好了基础。

四、未来的主人翁:Radeon100小试牛刀
1770933_64073746.jpg
(Radeon是ATI崛起的标志,是与对手的GeForce相抗衡的著名IT品牌)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沉沦下去,ATI显然不是一个甘心失败的角色。2000年3月的GDC上,ATI的第6代图形芯片让所有的人吃了一惊。
  同年4月,与Geforce256针锋相对的Radeon256诞生,提供了对DDR-RAM的支持,节省带宽的HyperZ技术,完整地T&L 硬件支持,Dot3,环境贴图和凹凸贴图,采用2管线,单管道3个材质贴图单元(TMU)的独特硬件架构。由于架构过于特殊,第三个贴图单元直到Radeon256退市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程序支持它。Radeon256的渲染管线非常强大,甚至可以进行可编程的着色计算,尽管这基本上不等同于DX8之后的着色器。
1770933_20204041.jpg
(Radeon256 不仅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品牌,也带来了ATI产品在用户心目中性能强劲、画质优异的形象)
  在Radeon256提供了更加齐全的特性同时,16位色与Geforce256性能不相上下,而32位色下则大大胜出,一举夺取了性能王者的宝冠。然而两天后,NVIDIA的Geforce2GTS就将Radeon256从宝座上赶了下来。与Geforce2相比,Radeon256在32位色特别是1024x768以上的高分辨率下毫不逊色,支持的特性甚至比Geforce2还多,然而16位色下的性能完全不敌Voodoo5 5500和Geforce256。在当时游戏普遍为16位色的情况下Radeon256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除了先进的3D核心,Radeon256同样提供了先进的视频特性。进一步加强了MPEG-2的回放能力,提供了对HDTV的解压能力。通过将渲染管线加入到视频运算中,大大提高了硬件视频解码能力。
  吸取了3dfx收购STB的教训,并感受到了NVIDIA及其结盟厂商的强大产能压力,ATI意识到只有开放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于是ATI开始对第三方的生产厂商开放了生产授权,各种名目繁多的ATI显卡出现在市场上。
  8500诞生后,R100系列开始改名为R7200系列。其中主流的显示芯片为Radeon DDR/SDR,也就是所说的Radeon 7200,其降频版就是Radeon 7200 LE,这都是基于R100的产品。而R100的简化产品RV100则将T&L和一条渲染管线去掉,作为其低端产品,型号为7000。而对于那些对视频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则可以选择增加高频头与改进的Rage Theater芯片,增加电视和收音接受及视频处理功能的产品All In Wonder系列。R8500诞生后,R100再次登场,其超频改进版R7500举起了ATI的中低端大旗,成为了市场上一股强大的力量。
  Radeon256系列的产品除了不错的3D性能和视频能力外,其2D的画面品质是之后的ATI产品所不具备的。除了已经成为了2D画面品质神话的R7000 evc外,R100的全系列及衍生产品都具有优秀的线路设计,良好的低通滤波以及合适的频率,避免了高频RAMDAC对2D画质的影响,使得R100成为民用显卡中画质最好的产品。
  Radeon256开创了一个著名的品牌—Radeon。与对手Geforce系列相比,Radeon的特点就是在提供了强大的游戏性能同时,提供了优异的视频回放能力与良好的画面品质。尽管Radeon256承受着Geforce2系列的巨大压力,但其产品鲜明的特点还是吸引了不少顾客,其中一部分成为了ATI的忠诚用户。站稳脚跟的ATI Radeon,前途一片光明。

