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我网
https://5come5.cn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菠菜 | 软件站 | 音乐站 | 邮箱1 | 邮箱2 | 风格选择 | 更多 » 
 

« 1 2» Pages: ( 1/2 total )
本页主题: [ZT] G2的七种武器配图版 显示签名 |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暗面佛



创作大师奖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The Game!
等级: 资政组
家族: 空の軌跡
发贴: 7362
威望: 11
浮云: 216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9-28
最后登陆: 2015-03-2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grateful /'greitful/ a. 感谢的,感激的 ]


[ZT] G2的七种武器配图版

文章转自色影无忌
作者在无忌上面的ID是:G2(因为其酷爱 Contax的G2)
作者的名字叫赵嘉

免责声明:此文章可帮助大家了解一些摄影器材和摄影技术方面的知识
不过文章的毒性相当之大
望大家做好防毒准备,拿得起放得下……
中毒与本人无关

========================以下是正文=======================

G2:七种武器系列: 之一 Contax G2


七种武器系列:之一 Contax G2

提交者:G2 于 北京时间 14:09:12 99/02/03:




Contax G2

[attachment=832452]

引子:关于旁轴系统和旁轴取景



作为一部自动对焦的旁轴相机Contax G2是相当独特的.甚至可以说它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部相机.

旁轴相机使用的是一种和单反相机截然不同的观察方法和操作方式。旁轴机看不见象单反机那样浅的景深,被摄体在取景器里永远是清晰的.这样旁轴机主对什麽样的景深,背景虚化中太具体,太微妙的变化是不那么容易预计的。就我而言,用旁轴机之后,我不得不更多的对所摄东西的几何构成,线条,光暗对比,事件发生的[屏蔽]之类的更重视。反过来,这也训练了我对这些因素的敏感。

当然,因为单反相机的自动光圈光圈结构以及和景深的关系,我们在单反相机里看到的与最后拍出来的照片常常只是具有相同的边框,而不是相同的效果。同时,由于结构的原因,旁轴机快gate的延迟也要远远短于单反机,所以对于拍摄事件来讲,可以说旁轴机能够完全复制出摄影者的摄影意图.我甚至常常觉得,旁轴机看到的(气氛,情节,效果)和拍到的结果倒更趋接近。所以我认为旁轴机是可以表达我真实感觉的武器。

旁轴相机最大的优点首先就是它的轻,小.自己带着方便,也不刺激别人.尤其我这样原来在民族地区工作,现在也主要以拍摄一般日常生活为主的人,旁轴机的这一优点是无可比拟的.

旁轴机取景另外一个主要的优点是它没有反光镜升起瞬间的那一黑。我不知道别人是怎麽看这个问题的,我是非常不喜欢单反机这一点。对于像我这样为兴趣而摄影的人来说,不仅拍出的照片能让人喜悦,而且拍照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欣赏(除拍摄社会丑陋面)被摄物体或事件的过程。而单反机反光板那一抬,一下就割断了美好景象或故事的连续性。

我知道大多数操相机朋友的目地都是好片子。而我认为得"先摄影", 然后才能"出片子"。是不是太玄了,好,不再说它了,来点实际的。 谈谈G2的机身.



G2的机身
[attachment=832453]


大家都知道G2的机身很小,特别是其中包括了足够的功能:4张/秒的高速过片,1/6000秒快gate,1/200秒的闪光同步,若干种曝光模式,曝光补偿,包围曝光,多次曝光,单次、追踪AF,TTL自动闪光等.几乎所有我认为应该有的功能都有。

旁轴机身一个最为所知的优点是拍摄时宁静,震动小。的确,由于没有反光镜和光圈机构不同,旁轴机在这方面无疑具有巨大优势。

拍摄时的宁静无疑是极为有用的,特别是很多人对摄影还有一种抗拒心理,你可以在被摄者以为没有拍的时候已经有十几张到手了。这种优势尤其对喜欢抓拍并喜欢自然的摄影者有用。(也许是已经用惯了M6特别是柯尼卡HEXAR,我倒不觉得G2的噪音已经降到最小了,当然比单反小的多,但它 还是有可能在改型中继续控制其快gate声。)

至于有人说旁轴机震动极小,可以在非常低快gate速度下手持拍摄之说我从不敢苟同。似乎旁轴机和单反机在低速手持时也有那麽一两档的区别,但也多是个别案例,根本够不成规律.可见用高档机的人中也有一帮阿Q.大家心里都不平衡。慢gate下拍清晰的照片更多的和主体的运动,以及支撑什麽的有关,只讨论一个机身意义不大。更何况我坚持认为低速时要尽可能的利用支撑而避免手持.

不过有一点是真的,由于旁轴机的取景方式的特点--没有反光镜,它在 用慢gate拍摄运动物体时有一种天然的优势与方便,很容易拍出更有趣和清晰的照片。

从以上原因,我也很推崇Canon的Eos-1NRS,显然EOS-1N已然极出色了,但NRS更趋完美。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我还会在<七种武器>系列讲柯尼卡HEXAR(巧思)和 EOS1N的部分详述,这里只提一句。

另外要说的一点是Contax相机的耐用性。虽然不再做专职摄影了,但是我依然觉得相机的坚固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再贵重的东西只要带在身上就免不了磕碰. 根据京磁公司的说法, G2的外壳是钛金属的. 我使用Contax旁轴机(和单反机)有一段时间了,曾经由于工作的艰苦,我发现自己实际上一直处在有意无意的挑战其钛金属外壳结实程度的状态下,但它的确经受住了一系列艰苦条件下的反复考验,甚至包括海拔七千米以上的严寒和若干次高原无人区的 风沙,使得我可以信任它的坚固程度, 虽然不可避免的它的外壳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划痕.我索性用胶布把它的表面贴上了----当然部分原因也是为了提 高它的封闭性.

但应该强调的是,虽然相信其具有足够耐用性,我并不推荐把G2作为野外像机用。一方面是因为旁轴机的局限性;再说,ZEISS镜头多贵啊,毁了可惜.

(以后在<七种武器>讨论三角架的部分我会再细谈野外摄影的问题。)

至于G2操作的便利性,我觉得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保时捷和ZEISS的设计几乎已经使G2的操作性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境界.总之,G2是这样一部相机,它只有那些你最需要的功能,把它们最大限度的方便化,并且摒弃掉其它那些花哨的东西.因为操作性是很主观的东西,需要自己体验,这里就不多说了.



G2的测光和曝光



G2的测光系统主要依赖于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另一种方式是适用于16mm 超广角的,这里先跳过去)。值的一提的是G2的测光系统是对涂在快gate帘幕上的一条18%灰进行重点测光,其中基本屏弃了上下两条,左右也以中间为重。这一点和M6的局部测光有点像,用M6的朋友一定注意到M6的测光非常准,而且是一种特殊的准。甚至超过很多单反机更复杂的测光方式。我发现假如取景里有一个非常亮的光点,那麽它通过反射后对测光的影响要比直接射进测光表小的多,这也是G2测光准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我自己使用的感觉 来讲,有些相机上的多区域测光是种挺有趣的东西,因为你不知道它是怎麽算出来的,以致于有这样的情况:同一个情景,两台机器却给出不同的测光值,一般拍一拍也就罢了,但是我实在不清楚拍反转在用优先或程序曝光时应该补偿几档,所以常常简单的测光方法是很实用的。

当然点测没有是很可惜的,柯尼卡HEXAR的点测是我认为它近于完美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是我觉得G2仅有的两个不足之一。希望G2的后继型可以改进。 也是这个原因,我认为G2实在不是适合推广给大家用。如果不恰当的选 择了它,可能一边抱怨,一边很快失去了对摄影的兴趣。

谈完测光就该是曝光了。G2的曝光方式是手动和光圈优先,正负2档曝光补偿,1/3档调节,够用,操作又便捷,没什麽说的了。

我发现严谨的曝光和所用机器及胶片有很大关系。学摄影时我用了几乎一年时间在曝光上痛下苦功,而且我是一开始摄影就用的反转片,后来刚工作时常用负片,几乎有点乱来,再后来用反转片给单位拍画册,严谨了些;很不幸不久又迷上了莱卡M和柯达Tri-X。弄的我整个一个大退步。等改回了G2加 Velvia之后才觉得自己的曝光又上了路。

现在看师弟们的曝光,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用不好Ansel Adamas所讲 的:Visualize(想象)。曝光中,visualize的运用是起码的。然后就是对所用胶片的了解.你要知道用怎样的曝光是你想要的基本效果,加1/3档后会怎麽样?再加1/3档又怎麽样(当然,是对于反转片)。特别对于一些情绪强烈的景色,曝光改变一点点所表现的感受差别是巨大的。如果能明白这一点,你的曝光就算入gate了。然后你就会明白为什麽风景是弹性的。你就可以和你的景色玩一种类似朋友之间玩的官兵与强盗的游戏,那是很有趣的,如果仍不明 白这个道理,说明你的曝光还处在较低层次上,不要忙着换什麽相机,还是再重新学学曝光吧.



说到曝光就免不了要谈谈包围曝光(ABC)



我觉得随着反转片使用的增加,ABC的使用似乎是必须的。国内的朋友不知道是不是舍不得胶卷,总是在批评ABC浪费,其实用ABC 是非常经济的,你想一张好片子你拷贝一张要多少钱,当时多拍一张是多少钱。另外,我原来做过一段旅游摄影,经常要满处跑,加之是学财务出身,深谙一个道理:比之昂贵的路费,时间,身体的消耗,胶片是最便宜的。大量的场景和瞬间你一生中可能只见到一次,为什麽不让它更保险并尽善尽美些呢?



少不了再说两句曝光,我觉得曝光好大概有这麽几个问题。



第一, 要考虑Ansel讲的什麽是visualize,怎麽做到比较"正确"的曝光, 即展现眼前的景物又能和胶片配。

第二, 如果增加或减少不同数量级的曝光,图片表现视觉出的气氛和情绪有什麽不同(这种差异有时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 这些不同的气氛和情绪与图片的主题相加会产生什麽样的效果。哪种是你想要的? 第四...... 第五......

这麽多的问题,别说人脑,就是电脑也算不过来。有人说:我有直觉。我相信。但直觉一生能有几次,是时时能保证吗?全靠直觉用那麽高级的相机干吗?不就为了尽善尽美吗?

所以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用包围曝光,回来再挑片。

现在我所有的反转片基本一概是一按三张(我用的G2和EOS-IN,ABC都很方便).我的观点是如果觉得这个镜头不值得用ABC,那它也就不值得我去拍.



G2的自动对焦



G2的对焦大概没什麽好说的。

有关G2单点AF,连续AF及手动对焦的各种资料性东西,大家可以在网上和其它[屏蔽]上方便的查到,就不罗嗦了,只谈一点体会。

由于对焦基线要远远长于单反机,所以用旁轴机作对焦从理论上要比单反机更容易更准确。所以G2这麽小的机器能达到如此快捷的对焦速度以及如此高的对焦准确性就不奇怪了。只要你不是企图拿它来拍赛车之类的还是够用的.

关于G2的自动对焦最有趣的是它机背上的焦点锁定钮,用起来太方便了,是我用过的所有的机器里最方便的对焦利器。这点使用后才能体会。

另外,我非常欣赏G2的手动对焦。我觉得手动对焦的存在和方便性是衡量一部专业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虽然AF很方便,但MF的使用率对于有些摄影师实在太高了。G2的手动对焦自成一体,手动对焦不是通过镜头,而是通过机身前面的一个对焦盘,在取景器里是用液晶条显示,和Nikon F70的曝光显示有 点象,开始要稍稍适应一下,但用了会发现非常好用,好象也没听见多少批评声,而且其手动对焦结合着个人风格设定的使用有一些特殊的优点.特别是习惯了之后,其实还是比较方便的。

G2的AF是采取主动对焦和被动对焦的混合方式,这样即便是在很暗(甚至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它也可以通过发出一束不可见的红外线的方法来对焦, 这也是G2独特的优点之一.


G2的镜头系统



G2所配的标准套装镜头是28mm,45mm和90mm,而我选择的是21mm,35mm, 90mm这三只头。为什麽不买标准套装呢?

说到这里,我想先谈一下有关50mm标头的问题。

一直有一种说法:50mm标头最符合人看东西的比例,是最真实的镜头。因此标头常常被推荐为初学者的首选镜头,从标头开始入gate。我的判断则不太一样。



首先,符合人眼看东西的比例和看东西的效果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而拍照片视觉效果却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用人眼看东西看的是效果,包括:它(或他,她)是什麽?在哪儿?周围有什麽?等等。标头虽然在[屏蔽]比 例上和人眼很接近(从我用的实际情况看75或90的头倒更接近些),但它所拍片子的效果和人眼所见效果有较大的差距。广角镜头更容易表现远近比例,更容易透过环境表达出气氛,而且放大后的效果也更接近人看东西无边际这一视觉效果。当然,有一定限制是必须的,如果你觉得24和28的镜头有些夸张和变形,那麽我可以做出妥协----35 mm的镜头实际上更接近人眼所见效果,也是最真实的一种镜头。

象布勒松那样强调精确几何构图的人自然很强调[屏蔽],但对于我们来讲这会不会是个误区呢?更何况布勒松成名初期广角镜还是稀罕货呢.

另外,35mm或50mm镜头的选择区别也与使用人的视觉习惯有关。有人看东西的习惯是局部性的,而有人看东西是散开的。前一种[屏蔽]概习惯用50mm 头,后一种人用35mm会更顺手。而且我个人喜欢在一张照片中放进比较多的视觉元素,尽可能一张片子 交代清楚,所以50头就不太适合我.

同时由于50mm头正好在广角和中焦之间,它实际上是很难用的。对于许多视线比较开的人来讲,拿50 mm头拍东西很难。因为视觉方式是28mm或35mm 式的,用50mm标头时他会觉得有局限,而且有些视觉压缩效果,但又不是很明显。从实用角度考虑,75mm或90mm的头可能更好用些。说到这儿,有没有看东西既全面照顾又能重点观察的人呢?估计28mm- 200mm变焦头的用家们多属于这种(哈哈,瞎掰的).

再说两句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的确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镜头,特别是在人像上,所以我把它放在120上使用,更有用.(当然应该在广告上更有用,可惜很久不弄那个了)

如上所述,从实用角度我对35mm的镜头的喜爱大于45mm,而且都是2.0光圈,所以不存在犹豫。用90mm头的原因更简单。因为家里有[屏蔽],而且我们家[屏蔽]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美人。我对于挖掘出她的各种美极有兴趣。

其实我最喜欢莱卡M系的75/1.5头。也习惯那个焦距了。但Contax没有,好在适应起来不难。

至于买21mm还是买28mm确实曾令我犹豫。这两只头都是我原来惯用的焦距。这两只头成像都很好。我看中G2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轻,小,所以我不会同时买这两只头来增加我哪怕一点点的负担。

从某种角度来讲28mm的用途更多。我当时考虑28mm的技术比较成熟,利用率又高,还是在我的120上使用较好。而对于135来讲,G2的21mm镜头的Bio-gan的对称光学结构(只能用于旁轴)要远远好于用反望远结构的单反机超广角头。从实拍角度讲,这种差别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21mm最后胜出。

从设计讲,旁轴相机的广角,超广角镜头的成像是要好于单反相机。比如说同是21超广角,G2用设计的是Biogan,而CONTAX单反机的21头是Distagon. 它们结构之间差别也是很大的.单反机的镜组要足够的前移以避开反光镜,而G系的后镜组可以尽可能的接近焦平面,使得超广角容易发生的歧变和像差得到最大的校正.G系的21头镜片也比单反的少不少(一个是7片6组,一个是15片13组.)这样G系的镜头眩光少,色彩还原似乎也更胜一筹,片子显得更纯净,透亮.就更不说旁轴的分辨率,像差什么的本来就校的比单反强了.而实际上,使用旁轴相机的广角,超广角镜头(包括Leica)也确实在成像和操作性上超过单反机。所以这样就会形成旁轴机主越来越喜欢旁轴机和广角这种循环。

关于G2镜头的焦距有必要多谈两句。



由于旁轴机取景和结构方面的限制,G2最长的镜头只有90mm。这一点也 是一些摄影者不选择它的原因。毕竟大家(包括我)都对大炮怀有浓厚的兴趣。虽然我偶尔也使用Eos-IN和300mm以上的长头替公司和朋友拍些东西。但我本人这几年已极少使用超过100mm的镜头了(我想这和个人拍摄题材关系 最大).长头经常太麻烦了.

另外Leica M系的机器有一只135mm的头,但Contax G系却只到90mm,我个人觉得这里面没什麽差别。用过M6的朋友应该知道,由于M6取景框的特殊设计,135mm和35mm在同一组线框里,无论是取景还是对焦都有些困难。

Contax G系里有一款16mm的超广角,我个人认为从理论上讲这只镜头应该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一只民用超广角镜头,国外的使用报告和信息反馈来也证实了这一点。可惜由于过分昂贵(德国原产),用的人很少。我觉得如果你习惯用16mm,就冲这头你也应该买G2。



CONTAX镜头的封闭性



还记得最早决定用Contax的原因就是镜头的封闭性问题.原来我用的135单反是尼康,在酉-臧工作的几年,每次出野外镜头里都跟开了杂货铺似的.有人说镜头里进点灰没关系,那纯粹是瞎掰,自己骗自己玩的.50/1.4那只头是最常用的,所以我几乎每年得买出一只旧的,买进一只新头.但反正是单位的机器, 好歹我都得凑合用. 当时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我自己的哈苏的那几只镜头的封闭性.甚至有一次我的PLANAR坠入长江(哈哈,邪乎吧,在各[屏蔽]冬,长江源头那儿,水只能没脚脖子.),迅速捞出来,甩甩,在太阳底下一晒,没事了.从此以后就觉得这德国人的东西是禁造.等我自己再买135机器的时候自然也就选了CONTAX.的确,这几年CONTAX的镜头也从没在封闭性上让我担过心.



G2镜头的光学质量



说到Contax似乎不可避免要谈一谈 Zeiss的光学质量。因为不管有其他任何理由,光学质量的优异无疑是众用家选择Contax的最重要原因。

很多尼康和佳能的使用者总是跟德国镜头叫板.其实没有必要. 在一些摄影领域中德国镜头的完美的成像质量是日本镜头无法替代的, 同时在另一些摄影领域中日本机身的实用程度也是德国机身无法替代的.

对于zeiss镜头一直有德产和日产之争.前两天在四通利方论坛上看到

Felix-tian的一篇帖子,把设计,产品,品牌,产地等问题分析的极为透彻。特摘录在这里: "关于德头日头这一阵有不少兄弟在讨论,其实这是个不可能有结果的 论题,各花入各眼,只要自个儿觉得好就行了。...... ZEISS和日本京磁合作的细节是:CONTAX的品牌归ZEISS所有,设计及质检由ZEISS负责,生产和MARKETING由京磁负责,换句话说,ZEISS的 光学鬼才的设计图纸是否要压箱底全看小日本儿高不高兴。ZEISS在德国还保留少量生产线,主要生产特殊镜头。在日本,京磁的生产大楼和 ZEISS的质检大楼相距不远,镜头出厂前要送给ZEISS验收,如不合格就退给生产大楼。因此G2无论如何不能算是日本货,正如您不能把中国产的耐克鞋和WILSON网球拍说成是国货一样,产地不等于品牌。....."

所以,我觉得大家对于Contax的ZEISS镜头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Zeiss镜头的光学质量无疑是最出色的,而它产在德国或日本则不是我们应该过分关心的。(这个问题我知道如果让Contax十年以上的用户来谈更有资格。当然他们的看法可能与我不同。) 不过,我估计即便我拿ZEISS镜头来和其他镜头比,比如说Sonar90mm头强 过某某牌的中焦"人像王"也没人会信,所以就省了.

客观的说,我觉得对Leica和Contax最主要的发难其实在于他们太贵了,以至人们讨论它是不是值这麽多钱;而同时由于它的昂贵,用的人很少,就更难对它做一个正确评价。我一直认为对Leica 和Contax的镜头做负评价的 多是没怎么用过它的人。Leica和Zeiss有几只看家头的光学表现不仅是里程 碑式的,也是难以超越的。

我个人对G2的几只头还是非常满意的,在成像,手感,封闭等方面都达到了几乎最高的水准.我对于镜头品质好坏的鉴别非常简单,就是制成1米以上的展板或打成2米以上的幻灯,那时候优劣自辨.这时候你会发现你对ZEISS的投资是多么的明智.同时,我想如果不是在这个层次上,拿两张10寸的片子谈高档镜头的成像,清晰度,反差,色彩还原什么的都意义不大.

