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2)
.郑维(联合早报网)
每天的中国财经新闻都免不了中国股市的神话。
“再创新高”、“开户热潮”、“股市泡沫”等等已经成为词汇甘蔗渣,从新闻播报员的嘴里一次又一次地用各种语言重复唠叨。
光辉的中国股市,比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提前一年,为中国带来了全民的兴奋和辉煌的经济光环。
说起大陆股市的怪状,真是1.“层出不穷”2.“汗牛充栋”3.“罄竹难书”(请读者自行选择一个,
台湾教育部长杜正胜先生强力推荐3号答案)。
来搜集一下中国媒体的报道:
童叟无欺篇
童:郑州一四岁小童,天天跟着妈妈到去炒股,每天买进卖出,确定了人生方向。他的“你长大了做什么”的作文,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万般皆下品,唯有炒股高。
叟: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也 1.蠢蠢欲动 2.老当亦壮 3.不甘人后(请读者自选),从沿海的上海、深圳,直到兰州、成都都处处可见七、八十岁的老人参与炒股大军。原本在家含饴弄孙的老人们,把棺材本都全力投入。“老黄忠”们在证券公司里杀个三进三出,赚到盆满钵满。
白领学生篇
公司内:一般的大陆白领更是疯狂,每天早上打开电脑就是先来个网上交易,做工只是每月领干薪,不如炒股挣钱快。倒是上海老板头脑开明,眼见手下人人为炒股而分神,干脆决定上、下午各开放半个小时供员工作为炒股时间。炒股时间到,这家公司的办公室摇身一变就成了“股友俱乐部”;集体炒股[屏蔽]半个小时后,恢复工作,大家如同过了鸦片瘾,精神大振。
校园里:资深股票人深圳大学副教授马春辉最近就完成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该校学生中,大一就参与炒股者已达一成,大四生更是有高达80%已有投资股票与基金的经验,真是1.青年才俊2.后生可畏3.言传身教(一样,请读者自选)。
[屏蔽]产业篇
更精彩的还在后头,在投机风气正炽的深圳,近半年来,生意正火热的一些特种营业场所,不约而同都出现[屏蔽]女供不应求。中国时报说,不少干部探讨个中因素发现,竟都是股市惹的祸。因为股市行情火热,不少以往日进斗金的[屏蔽]女,眼看部分参与炒股的姐妹淘收入更丰,纷纷投入既不须陪酒,又不必看客户脸色,可以生活正常的炒股行列中。
就算没有以炒股替代[屏蔽]的皮肉生涯,仍在[屏蔽]的[屏蔽]女上班时也是满嘴股票经,要不然就是频频向恩客们打听名牌;不少深圳、上海知名的[屏蔽]到了半夜,摇身一变成为股市名牌交换站。
就在这股「唯股是图」的风气下,珠江三角洲庞大的[屏蔽]女[屏蔽],许多原本每个月都要汇回老家的资金,都暂时投入股票与基金投资;银行业也对这种罕见现象啧啧称奇。
精神科发财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最近沿海城市里,股票交易厅人山人海,而医院精神科也人满为患;精神科医院开口问求诊者的开场白已经统一成:「你最近是不是作股票了?」。
现在,
国家官员已经开口,说全民炒股是件好事情。
全民炒股是好事情?开玩笑。
第一,中国的八亿农民还没有开炒,单单一亿城市人享受到股市带来的好处,这绝对不算是全民炒股。这个题目很大,我另外写。
第二,中国股市从没有经历过亚太金融风暴的大起大落。当97年全球的金融金融市场大崩盘,香港、新加坡、美国股民烧到手,[屏蔽]率飙升的时候,中国却因为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而安然度过了金融风暴。
区域国家曾经用沉重的代价,才学会了小心控制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但中国G0vern.ment和中国股民却都没有在那次的大风暴中站在风口浪尖上。
Mao注蓆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亲口尝一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老人家真是英明。
中国要知道泡沫破灭的滋味,就得面对自己的泡沫,亲口尝一尝。
中国新股民要真正学习稳健投资的策略,就得亲口尝尝暴跌的滋味。对中国股民来说,这迟来的风险意识课,是迟早全民都要上的。
再引用Mao注蓆的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谨声明,本人至今未购买任何中国相关的ABH股,以及任何相关基金。)
《联合早报网》
[ 此贴被iguard在2007-05-23 09:1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