五、皇后大道东:Radeon200崛起
  在NVIDIA吞并3dfx,自以为天下无敌后,于2001年发布了自己首款硬件支持DX8的显卡Geforce3。这次ATI紧跟GF3,推出了新一代的芯片R200。
  R200完整的支持了微软的DX8.1及SM1.4,使用RIP映射来进行各项异性过滤,新的HyperZII技术更节省了带宽,先进的Video Immersion II技术加上双头显示提供了优质的视频服务,TRUFORM技术圆滑了三角形的棱角,使得画面更平滑,质量更好更精确地全屏抗锯齿美化了。
  在硬件架构上,R200抛弃了R100奇怪的2X3架构,改而使用流行的4X2架构,4个像素着色单元,每个象素着色单元有两个[屏蔽]的材质贴图单元,还有两个顶点着色单元。这非常符合当时游戏的特点,大纹理占了游戏的绝大部分,各种特效的运算在当时所占比重并不大,所以像素着色单元:纹理单元=1:2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设计架构。
  先进的架构和技术带来的是性能上的巨大提升,去掉了一个TMU让R200更有效率,增加了TMU使用的灵活性,减少了多周期渲染的次数。而SM1.4在一个pass内能够最多输出6层材质,使得DX8.1的代码在R200下能够获得极大的性能提升。而显存升级到了128MB,更使得高分辨下的游戏性能大为增强。尽管GF3ti是第一款支持128MB显存的显示芯片,但本身架构的限制使得GF3无法像R200那样充分发挥大容量显存的优势。
1770933_38144235.jpg
(大力神8500LE是ATI授权第三方生产显卡后出现的精品)
  然而驱动是困扰ATI已久的问题,与ATI截然相反,NVIDIA的驱动一直都是那么出色,新的[屏蔽]系列驱动更是性能巨大提升的引爆点。R200初始的驱动性能极差且Bug众多,很多R200的特性都无法表现,抗锯齿只有在D3D下才能出现,且速度非常的慢。早期的驱动在很多游戏中都有不少的贴图错误等显示问题。更糟糕的是,R200的游戏实际性能不如测试分数那么显眼的情况被很多测试网站发现。而著名的R200在运行Quake3时刻意下降贴图质量的丑闻被揭露,对ATI的Radeon品牌造成了不良影响。
1770933_71280750.jpg
(催化剂随着ATI驱动团队的不断努力终于让[屏蔽]成为了历史)
  相对于[屏蔽],ATI的驱动名称叫做催化剂,到了催化剂3.0版本的时候R200才趋于稳定。架构的先进使得R200通过驱动提升的潜力更大,驱动稳定之后GF3ti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R200相关衍生产品很多。早期的R8500LE是R200的低频版本,在提升了工艺之后,随后更高频率的R8500与R8500XT出现,组成了R200的旗舰产品。与R8500同期推出的R7500尽管叫做RV200,但其实际上只是更换了马甲的R100。R300发布后,以R8500的降频版本R9100为首的R200系列再次以市场的中低端为目标登场。R9100就是8500LE,定位为中端。而低端产品R9000和R9000 Pro则是以RV250作为其核心,RV250相比较于R200每条渲染管线削减了一个TMU,取消了TruForm与Hierarchical-Z的支持,顶点单元也减少为一个,最终形成了4x1的架构。R9200系列产品的核心RV280实质上就是RV250的AGP8X升级版本。
  R200是Radeon历史上第一款让ATI扬眉吐气的产品。尽管驱动限制着R200的发挥,但其一出场仍然比NVIDIA最高端的Geforce3在性能上高出了20~30%, NVIDIA很快推出了自己的GF3系列的超频产品GF3ti与[屏蔽]超级驱动,但即使是最高端的GF3ti500也仅能勉强达到R200的性能水平。直至第二年的GF4ti出现,与R200旗鼓相当的对手才出现。此时R200已经在各项性能测试中横行了半年有余。
  R200标志了ATI的崛起,头一次在性能上对竞争对手造成巨大的压力。尽管狼狈的NVIDIA很快调整了自己的产品序列,但ATI在时间上的领先已然成型,R200对NV的不良影响直到NV40出现后才得以消除。GF4ti尽管威力巨大,但跨时代的R300系列已经在悄悄的等着他了。