其实我认为对于G2机身和镜头的了解我可能一辈子也赶不上一些真正的,精于钻研的相机爱好者。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来丰富我的摄影实践,而我在他们那里也看到了一些具有惊人质量的图象展示。我觉得如果大家对光学的至高表现有特别兴趣的话,那麽应该多听听他们的看法。这也是我为什么乐于听听有关器材的争论,特别是第一手资料。如果能争论明白是最好.

同时,我认为用135的人实在不必过分追求"光学表现"。否则,至少要体验一下Zeiss配哈苏120的那只Planar标头才够入gate,然后才有资格谈论某只头怎麽好与坏;如果你坚持追求所谓"最高光学表现"并坚持用135,好,Contax 和Leica就是唯一的选择。

举个实际例子,我有时候做幻灯片演示,如果用Canon拍的片子和ZEISS的放在一起,我会注意,是否有必要用太大的屏幕。因为Canon的镜头怎麽说和ZEISS的定焦头是有差距的,放的过大后,人们可能会发生对光学表现过分挑剔而不注意图片本身内容的倾向。

实事求是的说,大多数135用家对各只镜头的反复思忖都是不必要的。觉得最有用的一句话是那句"镜头要买最好的",一点不错。



CONTAX G2和Leica M6
[attachment=832454]


再谈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G2和M6的比较. 我听说在很多地方LEICA和CONTAX的拥护者们打得不可开交 ,可惜我从没机会看到他们的争论,我只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我觉得这回LEICA是真的危险了,G2和M6相比,实在几乎是占尽了上风:就镜头而言,ZEISS是公认世界最好的,或者至少是最好之一,莱卡虽然总在强调莱卡镜头特殊的莱卡味,但怎么说ZEISS都毫不逊色;G2的机身在功能和方便性上已远远超过M6.和G2比,M6已经更象一个摄影玩具而不是摄影工具.

现在如果楞说M6比G2强,恐怕只有4点:

1. M6具有更好的操作手感;

2. M6比G2声音更轻;

3. M6的镜头群现在(仅仅是现在)比G2大;

4. 于结构比较简单M6可能比G2的可靠性更强. 我们分析一下:

在镜头群上的劣势ZEISS实际很容易追上;G2这样的电子相机的可靠性是不是一定比M6差呢?看样子是不一定,佳能的EOS-1N就是很好的例子,何况好象还没听说什么G2机身的故障.M6的轻盈的快gate一部分是靠仅仅千分之一秒的低速布帘快gate实现的,是有相[屏蔽]限的,而且G2的快gate也不重 ----都是旁轴机,能差到哪去? 那么莱卡到底还有多少优势可言呢? 看样子在技术上不求进取是不行了,否则尼康也不会被佳能抢走这么市场.



尾声:



谈到某一款机器时,不知你想没想到你整体器材的配合问题。我想这对我来讲不太是问题,因为135里我现在基本只用G2--我是个携带器材至少[屏蔽]者。但据我所知很多人习惯带很多机器。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 即两个差别很大的摄影体系之间会互相干扰。(当然我指的体系是指一种摄影方式,绝不是尼康和佳能那点区别。)你可能会在不同器材之间犹豫--而这种犹豫会随着你对器材了解的增加而增加--听起来有点儿不象真的,但的确是。我在一次旅途中最多用过4套不同的器材,时间一紧,立刻就乱。

G2绝对是这其中可能会给你添乱的。因为它太独特了。 所以我觉得少带器材好。考虑器材太多,考虑摄影本身就少了。如果你还没有这样的打算,那看这段一点儿用都没有,毕竟用两种体系的人是极少数。

而如果你钟情于旁轴机,而又不想在135上作重复投资,那么Mamiya M7应 该是更好的选择,我准备在<七种武器>的第二部里谈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从我的使用经验讲我对Contax G2几乎打满分。但对有的人而言G2则是一种应用面相当窄的照相机。(虽然它各项技术指标都非常先进)。主要差异就是它的旁轴。如果推荐大家使用,这是个带让步的正评价。毕竟, 它不适用于所有的摄影者。


[ 此贴被暗面佛在2006-12-20 19:55重新编辑 ]
顶端 Posted: 2006-12-20 19:30 | [楼 主]
暗面佛



创作大师奖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The Game!
等级: 资政组
家族: 空の軌跡
发贴: 7362
威望: 11
浮云: 216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9-28
最后登陆: 2015-03-2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harsh /ha:/ a. 粗糙的,(声音)刺耳的,(味道)涩口的,(光)刺目的,苛刻的,严酷的 ]


七种武器之二 捷信三脚架

七种武器之二 捷信三脚架


提交者:G2 于 北京时间 14:11:57 99/02/03:

1.jpg

----------------------------------------------------------------------

引子:



我一直很纳闷为什麽咱国家有那麽多人用哈苏,特别是看到他们还拎着个破破烂烂的三角架的时候。(比如说电视里觉得特对的起自己那张脸的"大宝"!)



有机会在国外看国外制作的照片的人都会有很深的感触,就是人家出片子的成像质量。可是在国内,也可能我不是摄影圈里的人----几乎就没见过那麽好的片子。特别越是用大底片的摄影师,不仅灵性全无,成像质量也让人失望, 似乎并未与底片的面积成正比。

后来我参加一个摄影的“研讨创作旅行观光”班,发现了问题。我们班上有60多人,大概有1/2的人用尼康F4这个档次的机器,另有十几台哈苏,玛米雅之类,去的是一个风景无比瑰丽壮美,民情无比丰富多采,光暗变化无比复杂多变的所在,可这60多人20多天里除了歇着的时候把机器架起来晒太阳外,我很少见人用三角架。心里有了数,后来再看到那些摄影大家们拍的烂片子也就不觉得吃惊了。

似乎大家都不怎麽关心三脚架得问题,既不聊也不用,其实买个好三脚架,用好,绝对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市面上出售的三脚架很多很多很多,多的足够让一个摄影老手糊涂十几年的。

而实际上对于三脚架来讲,完全不象相机和镜头一样复杂,有高,中,低档之分,

有多种性价比的选择。我觉得在中国市场上出售的照相机用的三脚架里除了骗人的垃圾,能凑和用的家伙都不算很多,而真正的三脚架只有一两种。

我用过的三脚架应该说是不少了,肯定比大多数兄弟换的机器要多,在我印象里唯一信的过的三脚架只有法国的GIT20(捷信),曼福图、高曼属于能用的,其它基本上都是垃圾。



关于捷信的三脚架



说起捷信的架子,相信很多人都不太熟悉。说实话,我也不太熟悉它的历史。

有一点确切无疑的是GITZ0在二战的时候是专gate生产炮架子和机关枪架子的,产品供不应求二战后大概没什麽事可做了,就改做了照相机的三脚架.这已经足够说明一些问题了。

现在的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讲主要有两个:

1. 捷信的三脚架到底有多结实?如果你知道了它有多结实,你一定会问,

2. 那麽结实的三脚架有什麽用?



好,我们来谈谈。

捷信的三脚架大约有0,1,2,3,4,5几个系列,号数越高可支持的相机越重。一般人多用2#的架子来支135或轻型的120机器。捷信的结实程度怎麽说呢?除非严重超重或者太大的风,否则基本上相机支在上面绝对的纹丝不动, 就和焊在地上面没什麽区别。

由于用料扎实,讲究,各环节严丝合缝,同样粗细的腿儿,大多数其他架子支135都晃,而捷信可以稳稳的把120支在上面。当然这样的代价是不菲的。 一套2系列的架子加云台怎麽也要3000-7000元人民币。

那么花这麽多钱是否有必要呢?

这就要先讲一讲为什么要使用三脚架。

为什么要使用三脚架

当然,低速长时间曝光的情况谁都明白,就不提了。

不知大家对单反机的"机振"和"手振"有多少了解。一般我们听到的都是:手持拍摄快gate速度应该不低于焦距的倒数,也就是说50毫米的镜头在1/60秒时应该能端住。

实际上呢?这个问题极其复杂,涉及手持相机时“机振”和“手振”、各种相机的反光镜、镜箱和快gate的结构,机器的重量,以及各人手持相机的姿势,肌肉的放松程度等等,都是些很枯燥的东西,就不一一列出了。只说 结论,就是:实际上,使用标头时,单反机一般(指中档机以上)在1/500秒(含)以 上的快gate时,振动对成像才是完全没有影响的。

是不是挺可怕的? 象我,基本上所有彩色片都是用40度的Velvia拍的,有多 少机会可以用到1/500以上的快gate呢?

如果你坚持用更慢的速度手持拍摄会怎麽样呢? 当然,实际上1/60秒-1/125秒与1/500秒之间的差别在一张10寸甚至16寸的片子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你放的再大,就能发现机器振动的痕迹而相信那是你不想看到的。

好了,大家想必已经明白为什么应该在更高的速度下使用三脚架了,下一个问题:是否有必要使用象捷信这样绝对坚固的三脚架。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可怕的实际情况:在1/4--1/30秒这几档快gate下,是机振最难消除的区域,只有极少数的三脚架能完全消除这些振动。所以我们看到的许多这个速段拍的照片都不足够清晰。

一个要求严格的摄影师当然需要让他的镜头和胶片的品质达到最高。 我们在商店里可以看到无数多只巍然耸立的三脚架,但实际上它们大都是看着威猛。因为三脚架的牢固程度除了和管壁的粗细厚薄有关系外,和其他众多细节,比如支地点的材料,各节之间的联结,支腿和圆盘的接点,圆盘和云台的接触面,云台的刚性……,甚至和包括快装板上粘的软木的质量都有关系,这诸多环节中一个有问题,其他努力均告失效,即便你腿再粗,架子再沉。很多三脚架在这个速段只能将机器的振动传到架子上.

对于使用三脚架的人来讲,1/4--1/30秒应该是最常用的速段,可惜我原来用的三脚架无一能达标,最后终于升级到捷信。



三脚架的投资



还记得我有一次买捷信的时候去领钱,[屏蔽]问我要多少?我说大约一万。[屏蔽]说:咱商量商量,买一个一千元的行不行。我说:不行啊,因为咱们用几万元的机器,用一千块的架子根本不够支的。

当然,会有很多人说,错啦。我用哈苏,可就是一300块钱买的二手烂架子, 拍的片子也不错。是,有这种情况,这也说明您还有潜力可挖。

当然,我不否认有些二手的老架子也非常结实,但那就象我一个朋友2500买了一套LEICA一样,属于可遇而不可求.我觉得,买架子的钱应该达到你机身花费的1/2左右才能比较合适。同时,对于很多摄影者来说,由于拍摄对象和题材,以及携带方面的限制,也有必要准备多只三脚架,以备各种不 同的需要。

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使用三只三脚架。



我的第1支架子: 捷信1222#



1222#是我买的第一只捷信的三脚架,我以为从它开始我的脚架配制是十分合适的。

对于1222#牢固的支撑程度,我从来没有任何的怀疑,虽然即使它看起来不比市面大多数的轻型三脚架看起来更粗壮。

到现在我依然认为1222是我用的三脚架中最好的,原因是它在提供了最大程度的稳定性的同时也具有方便的使用性能。

1222#不用升起中立柱就可以达到1米80的高度。不是太轻,但也比较容易携带。

捷信公司推荐1222这样的2#架子是供645或6X6这样的机器使用的,(135相机使用1#架子足矣)可是,似乎国内的摄影师都用它来架135机器,连我这样用经常用135旁轴的人也不能免俗,成天背着个怪沉的搭架子满处跑。

对于质量比较差的架子的确是越沉越好,象捷信这样好的家伙,其实买厂家推荐的尺寸就足够了。太大没用。

捷信1222#还是一种很有趣的脚架,它的一条腿可以单独拆下来当单脚架用。

我一直觉得单脚架是个宝。甚至我还单有一个Manfrotto的大型单脚架。不知道为什麽国内很少见到有人用它。单脚架首先的优点就是比三脚架携带、 使用都方便。它的使用范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支长镜头;另外,在很多时候,正确使用单脚架可以保证你在1/4以上的速度下拍出清晰度非常好的照片,我觉得除了广告和风光摄影师外,似乎每一个人都应该尝试使用单脚架。

1222还有一项特点,和其它捷信三脚架一样,它的三条腿有两个档的角度可调。这样可以让三条腿尽力张开,使云台尽量贴近地面,翻拍和进行野外摄影都非常有用,极力推荐你使用类似的脚架。

捷信是推荐135的用家使用1#三脚架的,1#架子也很结实可靠,比2#更轻小.是一般旅行很好的配置.但我觉得它稍微矮了一些,而且毕竟我还有120的机器.



我的第2支架子: 捷信1325#



捷信1325#是2系的架子,炭纤维的,比金属的要轻不少,厂家推荐使用6X9 或4X5的机主使用这只架子。不算云台5000元不到,价格也很公道。我原来用它来支中幅和大幅的机器,但是,现在用它的机会已经是越来越少。



在这里简单聊聊大幅机和中幅机。



大型后背取景照相机



大幅机无疑可以将成像质量提升至极限。这是使用者选择它们的原因。但是事情好象不那麽简单。

对一种特定的照相机系统有"合适"的感觉,比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体验得到,它比为使用这种或那种照相机所作的任何实践性的推荐来得重要。当你发现自己偏爱一种照相机时(当然在经历了最初的不是应期后),你才真正 了解了它。一些年来你对照相机的偏爱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正如我们经常宣布的拍摄目的和宗旨可能变化一样。

当然我们知道有一些摄影大师在使用了多年的各种各样的小型相机拍摄,特别是35毫米相机之后最终热衷于用4*5和8*10大型后背取景照相机拍摄; 反过来一样,一些使用4X5和8X10的大师经过多年以后,最后以35毫米相机为自己的摄影生涯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这些非凡的事例,启发我们应该具有对器材选择的宽容心。

大型后备取景照相机是拍摄经典式风景照片和静物的经典[屏蔽]具。从几方面看,这种照相机在相机世界中是无与伦比的:它们可进行各种调节,可以旋转, 倾斜和升降,这可以让你重新编排大自然影象,从而摄取用其它任何相机拍不出的照片。这种照相机的胶片非常大,故而能产生高质量的影象,用35毫 米小胶片拍摄是达不到这种质量的。

然而,你究竟要取得多高的质量呢?我经常用35毫米胶片制作质量不错的1 米X1.5米的照片来制作展板也曾经做成非常大的直放正片出售. 而35毫米照相机一旦达到了多功能,它在许多方面边会优于大型后背取景照相机。在户外和其它地方,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大型后背取景照相机对于拍摄特写照片并不理想,即使拍摄1:1原物大的照片,你也得大范 围地延伸镜头,因而要使小物体充满画面,简直就不可想象。再说,带着大型后备取景照相机难以快速移动,所以要使用这种照相机,就得不计较牺牲拍摄速度和自发性。

我用大幅机(4X5,8X10)的时候,现在已经非常少了。开始用大幅机拍 黑白片,细节极其丰富,后来又用反转,那成像,绝对令人惊异。

发现大幅机就象吸毒一样有瘾,一沾上,就不容易下来。但最后我还是把它给戒了。 倒不是因为用大幅机要的东西太多,虽然的确如此--用大幅机就象有个条金腰带, 以至于还要弄条金龙袍来穿;也不完全是因为不喜欢盯着磨砂玻璃取景;也不完全大幅机使用麻烦;

主要是因为大幅机本身就太有性格了。你在拍摄中需要花很多时间来适应它,服从它,这样就会使你丧失自己的活力,丧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观察的能力。

另外,大家想一想我们脑子里印象最深刻最不朽的影象中有多少是如果细节再丰富一些可以使它们的影像力量大大增加的?

所以后来我十分踏实的认为大幅相机更适用于想广告特殊的摄影任务以及一些特殊的以摄影为职业的工作者,实在没有必要向大家推荐。

当然,出于对完美影象的尊敬以及对不同器材应具有的宽容心启发我们,作出妥协 还是应该的,这种妥协,就是120机器。



中画幅相机



看样子咱们坛子里120的用家也是不少,那就拣点有用的说吧。

120的片幅一般来讲有645,6X[屏蔽]67这3种,(69和612没用过就不谈了,617 放在<七种武器>的另一章谈)。

我自己用的是6×6的哈苏机器。哈苏的机器大家用的都很多,镜头成像是没说的,但哈苏机器操作可真不算很方便。哈苏的机器,镜头,配件全都贵,象在中国这样的地方拍片,还真有点战战兢兢。再说6X6的片幅有时也不实际。拍出的感觉老往CD封套上靠。从片幅来看67和6X6差不多,但考虑倒6X6经常要裁,也还有些差别。我周围用RB67的最多,价格很便宜。很奇怪,因为我认识的国外摄影师用玛米雅RZ67的要比RB67的多。

但我真不满意RB67镜头的成像,而且RB67太大太沉,顶多在城市里用用。 玛米雅新出的Mamia 7是一部旁轴设计的67相机,用起来比较方便,成像也不错,后面要拿它和CONTAX G2比。这里先不说。

PENTAX67也是不错,机身,镜头的配置是最好的,在67单反里使用也算方便。我们原来经常接待国外的职业摄影师,发现很多人用PENTAX67。但国内用PENTAX67的很少,大概是因为67换不了后背。国内的摄影者其实很少以摄影谋生,所以大多数是多面手,黑白,彩色,正片,负片样样不落,自然看不上PENTAX67。 645的片幅很方便,也不象67那麽大和沉。我一直认为如果有一部合适的645,我一定可以放弃135和哈苏。但市面上的645无论成像还是操作性总不那麽另 人满意。包括PENTAX新推出的645N都没有令我动心。但是,现在这种状态看来终于可以结束了。大家一定明白,我指的是CONTAX新推出的645。
2.jpg
CONTAX645各方面的性能都非常出色,以ZEISS镜头的设计能力,更完备的镜头配置:镜间快gate的镜头,变焦头,更长的镜头都不是难事。使CONTAX 645无疑将是我120相机中的第一首选。

在(七种武器)的后面的章节我会专gate来谈CONTAX645,这里先不多说了。

说了那么多的其他东西,再回到三脚架的问题.



我的第3支架子:短三脚架



我的朋友们经常也面对钱不是很凑手的情况,这时候我往往建议他可以先买一个好牌子的短架子(二节,50公分左右高),但是非常结实的三脚架,不仅 方便,令你有绝对的信心。比如象我。

我一直想找一只轻便结实的三脚架--主要用于我的野外摄影。

捷信有一只二系的1228#架子,是碳纤维的,很轻,使用也方便,是很多专业摄影师首选的型号,但对于我来讲,1228还是太大,太沉,不适合在野外徒步、登山时使用。
3.jpg

所以我一直在寻觅一只不太高,足够结实,设计方便质量又好的三脚架。但是,一直没找到。没办法,野外摄影是最困难的。

说到这儿,也顺便谈谈野外的摄影工作。



关于野外摄影



我所讲的野外摄影和旅游摄影最大的区别在于野外工作很多时间要背着器材在没有路的地方靠双脚徒步走。

适于野外摄影最好的相机无疑是135的单反相机,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当然 会认为120和大幅机并不适于野外摄影。

对于野外摄影来讲,坚固、轻便的相机、镜头和三脚架都是必需的,另外闪灯,铝箔板以及其它适合野外活动的用品等等也是非常有用的。

野外摄影的镜头我觉得广角(24-28mm)、标头和中焦微距是基本的配置。 我原来使用的单反机是Nikon和Contax。现在用的是Eos-1N。 Nikon FM2和F4的耐用性是有口皆碑的,F4现在看来性能和适用性比[屏蔽]的单反机已经不在一个档次上,就不提了。FM2则一直长盛不衰。FM2比较轻便,简单,坚固,在使用自拍时又有反光镜预升装置,应该算是最适合野外摄影的机型之一。 Nikon镜头的成像应该是不错的,但是 Nikon的自动头手动调焦不好,大光圈 的手动头又有点沉。Nikon的几只微距头实在是好用的很,价格也公道。但广角的变焦头偏贵。

CONTAX的镜头无疑是最好的,其大多数新型机身,据我所用也具有非常好的耐用性和封闭性,ZEISS的镜头不仅成像,封闭性也是最好的。ZEISS镜头中在性能上有一些是极适用于作野外摄影的,特别是90克重,2公分长,小的跟镜头盖似的“鹰眼”45mm/2.8。但ZEISS的镜头还是有一点贵的,有些好头也比较沉。

如果这些你都不在乎,CONTAX倒是个好选择。我见过一些国外有实力的登山队 就使用很多部CONTAX.。S2就不错, 比FM2更好。虽然表面上价格比FM2贵,其实,FM2钛型比S2便宜不了多少,而S2的钛外壳比FM2的钛外壳更好。

Eos-1n机身的性能、牢固性,防尘性都是没说的。佳能的变焦镜头也很不错,在广角端我现在用17-35/2.8那支头,成像好。但是,价格高(弄坏了可惜,不过Canon的专业家伙,弄坏了也不容易),也沉。如果多做野外,20-35/ 3.5-4.5那只头绝对是超值的。Canon的中长焦的变焦头有无数多只好头,还有一些技术上极方便的防震头,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是,就我个人的使用来讲, CANON EF的微距头(我用过50和100两只)似乎要比它自己其它的专业头 稍差一点。

对于野外摄影来讲,器材的性价比是很重要的。由于条件的艰苦,器材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观看照片的人不会象其它领域那样关心光学质量上的细微差别。 所以,应该尽量选择便宜的器材,简单实用的机身,最大口径相对较小但较轻的镜头(的确,在长途跋涉当中,减少每一克的重量都是有实际意义的)。



关于云台



云台的三角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云台要是有一点问题,三脚架的功效就会丧失殆尽。

有一些[屏蔽]厂家生产一些真正[屏蔽]的云台,其售价恨不得比我的三脚架还贵,那东西真的不是普通人可以问津的。幸亏捷信原厂的云台也不错。

其实云台的选择最简单了,如果你用的机器不是特别沉,用大球云台就是很好。由于大球云台阻力臂是最长的,实际上也是最牢固的。当然还有什么几个轴可以调的云台,实际上它们没有大球云台可靠,但是在精细 构图时更方便一些。

快装板的问题也是一样,象捷信,Marffroto这样的厂家生产的快装板系统是很可靠的。除非你用大机器,大架子,大云台。否则快装板的方便性值 得用135的你为它多付一点钱。

关于其他牌号的三脚架

国内市场上有很多牌号,日本的,台湾的,国产的三脚架。我觉得,这些厂家能在中国混下去真挺厉害的。要我说这些架子基本都没法用。

日本的架子基本就是在蒙中国人的钱。去欧洲看看,日本厂家:象什麽脖根儿、死立渴什麽的卖到欧洲的都个顶个的老实:做工精细,用料扎实。

再看卖到中国的,跟后妈生的似的,能用塑料件的绝不用全金属,能用一个螺丝凑合的绝不上两个……

其实捷信和Marffoto都并不算很贵,特别是捷信,中号架子绝对比的了日本的大架子。 同时用三脚架时超重经常是难免的(比如说风大时要再下面挂石头或摄影包),好的三脚架可以屹立不动,而差三脚架会象跳舞一样扭来扭去。用这样的东西,不是自己骗自己吗?再说三脚架不会换的象相机那么勤,所以买架子一定要用最好的。

豆袋

需要指出的是, 这个世上并没有绝对结实的三脚架,反过来说,三脚架结实的程度和你的使用的细节有很密切的关系。比如说:三脚架打开的节数越少越稳,中轴尽量不要升起来(我的大型三脚 架上索性就没有中轴);支长炮时要用两只三脚架把镜头和机身分别支起来等等。 如果这些都不行,你就只有用豆袋了,那玩意可真是又便宜又稳,携带方便赛过傻瓜机。



附文: Mamiya M7 和CONTAX G2.
4.jpg


M7和G2是两部有点象的机器,价钱上也差不太多。 两部机器都属于设计缺点比较少的。但各有各的特点。

Contax G2的方向十分清晰,性能和功能均十分完备《七种武器》之一有详细论述。就不多说了。 M7的优势主要在于67的片幅,以及在此片幅中独一无二的便利性。如果你是135单反机器的用户。想升级并在不很多的时候需要较[屏蔽]幅,你完全应该把M7作为你的首选。

甚至对于我,要不是Contax出了AF的645,我都想再收一台M7。

当然,任何一部机器都会有一些小的缺点。以下是我用M7时的一点点不方便感受。

首先,M7的镜头设置是有一点缺憾的。本来旁轴机就是为了抓拍、快拍方便的,但最大光圈为4.0的标头,怎麽说也是太慢了,这使得M7其它的良苦用心多少打了一些折扣。

另外,M7的测光和G2不同,它不是TTL的,而是镜外的中央重点测光,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在用65头的时候实际上更趋近于局部测光,而用150时已差不多是平均测光了。(而且在测光位置上随着主体位置的远近会有一点点偏差。)拍反转片会有少许麻烦。

第三点,M7换镜头的时候要罗嗦一些,因为结构比较特殊。

除此白璧微瑕之外,M7应该说是很不错的了。

特别是如果你一直用135机器,你会发现M7是在你可以接受的便利程度的基础上,大大的提高了画面质量。

前两天论坛里有人提到过,如果在G2和M7之间如何挑选一个应该怎麽办。我觉得这个问题要这麽看。

首先,我认为做主要机器(你日常最常使用的),M7的使用面比G2更窄。毕竟G2有AF、高速过片、包围曝光,用135卷,更轻小,镜头也多,镜头设置也更好。但是如果你是偶尔用用120,又不想太麻烦。M7就太超值了,你甚至可以拿它当备用机而不是选择莱卡M6。

这样问题是不是好解决一点。



《七种武器》之三 CONTX T3
本来我是想把《七种武器》之三和之五一起贴出来的,但是最近的事情依然很多,我想还是先贴三吧。免得遥遥无期。 《七种武器》从第一篇到现在整整贴了4年了,这也是第四篇。拖的时间够长的啊!感谢兄弟们对我不舍不弃。
顶端 Posted: 2006-12-20 19:31 | [1 楼]
暗面佛



创作大师奖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The Game!
等级: 资政组
家族: 空の軌跡
发贴: 7362
威望: 11
浮云: 216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9-28
最后登陆: 2015-03-2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vendor /'vendə/ n. 小贩,卖主 ]


《七种武器》之二的补正:冈仁波齐云台

引言:

我曾经许诺过每年推出一篇《七种武器》,从2000年左右,差不多我也是这样做的。

其实实事求是的讲,我对于《七种武器》的写作现在已经非常谨慎,当然怕砸了它的牌子,而且最近两三年由于工作的缘故我对于“高来高去”的器材观也不是很热衷。

去年的时候,我推出了一篇《七种武器之:谁说穷人不能玩摄影》,应该是《七种武器》里最另类的,但是我觉得它最好的阐述了我写作《七种武器》的初衷,也就是说《七种武器》并不仅仅是一个讲述器材的系列,它其中有大量可以指导摄影学习和拍摄实践的内容,这和后来出现的图书《兵书十二卷》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兵书十二卷》在观念上走的更远一点。

今年7月的时候,在世界杯结束之后,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会发行我的一本新书《顶极摄影器材》,是一本很大,很有趣,但是很厚很厚的器材图书。我个人并不认可就器材讨论器材,如果研究器材容易走火入魔的话,拍照片则是最好也是必须的解药,考虑到已经写了这么多的器材内容,我的确需要拍摄很多更好的照片。所以我今年不想再写关于器材的长贴了,而再延续去年的观念路子似乎又不太好。所以我决定把书里的一些纯器材内容发出来。

由于写《顶极摄影器材》的缘故,我得以试用到很多原来少用的器材,包括最近30年来生产过的大量超酷的相机和镜头——虽然其中有些已经湮没在并不久远的历史中,有些则依然并不为摄影者所熟悉。

在这之中,冈仁波齐的产品并不很昂贵,也谈不到特别的熠熠闪光,但是我还是给了它足够的关注,毕竟它是我目前知道的大陆唯一一个能达到国际顶尖水准的摄影器材厂家。

当然,我更希望这只是一个开端,未来国内能有越来越多的顶极器材厂家,让我们可以方便的定做到与众不同的独特器材,这的确是很有些乐趣的。

这一篇作为《七种武器之二》云台部分的替代文字,《七种武器》从第一篇到现在已经7年了,有很多东西需要改的,可惜我现在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做补正,只能一点点来了。

另外,既然是发表在网上的帖子,我也很清楚冈仁波齐这个品牌从研发、上市到早期的过程中,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会存在一些争议甚至不足的地方,而且它的产量其实也不大。不过我还是决意要把它放进《七种武器》系列里面,也是出于鼓励我们自己品牌的出发点,我希望冈仁波齐能够坚持下去,并最终获得成功。


七种武器之二(补充):冈仁波齐云台


云台是支撑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云台要是有一点问题,三脚架的功效就会丧失殆尽。

我如果不用大画幅相机的时候选择云台都是球形云台(以下或称球台)。和其他类型的云台相比,球台更加可靠和迅速,由于大球云台阻力臂非常长,实际上也是最牢固的。当然还有那种多个轴可以调的多向云台,但实际上它们没有大球云台可靠,只是在精细构图时更方便一些。
虽然捷信的三脚架是全球最好的之一,但是我个人并不推荐捷信脚架配合捷信的云台。而是推荐一些[屏蔽]厂家生产的真正[屏蔽]的云台。
当然,如果你坚持这么做,只给你一个建议,就是用比捷信三脚架大一号的云台,比如二系的脚架最好配合三系的云台。主要是为了追求它们之间更好的稳定协调性。
云台和脚架的协调性非常重要,记得著名的木桶理论吗:决定木桶里所盛水量的一定是最短的那根木头。用顶极脚架+普通云台的效果=普通脚架+普通云台,甚至更糟——因为你付出了更多的金钱。
通常来讲,你在云台上的投资应该和脚架持平,才能保持它们之间的协调。
不过,很遗憾的事情,顶极云台都是很昂贵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云台甚至比三脚架更重要。和脚架比起来,云台需要在调整的时候非常顺畅的转动,可以做精密的调节,而一旦需要锁紧的时候就要绝对的稳定,甚至在长达数小时曝光的时候依然要爆出岿然不动,这是需要相当技术含量的。

球形云台很多厂家都生产,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相比起自己脚架的水准来讲,捷信的球台并不太好,日本的一些厂家都更不要说了。目前国外生产的比较好的球台包括瑞士的ARCA SWISS(雅佳)、美国的KIRK、荷兰的FOBA等等。

其中ARCA SWISS被认为是球台生产的代表厂家,ARCA SWISS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瑞士品牌,以制造精密的大画幅相机和顶极云台系统著称。其云台的水准不要说一般的品牌,即便是捷信、曼福图也只能望其项背。

秉承了瑞士[屏蔽]产品的精密传统,其椭球形的主体由复杂的非球面构成,可以在任何一个角度被牢固的锁紧,这样的设计后来被很多生产顶极云台的厂家学习,但是采取椭形球体的加工难度非常的高,所以目前全世界已知的厂家只有3家真的做到了。ARCA SWISS使用的6061-T6航空铝材轻便而且坚固,足以经受长年的频繁使用。ARCA SWISS的水准不仅成为[屏蔽]云台的标杆,而且它的“ Arca-swiss type”快装板也成为专业球台快装系统最主要的标准,目前世界上其他品牌的专业球台基本都和它兼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也就意味这如果你升级了你的云台,你的快装板依然可以被使用;或者你有多个云台的时候,不会发生它们直接彼此不能匹配的问题。

*** ***
花絮:什么叫做“ Arca-swiss type”快装板?
“Arca-swiss type”快装板是指快装板的一种结构,由于最先由Arca公司提出,所以习惯称为Arca制式。Arca-swiss type 制式是规定了快装板燕尾两槽之间的尺寸,而在长度方向及板面尺寸开放,这就使得根据不同相机底部而设计不同形状的快装板成为可能。而且,不同厂家及至同一厂家的不同型号的快装板,只要遵循共同的这一协议,它们之间都能很好地通用。
*** ***

ARCA SWISS最常见的产品是B1,高度114mm,自重772克,标称承重可以达到40.8公斤。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不过,它的价格也是惊人的,通常不包括快装板的价格在4000元以上。

美国KIRK也是一个著名的品牌,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它的外形和ARCA SWISS很像,但是并不是类似的球体悬浮结构,也没有采取椭形球体设计,不过它的快装系统使用ARCA SWISS的燕形板。常见的型号是BH-1,高度114mm,自重909克,标称的承重也达到了40公斤。价格比ARCA SWISS略便宜。

除了生产云台以外,KIRK还有很多有趣的摄影附件,特别是各种实用的支架系统,其中尤其值得推荐的有:

L形快装板,有给很多相机的各种型号。球台的横拍竖拍的转换不太方便,特别是使用中画幅相机的时候,而L形的快装板有两个方向的燕形板,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转换。每个约100-150美金。

Kirk King Cobra Action Head是一个古怪的弧形的云台系统,是专gate用来支撑长镜头拍摄的。比传统球台更快速而且稳定。价格约450美金。

(KIRK的主页是http://www.kirkphoto.com/

不过这些云台都不是很容易买到,因此,冈仁波齐(kangrinpoche)出现在市场上。

*** ***
花絮:什么是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神山,位于我国酉-臧自治区。
作为神山的冈仁波齐,位于东经81.3°北纬31°,海拔6638米(另说海拔6714米),是冈底斯山的主峰。在藏语里,“冈”是雪的意思,“仁波齐”可以译为“宝”或者“大师”。
从印度创世史诗《罗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冈底斯山海志》、《往世书》等著述中的记载推测,人们对于冈仁波齐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 年左右。
冈仁波齐峰很像金字塔(藏民称像“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对称。前几年有个俄罗斯的考察团声称在这一带发现了很多异常巨大的金字塔,就把冈仁波齐也算了进去。
由南面望去, 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冈仁波齐其实也并不是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特殊的山型以及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格外夺人眼目,与周围的山峰迥乎然不同,极具视觉和心灵的震撼力。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也就是指它。
前佛教时代的象雄苯教时期,岗仁波齐被称为“九重万字山”,那时候有苯教的360位神灵居住在此。苯教祖师敦巴辛绕从天而降,此山为降落之处。
冈仁波齐也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印度人称这座山为Kailash,也认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印度教里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湿婆,就住在这里。冈仁波齐在梵文中意为“湿婆的天堂”。
在公元前5-6世纪兴起的耆那教中,岗仁波齐被称作“阿什塔婆达”,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创始人瑞斯哈巴那刹获得解脱的地方。
因此冈仁波齐神山同时被藏传佛教、印度教、酉-臧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 ***

冈仁波齐生产高质量的球形云台。创立这个品牌的人是一位超级发烧友。类似这样由超级发烧友创立的顶极品牌器材界有很多,远的有瑞典的哈苏公司,近的有德国的GILDE,他们都是因为市场的产品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决定自己设计生产。由发烧友创立的品牌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容易接受其他使用者的建议来改进产品。

冈仁波齐也是这样,它的主要产品是球形云台。在发布之后,在很多器材专家和摄影爱好者的协力下,它得以在发布之后不停的提高自己产品的水准,并成为目前唯一一家创立于中国的顶极摄影品牌。

拿到冈仁波齐并第一次开始转动它的一瞬间,我相信你关于国产摄影器材的一些看法都将被颠覆。它的做工非常精细,远超捷信、曼福图的云台,更不要说其他的日本品牌。

第一代的冈仁波齐的外形和ARCA SWISS很象,据说设计者拆修过很多个ARCA SWISS的云台,所以它主要的提高是改变了ARCA SWISS容易出现的卡死现象。要特别指出的是,ARCA SWISS的卡死主要源于操作不当,但也和工艺和材料上的问题有关。另外麻烦的是,ARCA SWISS的云台一旦锁死之后只有送回原厂去修理(当然,如果冈仁波齐肯,它也可以修ARCA SWISS)。
冈仁波齐在使用不当的时候也会出现类似“锁死”的状况。不过,它的锁定和其他球台的“卡死”不同,而是球台设计中的一种保护性功能,不应该算是缺点,它主要是保护设定的最小阻尼防止进一步松脱造成的危害。也就是说为了防止操作失误而造成架在球台上的相机突然失去阻尼而倾倒。这种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锁定可以通过熟悉球台使用后自已解除。
当锁紧旋钮松开到一定位置时,会受到一颗阻尼调节钮的顶止,如果进一步用大力气继续向松开方向旋转时,阻尼调节钮会顶得很紧,这就是初次使用这种球台的所谓“锁死”。此时,只要往锁紧方向转动,就能很快地使阻尼钮分离而解锁。

冈仁波齐使用的是ARCA SWISS风格的椭球体设计,以及和ARCA SWISS兼容的燕形快装板,而外形甚至和ARCA SWISS也很像。
使用椭球体的球台的云台转动起来会感觉有点怪怪的,不会象廉价的正球体球台那样有顺畅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
渐开线椭球体如果形象的描述,有点类似于鸡蛋,这正是高级球台最主要的特点,椭球体可以增强摩擦设计,主要就是利用球体直径的变化来逐渐增大[屏蔽]球体面的摩擦阻力,如果你失手使得相机由水平向侧向90度倾倒时,相机的运动不会逐渐加速而导致脚架倾覆;同时,使用椭球体可以在任何倾斜的角度下更稳定的固定。
冈仁波齐和ARCA SWISS使用同样的阻尼设定方式,这是一个非常精密的设计——主旋钮里面有一个内藏式的阻尼调节钮,可以用来调节云台的阻尼。
我拿到第一代的冈仁波齐的时候我并没有特别的在意,当然,它的手感非常好,和我一直在使用的ARCA SWISS B-1不相上下,不过,如果一个顶极品牌的出现和成功一定是需要时间考验的,而且必须有些独特的地方。

最为世界上球台的第一品牌,ARCA SWISS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除了有时候会卡死以外。不过,这多数是不会使用它的摄影者造成的,我自己并没有真的遇到过。所以并没有觉得市场上出现一个很好的效仿者会对我有什么影响——虽然它的确便宜很多,可是谁让我已经有两个ARCA SWISS了呢?考虑到云台在整个器材系统里的重要性,更换还是要比较谨慎的。

第二代的冈仁波齐云台的出现使我对它开始刮目相看,这个系列开始可以使用自锁的快装板夹了,而传统的云台——包括ARCA SWISS——都是使用一根螺杆来拧紧快装板的。这样用螺杆紧固的方式很可靠,但是速度比较慢,而且受不同相机形状的影响,不能很舒服的用劲,会让你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有时候并不能夹的很紧;另外的问题就是,那根螺杆如果不小心会脱落,反正我的ARCA SWISS的一次在酉-臧就丢了,那时候ARCA SWISS在中国还没有正式销售,直接打电话去瑞士问,配件不贵,但是邮寄很贵而且很费时间,结果我找了一个拉萨当地的小工厂加工了一根,很粗糙,但勉强可以用了。
第二代的冈仁波齐云台按大小依然是NB-1B、NB-2B和NB-3B,使用的都是自锁的快装板夹。自锁的快装板夹的好处主要是可以快速的扣上和解[屏蔽],而且锁紧的力度可以事先通过支架上的一个调整螺丝来调整,锁的时候把扳手扳过来卡住就行,比螺杆稳定多了。
其实自锁的快装板夹原来ARCA SWISS也短暂的生产过,但是质量不是很稳定,很快就停产了。我现在在用两款的第二代冈仁波齐云台,NB-1B和NB-3B,效果非常好,方便而且还没有发现有可靠性方面的问题。
不过,使用自锁的快装板夹也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实际上不同厂家燕形快装板的宽度并不完全是一样的,而且在长时间使用后多少会有些磨损,虽然差别很细微,但是有可能这块扳卡的很好,但是下一块板就不会有那么牢固,需要做细微的调整。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办法是使用同一个厂家的快装板。
当然,针无两头利,两者相权,我还是更喜欢带自锁的快装板夹的一些。不过如果你已经有很多个不同品牌的燕形板,或者你主要用它来驾大画幅相机,还是推荐你用传统的螺杆式的。
另外要提到的是,冈仁波齐是一个在不停改进自己产品的公司,早期的产品在我看来有一定的试验性质,其中的一些主要的问题很快得到了改进,比如NB-3的底部螺丝孔是1/4英寸规格而不是常见的3/8英寸。
另外,由于有人提出冈仁波齐云台快装座的支杆上会和缺口有摩擦因而会导致出现露出金属底,结果第二代的产品在支杆上增加了一个橡胶圈。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玩家需要的,在我看倒不是必要的,ARCA SWISS没这东西,也不会影响任何使用,何况,橡胶这东西本身很不耐用,过几年老化了出现裂纹更加难看。
另外要说到的是,第二代的冈仁波齐云台水平转动的锁紧装置比第一代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现在使用三款冈仁波齐(托国产品牌的福,价格比ARCA SWISS便宜多了)。
其中NB-3B是我最早买的,主要配合我的捷信0012桌上型三脚架使用,当时主要是考虑其他品牌的云台没有质量上可以配合捷信这款三脚架的。
它经常支撑我的旁轴相机,从禄来35到ALPA 12 TC,实际上我现在倒是觉得目前世界上没有一款桌上型脚架能配得上它。偶尔我把它用在1系列的捷信碳纤维三脚架(1228 MK2)上。不过我从来不用它架超过200毫米的镜头,如果用很重的镜头,它本身的紧固系统虽然没问题,但是链接球体和快装系统的接柱就会显示出刚性不够。