六、恋曲2000:亲密接触
    在ATI从R200向R300转变的过程中,有一段小小的插曲,ATI收购了当时名气并不是很大的ArtX公司,并将其设计的“Flipper”卖给了任天堂作为其游戏机“GameCube”的显示芯片。
  ArtX就和自己的名字一样,是游走于计算机图形技术前沿的艺术先锋们。在为任天堂设计完了N64的显示芯片后,宏基提供了创业基金,SGI的这些工程师自立gate户创建了ArtX公司,以David Orton为首的一群SGI的遗老遗少具有非凡的芯片设计能力。1999年展示了自己开发的PC芯片组后,ArtX开始了公开募股。
  ATI、S3和NVIDIA同时对这个炙手可热的技术资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S3处于濒临破产的境地,第一个被排除掉。那NVIDIA呢?“也许他们的企业文化并不适合我们”ArtX的员工如是说。ATI成了最适合的人选。2000年2月,ATI以4亿美元的股票选择权的代价成为了这场并购案的胜者。
  David Orton成为了ATI的总裁兼COO,ArtX的70名精英则成为了注入ATI的新鲜血液,活跃在芯片设计的各个方面。ATI并购ArtX后就成立了东海岸和西海岸两个工作组,轮流交替进行ATI的显示芯片设计工作。
  ArtX的“Flipper”芯片给ATI带来的不仅可观的收益,更为ATI日后与各大电玩巨头的接触做好了的铺垫。在次时代激烈的电视游戏平台竞争中,3大主力平台中的微软和任天堂分别采用了ATI的Xenos与Hollywood作为其显示芯片。
1770933_38144235.jpg 1770933_27764041.jpg
(Xenos与Hollywood芯片总数即将突破2000万)
  尽管耗资4亿,但这次并购可以说是ATI最划算的一笔买卖,给ATI带来的最大帮助就是带来了一个技术高超且成熟稳定的技术团队,帮助ATI完成了R300的设计,振奋了公司内部的低[屏蔽]绪,度过R200的难关,为R300的辉煌作了铺垫。

七、闪亮的日子:Radeon300辉煌
1770933_19833746.jpg
(ATI从来没有一块显示芯片像R300那么成功)
  在ATI收购ArtX后,NVIDIA最成功的图形芯片GF4诞生,高端GF4ti完全压制住了8500,而低端的GF4MX创造了一个销售神话,再加上Intel开始进军整合图形芯片的市场,导致ATI的市场份额一缩再缩。
  此时,DirectX趋向成熟,并成为游戏制作的主流。从DX8开始,游戏软件开始逐渐的向Shader时代过渡。在获取了DirectX的新特性后,ATI感觉到了业界风向标的改变:耗费大量浮点运算的通用可编程矢量处理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2002年8月,利用R200所争取到的时间差,大部分原ArtX人员构成的西海岸团队负责设计的R300早于竞争对手的DX9显示芯片6个月面世。
  R300尽管不是第一款支持DX9的显示芯片,但它却是初期最符合DX9规范的显示芯片。ATI对未来豪赌了一把,将宝完全押在了微软的DX9上。R300采用了新的工艺使得晶体管数目加倍却能拥有极高的频率,其硬件架构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像素渲染管线与TMU的比例为1:1,8条渲染管线形成了8x1的先进硬件架构。尽管这看上去不符合当时DX8时代游戏普遍纹理需求较大的现实,但灵活的回环纹理机制弥补了这一缺陷。即使在DX7或者DX8的老游戏中,R300也能够获得非常理想的速度;而8条像素渲染管线足以承担起未来DX9游戏中繁重的Shader运算任务。R300对于TMU和像素渲染管线的硬件设计既兼顾了过去纹理负担重的情况,又参考了未来游戏Shader运算任务繁重的特点,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平衡设计。
  整合了高级交叉内存控制器带来了256位的总线宽度,提供了接近20G/s的内存带宽。4个高级定点着色单元每个单元能够同时进行一次矢量和一次标量运算。更高级的SSAA和MSAA抗锯齿模式引入,最高16X的各向异性过滤性能,完整支持DX9的硬件规范,具有超长指令集和超长常数寄存器,DX9规定的MRT和24位浮点精度的完整支持等等。R300成为了当时性能最强技术最先进的显示芯片。
1770933_65184235.jpg
(尽管是性能强大的公版9700Pro,但与老前辈Radeon256比较,似乎做工方面少了点什么)
在与对手当时的旗舰GF4ti4600的比较中,R300性能超出了15~20%,而AA与AF打开后,优势更是扩大到了40%~100%。NVIDIA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赶忙推出的NV30因为错误估计了DX9游戏大潮到来的时机,仍然采用了保守的4x2架构,尽管引入了相当多的新特性,却完全没有发挥的机会,在R300和DX9游戏面前节节败退,只有在以往的强项OpenGL游戏中才稍稍挽回了一点面子。
1770933_11290750.jpg
R300采取整条渲染管线设计的方案,使得修改流水线数量非常方便,所以拥有众多的衍生产品。最初的高端旗舰是R9700和R9700Pro,二者只有频率上的微小差别。中高端的R9500采用的是简单屏蔽流水线的R300芯片,这就给了硬件Mod狂人们以改造的机会,R9500成了当时市场上最具性价比的显卡。而后,面对对手的5900改进型号,ATI也推出了R9800系列旗舰予以抗击,同样取得了完胜。
  为了避免类似R9500这样可改的产品对自己高端的冲击,ATI在发布R9800的同时推出了自己的原生简化芯片R9600。这款芯片的降频版本R9550成为了ATI横扫中低端的利器。诸如Farcry和半条命2等DX9游戏先后发售,各种小强版本的廉价R9550甚至将5900XT这类中高端N卡打得落花流水,可见R300及系列衍生产品性能之优秀。在R420发布之后,R300的兄弟RV370、RV380作为中低端产品依然在发挥自己的余热。
1770933_74910750.jpg
(FarCry的画面让人们重新定义了电脑游戏,更让NV3X全体在小强版9550面前抬不起头)
在R300时代,ATI一跃超过了老对手,成为了无论是性能还是市场上的双重王者。R3XX/RV3XX系列显示芯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ATI到达了它事业上的高峰。这是Radeon系列最为闪亮的日子,而老对手NVIDIA利用专业图形领域的丰厚利润暂时度过了这一难关,卧薪尝胆,为重返王座作着积极的准备。