如果希望足够的稳定,我还是推荐NB-1B。虽然3个不同型号云台使用的技术类似,但是NB1的技术和性能要远远的超过其他两只小一点的云台。

冈仁波齐NB-1

我相信大家都会曾经在放大的照片上看到振动产生的模糊,振动的来源通常有3个:
1, 来自相机内部的震动,快gate、反光板等等;
2, 支撑系统传递的来自地面的震动;
3, 相机震动经云台传递到脚架,引起脚架的共振再传回相机,根据不同的三脚架的材料和做工,它的影响在1/60秒到1秒左右表现的尤其明显。
当然,对于震动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提高脚架和云台的重量和刚性,但是这和三脚架的携带性是有冲突的,因此,厂家只能通过各种方法在减少重量的情况下提高支撑系统的抗震性。
关于冈仁波齐在这方面的设计,出于专利的考虑,我不能泄漏太多,不过可以简单介绍他们的方法之一是在球体与球台基体之间使用了一种特别稳定、高抗磨损以及具有优异吸振能力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保障了球体精确稳定地相对移动及有效锁止,同时,也能有效地吸收及衰减部分振动能量。
另外,冈仁波齐球台底座与球台之间有一个环状的“V”型导轨结构连接,在导轨之间铺有一层专用的阻尼脂,这层阻尼脂对由快gate系统通过一级衰减后传递过来的剩余振荡,可作关键性的缓冲及振荡能量吸收。这种设计是包括arca swiss都没有的,如果你同时arca swiss和冈仁波齐,会感觉后者在水平转动是有明显的粘滞力,这也是同种阻尼在起作用。
当然,任何球台能不可能完全消除振动能量,不过使用冈仁波齐你可以在最终的放大照片上看到上述技术的成功。

冈仁波齐有一个相当精密的定量锁紧机构,这也是顶极云台最为优异的特点之一。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球台使用的都是直接锁紧结构,这样,云台要不被锁紧,要不被松开,特点是要么球体被锁紧、要么是松开,而中间的半锁紧状态很短暂而且很难精确调整(当然,这也是多数非球形云台的通病)。而顶极球台是通过一系列力矩放大机构来实现球台锁紧的。它们由多个螺旋、斜面组成,通过精细传动设计,提供了很高的扭力传动比。其中NB1、NB2系列达到了1:500,也就是说,在它们上面使用1公斤的扭力,球体得到了500公斤的压紧力(NB3系列的扭力传动比是1:300)。
NB-1可以保证比其他两个系列锁得更紧,当然,也是因为NB1系列有着最大的球体直径,因而保障了最大的球体摩擦接触面积。

另外,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冈仁波齐精密制造的传动件,使得力矩传递额外细致清晰,能将半锁紧状态分细到能精确地定量控制的程度。NB1、NB2系列能达到 113毫米 /360度, NB3系列也达到94毫米/360 度。这样,用户就能够微细地调整球体锁紧摩擦力,使之刚好能平衡相机停留在任何位置的相机的重量。并且,还能通过阻尼位置记意旋钮,锁定已调好的位置,以防止操作失误造成的危害。

因为我强烈的推荐大家选择这只云台。而我只要不带着桌上脚架时一般都会用这只云台,甚至偶尔用它来支撑8X10。我现在最常用的配合也是捷信1227 MK2和它,和轻盈的碳纤维脚架比起来,它相当有分量,不过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用介意。

至于NB-2,我用的并不多。不过,它的确适合绝大多数135单反相机的使用者,甚至中型的中画幅相机都不会有问题,如果你只打算买一款云台,特别是如果你使用的是捷信2系列的脚架,它是最好的选择。相比起来NB-3的适用性不广,而NB-1虽然坚如磐石,但它的重量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套用早年日本厂家评价德国镜头的话:“它提供了多余的性能”!

另外要说到的是冈仁波齐在低温下的表现非常好,厂家宣称的最低使用温度是零下25度。根据我的实际使用,这个数值是可靠的。
我注意到很多使用者提出在低温下球体转动变得困难,这当然会有球台本身结构的因素,而是多数影响来自于其他原因,特别由于在低温下使用之前球台的缝隙之间多少会有一些水分的,而一旦骤然拿到低温环境下——比如冬天在东北地区从车里拿到户外,甚至从摄影包里拿到暴露的空气中——球体上会骤然结上一层薄冰,这样会造成主球体的转动困难。所以,在高海拔的登山活动中,很多时候有经验的摄影师都是把器材放在帐篷外面过夜的。
从纯粹的技术来讲,在临界厂家标示温度或者低于这个温度的时候,由于由于水平底座的阻尼脂因温度过低而造成粘性增加,球台水平的转动会变得非常缓慢,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相对来讲ARCA SWISS这种情况会小一些,但是这是因为它基本没有使用用于减震的阻尼脂。也就是说,减震效果和耐寒效果之间是存在一定冲突的,考虑到90%的云台不会在那样低的温度下工作,建议你不用特别担心这个问题。
所以,原则上如果你真的打算去7000米以上的山峰或者南北极拍摄,你可以向冈仁波齐定制能耐更低温度的云台,它肯定是有这个技术能力的。
而这就是自己国家有顶极品牌的好处,可以定制生产一些符合你期望的产品。这样的事情在日本非常多,很多厂家都有接受一些特殊的委托,生产一些产品清单上没有的产品来满足特殊摄影人群的需要。

快装板是云台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快装板的表面材料通常有两类:金属表面和非金属表面的。它们各有利弊。总的来讲,金属表面的刚性好,但是要想把快装板和机身固定在一起可不容易,需要你很用力的把它们旋紧(这样做很容易在机身上留下压痕);而非金属表面的(无论是软木或者橡胶)虽然容易和相机接触的更紧密,不过带来的问题是弹性材料刚性不够,而且容易打滑。
当然,根本解决接触打滑的问题还是使用专用的快装板(上面KIRK的插图就是类似的定制快装板),专用的快装版边缘会有突起的部分严密的机身的两侧,这样可以保证绝对不会打滑。冈仁波齐生产多款机身的专用快装板,包括配合:
ROLLEI 6008系列机身和长焦镜头;
哈苏500系列机身;
宾得67 II机身;
哈苏XPAN;
徕卡M系列;
根据我的使用,冈仁波齐生产的专用快装板效果非常好,装在LEICA M系列机身上的专用快装板的紧密程度甚至要超过M底板和机身之间的连接。

当然,专用快装板的问题主要是没有通用性,如果你觉得为每一台相机都配上专用快装板没必要,可以使用常规的通用型版。
冈仁波齐常规的标准型快装板使用的是混合型的表面,快装板的局部埋藏着橡胶材料,只稍微露出表面,所以你基本可以把它看作金属表面类型的,而橡胶材料可以有效的防止快装板和机身之间发生打滑。连接机身的螺丝上有内六楞孔,需要用专用的扳手紧固,会比ARCA SWISS的凹槽设计更紧密,但是小心别把那个扳手搞丢了。
另一个建议是,最好用尽量用大一些的快装板,冈仁波齐在金属加工工艺方面要超过多数这本书里介绍的相机。用大一些的快装板可以弥补一些相机加工上不精密的地方,而在使用长镜头的时候也会更稳定一些。

冈仁波齐快装片做工极其出色,不逊于ARCA SWISS、FOBA,同样远远比捷信要好很多,就更不要说其他的品牌了。而且价格也很便宜,大概只有ARCA SWISS同类产品的一半,甚至更低。

总的来讲,冈仁波齐的NB-1系列可以堪称和ARCA SWISS B1比美,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还要更好。其实对于我来讲,我并不要求它比B1更好,只要在现在的价格上它能和B1一样好就行了。而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真的已经很满足了。

冈仁波齐生产者对自己产品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甚至希望它的球台成为超过ARCA SWISS的产品,考虑到ARCA SWISS最近数年并没有升级它的B-1系列的打算,而冈仁波齐始终在不停的进步,我也期望这一天能早一点到达。

当然,一个顶极产品还是要经过长时间使用的考验,而同时我也期望这本书新的版本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国产器材品牌。

*** ***

花絮:更多关于冈仁波齐的使用知识(厂家提供)

1,冈仁波齐装板夹的A 型和B型有什么不同?
任何“Arca-swiss type”的快装板都能在冈仁波齐球台上使用。A型和B型仅仅是夹紧方式和原理不同而已。
A 型夹是传统经典的螺旋锁紧方式;
B 型夹是凸轮快速夹紧方式,且带有夹紧锁定装置。锁紧力可以微细调整。

2, 冈仁波齐快装板有什么特点?
冈仁波齐快装板,除了完全兼容“Arca-swiss type ”结构之外,同时,还有其独特的表面防滑及底部防松脱结构,并在保证高强度结构的前提下,做到了最轻的重量。冈仁波齐的每一块板都是用最[屏蔽]的美国航空铝合金 6061-T651整体CNC加工而成,再经过多次高频振动及低温处理,表面硬质氧化,且每一块板的底部均用激光刻有[屏蔽]的编号。

3,冈仁波齐快装板看上去很多种,如何选择?
冈仁波齐快装板整体来说分为标准板、半专业板和专业板。标准板是平面的,它的表面嵌有不同数量凸型凹型胶垫,胶垫面仅高出板面一点点,主要是起到压紧相机底部防止转动作用,支承作用主要由刚性板面来充当。这样有效地保证了接触刚性,而又能防止类似弹簧效应的振动。
半专业板,是指带有一向侧挡位的标准快装板,它也嵌有防滑的凸型凹型胶垫。其单向侧面挡位比平板能更进一步地提高安装之稳定性,起到部分专业板的使用效果。
专业板,冈仁波齐专业快装板是根据特定的相机底部结构而专业设计制作的快装板。它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更轻的重量,同时也更能使快装板与相机机身溶为一体。而且,还可以弥补整体机身强度之不足。

4,冈仁波齐球台有哪些易损配件?
冈仁波齐球台是免维护设计,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准备易损配件。如果您的球台转动不是那么灵活,请用清洁的软布将球体表面擦拭干净即可。千万不要使用任何油脂,否则只会损坏球台。


[ 此贴被暗面佛在2006-12-20 19:40重新编辑 ]
顶端 Posted: 2006-12-20 19:31 | [2 楼]
暗面佛



创作大师奖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The Game!
等级: 资政组
家族: 空の軌跡
发贴: 7362
威望: 11
浮云: 216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9-28
最后登陆: 2015-03-2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news /nju:z/ n. 新闻 ]


七种武器之三:T3

CONTAX T3
1.jpg

大家都看过史努比的故事吧,史努比是一只小狗,有爱心,有文化,但是想象力显然不够丰富,经常爬在桌字前面写小说,它的小说永远是这样开头的:“在一个漆黑的、风雨交加的夜晚,发生了一件恐怖的事情,有多恐怖呢,是非常的恐怖……” 我没什么恐怖的事情,但是很喜欢史努比,那就接着它的文章写吧: “在一个漆黑的、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在进入墨脱县的小路边艰苦的挖着一个深坑,以便把我的2套nikon和一套哈苏埋进里面。酉-臧的墨脱是中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城,进入墨脱的高山线路是中国最艰苦的一条徒步线路,从通车的地方到达县城要3、4天,出来的时候也一样。高海拔的山口、垂直植被中泥泞的道路和湿寒的天气一直在折磨着我。在一半的路途时候,我发现我已经很难跟上给我做向导的砍藤人的飞一般的进度,所以我不得不把沉重的器材藏在路边,等出来的时候再挖出来带走。那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无论任何时候,我都需要一台可以绝对信任的轻便相机。

从那时候起,我的相机柜里就始终留着至少3到4部轻便相机,当然其中经历了很多错误的选择以及选择后的淘汰,其中至今还在使用的包括KONICA的HEXAR(巧思)、理光的GR1S、和CONTAX的T3。当然,我相信世面上还有一些也非常好的袖珍相机,但是,相机就是这样,通常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这3台机器都是我认为最出色的。

那么,我们就从它们上市的时间来看看它们。

巧思 HEXAR
2.jpg


我酷爱用小相机,原来拍东西的主力相机都是旁轴相机,当然最后连袖珍机也不能放过。不过前十年生产的袖珍相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很难做严肃的摄影用,多数还只是用来表达摄影师的内心世界,而靠它们拍的片子换来银子基本是不可能的。现在这种情况终于有了改善,颇有一些令人惊奇的袖珍机出现在市场上。

第一部这样的相机就是HEXAR(巧思)。巧思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机器,令人不仅能充分享受到拍摄的乐趣,而且拍出的照片也可以达到最苛刻的品质要求。所以我一度认为HEXAR才是真正最为完美的经典轻便相机。

HEXAR使用的是35毫米 /2.0的定焦头。 关于巧思的这只镜头有很多的传说,由于成像优异,很多种说法提到了它其实不是由KONICA公司开发和制造的,而是另有其主人。前一端时间在香港比较流行由ZEISS公司制造的说法,而在更早时候的说法是由莱卡公司提供的镜片。当然,KONICA公司对此都没有肯定或否认,这就更给它的身份增添了些神秘。1992年KONICA推出不能更换镜头的轻便相机HEXAR的时候,在中国曾经开过一个很不错的推广会,他的设计师当时倒是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你怎么用莱卡那只35毫米/2的镜头,你就可以怎么用HEXAR的这只35/2头,你不会发现他们之间有任何的差别的……”

从光学结构(甚至从镀膜)上来看,巧思和莱卡的那只老款的35/2的确没什么差别,从实际的拍摄上看,也看不出什么差异。不过,由于镜筒的内部植绒技术的应用,似乎巧思在眩光的控制上还更胜一筹。

另外,由于光圈位置设计的原因,徕卡的那只35毫米/2在小光圈的时候衍射现象比较的严重,在这方面,巧思的镜头要好一些。不过要说巧思镜头就是比LEICA好,呵呵,也有点那个……自己骗自己。

巧思的镜头在最大光圈的时候的表现基本可以接受(和它相比起来,其他日本[屏蔽]单反机的最大光圈多数我都接受不了)。反差可能是柔和了一点,中央的分辨率已经不错了,四个角当然不会太好,但是这样极限光圈下的片子主要是要表达某些气氛的,只要中央的分辨率和反差好就行,四个角的成像可以忽略不计。最佳光圈出现在8-11之间,另外,就拍摄人像时的焦外成像和反差而言,我更喜欢5.6这档光圈。

2.0的最大光圈是巧思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它成为最出色袖珍机的重要原因。毕竟在很多场合可以用现场光,尤其在为了保持影像品质必须要用中低速片的时候,而这往往是职业摄影师最为看重的。相比起来,同级的其他袖珍相机的光圈都要比它小不少,莱卡的MINILUX差了半挡,其他的都要差出一挡,甚至更多。从实际使用来讲,我觉得象美能达的TC-1的35mm/3.5这样小光圈的镜头出现在昂贵的相机上能带来成功的机会不是很大,幸亏它是收藏机。

AF系统

巧思的AF采取的是主动对焦,就是要发出一束红外线,据此测算距离。巧思的AF级数很多,足够使被摄体精确的处在景深以内,但是在最大光圈的时候建议你不要把主体距离放的太远(原因一言难尽,我就不罗嗦了)。主动AF的优点是在昏暗甚至全黑的情况下还可以准确对焦,缺点是不能够穿透玻璃。所以巧思还附送手动对焦方式,用起来不算很方便,如果估计距离非常有经验--比如给电影摄影机拉过皮尺之类的--它会很准确。考虑到其AF性能的优良,手动对焦的使用概率极低,也就不苛求了。和其他采取主动AF方式相机不同的是它的机身上有两个红外线的接收点,这样,测算反射的红外线的时候要准确一些。
另外,巧思的AF速度非常的快,而且无声。

测光和曝光方式

巧思除了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以外还有点测光。这是我始终钟情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除了它和OLYMPUS的U2以外似乎还没有什么袖珍机能有点测光。我始终认为就比较严肃的摄影来讲,袖珍相机是不能够完成要求更严格的反转片的(当然,你也可以不介意)。越是复杂的测光计算方法,比如分无数多的区测光之类,只能够让你的照片和其他人的更接近,而不是更加的表现出你的想法,因为,你不会知道它测算出的结果依据是什么,你要做多少的调整才能严格的达到你脑子里的期望。所以点测光非常的重要。

曝光方式的选择也类似。

巧思有程序曝光和光圈优先曝光,还有手动曝光!Hexar 的 P 模式实际是一种可偏移的程序模式, 曝光依照你所设定的光圈为基础和最高的快gate速度来配合。如果光线足够让你在你所设定的光圈和最小快gate速度下工作的话,它会用你所设的光圈并提高你的快gate速度。如果超过了你所设定的最小快gate速度,它会调整光圈来配合。如果光线不够来使用你所设定的光圈和最小快gate速度,它会将光圈开大以保持你所设定的最小快gate速度。而如果快gate已经调整到你所设的最小快gate速度仍然不够的话,它会保持你的最小快gate, 改成开大光圈)。也就是说Hexar 的 P 模式让你自己调整曝光, 但是也兼顾了简单和安全的境界。

毫无疑问,这种调整模式使得 P模式比其他的袖珍相机的程序模式要方便很多。甚至它要比同时期日本的专业单反机还要先进。在 P 模式下, 机身上方的液晶显示也很有意思:如果 Hexar正在使用你所设定的光圈, 它会显示目前的快gate速度;如果超过你所设定的最小快gate速度, Hexar 则会显示光圈的资料。这样可以只用一个小小的液晶显示幕让摄影者看到他需要的几乎所有资讯。由于有的这样出色的程序曝光方式,我甚至觉得巧思的光圈优先也可有可无,不过,有了,也不浪费。

巧思在P挡和A挡的时候都可以做正负2挡的补偿,以1/3档递进。很精确,但是需要靠按按键来实现,不如转盘方式简便。这是拨轮方式复兴之前高档相机的通病。

噪音

对于HEXAR噪音控制的水准,我认为怎样的赞誉都不为过。 如果我问大家觉得什么样的135机器声音最小,绝大多数人可能会回答莱卡M6,更专业一点的摄影者可能会举出禄来35之类。其实它们都无法和HEXAR相比。

由于采用的镜间快gate,快gate的声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巧思的过片机构完全是金属结构的,同时采用了特殊的驱动马达,自动过片的声音也极低。有一次在北海,我请一位过路的游客用巧思帮我和朋友们拍一张纪念照,他鼓捣了一阵子,跟我说,好象你的相机有点问题,按不下去快gate。我拿过来一看,计数器已经从18到了26了,呵呵,声音实在是太轻了,他自己都听不见。

可是,这还不算,KONICA公司还觉得不够。巧思居然还设计了一个单独的“静音”功能。过片速度进一步降低,使得辨认它的噪音即便是在极安静的场合也非常困难。很可惜的是,这样的巧思一共只生产了6000台,后来由于专利的原因,新版巧思(SILVER版,也就是第2版的银巧思和钛巧思)已经把这项功能取消了。这是一个重要的损失,所以我从来不用新版的巧思。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才对噪音这么敏感,但是我的确觉得相机的噪音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跟人有关的抓拍的时候,噪音是很影响拍摄的事情。曾经因为贪图尼康28/1.4那只镜头的优异成像,我[屏蔽]使用NIKON的FM2T在大昭寺里拍专题,虽然和寺院里几乎每一个[屏蔽]都有很多年的交情了,我还是觉得FM2刺耳的快gate声非常的不好意思。

闪光灯

巧思的闪光灯是14指数的,在配合P挡的时候,全指数输出,然后根据AF测定的主体距离控制光圈。也可以配合A挡。同时闪光灯自己有测光装置,可以设定光圈4和8(ISO100时)自动控制发光时间。当然,该闪光灯也可以配合手动曝光。尤其是在经过另外的升级之后,还可以控制输出的闪光指数。
另外,巧思闪光灯做的最出色的是,它预设的都是后帘闪光同步。真的很周到。
由于采用的是镜间快gate,巧思的闪光同步速度可以达到1/250秒。作为硬指标,绝对是非常出色的了。可惜我从来都是喜欢用慢gate闪光同步的,所以从来也用过它。

唯一的遗憾,它的闪灯是单独的,而多年来的实践给我的印象是,袖珍机是你相机最后的一道防线,哪怕闪光灯指数小点,也还是一定要内置的。你想,有带单独的一闪光灯的心思,我还就不如多带点其他机器了。

体积与重量

和其他的袖珍机比巧思的体积并不算小,准确的讲它几乎和莱卡M6体积相同,这真的是个大问题!因为放不进口袋里面,不过考虑到巧思的性能,包括多样性的功能,大口径的镜头,高速的对焦和卷片,机器做的象理光的GR1S或者CONTAX T3那样小也不现实。
巧思的重量和T2,MINILUX都差不多,大家都显得稍沉一点。这显然与高档机牢固的金属外壳以及机器内被大量使用的金属元件有关。其实,这么小的机器,太轻了拍摄时非常容易手颤,虽然携带方便,但使用时要加倍小心。

问题

巧思的缺点首先就是只有最高1/250秒的快gate,如果用高速片,真的是不够。
还有就是它的体积,和莱卡 M6完全一样大。如果说M6的高昂价格还不会对巧思构成什么威胁的话,但是CONTAX G2的出现却是个麻烦。和巧思同样的体积,成套的高素质的可换的ZEISS镜头,更高速的快gate速度和过片速度,更复杂完善的功能,加上高出不多的价格,使我拿起巧思的时候越来越少。通常在不需要大口径通光量和绝对安静的时候,我主要在使用理光的GR1S和康太时的T3。

可能KONICA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不咸不淡的出了几年简化了的SILVER版巧思以后,他们又推出了可以使用交换镜头、并和莱卡 M系列使用同样卡口的巧思RF。
3.jpg

RF可以说保留了巧思的大部分优点,并走出了一条袖珍旁轴机的新路。对于我的习惯而言,最大的退步可能只有取消了自动对焦,希望巧思RF能交上好运。
说了这么多关于巧思的话,你是不是对它有点动心呢?如果有的话,我倒建议你不要着急。





RICOH GR1S

4.jpg

在理光 GR1S出来之前7、8[屏蔽]曾经有一个出产高档袖珍相机的[屏蔽],那时候的代表作是KONICA HEXAR(巧思)、NIKON的35Ti、28TI以及CONTAX的T2。巧思的镜头和操控性是没说的,可惜体积大了一点;NIKON的镜头虽然锐但是我认为并不好,操控性也是一塌糊涂;CONTAX T系列的镜头当然是[屏蔽]挑一的,可惜操作上不能应付快拍。所以这一批相机最后多数都进了旅游爱好者的包里,当然,也有有一些真正对影像苛刻的摄影师非常喜欢它们。

第一次听说理光出GR1,的确吃了一惊。因为理光从来多是生产中低档相机的,但是GR1确实一台真正的高级全自动袖珍相机。GR1的出现是当年摄影界的一件很轰动的大事,它一推出立刻就征服了几乎所有的摄影人,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发烧友都给以予GR1极高的评价。在日本和欧洲获各种大奖无数。作为一台高级袖珍相机GR1S具有很多细节上的优势,比如采取镁合金制造了外壳;拥有程序曝光和光圈优先两种曝光方式,并且可以以半挡做曝光补偿;具有两种测光方式;GR1S的闪光系统也非常的出色,甚至可以使用慢gate闪光同步的功能……这些对于高级摄影者都是很重要的。

GR1S 是在它的前身GR1的改良版本,增加了机身上部的液晶显示屏夜光照明装置和遮光罩。

这几年来我一直在搜寻好用的袖珍机,试了一堆机器,但是感觉都没有超过我一直在用的巧思。

现在和理光 GR1S同时在市场上的还有LEICA的MINILUX和MINOLTA的TC-1。MINILUX的镜头是没挑的,可惜40毫米的镜头不是我喜欢的,作为袖珍相机,太窄的镜头不是很方便,毕竟经常要在房间里用,再说它的操控性也就那样;TC-1镜头也很好,28/3.5的镜头成像极出色,操作也方便,可惜价格太贵了,我喜欢使用相机而不是收藏相机,象袖珍相机这样随身带的器材肯定很容易损坏,不能用太贵的。当然现在还有新出来的CONTAX T3。后面我会把它们和GR1S做比较。

理光 GR1S刚出来的时候我很是注意了它一下,觉得非常的适合我的摄影。不过一个很偶然的事情打消了我买它的念头。当时新浪摄影的网友(好象不是黄山居士就是笑无二)买了一台GR1S,很快出了一点小问题,打电话给我,让我在[屏蔽]他联系理光办事处的人,结果得到了一些模模糊糊的回复,不等有消息,我们论坛上又有一个网友(这次好象不是笑无二就是黄山居士)的GR1S也出了问题。无论什么样的机器,如果不是很可靠,是不可以给职业摄影师用的。
过一、两年后后我又问了一些我在国外的同事,他们的意见居然说GR1S非常的好,可靠性也不差,想想看,可能之前遇到的是小概率事件,难免。结果自己也就买了一台。

GR1S的镜头

GR1S 使用28mm/F2.8七片四组的GR镜头,普遍传说是由德国著名的镜头厂商施耐德制造(或者是设计的)的。

GR的镜片全部为多层镀膜,而且前后两组均有非球面镜片。为了这种镜头厂商还专gate开发了一种镜片搭配系统,因为即便是制作方法和过程相同的镜片在完成之后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的,镜片搭配系统就是GR的镜片磨制完成后,要测量其光轴误差,测试出所有镜片之间的精密差异,然后由电脑计算不同镜片之间搭配后的有可能的最好的组合配对,这样的结果是每一只GR镜头都会比按直接装配的方法更好一些。呵呵,很有意思的技术,当年我曾经以为它带来的另一个特性是可能每只镜头之间都会有些极小的味道差异。后来用了很多台,发现无法察觉。

为了使GR镜头发挥出应有的潜质,尽可能地消除杂光的影响,拍摄到更加完美的图像,GR1S竟然增加了一个可在镜头上装卸的遮光罩。这种装置在同类袖珍相机中是极罕见的。当然,麻烦是,很容易丢,反正我的几个都丢了。

从GR镜头的MTF曲线看就知道它非同寻常,跟据一些权威机构测试的结果证明,GR1S的镜头在一些指标上超过了许多日本名牌单反相机所配的28毫米镜头。不过这也正常,通常来说,和单反相机比,旁轴相机是比较容易在广角镜头的成像上取胜的。

就我的使用来看,GR1S的镜头还不错,在最大光圈时的分辨率和反差都非常的好,收小一、两档当然更好。给国内印刷最好的时尚类杂志做封面和插图印刷是没有问题的。色彩表现在5.6光圈时是最好的,反差有欧洲镜头的风格。GR镜头整体上比较善于表达比较有文化味道的画面,可能和暗部细节的表现有关。
不用仔细观察,GR1S的镜头是有暗角的,虽然不是很严重。不过我觉得这不是很有所谓的问题。或者说的再明白一点,很多照片实际上因为有了暗角而更出色,很多大师级的人物象布勒松和让卢希弗都会在印自己的照片的时候把暗角加进去。布勒松是拍纪实的,让卢希弗是拍纪实和时尚的,还有拍风光的安塞亚当斯也是这样。(大家一定要看这段话哦,不要再对暗角有误解了。)

暗角对于作品的表达其实不一定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历史上有暗角的经典作品不胜枚举,没必要太强调它的。而且,由于光学设计上的原因,旁轴相机的广角镜头有暗角是很正常的,连徕卡的一些最经典的广角镜头都会有轻微的暗角(而且非要多收几档光圈才能消除)。象GR1S这样的镜头,由于前镜组直径太小,想完全没有暗角其实是没可能的。与其这么关心暗角,还不如把精力用在怎么用好暗角上。

最近对焦距离只有0.35m,是定焦袖珍相机中最近的(和Contax T3一样),非常不容易的光学设计。抓拍用的机器比较特殊,经常需要对很近的前景对焦,所以最近对焦距离小一点好用。

曝光和测光

GR1S有程序曝光和光圈优先两种曝光方式,并且可以以半挡做曝光补偿。因为我不拍负片,只用反转片,而且希望尽可能的精确曝光,所以曝光补偿对我来讲是必须的。GR1S的曝光补偿就在左手很方便拧动的位置上,这对我非常重要,因为我在实际使用时发现,几乎超过80%的图片我都使用了曝光补偿。

GR1采用两个硅元件SPD双分区测光,主要的测光方式是中央重点平均测光,EV6以下的时候会改为平均测光。

说实话,我不太搞的明白机内测光表的一些问题。出于对GR1S镜头的无比信心,我经常拿它来拍一些重要的图片,甚至是广告图片,在这样需要精确曝光的时候,我通常是用手持的测光表先测光,再用光圈优先,调机器的曝光补偿,直到机器里显示我要的快gate数值。

不过,我也有心从大量的实际拍摄中了解GR1S测光数值和我期望的差异,这样在需要快拍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准确的做出判断。

GR1S的快gate范围不大,最高只有1/500秒(大光圈的时候只能用到1/250秒),主要原因是镜间快gate不可能做的太快。而CONTAX T3是依靠了所谓“镜间双重快gate”能做到1/1200S的。但是,从实际使用上我想问题不大,由于拍摄题材的原因,我自己很少用到更高的快gate。当然,客观的说T3更好一点。慢gate一般只有2秒,因为我经常带三脚架旅行,我倒是希望它可以更慢一点,好在有Tgate,也算方便。


闪光灯

GR1S的闪光灯只有7的指数,不大,用100度胶片的有效距离可以达到2m多一点,有些用。不过想让这么小的机器里塞下更大的闪光灯也是不现实的,再说袖珍相机太大的闪光灯也没用。

GR1S当然有普通的闪光方式、防红眼什么的,但是最有用的是它在光圈优先和强制闪光的时候会自动切换成慢gate闪光同步。我觉得实在是太有用了,尤其在需要一些特殊效果的时候,不过这时候肯定要进行负的曝光补偿,否则肯定曝光过。

GR1S调节闪光模式的拨杆也在左手很方便的地方,而且滑动钮大小适中,所有类似机器里闪灯的操作恐怕没有比它更方便的了(比起Nikon 35Ti的小小按键、Minilux的无穷循环设定等)。

我买了一个感应闪光的闪光灯,指数是18的,体积非常的小,有时候用它来帮GR1S补补光,也颇有情趣。

其他

GR1S的AF系统是3点自动对焦,也就是多点的宽区对焦。也可以转换成中央的单点AF。和所有的袖珍相机一样,对水平的物体(当然还包括低反差的物体)难于自动对焦。平心而论,要袖珍相机的AF水准接近EOS-1V是不可能的,既然要用它,就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在按快gate的时候最好确认一下,如果AF的对焦点在闪烁,赶紧重新对焦。

GR1S还有一个SNAP(抓拍)功能,可以把焦点预先放在2米附近,抓拍的时候的确方便。毕竟小相机的AF速度比较慢,而机会是稍纵即逝的。

同时,最最最最重要的是,GR1S也是世界上最轻薄的相机,它只比一个胶卷厚一点点,可以很方便的放进衬衣口袋里面。最适用象我这样对图片质量有极高要求而且除了洗澡相机从不离身的人。

GR1S也是一只很有扩展性的相机,在日本,除了遮光罩,还可以买到专用的保护滤镜和偏振镜,甚至还有用于潜水摄影的特殊防水罩等等。好玩啊。

实战经验

GR-1S因为太轻了,所以在快速拍摄,特别在snapshot的时候可能会按快gate的力量太大力而有晃动,

中途倒卷可以预留片头,很重要的功能。过片速度和大多数袖珍相机一样慢,如果你用惯了顶极35毫米单反机或者巧思你会觉得它特别的慢,另人着急,不过声音倒是很轻柔的。

还要说到GR1S的可靠性问题,我的GR1S经历了我的[屏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还是没出大问题,不过拍多了之后对焦过片什么的声音都不太正常了。好在最后被丢失在莫斯科,也算善终了。我想,其实这么小的相机,太精密了,相对肯定容易出问题,使用时最好还是要小心点。感觉上,我觉得液晶板,尤其是对焦框里的要格外小心;另外,恐怕镜头盖比较脆弱。

GR1S的兄弟一族

GR1S颇有几个同gate兄弟,包括简化版的GR10和采用更广镜头的GR21。 GR10我想我是不会用的,因为曝光不可以精确控制;

GR21是非常好的机器,非常值得考虑,毕竟21MM很实用。
5.jpg
有意思的是,GR1S又升级到了GR1V!
6.jpg

增加的功能包括:
1.ISO可以手动调整:这点跟GR21一样,算是大家众望所归的功能;
2.增加包围曝光:是采取±0.5挡來做包围式曝光,也很重要,尤其是在拍摄反转片中;
3.手动对焦功能:共有五段距离可以选择,有1,2,3,5 m和无穷远。

改变不多,但是都是摄影师很需要的功能,看样子,理光是决心围绕着GR镜头把GR1的文章做足了。

问题

我的两台GR1S的取景器都实在是太糟糕了,说实话,我从来没能在那里面看清楚我要拍东西的细节。开始我还以为是我那台的问题,跑去器材城一看,柜台里摆的都是那样。后来以为那算是设计的通病,不想有一次见到一朋友的GR1S,取景器里清晰无比!和我的差异只是他的在日本组装,我的都是台湾产的。天,日本公司!!真的是一言难尽!!






CONTAX T3
7.jpg
T3是现在市场上最好的袖珍相机。其实有这一句话说它就够了。 T系列照相机是由德国著名的跑车和设计公司“保时捷”设计的,本着“小型、轻型、易于携带、紧凑、提供高精度拍摄”的产品概念,最早在1984年推出了Contax T;接着是1990年的Contax T2,这两款相机在市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销售总量超过220,000台,于是CONTAX于2000年2月推出Contax T3。T3用的是新开发的Carl Zeiss Sonnar T* 35/2.8镜头。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镜头厂商,ZEISS设计其镜头的着眼点永远是一只至少10年不会过时的产品,新的T3镜头更是如此。

在光学表现上,T3的Carl Zeiss Sonnar T* 35/2.8要比 T2的Sonnar T* 38/2.8好的多的多。Sonnar T* 35/2.8在反差和环境光的再现都很优秀,边缘实际没有畸变,明亮、色彩还原非常高贵、细部表现柔和,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只最好的35毫米镜头相比。

T3外形尺寸为105(W) x 63(H) x 30.5(D) mm,比Contax T2小,也轻了大概20%。

听说Contax T3有什么5点高精度AF系统,用过之后没明白。最迫对焦距离0.35m,非常有用。 T3在AF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场合,可以切换到预设焦点的手动对焦系统,也不错,在抓拍的时候也有用。

Contax T3配备了所谓“镜间双重快gate”,快gate速度可以从1/1200s~180s,最高快gate速度几乎是其他袖珍相机的2倍还多,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选择高速片和大光圈拍摄的时候,因为T3的大光圈成像非常的好,我要经常用。T3的慢gate可长达180s,在黑夜和暗光中拍摄也很方便。

T3有两种曝光模式,光圈优先和程序自动。当然有+2~-2EV的曝光补偿,可按1/3EV来设定,也可以通过用户自选功能将曝光补偿设定分级从1/3EV改成1/2EV。不过调起来没有T2那么方便,鬼知道CONTAX 的设计师是不是喝了酒设计的!

T3是昂贵的,但是昂贵的并不是没有道理,对于Contax来说,T3不仅是一个摄影工具,它是基于强调握持手感和耐用的产品理念来设计的,外壳采用轻型、结实和防腐蚀的钛金属制造,取景器采用高硬度玻璃制造,以防止刮花和保证年代久远依然明亮。快gate释放按钮采用多晶体蓝宝石,牛!手持T3的感觉绝对的不同寻常。

我实际上是从GR1S转到T3的,所以你可以想象几乎T3是全面的超越了GR1S的。

什么是现在袖珍机里最好的镜头,用用T3就知道,我什么都不用说。T系列坚持出35毫米我觉得深以为是,如果兄弟们有对此不服的也不用争论,多数年轻的摄影师在更长10岁后会喜欢更接近35或者50毫米的镜头。当然,把超广角做风格的人例外,但这样的人其实很少。

呵呵,是不是太替CONTAX说好话了?其实如果T系列也出28头,我会立刻买一台,跟35头搭配着用。

不过说实话,T3的镜头实在是太好了,当然,35毫米的镜头比28毫米的更容易做的好。所以T3比GR1S或者TC-1镜头更好也正常。ZEISS公司对于光学的态度和水准和其他欧洲以及日本公司都不一样,而且这几年新的光学思路非常清晰,设计这样简单的镜头如果想做不到最好,实在是挺难的。

从我的使用来说T3在袖珍机领域的优势是全面的,我马年去拍酉-臧转山的专题,光135、120的旁轴机零零总总就带了7套,最近半年卖出去给杂志的片子,有一半是T3拍的。

这么好的机器,似乎再说优点已经不必要了。无非就是钛壳结实可靠精密手感佳封闭性好操作方便加镜头好之类的。另外,通过适配妻器用G2用是闪灯也非常的好。

说说缺点吧。

镜头前的伸缩盖比较娇气,如果压过了有可能会变形,这样,可能会在你需要抓拍的时候发现它没有完全打开。不过想到所有的袖珍机都是这样,也没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

GR1V那样在光圈优先的时候,开启强制闪光就是慢gate闪光同步。T3做不到,需要手动摄定最短1秒的手动曝光,而一秒太长了。

另外,曝光补偿没有原来T2那么方便了,当然更没有GR1V方便,对于我这样只拍反转的摄影师,有难度。

我用T3差不多有两年了吧,T3是一台对我有很多影响的相机。 不能换镜头对我来讲是一个需要适应的事情。实际上,这么多年来,我的摄影始终是围绕着3只镜头的配置展开的。当然,3只镜头可以有不同的配置,通常是21/35/90,但有时候是21/85/300,或者最近经常用28/35/60配合。但是除了用ALPA的时候,我真的很少只带一只镜头出gate。有时候只有一只镜头的选择常常要改变我原来的摄影方式,不能那么直接的“陈述”我要拍的东西,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一些更加便宜的袖珍相机

当然我也使用过很多更廉价的袖珍相机,当然我也和兄弟们-样希望它既便宜又有优异的性能,但总的来看情况不很乐观。让我们看看他们中的一些佼佼者:

μ-2:

8.jpg
μ-2的前身是在世界上大获旅游者欢迎的μ-1。μ-1因为时尚而小巧的外型和良好的成像质量成为世界上销量最大的袖珍相机。过了几年,OLMPUS推出了μ-1的改进型μ-2。和前一代产品拥有更小的体积,μ-2却使用了更为强劲的35/2.8的镜头,为了更适合高水平的摄影,它甚至增加了点测光功能。还记得《忠贞》里面苏菲-玛素演的职业摄影师吗,她手里用的就是μ-2。

μ-2的镜头质量是它赢得无数赞誉的主要原因。其实它的前身μ-1使用的3片3组的35/3.5的镜头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新的μ-2的35/2.8的镜头则稍胜一筹,不仅通光量增加,而且成像也十分清晰,只要你不是计划拍摄反转片给杂志供稿,一般的负片绝对应付有余。好象前几年,有个欧洲挺大牌但是有点投机的老家伙用它拍了一年的一个旅游专题,又出书又展览,粑粑实实的火了一把,μ-2也跟着沾了不少光。

μ-2另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它具有很好的防水和防尘性,在一般的小雨里拍摄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而雨雪天在旅途中是很常见的风景。另外,和它具有的品质相比,μ-2的价格惊人的便宜,不带日期后背的只需要不足800元,无疑要远远超过同价位的其他相机很多。 另外,它体积小,特别适合女孩用。

YASHICA T5
9.jpg

YASHICA通常是生产中低档相机的,名声不大也不小,但是这款YASHICA T5在职业摄影师中却享有极高的声誉。当然这主要要归功与它使用的carl zeiss的35/3.5镜头,美国的《大众摄影》认为它的成像“超过了很多比它贵10倍的相机”,吹捧的有点过,但它的确是这个级别的机器里最好的。

YASHICA T5在国外被称为YASHICA T4 super,它秉承了著名的CONTAX T系列袖珍独特的俯视取景器,这样摄影者不用把相机举到眼前,可以把YASHICA T5放在腰间,通过机身上面的取景器观察拍摄,这样不容易被你拍摄的对象注意到,实在是[屏蔽]利器。著名的JURA版主极爱此功能,并用它拍了很多很出色的片子,我很诧异他是怎么在那么小的俯视取景器上选择构图的,这只能归结为天赋异禀。

在大概是80年代末的一段时间里,欧美的一些职业摄影师对于YASHICA T5的喜好简直到了狂热的程度,颇有一些职业摄影师甚至用它来拍摄时尚广告图片,而且片子卖的非常好,很多作品已经到了令摄影迷疯狂崇拜的程度。也不知道是YASHICA T5真的魅力特殊还是大家的神智有问题。

和μ-2一样,YASHICA T5也拥有特殊增强的防水和防尘性,体积也算小,几乎没有人对它的实用性提出过什么意见。

YASHICA T5也没有曝光补偿功能,虽然很多拍摄反转片的摄影师对此感到遗憾,但是他们依然不愿意放弃它,因为carl zeiss的镜头实在是太棒了!