八、亚细亚的孤儿:Radeon420失落
1770933_99844041.jpg
    在ATI的R300取得了巨大成功后,ATI似乎有些沾沾自喜起来。面对NVIDIA5900系列无力的挑战,R300超了超频再加上一些新的特性,摇身一变就成了R350与R360,在对决中仍然获得了成功。
  这时ATI已经开始规划起自己的未来产品,然而产品路线图的混乱和多变让人一直猜不透ATI的未来武器。开始时是与R300架构完全不同的R400,完整支持DX10。因为帮助微软研制XBOX360图形芯片Xenos的缘故,R400被取消,代号改为R420,支持先进的SM3.0技术和DX9C。而后,由于代工厂TSMC 90nm技术迟迟无法得到突破,ATI最后决定R420放弃对SM3.0的支持,SM3.0的R420顺延到R520,原来的R520继续后延成为了R600,R500则成为了Xenos的开发代号。
  2004年4月,保密工作作得相当好的NVIDIA发布了性能极为强大的NV40,3Dmark分数达到了前代高端的2倍,所有的游戏及应用测试均大大超过以往的产品,连ATI都惊叹于NVIDIA在130nm的工艺下塞进SM3.0的神奇。
  5月,ATI的R420也按时发布。ATI的新一代显示芯片R420架构上和R300非常类似。两倍的R300像素渲染资源,16条像素渲染管线和16个光栅处理器,增加了PS指令的长度,加强了F-Buffer的管理,支持PCI-E 16X。而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命名为3Dc的Normal Mapping压缩技术,使用RGB或者RGBA格式将法线贴图压缩到4:1的程度而不会造成大量画面信息的丢失。ATI坚称还不到更新到SM3.0的时机,所以R420所支持的只是SM2.0+的技术规格。而仿照NVIDIA 双卡并联SLI技术的CF交火,在初始不成熟的驱动下,双卡并联在游戏中获得的性能提升并不是太多。
1770933_31613746.jpg
(R9700的放大版R420性能依旧十分强悍,但是NVIDIA的市场人员更为强悍)
  从测试成绩上看,硬件规格基本相同的R420和NV40处于伯仲之间,超频版的R480系列甚至在测试中还超过了NV40,然而NVIDIA所一直宣传的SM3.0对R420的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NVIDIA的宣传攻势下,消费者形成了R420的SM2.0已然落后的观念,而事实上当时的市场几乎没有任何支持SM3.0的游戏。
  而在中低端方面,NVIDIA出色的NV43芯片在大部分游戏测试中击败了上一代高端R9800系列,加之低廉的成本与同德等非公版PCB厂商的协助,迅速占领了原本R9550的市场。ATI方面X300、X600直至X700均不是6600的对手,中低端市场成为了NV43/44的天下。
  在市场划分上,ATI也存在很多问题。高端产品有X800XT、X800XTPE、X850XT、X850XTPE等好几个型号,然而它们之间仅仅存在于核心及显存2、30Mhz的差别,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大迷惑。而中高端的X800XL、X800Pro、X850Pro等对同级别的6800GT和6800NU占不到任何便宜。中低端产品X700、X600、X300系列则一直笼罩在NV43的阴影下。在所有的产品线上,ATI的R420系列都败给了对手。
  ATI的传奇CEO何国源,在R420发布前受到财政丑闻缠身,为了换取安大略证券管理委员会撤回对其进行内线交易的指控,何国源辞去了CEO的职务,改由David Orton担任ATI的新一任CEO。2004年4月下旬,何国源在北京访问的时候恰逢宿敌黄仁勋的NV40发布会,看着春风得意的老对手,孤家寡人何国源的心情不会太好。
  因为R300巨大成功的惯性,R420在市场上并不显得过于难看,甚至还一度占了上风,但消费者开始对ATI逐渐失去了信心,ATI开始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九、告别的年代:Radeon520谢幕
1770933_77114041.jpg
    依靠NV40的大获成功,NVIDIA打了个翻身仗,新的显示芯片G70在2005年年中顺利上市。与激进的NV40不同,G70以NV40为基础,在性能和功耗、成本等几个方面取得非常好的平衡。
  而急于扳回一城的ATI却连续遇上了功耗等不利因素造成的Re-tape,导致传说中的R520一再跳票。经过了4个月痛苦的G70 VS nothing的煎熬,R520终于在10月发布。
  与R420一样只有16条渲染管线,在采用极线程分派处理器后,R520能够最多同时处理512个线程,先进的线程管理机制使得每条渲染管线的效率大为提升;8个引入SM3.0的顶点着色单元,动态流控指令得到了支持,采用R2VB的方式绕过了SM3.0对VTF的规定;采用了256位的环形总线尽管增加了内存的延时,却灵活了数据的调度;支持FP32及HDR+AA;而先进的Avivo技术使得ATI产品的视频质量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770933_96925635.jpg
(硕大的散热片从某个侧面表明了R520难产的原因)
  与G70相比,R520的技术更为先进,但是像素着色单元过少是其硬伤,不久后NVIDIA推出的7800GTX 512MB凭借高频和大容量的内存就轻松超过了R520。针对R520的缺点,ATI迅速作出了反应,推出了与R520在架构上很不一样的R580。
  ATI认为未来游戏将会对Shader的要求更高,所以像素着色单元与TMU的比值应该更大。于是R580采用了48个3D+1D像素着色单元,却使用了与R520相同的16TMU。这种奇特的3:1架构被证明在如极品飞车10和上古卷轴4等PS资源吃紧的新游戏中能够获得比传统的1:1架构更为优秀的表现。先进的软阴影过滤技术Fetch4则让R580对阴影的处理更有效率。
  R580在老游戏下性能表现与对手的旗舰产品不相上下,而在Shader压力繁重的新游戏[屏蔽]别是高分辨AA/AF全开的模式下,甚至能够超过对手产品50%以上的性能表现。相比较于R520,R580游戏表现大为增强,成为了当时的游戏之王。
  然而R580系列与其前辈R420有着共同的软肋,那就是中低端产品同样表现不佳。继NV43横扫中低端之后, 继任者G73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与此同时20管线的7900GS芯片良率之高使之成为了有史以来成本最低的中高端芯片,不断的降价给了ATI中高端产品已强大的压力。反观ATI,用R580的1/4缩小版X1600系列去攻占中低端市场,12PS、4TMU这种在高端芯片上优秀的3:1架构设计在普通游戏分辨率下显得有些水土不服,过少的TMU资源成了性能的瓶颈。ATI在中低端的竞争中再次败北。
1770933_76244235.jpg
(强悍的1950XTX,甚至新一代的中高端GF8800GTS也不敢保证能够完全将其击败)
  R580性能强悍,但集中了主要利润的中低端市场被对手夺取后,ATI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ATI股价大跌,长期在15美元左右徘徊。在ATI与Intel的合作意向谈崩了之后,AMD向ATI伸出了双手。2006年7月24日,AMD正式宣布以总值54亿美元的现金与股票并购ATI,10月25日,AMD宣布,对ATI的并购已经完成,ATI作为一个[屏蔽]的品牌已经成为了历史。
1770933_41370750.jpg
    就在AMD即将完成收购的时候,R580+上市,这次上市带来了新系列的产品线。高端以X1950XTX为主打,基本上可以看作是X1900XTX的GDDR4版本,GDDR4显存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片内传输带宽,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性能。RV570即X1950Pro/GT具有36个PS单元、12TMU、12ROPs,同样是3:1的架构,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对手的产品,成为中高端市场最有力的竞争者。RV560即X1650XT则可以看作R580的1/2,24PSU、8TMU、8ROPs,测试成绩超过G73,成为了中低端的性价比最高的显示芯片之一。
  可惜X1950XTX的全系列产品出来得太晚,尽管有了良好的定位和强大的性能,可为时已晚,ATI已经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剩下的将由AMD代为完成。