其他的相机,从镜头的角度来看巴尔达、FUJI的MINI都还算不错。其中巴尔达、T5、FUJI从分辨率上都很好,差别并不大,差异只是色彩表现上的。u2的镜头也不错,但是2.8的光圈并不是太有用,成像也只是可以接受而已,拍负片没问题,做主观的东西也没问题,但是要实打实的东西就不成了。

当然它们都各有特色,但也都各有弱点。没什么特别可推荐的,如果你对AF格外在意的话就别买巴尔达,而且它现在也不再生产了,出了故障修也难。关键还是看你想拍什么,然后再选什么机器。

实事求是的说,对于使用廉价袖珍相机的人来讲,多数时侯影像的质量并不是它最大的价值体现,而多是用来拍有趣或者突发的事件,从这个角度谈,这些机器都够用了。

变焦的袖珍相机我不想讨论了,因为我不用。

到底谁是最后的赢家

从90年代初出现第一次高档(或者说豪华)AF的袖珍相机出现起,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这样的回潮。而到了现在,如果能让我重新选择,我最中意的是哪一台呢?

记得当初和巧思前后一起推出来的还有好几款昂贵的袖珍机。其中,一度最出风头的要数CONTAX的T2和莱卡的MINILUX。其实,这两款相机都不会影响我对于巧思的迷恋。T2是一款很好的相机,极小巧,ZEISS镜头具有令人无法抵挡的诱惑力,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它不是一件摄影工具,更适合对影像品质有鉴赏力的旅行家和女士使用。如果不考虑AF的功能,我倒更喜欢它的前一代产品--需要手动对焦的CONTAX T。

MINILUX的情况可能还要更糟糕一点,虽然它拥有40/2.4这样的大口径镜头和响当当的商标,但它的确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体积说小也不小,镜头说广也不广,操作虽然说不上不方便,但也不突出,价格那就更……

同一时期推出的还有昙花一现的NIKON 35TI和28TI。这两款昂贵的袖珍机的出现根本就是为了炫耀NIKON的经典技术,纯粹的收藏品。产量很低,工作效率也很低,调整一下闪光灯的模式要莫名其妙的按很多次极小巧的按钮;35TI和28TI都极力夸耀它的复古形式的指针式显示盘,美观固然,可靠性却是个麻烦,当然,如果你根本就不怎么打算把它带出去拍照片除外。但是,它们的确拥有一个锐利的镜头和在当时最出风头的3D测光方式。

这股风潮过去了不几年,又有2个厂家试图在这一赚钱的领域有所突破。

MINOLTA的TC-1

10.jpg

几乎拥有了豪华袖珍相机应该有的一切,坚固而豪华的钛金属外壳、小巧而又优雅的外型,高素质的镜头(虽然3。5的最大光圈显得稍微差了一点)……这些使得它赢得了一切--除了市场,不过说实话,这台机器也没想成为每个摄影师和爱好者手中的工具。TC-1的麻烦除了昂贵的价格以外,也怪它生不逢时,和RICOH GR1S几乎同时出现在市场上,当时看来RICOH GR1S更受关注,几乎完全抢了它的风头。幸亏,TC-1真金不怕火炼,到现在越来越被大家珍惜,可惜产量不大,没法更受欢迎。

当然,前面说到的RICOH GR1S也很好啦。在它刚刚推出的时候,我一度以为我可以重新考虑我的袖珍机配置,我的2台巧思可以安心退役了。因为GR1S实在具有太大的诱惑,世界上几乎最轻巧的外形,优质的镜头,简单实用的测光方式,便捷的操控方式。但是亲身的经历以及道听途说的一些关于GR1S可靠性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使得我不停的审视我的巧思:它陪我上过若干次高原无人区、在零下10多度以及海拔6000米的雪线以上经常被使用,它一节电池可以拍多达5000张照片!除了不能换镜头以外,它从来没有耽误过我拍摄任何的照片……这些都是一部专业相机必须的品质。所以我没有痛下狠心,反倒是开始启用我的24K纯金HEXAR。

当然,这几部袖珍相机的镜头也都非常的好,徕卡的MINILUX就不用说了,基本上就是LEICA镜头技术的精华,我个人感觉纯从画面上是要比GR1S的镜头好。不过也很平常,MINILUX的40毫米镜头太接近标准镜头了,而标头从技术上是是最容易做的,相比起来广角镜头是很难做的,而且越广的镜头设计起来越难。所以标头和广角镜头是不能比较的。

而CONTAX的T3用的是新设计的Carl Zeiss Sonnar T* 35/2.8镜头,除了“完美”,我找不到任何其他的词语来形容它。如果喜欢35毫米的袖珍相机,试试它,会对镜头有全新的认识。

看国外的测评,TC-1的28/3.5镜头也非常的好。说到这里,还有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几只袖珍相机为了证明自己的镜头的成像质量,都做了适用于徕卡M系列的限量版本,Minolta TC-1用的鏡头,后来作成了ROKKO 28mm/3.5 for LEICA LTM;RICOH GR-1用的鏡头,后来作成了GR 28mm/2.8 for LEICA LTM;KONICA HEXAR用的鏡头,后来作成了HEXANON 35mm/2.0 for LEICA LTM,酷吧。

所以说,比较这几部相机的镜头不是很有意义,因为焦段不同,关键是看你想用什么样的视角了。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28毫米和35毫米是袖珍相机最经常要用的焦段。

如果从这几部机器里一定要选一部机器是很困难的。我的建议是,同时购买和使用T3和GR1V(或者GR21)!!

兄弟们,仔细考虑一下我的建议吧,实际上,同时使用T3和GR1V(或者GR21)已经足够拍非常非常多的东西了,甚至对于我,几乎够拍我的全部了。真正大气的东西不是需要我总拎着200/1.8就能拍出来的,这绝对是摄影真理。
哦,如果只买一部相机的化,我会选择T3。

另外,对于初学者的一点建议,因为袖珍相机的技术限制。它在很多情况下还是不能如专业单反机或专业旁轴机那样能够应付多样和复杂的拍摄条件。所以,建议你不要对袖珍相机的能力报有过分的依赖性。袖珍机最适宜的拍摄情况是在携带其他器材不是很方便的情况下,拍出应时的图片,而不是能适应一切场面的全能武器。

技巧方面:通常使用袖珍相机的广角镜头拍片的最大问题是画面太空,所以使用广角镜头拍东西的时候不妨在取景后再向前跨一步,当然,站悬崖边面朝外除外。

而对于老手的建议是,不要轻视你的袖珍机,天天带着,时时带着,千方百计的熟悉它,把换机器和镜头的时间花在真正把握和创造影像本身上,它会拍出你一生中最好的照片。

技巧方面:带块测光表,控制好光圈;平时多练技术,拍的时候把它当大机器构好图。


[ 此贴被暗面佛在2006-12-20 19:45重新编辑 ]
顶端 Posted: 2006-12-20 19:31 | [3 楼]
暗面佛



创作大师奖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The Game!
等级: 资政组
家族: 空の軌跡
发贴: 7362
威望: 11
浮云: 216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9-28
最后登陆: 2015-03-2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saint /seint/ n. 圣人,(略作st. ,用于人、地名前)圣… ]


附件:

上面提到了最少的镜头配置,这里附上我原来写的一篇文章,希望觉得这篇《七种武器》不够过瘾的兄弟们可以感觉稍稍得到安慰。 因为这篇文章是给一个杂志写的,里面有些东西是和《七种武器:之一》有重复的,望大家习惯。我有这样一个习惯,无论写什么文章,总喜欢加点过去自己的东西进去。 :)

《最少的镜头配置》

考虑器材的问题多了,考虑摄影本身的问题就少了。 这是我很多年以前就明白的道理,但是应用起来的确有些实际困难。 我总是希望我拥有尽可能多的器材,这样在开始动手之前可以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而在拍摄的时候又总是希望使用尽可能少的器材完成。当然,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一个职业摄影师会不考虑成本的做器材的配置。所以如何用最经济简洁的配置来完成工作几乎是必须要考虑的。

很难一言尽述所有关于镜头的配置,那就让我们从可能最少的镜头配置分析起吧。 要说在前面的是,这里的最少的镜头配置指的是摄影师的主力器材配置,对于一个有好奇心的摄影师来说,更新和更强劲器材的诱惑通常是难以拒绝的。很多摄影师都不会抗拒听从同行们的介绍并且尝试新鲜的镜头,然后再决定是否把它加进自己的主力配置中。

一只镜头

很少有摄影师是只使用一只镜头的。但是也有大师例外。众所周知,摄影历史上最传奇的大师布列松一生只使用很少的镜头,主要就是一只50毫米标准镜头(其实在他刚刚开始摄影的时候还没有广角镜头,而在后期他同时也使用35毫米和另一只中焦镜头,只是使用率非常的低,并不引人注意)。布列松是可以把标准镜头发挥到极至的大师,他的成就太高了,以至于后来的摄影人都试图突破他的标头模式。

再用一只镜头的大师就是寇德卡,在他的摄影初期一直到他被认可为大师之后很多年他一直使用一只25毫米的镜头。到现在他的风格还是这样的固执,尽量用少的器材,当然,这和他采取流浪的摄影方式也有关系。

现在只使用一只定焦镜头的职业摄影师已经非常的少了。当然还有一些顶极的摄影师在拍摄某一类题材的时候只用一只镜头,并以此形成和巩固自己的风格,通常来讲只用一只定焦镜头的摄影师的选择不会是中焦或者长焦镜头。比如偏好35毫米镜头的纪实摄影师、只用标头或者21毫米的时尚摄影师在欧洲都很常见,特别是从80年代到现在。

使用一只定焦镜头摄影师的相机通常选择的都是欧洲的品牌,LEICA M6或者哈苏的机身。比较有性格的选择是哈苏的903SWC
1.jpg
(现在升级为905SWC了)。
2.jpg
903swc与其说一台相机,倒不如说就是一只镜头。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BIOGON38/4.5镜头(相当于135相机的21毫米镜头),由于采取的是全无变形的对称结构,它已经被公认为是中画幅超广角镜头的光学极限。903SWC的镜头是不能够更换的,而且价格不菲。因为这样的结构只能使用在象903SWC这样的旁轴相机上。而使用一只这样镜头相机的摄影师,会要求自己的工具能够达到最[屏蔽]的光学品质和极强的通用性能。很庆幸的是,哈苏拥有庞大的500系列配件,这些使得903SWC的使用者可以利用一台机器完成非常广泛的摄影工作。

当然,还有一台相机在性能上可以超越903SWC,这就是ALPA。
3.jpg
虽然号称世界上最昂贵的民用相机,但是ALPA的价格并不是高不可及的,但它可以达到的光学质量和便利性却是世界上最好的。使用ALPA相机的摄影师不会是刚接触影像的新手,很多人以后都很少再使用其他的相机,对于他们来讲,完整的挖掘ALPA的光学潜力的乐趣是最大的快乐。这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镜走天涯”。

说到一镜走天涯,自然免不了要提到变焦镜头。其实很多职业摄影师的工作性质(比如要求质量不高的旅游摄影、一些小报的社会新闻摄影等等)对于光学质量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变焦镜头对于他们来讲完全够用,但是我个人还没见过只使用一只变焦镜头完成拍摄的摄影师。

从我个人的使用来讲,我不认同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一样好的说法。当然,如果有一些特殊原因,非要我选择一只变焦镜头走天涯的时候也有一些可供选择。我接触过的特别好的变焦镜头包括ZEISS手动对焦的28-85头,以及莱卡M系列的28-35-50mm镜头,另一只CONTAX G系列的35-70mm镜头的变焦头成像也令我满意,但是广角端不是很够广,因而影响了它的实用性。另外,ZEISS新的N系列卡口AF的Zeiss Vario-Sonnar T* 24-85mm f/3.5-4.5 N镜头的确是非常的出色。

另外一种使用一只镜头的可能是使用全景相机,120是这样,135也是。尤其是可以使用双画幅的哈苏XPAN,它在使用24X36毫米画幅的时候相当于标准镜头,而在使用24x65毫米的时候大概相当于24毫米的视角。

两只镜头的选择

两只镜头的选择范围就宽多了。

一只24左右的超广角和一只90或100毫米的微距镜头是很多野外摄影师的标准配备。由于需要经常的跋山涉水,器材不可能太多,通常他们都是在这两只镜头的基础上工作的,偶尔需要的时候或许再加上一只中长焦的变焦头。

而很多在欧洲做纪实专题拍摄的摄影师的典型装备就是一只大口径的标头和一只广角镜头。通常他们都会选择LEICA M系列的机身,有趣的是虽然只携带两只镜头,但是他们有时会携带超过镜头数量的机身!

两只镜头的选择困难多数是来自于如何确定第一只镜头,也就是说最重要的一只镜头是哪支的问题。一直有一种说法:50mm标头最符合人看东西的比例,是最真实的镜头。因此标头常常被推荐为初学者的首选镜头,从标头开始入gate。但是现在的摄影师们已经多数不这么认为。首先,符合人眼看东西的比例和看东西的效果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而拍照片视觉效果却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用人眼看东西看的是效果,包括:它(或他,她)是什么?在哪儿?周围有什么?等等。标头虽然在[屏蔽]比例上和人眼很接近,但它所拍片子的效果和人眼所见效果有较大的差距。

现在颇有一些摄影师认为广角镜头更容易表现远近比例,更容易透过环境表达出气氛,而且放大后的效果才更接近人看东西无边际这一视觉效果。当然,有一定限制是必须的,如果你觉得24毫米和28毫米的镜头有些夸张和变形,那么可以做出妥协:35mm的镜头实际上更接近人眼所见效果,也是最真实的一种镜头。现在很多马格南的摄影师都屏弃了开山鼻祖布列松的建议,把35毫米镜头作为他们的“标准镜头”。

另外,35毫米或50毫米镜头的选择区别也与使用人的视觉习惯有关。有人看东西的习惯是局部性的,而有人看东西是散开的。前一种[屏蔽]概习惯用50mm头,后一种人用35mm会更顺手。同时由于50mm头正好在广角和中焦之间,它实际上是很难用的。对于许多视线比较开的人来讲,拿50 mm头拍东西很难。因为一般人看世界的视觉方式是28mm或35mm式的,用50mm标头时他会觉得有局限。说到这儿,有没有看东西既全面照顾又能重点观察的人呢?估计用28-300mmZOOM的用家们多属于这种(呵呵,开玩笑)。

选择一只广角也是件颇另人头痛的事情。通常的建议是如果你使用的第一只镜头是50毫米的标准镜头,那么28毫米的标准广角是比较好的。因为50毫米的镜头是完全没有变形的,如果有一只过广的镜头和它配合的话,变形可能太刺眼了。当然,很多摄影年龄比较长的人也会选择35毫米镜头和50毫米镜头的配合,不过在中国很罕见。

而如果第一只镜头是35毫米,一只21或者24毫米的镜头可能可以更方便的给35毫米镜头搭把手。另外还有摄影师喜欢把一只35毫米镜头和一只中焦镜头(比如75毫米或者90毫米)结合起来,在早些年很多摄影家甚至认为,他们可以用35毫米的镜头加上90毫米左右的镜头拍摄几乎所有的东西。这样的摄影师往往都是岁数比较大的,拍摄题材可以不必暴风骤雨按快gate的那种。

两只变焦镜头的选择则比较简单。传统一点的摄影师多数会选择28-70毫米和70-200毫米这样的镜头;而也有很多摄影师选择了17-35mm/2.8和70-200mm/2.8这样的配置,因为对于他们来讲,标头拍的图片太不具备视觉冲击力了,可以甩掉不用。

三到四只镜头的选择

很多摄影师使用3-4只镜头在常规的摄影中。在过去的很多年中,我个人都把21、35、90作为我的标准配备,几乎可以应付我的所有拍摄了,包括纪实类、少量的风光和商业图片。

前两年,我很吃惊的是我发现我的有些欧洲的摄影师朋友都在使用28、35、50这样的镜头配备,似乎视角太接近了。而如果是拍摄同样题材的美国摄影师,他们的选择通常是20、85和300。从镜头的配置上就可以看出这两个地域的摄影师处理影像之间的巨大差异。

去年陪马格南图片社的一个老大级的人物拍片子,趁机翻了翻他的摄影包,看见里面的器材竟然是一台M[屏蔽]28、35、50镜头各一只,还有一台EOS的机身和35/2、50/1.4两只很普通的镜头。看他拍晚上的片子实在困难,我好意要把24mm/1.4L借给他,他拒绝了,原因竟然是:“太广,控制不了”。

让我们来问问欧洲大师们:“如果你的镜头不够广或者镜头太短够不着怎么办?”他们的答案很简单:“不拍”。呵呵,酷吧,其实这里面蕴涵着很深的摄影观念,一个摄影师并不需要面面俱到的把所有的东西都拍下来的。

对于使用变焦镜头的摄影师来说,3只镜头的配置是最简单的,通讯社的摄影师们的选择无非就是一只超广角变焦、一只标准变焦和一只长的变焦头。

如果是变焦和定焦镜混合使用,多数摄影师会选择一只超广角变焦、一只长的变焦头以及一、两只大口径的广角或者标准镜头,也有些摄影师把定焦头的配额交给一只微距镜头或者一只大口径的人像镜头。

听起来三、四只镜头的选择无非就是这些。但是,不要低估器材厂家和摄影师们的创意。我见到了一个拍摄题材非常广泛的摄影师使用3只非常特殊的镜头,它们是CANON公司的3只移轴镜头,TS-E 24/3.5L、TS-E 45/2.8和TS-E90/2.8。当然需要手动对焦,但是确实可以应付很多的特殊的摄影场合。和通常理解的不同,移轴镜头不仅在拍摄建筑时,在风光和人像领域都很有发挥余地。

另外的一个问题是镜头的选择会品牌的选择的影响,很多时候摄影师对于器材品牌的抉择也会影响常用的镜头的选择。不同品牌的厂家对于镜头的发展各有侧重,所以摄影师在决定的时候也不得不面对现实。比如同样是广角、中焦和长焦各一只的配置,在广角段,尼康F/1.4的是28毫米,而佳能的是24毫米,都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摄影师有时候不得不在自己喜爱的焦段和所需要的大口径光圈的冲突中做出选择。

五到十只镜头的选择

一般的来说,5、6只镜头已经可以覆盖一个摄影师常用的所有焦段了,更多的镜头也会给装备的携带和运输带来不便。其实通常摄影师最喜欢使用的镜头通常不会超过3-5只,而其他的镜头多数是为应付一些特殊的场景拍摄。

还记得一本非常有名的小说《廊桥遗梦》,里面讲述虚构的美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罗伯特金凯使用的就是5只24mm,35mm,105mm,180mm和300mm的镜头。基本覆盖了从超广角到长焦的所有焦段。

另外一种情况是摄影师通常会携带几种不同系统的摄影器材,比如35毫米的单反相机和旁轴相机,或者是135和120,这样他们使用的镜头数量看起来会很大,其实主要还是那几个焦段的。但是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一些摄影师在6X6中画幅相机上习惯使用的镜头的视角要比35毫米相机上用的窄,因为通常6X6画幅的四个角在视觉上会显得比较的松。

镜头一多起来,其他的麻烦自然也就多起来了。不是所有的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都有兴趣和能力拥有太多的镜头,特殊的镜头通常也是昂贵的,包括大口径的长炮。对于国外的职业摄影师来说,偶尔使用的长镜头通常是去租赁店租来用的。我知道通常摄影师自己买的最贵的长炮就是CANON的200/1.8L那支,很多在欧洲的时尚摄影师都在用它来拍商业片或者T型台的表演。而拍摄体育摄影和野生动物摄影使用的特殊镜头(比如NIKKOR 1200-1700mm镜头或者CANON的1200mm/5.6)多数都不是摄影师自己买的起的。

有些相机是很有趣的,它提供的镜头不是很多,但每一只都很有用,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旁轴相机上。因为它们的镜头都要比单反相机的镜头小、轻,一个钟爱旁轴相机的摄影师有可能携带两台5、6只镜头在身上而不会成为很大的负担。





更多镜头的选择

同一台相机用很多镜头的多数是商业摄影师或者风光摄影师。他们拍照片比较的从容,所以也有时间仔细的选择最适合的镜头。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资料上看到,美国《国家地理》的某个摄影师携带十几只镜头、七八个机身以及无数的附件为了一个专题的拍摄,其实,那多是一些拍摄特殊题材的摄影师,尤其是水下摄影和野生动物摄影。

另外,美国《国家地理》也是个怪物,他们每一张照片一定需要特殊的、但是又要一般读者看的懂的别致视觉效果,还要尽量讲究用光。所以它的摄影师们要千方百计的拍出与众不同的影像来,这样复杂怪异的器材需求也就很难避免了。虽然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们可以很威风的携带航空母舰般的器材上路,但是他们的名声和他们的器材常常不成正比。这一点看看更权威的摄影大师们的评论就可以知道,普遍认为《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们花哨的东西太多,而对于影像挖掘方面的贡献太小了,当然,《国家地理》本来是一家主流大众刊物,更看重的当然是影像的商业化,似乎也无可厚非。

随着镜头数量的增加,还有一个东西是一定要有的,那就是摄影助手。否则拍着拍着,一紧张起来就不是你玩机器而是机器玩你了。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一旦某位摄影家成了名,就很可能受到某些厂商的赞助,那时候他自然就有机会携带一箱子零七八碎用不着的东西出gate了。其实在西方,除了商业摄影师,很多很严肃的纪实摄影师和报道摄影师都是很穷的,不可能买的起那么多昂贵的器材,即便他已经成了大师!


[ 此贴被暗面佛在2006-12-20 19:49重新编辑 ]
顶端 Posted: 2006-12-20 19:36 | [4 楼]
暗面佛



创作大师奖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The Game!
等级: 资政组
家族: 空の軌跡
发贴: 7362
威望: 11
浮云: 216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9-28
最后登陆: 2015-03-2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remote /ri'məut/ a. 遥远的,偏僻的,(关系)不密切的,疏远的 ]


七种武器系列之四 CANON EOS-1N(上篇)

1.jpg
-------------------------------------------

在写这篇帖子之前,我首先要感谢LOGO_YU兄弟。是他,帮我写了这篇帖子中最困难的几部分,包括机身的卡口、AF以及镜头的问题。实际上,大家会发现,这几部分实际上也是这篇帖子中最精彩的篇章。同时,他也是我最严格的监督者,在我最忙乱的每个日日夜夜,他都坚持鼓励我完成我的帖子,小鞭子乱挥促使我不要放弃本文的堆积。以至,现在大家能看到这篇罗罗嗦嗦的东西。 所以,我必须首先向他表示敬意。

关于135单反机的帖子我们应该已经见的太多了,我承认,写七种武器的单反篇是意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从我动手开始写这部分的以后,我实际上反复修改了很多方案来试图阐述清楚我的想法,包括一些主要品牌机型的比较等等,但是,最后,我还是想把它改的简单一些。本来,器材就只是摄影的辅助手段,象我常说的:有时候考虑器材多了,考虑摄影本身就少了。

在我们进入这篇文章之前,我很想先表明我的一些立场,这也是我下面这篇文章的基础。首先,我这篇帖子讲述的都是专业相机的故事,毕竟,以咱们论坛兄弟们的水平,已经有大量的专业[屏蔽]机的使用者,而其它大多数兄弟以后肯定要升级到专业机和专业镜头。加上我对普及级的器材不算很熟悉,就写我知道的好了。



引子:为什么我们要使用35毫米相机



有一句话我原来在论坛里说过一遍,不知道有多少兄弟还有印象。我说过,对于很多好照片来说,使它更清晰一些或令它的颗粒更细一些并不能增加它的影像力量。在80[屏蔽],在大画幅机一统天下的时候,很多人还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那时候,使用35毫米的LEICA拍摄的图片是不被严肃的杂志或摄影家承认的。

但是,很快,35毫米相机成为最流行的摄影系统。除了胶片和镜头生产技术上的飞跃以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对摄影的认识在进步,人们意识到摄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记录和艺术表现形式,应该有它自己的特色。

摄影需要自己的特色,而因为35毫米相机正是摄影迅速、快捷、写实能力的集中表现。而它的轻便小巧使得它能够拍到大中幅相机拍摄不到的画面。所以,方便快捷、拍到别人拍不到的东西就是35毫米相机立命的基础。但是,很显然,仅仅有方便快捷是不够的。摄影从诞生起就肩负着记录和艺术的双重使命。我们会在下意识里对一幅照片作出成像方面的期待。

那么,评论一部35毫米相机,就要从这两方面谈起。那么,是不是一部相机需要在便捷性和成像方面作出妥协才可以呢?

关于相机的功能随着相机制造工艺的发展,相机的功能也变的越来越复杂,我想让我去一件一件的分析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你能比较熟练的掌握你的器材后你会发现,其实,功能常用的就那么几项。那就拣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说几项吧。

我们先请出客串教授LOGO-YU同志,来看看他关于机身的精妙文章:

提起现代SLR,还是应该从SLR的定义开始讲起。SLR=Single Lens Reflexcamera的缩写,顾名思义,翻译成中文就是单镜头反光式照像机的意思“单镜头”说明相机只有一只摄影镜头(人有两只明亮的眼睛,而相机只是个“独眼聋”,而且并不那么明亮),“反光”说明相机里有面反光镜(容纳反光镜的“场所”叫反光镜箱--这箱子里的名堂可是很多很多)。好,既然讲SLR相机,就从机身开始讲起吧。

现代单反相机的机身无外乎由以下几大部份构成:镜头卡口及连动机构,测光系统,AF系统,快gate及卷片系统。其实最跟我们广大摄影爱好者有切身利益的恐怕就是卡口和机身的测光系统以及AF(自动聚焦)系统了。这是本文要着重谈谈的几大部份,其它的部份不是不重要而是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较多很多已超出作者本身的理解能力,只能作简单的感性介绍。先讲讲镜头的卡口,所谓卡口就是能把“镜头卡在机身上的口”。早期的机身均是采用螺丝口-----即把镜头象拧螺丝一样的拧在机身上。象Leica等,早期均是这样的卡口,这种卡口必然带来镜头拆卸不方便(经常因为卡口热涨冷缩造成镜头卡在机身上卸不下来)。人们很早就想有一种拆卸方便的卡口,比如用手指在哪里轻轻一按镜头就能轻松的拆下来,安装的时候也只需将镜头在卡口上“适度”转动就能自动锁死而不用象拧螺丝那样使劲才能将镜头锁定在卡口上。其实当年Contax为了跟Leica竞争,据说曾经把Leica大卸八块,把每个部份都仔细剖析,将Contax的五藏做的比Leica要更加“精致”。其实最著名的就是Contax那Bayonet Mount----翻译成中文就是“刺刀”式卡口,按照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所谓“One Touch"操作-----按一下镜头座旁边的按钮镜头就能很容易的被拆卸下来,而且当时Contax几乎是“无私”的将这个“智慧的结晶”“奉献”给其它厂家(Leica除外)。这可能是这种卡口方式能那么快就“誉满全球”的原因吧。

好了回到正题上来谈谈单反相机的卡口,我以尼康为例作个简单的说明。大家都知道尼康的F形卡口已经历经4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MF时代一直跨入AF时代而且也将继续发展延续下去。在尼康机身上的卡口的内径是44mm,其实就是将35mm底片对角线(43.27mm)"四舍五入”而来的,其意义就是可以将从镜头[屏蔽]的与35mm胶片面积相同面积的光直接引入机身。这里有一个专业词汇:从镜头卡口法兰盘到焦平面的距离叫Frangle ForcalLength----俺把他翻译成“法兰焦距”“法兰焦距”的大小是很有学问的,太小了就无法容纳下反光镜,TTL测光等机构;太大了影响镜头的实际通光口径和最近摄影距离。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除Contax AX以外的其它所有SLR的“法兰焦距”都是一定的。尼康相机的“法兰焦距”为46.5mm,这又与镜头最大通光口径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用简单的三角几何来给大家讲解一些其中的“奥秘”。

不过在讲结以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镜头“最大通光口径”的定义:在焦平面中心上钻一小孔(孔的直径应小于镜头焦距的150分之一),将这个孔看作一点光源其发出的光经镜头折射成一束圆柱形光,这圆柱的直径的称作该镜头“最大通光口径”。这圆柱的直径与镜头焦距的比称作“最大通光口径比”,我们经常在镜头上看见1:1.4,1:2.8等等就是这个意思。接着讲这“法兰焦距”,我们把一焦距为50mm的镜头简化成一焦距为50mm的简单凸透镜。我们从侧面来看镜头,法兰盘的直径为44mm,以其为底作一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为焦平面的中心。好我们现在就知道了这个“法兰焦距”其实就是这个三角形从顶点到底的“垂线”,而镜头的光轴也正与其重合,镜头的焦点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顶点。我们现在把这“垂线”延长至50mm(即镜头的焦距),把刚才的三角形“放大”。这个新三角形的底就应该是这个50mm的“镜头”的“最大通光口径”,经过简单的三角几何计算我们会发现这个“最大通光口径” 大约为47.3mm。我们现在就明白了尼康50mm标准镜头的“理想最大通光口径比”为1:1.06≈1:1.1,当然刚才我们的计算做了太多的“理想化”假设,而实际上尼康标准镜头的最大口径比只能达到1:1.2左右。当然如果当初尼康再把卡口做大约3mm的话,估计今天我们就能看到1:1.0的尼康镜头了。

反过来我们看看镜头上的卡口,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经注意到尼康手动镜头上的那个“小螃蟹钳”?其实那也是曾经是尼康镜头的一个象征,尼康F卡口的演变很多就是围绕这“小螃蟹钳”展开的。当初设计那小“小螃蟹钳”的作用是把镜头的光圈信息传递到取景器上(是取景器不是机身),这是因为早期的尼康单反相机一直都把主要测光元件放在取景器里,而把快gate速度用“齿轮传动”到取景器里,而取景器前有一个“小棒”。当转动镜头上的光圈的时候“小螃蟹钳”就抱着那棒子转同时带动取景器里的一个可变电阻,与快gate速度相结合完成“自动测光”。这样的话就可以使机身的设计得更加简洁,同时可靠性也更高。这恐怕也是尼康相机能够那么快“占领”专业市场的一个原因吧“小螃蟹钳”的设计可以说是尼康的“得意之作”同时也正是它给尼康带来了近20年的“烦恼”。

现代相机普遍采用“开放测光”-----测光时将镜头的光圈开到最大,而在拍摄时的一瞬间将光圈收缩到所设定的光圈值。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大方便了摄影者,因为在镜头的最大光圈时取景器里的景物也最明亮,最容易对焦。如果镜头最大光圈是1.4话,当前的得到的测光值为f/1.4 1/125,那么如果镜头上的光圈被设置在f/2.8的话那么快gate速度就应为1/30,这些“换算”由相机内部的电路自动完成。但是问题就是如何自动的让相机知道镜头的最大光圈是多少呢?,而不用每次换镜头时都要手动设定(老式的尼康相机正是这样)。为了能够向机身自动传递镜头的最大光圈信息Minolta推出了MD卡口,而此时的尼康已经占有了专业市场的半壁河山,如果也步Minolta的后尘更换卡口的话无异于“自杀”。当时摆在尼康的设计师们面前的最大课题是能在保证以前老镜头不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自动的把镜头的最大光圈信息传递给机身。但是连尼康当年设计“小螃蟹钳”的人都没想到这“小螃蟹钳”在此时成了尼康的一棵“救命稻草”。大家如果曾经观察过这“小螃蟹钳”的话,就会发现它被安装在镜头光圈f/5.6的位置上,也就是当镜头设定在f/5.6 的时候“小螃蟹钳”正好在12点的位置上(其实当初设计时就是为了美观而已)。也就是说看镜头被设置在最大光圈时“小螃蟹钳”与“12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就能知道镜头的最大光圈了,当然这还得要用户首先将光圈环拧到最大“告诉”相机(准确的说是取景器)镜头的最大光圈的位置。尼康给它起了个古怪的名字“喀喳,喀喳”,1967年NikomatFTn 上这种新的半自动最大光圈识别系统被首先应用。后来的尼康著名的F及F2Photmic系列都应用了这种机构。到这里恐怕大家发现了尼康的一种“传统”,就是把镜头的光圈信息都通过那“小螃蟹钳”传给相机的取景器。在早期的单反相机机身里普遍将测光元件安装在取景器里,尼康当初设计“小螃蟹钳”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在电子技术还不象现在那么发达的50,60年代,尽量简化机身的设计,将测光所需的信息直接传送给电子元件集中取景器,在当时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做法。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相机内测光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TTL闪光控制技术的出现,许多相机的测光体被直接安装在反光镜箱的底部(同时完成普通测光与TTL闪光测光)。另外,尼康的全系列旗舰机身均采用可更换取景器的设计,“小螃蟹钳”的作用是将镜头光圈信息传送给取景器,那么如果要将测光元件也安装在反光镜箱的底部就需要将光圈信息从取景器里再传送给机身。而且象腰平取景器那样的取景器内部不可能安装测光元件,从而也就无法实现内测光,如果能将光圈信息直接通过卡口传送给机身的话以上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然而,如果更换卡口的话。对尼康来说实在是万万不能的,然而不换卡口的话想实现真正的“内测光”也是不太可能的。从1959年尼康正式推出F形卡口以来,将光圈信息传递给取景器可以说是FMount的一项基本原则,然而在不改动卡口的前提之下看来是又不太可能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哎,不改不行,大改又不行。俗话说:“这个,基本上很难”从1959年到1977年尼康正式改进FMount为Ai,前后 18年的时光,尼康那引以为自豪的FMount才算真正跟上了历史发展的脚步。当然了,这一切对尼康来说到底是福是祸?如果当初从FTn时就抛弃幻想在镜头上的卡口做大胆改进恐怕就不会后来又将镜头卡口改成Ai,那“小螃蟹钳”恐怕也就不会一直延续到今天了。如果早知今朝何必当初,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其实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捉弄人,但历史也是绝对真实的,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也是随历史的发展一步一步向前的。好了话归正体,时光如梭到了1977年。那年尼康正式将镜头上的卡口改成Ai(AutomaticMaximum Ap ertureIndex),这Ai卡口标志着“小螃蟹钳”时代成为了历史,尼康终于将光圈信息改由卡口向机身传递。为了与老机身“兼容”尼康还是在采用Ai卡口的镜头上保留了那“小螃蟹钳”。Ai卡口实际就是在机身卡口的外圈加上一“ 套环”,镜头光圈环的根部增加一“凸槽”,由这个“凸槽”带动机身上那个“套环”旋转。Ai卡口的“创新”就在于将镜头的最大光圈与当前光圈一起传递给机身,大家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尼康的Ai镜头就会发现最大光圈不同的镜头上那个“凸槽 ”的位置都有所不同(比如f/.14的镜头“凸槽”的起始位置大约在镜头光圈刻度f/8左右,而f/2.8的镜头“凸槽”的起始位置大约在镜头光圈刻度f/11~f/16之间),这样无论镜头的最大光圈是多大机身上那个“套环”所处的每个不同位置就代表着当前光圈与镜头最大光圈的“差别”即所谓Index。但是,光是那个环是不足以将镜头的全部信息传递给机身;镜头的最大光圈是靠镜头卡口最下面那个凸出的氧化煮黑的“小疙瘩”来向机身传递的。镜头卡口内圈那黑的部分其实也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在靠近镜头拆卸按钮的地方,那黑圈有个小“缺口”,那缺口的位置又代表了镜头的焦距是否大于135mm。而上述几部分都是构成卡口所必不可缺的“要素”。所以说尼康的Ai卡口可以向机身传递1,当前镜头的最大光圈;2,当前所设置的光圈;3,镜头焦距范围。

关于这Ai卡口俺再多说两句:对于普通机身而言那镜头的最大光圈值和焦距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而只要得到当前光圈与镜头最大光圈的关系(Index)就可以完成自动测光了,所以镜头卡口上其它的信息可以被“视而不见”。尼康在设计Ai卡口时并没有考虑到将来要会有“矩阵测光”,而仅仅是为了实现简易“自动闪光”而在镜头卡口上留下那么多的“信息资源”,这也就是尼康的那个并不怎么出名的SB-E闪光灯。然而到后来这些镜头的“充分必要条件”又被“阴差阳错”地被FA机身所利用推出了著名的“矩阵测光”,也算没有枉费当初Ai卡口设计者的一番苦心。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把F3,F4,F5的卡口部分加以对比,看看里面的“微妙”差别和变化,如果大家悟性高的话也许可以从里面看出一些“名堂”。看看F4的卡口比F3和F5多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就知道为什么F3,F5不能用Ai手动镜头实现“矩阵测光”而F4可以(看看卡口正下方和镜头拆卸按钮卡口内侧的区别,那分别向机身传递镜头最大光圈和焦距信息)。从那时起尼康也实现了镜头开放测光的“全自动”。尼康同时为所有拥有老式卡口镜头的用户“ 更新”卡口为Ai方式这样的镜头被称为“改造Ai"----其实真正区分“改造Ai"和真Ai镜头的关键并不是靠什么看那“小螃蟹钳”上有没有被打眼,而是一定要看镜头卡口下方有没有那个用来向机身传递最大光圈信息的“小疙瘩”。

因为二手市场上老尼康镜头很多,而骗子也很多,很多骗子就是靠在“小螃蟹钳”上打眼(加工起来非常容易)来蒙骗顾客,要在镜头上加上那“小疙瘩”却是很难(目前为止俺见过的所有“假Ai"头都是在“小螃蟹钳”上打眼,而没有一个能把那“小疙瘩”给“沾”在镜头上的)。但是就是这个Ai卡口还是出了个不大不小的“Bug",在镜头的后部有一个连动销,当取景测光时那销子将镜头光圈“固定”在最大,在反光镜升起与快gate释放之间这销子被松开于是光圈就自动缩小到所设定的光圈上。在手动模式以及光圈优先模式下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哎,什么事情就怕然而。如果在快gate优先以及P(程序自动)的时候相机必须“亲自”通过那个销子调节光圈,然而Ai镜头上当光圈小于F11时之间那销子各挡间的“运动距离”却是不同的(真想不到尼康竟然当初怎么会没有想到这么个简单的问题)这样就没办法让相机去“自动”调节光圈了( 这就是为什么大名鼎鼎的F3连光圈快gate双优先都没有的原因)。怎么办?只有“良办”,尼康只能“昧着良心”再改卡口 “美其名约”Ai-S。这样从镜头内部改进使得光圈各挡之间那连动销的“运动距离”相同,这样就有了后来的FA相机。再后来吗,就进入了AF时代-----也就是数字化的时代,以前那些用复杂的机械运动传递信息的方法被几个小小的电器触点所替代了,当然了那“小螃蟹钳”也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从尼康AI系列镜头开始“光荣离休”了。

尼康的F卡口从1959年开始,到今天已经整整历经了40年的风风雨雨,中间的“辛酸血泪”可能只有尼康心里才清楚。为了保持住这F卡口尼康也可以说是“机关算尽”,从开始时的“小螃蟹钳”到现在的AF镜头上的电子触点,可以说贯彻了从单反相机的“刀耕火种”的时代到“数字化”的今天。我作个不大恰当的比喻,尼康跟当今的Intel,而佳能与Apple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之处。一个好比一潭“陈年老酒”,至今仍然芬芳四溢。另一个好比“初放的花蕾”,朝气蓬勃。据尼康自己的调查,除新闻记者等专业人士外,其它许多用户都对尼康有某种“继承性”-----也就是说很多人曾经从父辈或兄长手中继承过来老式尼康相机或镜头。这恐怕正是尼康不遗余力的保持F形卡口延续,使老式尼康镜头还可以用在今天的尼康机身上的原因吧。尼康对呼声甚高的更改卡口的建议一直是“爱你在心口难开”,尼康不想,恐怕也不敢打破这“世纪末的秋日传奇”,F形卡口已经在人们心中成为尼康的某种象征,代表着人们对其的信赖。相信如果尼康也象佳能那样彻底的走电子化道路,抛弃原来的老F卡口的话,恐怕在人们心中的“尼康神话”就将不复存在了,尼康打S也不愿看到苦心经营了40年才建立起来的形像在一夜间“灰飞烟灭”。这恐怕也就是为什么在二手市场上老尼康的镜头的仍身价较高的原因吧。作为对“光荣历史”的怀念,尼康用F卡口做了个精致的小台种送给老用户,钟面上画着一只最新的AF-S80-200/2.8镜头和一个老尼康F机身,旁边印着“F Mount 40th"的字样。看来尼康是下决心把F卡口带入新世纪了。