十、野百合也有春天:Radeon R600未来
1770933_72790750.jpg
    R580+诞生一个月后,NVIDIA的G80发布。这是一种全新的着眼于未来的完全US化的GPU,在提供了强大的性能众多的特性外,还具有灵活的架构设计。而AMD-ATI的DX10产品却困扰于工艺上的各种问题,迟迟拿不出成品,工艺从65nm到90nm之间不断变更,实验室里被枪毙掉的版本编号越积越多。
  终于在G80的中低端产品G84/86发布一个月后,ATI也开始了自己的DX10产品发布。此次发布的ATI产品有基于R600核心的HD2900、HD2600和HD2400三个档次的显示芯片。HD2900致力于中高端,对手是8800GTS;HD2600主攻中低端,对手是8600/8500;而显存位宽只有64bit的HD2400主攻对游戏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用户。继承了ATI重视视频播放能力的传统,R600系列的所有产品都具有内置的5.1声道的音频芯片,将音频与视频信号通过HDMI接口输送出去。
  R600与G80一样,都属于完整支持DX10的硬件设计。64个US共320SP,浮点运算能力达到了475GFLOPS,大大超过了G80 345GFLOPS的水平。512位回环总线为芯片提供了更大的显示带宽。采用了新的UVD视频方案,支持对VC-1与AVC/H.264的硬件解码。对Vista的HDMI音视频输出完整支持,通过DVI——HDMI的转接口能够同时输出5.1环绕立体声的音频和HDTV的视频信号。
1770933_20262933.jpg
HD2400
1770933_85212933.jpg
HD2600
1770933_99592933.jpg
HD2900

    从规格上看,R600全线与对手可以说是旗鼓相当,但ATI一贯的驱动问题在R600发布前都在困扰着测试人员。另外这次的R600发布似乎缺少了旗舰产品,HD2900XT无论是价位还是性能都与8800GTS基本处于同一档次。缺少旗舰的发布,给新生的R600蒙上了一层阴影。
  与G80将SP调度机制集成在显示芯片内的设计思路不同,对于SP的应用,R600更需要驱动的支持以提升每个US的5SP的[屏蔽]工作效率,目前尚未成熟的驱动未能百分之百发挥R600的真正实力。R600的设计既向目前的工艺水平妥协以换取理论上更强大的性能,同时完全按照DX10的规格进行超前的硬件设计,可以说又是一款非常平衡的产品。
  规格强大的R600系列有着准确的市场定位,能够制约R600的只剩下产能与驱动程序,如果AMD-ATI能够把这个问题完美的解决掉,重塑R300的辉煌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野百合的春天并不遥远,AMD-ATI的春天也即将来临。


[ 此贴被momo8664在2007-06-13 21:28重新编辑 ]
对你的思念终于流成了一条苦酒酿的河,源自我心,有岁月那么长。我终日在河边徘徊,拒绝不了这苦酒的诱惑,饮鸩止渴
顶端 Posted: 2007-06-13 20:37 | [楼 主]
zp贰点零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xxxxxxxxxxxxxxx
等级: 人见人爱
家族: 心有灵熙
发贴: 2688
威望: 0
浮云: 571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7-04-09
最后登陆: 2012-07-01

5come5帮你背单词 [ secretary /'sekrətri/ n. 秘书,书记,部长,长臣 ]


很好,机遇啊机遇
博彩小神童+挖矿小能手+刷版小行家   要毕业了,谁来发个妞啊  
xx系宅男,xx系纱布,鄙视xx~~
顶端 Posted: 2007-06-13 20:48 | [1 楼]
kingmax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荣誉会员
发贴: 827
威望: 3
浮云: 480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12-16
最后登陆: 2008-06-29

5come5帮你背单词 [ motive /'məutiv/ n. 动机,目的,(作品的)主题 ]


不错 也算是华人的为数不多创办的[屏蔽]IT公司~~~~
Symantec CDC  成都研发中心 SWE
顶端 Posted: 2007-06-13 21:15 | [2 楼]
momo8664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娜迦一族,非请勿入
等级: 鹤立鸡群
家族: 东北一家人
发贴: 1406
威望: 0
浮云: 1124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7-04-09
最后登陆: 2010-03-0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nearly /'niəli/ ad. 几乎,差不多 ]


可惜了,自己的帖子沙发没做到啊!好累啊,文章太长了!
对你的思念终于流成了一条苦酒酿的河,源自我心,有岁月那么长。我终日在河边徘徊,拒绝不了这苦酒的诱惑,饮鸩止渴
顶端 Posted: 2007-06-13 21:30 | [3 楼]
zjh1115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鹤立鸡群
家族: YD一族
发贴: 1222
威望: 0
浮云: 1107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4-05
最后登陆: 2008-05-06

5come5帮你背单词 [ revolution /revə'lu:ən/ n. 革命,大变革,旋转,周期,循环 ]


他为什么要去加拿大创建哦 哎 如果中国能出线这样一个公司多好啊
Xan_CanWill
顶端 Posted: 2007-06-14 01:42 | [4 楼]
zhangce123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希望之光
发贴: 1605
威望: 0
浮云: 1105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4-06
最后登陆: 2008-04-01

5come5帮你背单词 [ expenditure /iks'pendit/ n. (时间、劳力、金钱等)支出,使用,消耗 ]


看完了,当年我第一块就是tnt2,那时候rage系列还只是2d方面有特长,当时认为世界有nv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其他公司,上学了,才知道有个词叫垄断,开始支持ati不管它是[屏蔽]的或者是被兼并的,真的不想看到世界上只有一家显卡公司

[don't fly]走廊里,一PPMM迎面向我走来:“塞,你真帅!”,我一个耳光飞过去骂道:“靠,要走了你才说!”[/don't fly]
顶端 Posted: 2007-06-14 04:20 | [5 楼]
firefire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鹤立鸡群
发贴: 1134
威望: 0
浮云: 1105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4-13
最后登陆: 2007-06-27

5come5帮你背单词 [ bring /briŋ/ vt. 拿来,带来,引起,导致,劝使,迫使,使处于某种状态 ]


原来是华人创办的,不错
顶端 Posted: 2007-06-14 04:45 | [6 楼]
gfsj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鹤立鸡群
发贴: 1371
威望: 0
浮云: 1137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6-12-31
最后登陆: 2008-06-1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conductor /kən'dΛktə/ n. 售票员,列车员,指导员,(乐队的)指挥,导体,导线 ]


技术总是在发展呀,但往往在初入某行业的时候最艰难。
所以,贵在坚持!
顶端 Posted: 2007-06-14 16:53 | [7 楼]
maijiji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荣誉会员
家族: 菠韬汹勇
发贴: 15820
威望: 1
浮云: -475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7-03-29
最后登陆: 2010-05-22

5come5帮你背单词 [ when /wen/ ad. 什么时候,在…的时候;conj.当…时,其时,然后,可是,然而;pron. 什么时候 ]


两家nb显卡公司都是华人创办
相见时难别亦难~~~~~~~~~
顶端 Posted: 2007-06-15 01:11 | [8 楼]
我来我网·5come5 Forum » 硬件·数码

Total 0.014542(s) query 5, Time now is:11-24 10:45,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5.3, Localized by 5come5 Tech Team, 黔ICP备16009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