天哪,上面是LOGO写的卡口的部分,佩服唉,出于对LOGO的尊敬,我对NIKON卡口上就不说什么了,虽然我对NIKON的卡口政策比较的不以为然。



关于测光和曝光



在谈到曝光之前,我先回忆了自己当年学曝光的时候。的确是很费力气的一件事情,但是,一旦你掌握了方法,其实曝光还是比较简单的一件事情。在谈曝光之前,我要首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安塞尔亚当斯论摄影》,中国摄影出版社的。大家如果可能的话看看其中的某一章:论“想象”。其实曝光的基础一方便是还原,另一方面是表现。也就是说,你要选择,你是想把取景器里的东西变成什么。

我们先要搞清一件事情,就是在很多时候曝光没有一个最好的数值。尤其是在进行偏艺术方面的创作时。而且,很多时候,曝光是摄影者主观表达自己感受的有效方法,所以说,曝光应该是一种表达法而不是固定的法则。

关于测光和测光方式我不想再重复在每本教科书中都能找到的测光方面的原理。

在说测光和曝光之前,我们要先确定自己要拍什么。对于一般的需要快拍的摄影师来说,极度准确的曝光(回头我们再谈什么是极度准确的曝光)是不需要的,他需要的是可以向需要图片的那方交出尽可能符合一般人的审美眼光的照片,在这样的前提下,他需要的就是象多区域测光这样的东西。

那么对于很多的对图片质量要求更高的摄影者来说,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好象对于很多摄影爱好者来说,测光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其实测光的问题是比较好解决的。

因为任何测光方式都只是一个曝光的参考,靠测光表是不可能让你知道怎么样是最好能表现你的想法的曝光数值的。

EOS-1N都有3种测光方式,多区,中央重点和点测。毫无疑问,是足够用了。

一般的来讲,我用点测的时候最多。或者说,我凡是给自己拍的片子要么不用,否则就是点测。毕竟,用点测得来的数值是最可靠的。一般的来讲,用点测最重要的是找到那里是18%的中灰。或者判断出测光的部分和18%灰差几个挡。最好要准确到1/3区,我在七种武器之一里已经写了,1/3挡的差别有时候还是很大的。

我一直觉得器材厂家对于测光方式的宣传有点搞笑版的意思。因为其实无论分多少区,复杂的测光方式的结果都是象征性的。

器材厂家做测光方式的时候也是很努力的,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他们把很多好照片的情景和最终的曝光结果做大量的分析和计算,在经过不可避免的折中并摒弃掉机器永远不会明白的创意性曝光后,做成的一种复杂的混合方式。

在比较同一个厂家的相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可能同一个场景,不同型号的不同的分区测光的数值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就不同品牌的相机而言,在某一个景物下,可能NIKON显的测光准一点;而另一个场景时的赢家又变成了CANON。

而且,我觉得最麻烦的事情在于,随着测光方式和运算的的复杂化,我根本不知道这个最终结果是怎么得到的,这样,我连曝光补偿该补多少都不知道。所以,实际上,它的曝光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很接近“正确”,但是,实际上,一旦遇到问题,它几乎可以肯定是不“正确”的。

所以,我强烈的建议大家,在需要准确的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曝光的时候,如果没有测光表,那么一定要使用相机内的点测光。



曝光方式



曝光方式没有什么特别的,1N有几乎所有的手动和自动曝光方法。其实,如果是我,快gate优先真的没什么用,好在现在相机厂家写进相机的程序里也不怎么占地方。

其他的,手动曝光很显然是一定要有的。很多时候,用手动曝光是很方便的,特别是环境光变化非常大但是主体受光很稳定的情况下,自动曝光只会添乱。

考虑到控制光圈对最终影像的影响,我觉得光圈优先是很有用的。CONTAX公司一向持此观点,所以CONTAX的用户们对CONTAX独特的左置速度盘的设计似乎也没什么非议。但是,CONTAX的相机对曝光补偿的设计是很重视的。

我不知道大家对自动曝光的曝光补偿持多严格的标准。如果做曝光补偿,首先要很了解你的机内测光表的特性,了解它会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把你的曝光引到多偏的地方,然后你要把它拉回来。

解决正确曝光的途径是多在各种光线下和点测的数值做比较,这样,在实际拍摄的时候就可以比较接近于你想要达到的最好的效果。

另外,在说一句,虽然在理论上自动曝光同样可以达到非常精确的曝光水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你会发现越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常常的,你越难以信任自动曝光。要考虑测光、补偿、高光的影响什么的,你很可能会晕菜。

1N自动曝光的曝光补偿是很方便的,只需要顺手拨拨机背的拨盘就可以了。



关于对焦



1N的AF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大家关注它的焦点,也是1N成功的法宝之一。所以,总是要说说。不过,对于技术上,我不是很懂,还是请LOGO兄弟替我讲讲吧。好,我们现在先看看LOGO_YU兄弟讲述对焦的文章:

说说AF从古到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脚步,无人可以阻挡。摄影从一种“科技成果”发展为当今的“摄影艺术”,也就是区区百年“弹指一挥间”。其实所谓“摄影”就是捕捉“光与影的一瞬”,把“瞬间的精彩变成永恒”。

其实要与“光与影’打交道就首先懂得如何测量她。本篇的主指是AF,但是要了解AF的原理还得首先从测光开始讲起“测光”这个词恐怕是与“摄影”一起诞生的,以前搞摄影的人们是靠自己的经验来测光的-----这是至今为止最准确的方法,然而真正掌握它的人却又是那么“凤毛麟角”。后来有了测光表------实际上就是一块光电池,人们有了它就使得测光变得“简单而轻松”多了。但是,测光表看到的景物和镜头看到的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要是能把测光表放到镜头后面该有多好呀然而,那时候的测光表的体积实在是太大了根本就不可能放进小小的相机里-----大家如果见过 L eica的M3和M4以及配套的外测光表恐怕就有一些印象了。对于内测光的追求是人们20多年的梦想,在50年代末Pentax首先成功的把测光元件放进了单反相机里首次实现了所谓TTL(th rough the lens)测光------其实这主要是元器件的“[屏蔽]”;Cds测光体的出现是这次“[屏蔽]”的源动力。Cds测光体实际上是一块“光电阻”而不是以前一直延用的“光电池”,这块体积只有以前“光电池”体积的1/ 100小东西的灵敏度却是前者的100多倍,这使得内测光成为了可能。这次器件的突破同时也使人们对AF的技术的探索第一次看到了“一线希望”。

下面步入正题,讲讲AF。在讲AF之前还得问问大家有没有过MF的经历?凡是用过MF相机的人都有左右转动镜头的对焦环,在焦点附近“探索”寻找焦点的经历。那么什么时候您认为您已经找到焦点了呢?------就是物体最清晰,明亮,锐利的那一点吗对那一点其实就是对您眼睛里的视神经刺激最大的那一点-----人眼里的视神经其实就是一光敏元件。好了我们用Cds代替视神经,用胶片代替视网膜-----当物体在等效焦平面上成像的亮度最大的那一点就是我们所寻找的焦点了。那么究竟是谁最早实现了AF呢?俺也不太清楚,但是俺知道Leica的AF研究历史是非常 “源远流长”,在Pentax成功实现TTL测光的第二年,Leica就在试验室里成功地给M4装上了AF。所以大家如果说Contax的G系列旁轴相机是第一种AF旁轴相机就是错误的,也只能说G系列是第一种实用的AF旁轴相机。那时候Leica的M4AF其实是个庞然大物,在机身的前面加了三只可转动的AF专用镜头(分别配合广角,标准,中焦镜头),由他们完成距离的测量再将信号传给马达来驱动真正的镜头聚焦。但是,这种“自动聚焦”的致命缺点就是无法知道现在的焦点是靠前还是靠后了-----Leica的M4AF有一个距离范围选择盘,相机在这个选定的范围里探索找到“焦点”;当然如果您所选择的距离范围就是错误的,那么相机就也会“将错就错”给出一“错误”的“焦点”。用俺们敬爱的G 2版主的话说就是“这不是八路军唱歌---不贴谱的事吗”。当然那时的日本帝国主义也不甘落后,纷纷“超英赶美”--61年Canon造了个AF机身,63年Nikon造了个AF镜头。然而他们也是基于与Leica同样的原理之上,这种试验性质的东西虽然没有实用价值,但是任何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无数次“探索”和“失败”的基础上的。其实,实际上Leica在摄影领域里应该说是“非常富有创新精神”的,除了刚才说过的AF技术以外,简单非球面镜的机械化研磨加工技术,在镜头设计中采用电脑仿真技术,相机机身模具的CAE辅助加工。都是Leica开始“吃螃蟹”的。虽然这位“老大哥”最近“贵体欠佳”但是我们是不应该忘却他对“摄影”做出的杰出贡献的。好,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M F。当今的MF相机都有以块“裂像聚焦屏”-------实际上就是上下错开的两块折射棱镜。当物体和焦时,其光线被镜头汇聚在两棱镜的中心上-----于是我们从取景器中看到的物体就在裂像环里完全重合。如果焦点不实,那么物体在裂像环里就“[屏蔽]”开;如果镜头的光圈比较小的时候,未和焦的物体的光线未被镜头汇聚在两棱镜的中心,而上下两棱镜所得到的光量不同-----于是大家经常看见裂像环一半变黑而无法聚焦的现象。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当物体在焦点之前或之后的时候,物体在裂像环里的像是朝不同方向“[屏蔽]”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当前的焦点是靠前还是靠后了。刚才说到的Leica式AF的致命缺点不就是不知道当前焦点与实际焦点之间关系吗?有了裂像环以后这个问题不就是“ 迎刃而解”了吗?

这里还得再提一下Leica,又是Leica首先把上述思想变成了现实。Leica又在实验室里把一台Leicaflex改造成AF,Leica在裂像棱镜后面成一定角度安装了两块汇聚透镜并把SPD测光体安装在透镜后面。这两块透镜以裂像棱镜中心为圆心做共轴震动,如果和焦的话,那么被裂像棱镜所折射出的两梳光线就应与两透镜的震动中心相重合,这样两SPD所感应的光信号应该同时达到“最大值”。如果脱焦那么被裂像棱镜所折射出的两梳光的角度就要发生变化,体现在两SPD所测量到的“最大值”得时间上有先有后,那么根据这个时间差就可以计算出镜头的状态是“前焦”还是“后焦”,从而调整镜头实现和焦,这同时也使“焦点跟踪”从理论上成为了可能。当然这个试验品的样子还是非常的“丑陋 ”,Leica居然想出用个“电磁铁”还使两透镜组实现“震动”。我怎么也无法想象谁会拿个在取景器上顶个“电磁铁”的相机,在“嗡嗡”声中拍摄,无论那是什么Leica 还是什么Zeiss。但是就是这么个“丑陋”的家伙-----是现代几乎所有的AF相机的鼻祖。这里该回到尼康上来了,其实曾经“叱吒风云”的F3AF就是上述那AF Leic aflex的“电子化版”,尼康用一“汇聚透镜阵列”来实现Leicaflex的“电磁铁”相同的功能,即便如此F3AF那大大的AF取景器还是给人“怪怪”的感觉。呵呵,不过对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尼康能以全“模拟”器件来实现AF还是应该说还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如果还继续把AF元件放在裂像屏之后(取景器内)的话,要想把“丑媳妇”(F3AF)变成“亮妹”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样就得想办法把AF组件放在机身里,这里再提一另棵“洋葱”------Honeywell。Honeywell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小型化的AF组件,在一个8mmX8mmX3mm的小“盒子”里Honeywell实现了上述的全部功能。这样的小“盒子”是比较容易安装在机身内部的,所以Honeywell给她起了个名字TCL(Through Camera Lens)表示其不是安装在裂像棱镜之后而是安装在镜头后的的意思。其原理就是在相机的主反光镜后面装一面辅助反光镜,把镜头的光线分一部反射到“小盒子”里;“小盒子”最前面是红外线过滤片(关于其的作用大家可以看看俺以前写的那篇关于F4的文章)后面是一片散射镜,其后是一与F3AF用的“汇聚透镜阵列”类似的东西,它把从镜头过来的光线从左到右分别汇聚在一块20X2的CCD阵列上,根据从镜头反射过来光线的在从左到右CCD单元上产生的电信号的差异来实现AF。在Minolta推出了7000(那可以说是一“创世之作”,把当时还躺在T系列“热被窝”里作“春秋大梦”的Canon一脚给踹到床底下。只得采取“下策”彻底更换卡口)以后,尼康感到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打消了原来的各种方案,把Honeywell的“小盒子”装进F301的肚子里推出F501。但是Honeywell的“小盒子”结构过于复杂,而且对细小物体的“分辨律”比较差。另外就是那倒霉的“专利 ”。尼康等“狡猾的日本鬼子”一直在背地里自己“卧薪尝胆”------这就是尼康曾经引以自豪的AM200,以图有朝一日“翻身作主人”。

下面就讲讲这AM200,由于尼康的威胁利诱,俺在这里就按照尼康给俺的大纲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其实AM 200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质就是将“裂像棱镜”变成“裂像反光镜”放在机身反光镜箱的底部。AM200的外形呈L形,“L"的长边“躺”在反光镜箱的底部其长边的顶部被一分为二并分别被研磨成特殊曲面而且被镀上银称为“裂像反光镜”------其功能与“裂像屏”有“异曲同工”之处。从镜头过来的光线被设置在“L"根部的“全反射三棱镜”反射到长边顶部的“裂像反光镜”上,再被其反射到“L"跟部的CCD阵列上。这样就有两梳光同时照射在CCD阵列里的不同的CCD单元上,根据那些CCD单元产生的电信号加以运算就可以得出当前焦点的位置(前焦,后焦,还是和焦)。与“裂像棱镜”在镜头光圈比较小的时候会变成“半明半暗”一样,尼康这种AF模块在镜头的最大光圈小于F5.6的时候也无法工作------这就是全部AF Nikkor镜头的最大光圈都大于F5.6的原因。所以当在镜头后使用增距镜使其等效最大光圈小于F5.6的时候相机也就无法自动对焦。

以上是尼康允许俺写的,下面是一些“内部”资料:

AM200的技术关键有二:1,那“裂像反光镜”的曲面方程。这是一复杂的数学问题,俺也不是很清楚。2,就是在CCD阵列上,实际上那被“裂像反光镜”分开的两束光一梳被称为“基准光”,另一梳被称为“参考光”。所谓”基准光“就是不随镜头焦距而变化,和焦时应汇聚在特定的CCD单元上;而“参考光”根据镜头焦距的不同和焦时汇聚在不同的CCD单元上。而只有画面中心很小范围内的物体可以“忽略”镜头焦距给“参考光”带来的误差,也就是说在AF机身上使用MF镜头时如果要参考取景器里的自动聚焦指示的话只有在画面最中心部份很小范围内的物体才是准确的,因为MF镜头无法向机身传递焦距信息。但是尼康在Ai-s超过135mm的镜头上安装了一个“暗穴”-----这里本来是为FA做“自动程序曝光偏移”用的,在F4机身上这个“暗穴”也同时被用来作MF镜头焦距的判断,根据它给AF程序加以修正;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F5上这个“暗穴”被“视而不见”可能是尼康认为用F5的人都只用AF镜头吧;所以说F4是尼康所有AF单反机里对MF镜头“兼容性”最好的----这恐怕与F4所处的时代和地位有关吧。这里也引出了另外的话题,就是佳能的EF镜头如果出现故障往往就表现出镜头胡乱聚焦同时造成机身S机的现象,其真正原因就是机身无法从镜头内部的ROM里读取相关信息从而机身内部负责AF的CPU"曝走”。

下面又是可以公开的部份:同样的正象“水平裂像”很难对水平物体对焦一样,水平配置的AF CCD单元同样难于对水平线条的物体实现自动对焦。解决的办法就是同样再垂直配置一CCD感应单元,尼康在F90机身上首先安装了CAM245AF模块。CAM245就是尼康第一个配置十字形AF感应单元的模块,这样无论是对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物体相机均能轻松的实现自动聚焦。另外尼康在最新的CAM1300模块内装入了5个[屏蔽]的CCD聚焦单元,其实这就等于增加了4个自动对焦点,当物体不在取景器中央的时候也能自动聚焦了。

其实多点对焦的概念也是Leica首先提出并且实现的,Leica在M4上加上左右各一个对焦框,这样就在取景器里有左中右三个对焦框,靠手动切换。当然同时只能用其中之一,由于感觉市场对这种“改进”不会有什么反映于是在造了几十台样机之后就没再发展下去。

以上简单讲了讲自动聚焦的“硬件”;下面再讲讲自动聚焦的“软件”问题。应该说自动聚焦(准确的说是现代的AF技术)几乎全部是建立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上的。相机内的CPU从AF单元中得到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再驱动镜头实现自动聚焦。为了让相机内的CPU工作就必须为其编写相应的代码----当然至今为止绝大多数厂家为了让马儿快些跑都不惜工本的采用人工编制汇编程序。这里我们没有必要让大家都明白那些枯燥无味的汇编源代码的意义,和什么中断的概念。就是想本着大家在实际使用中常见的各种现象来简单的讲一讲“软件”的问题。

先看一下最简单的“单次聚焦”。所谓“单次聚焦”就是每半按一次快gate相机对被摄物体进行且只进行一次聚焦。所以“单次聚焦”的软件也是比较简单的。当半按相机快gate的时候,CPU从AF单元得到信号然后进行分析-----当前的焦点是靠前了还是靠后了,然后驱动镜头进行聚焦。在接近真实焦点附近的时候CPU给马达发出信号让马儿稍微慢些跑以免马儿跑过了,在达到正确焦点的时候就让马儿停下来。以上所说的就是“单次聚焦软件”的大致原理,实际上的软件就是把上述变成CPU能认识的0和1而已。

再讲一下比较复杂的“焦点预测”。所谓“焦点预测”就是被摄体是在运动中,相机要计算出物体运动的方向,速度以及加速度。并依此将相机从反光镜升起到快gate打开这段时间中物体运动的距离预测出来并且提前驱动镜头聚焦。看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比较难。下面以问与答的形式对这个复杂的问题给予简单的解释。

问: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是否可以相信相机呢?答:当物体延镜头光轴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请相信您的相机它在不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做的一般比你要“出色”。:-)问:当物体不是延镜头光轴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是否可以相信相机呢?答:如果您能够让物体始终处在相机的自动聚焦范围内的话,那么您也可以相信您的相机。它在不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做得比你“差”。当然如果您是位摄影老手的话可能可以试图与相机里的CPU进行“江湖论奖”当然这建立在您有足够的金钱购买足够的胶片的前提之下。

哈哈哈哈,继续问:那如果物体做恒加速度运动的时候,是否可以相信相机呢?答:同样的如果物体延镜头光轴向做“恒加速度运动”的时候,请相信您的相机它在不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做的一般远比你要“出色”。即便您是位摄影老手的话,我在这里也建议您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试图与CPU"叫板”不然如果您不试图在相机上做什么“手脚”的话您“一般会S的比较惨”。

哈哈,逗S了,还有问题:如果物体不是延镜头光轴向做“恒加速度运动”的时候,是否可以相信相机呢?答:首先相机只能对处在其自动聚焦范围内的物体进行预测聚焦。如果物体不是延镜头光轴向做“恒加速度运动”的话,您首先要试图追踪物体使其处在相机的自动聚焦范围里。如果您不是一位摄影老手的话上述事情对您来说就比较难了,话又说回来了即便是对“老手”那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所以您提的这种情况是比较复杂的。

噢,好像有一些明白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相机对于延镜头光轴向运动的物体有“超人”的捕捉能力,而对其它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基本上可以这么理解。人不是万能的,相机是人造的,当然也不是万能的。驾驭他的是毕竟还是人吗。那么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物体延镜头光轴向做“无序”的运动,那么相机对它还有“超人”的捕捉能力吗?答:让我们举个例子吧:某天你跟一非嘲活泼”的小孩一起出去玩。走在街上,刚刚还在你眼前而一转眼他就跑到你身后去了,这时候您会被吓一跳。同样的,即便是延镜头光轴向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转向,停止,加速等等情况相机也做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出正确的预测。当然物体的运动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物体不可能在变换运动方向时不经过“静止”这个瞬间。同样的,如果相机对物体的运动“采样”足够快还是可以对物体“无序”运动做出正确的判断的。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机这种“捕捉能力”也在不断的增长。以上问答摘自<日本照相机>杂志。

好了,LOG兄弟写的AF部分怎么样,呵呵,很厉害啊。大家有没有看的清楚,是不是现在的AF技术是够厉害的??

关于自动对焦自从MINOLTA 7000推出之后,AF成为35毫米相机的趋势,这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主要的135相机厂商都在生产AF的SLR。

现在还没有采用AF的著名35毫米厂家就只剩下LEICA了。至今还有很多LEICA的FAN在津津乐道于LEICA手动对焦的良好感觉。我估计其它厂家对此都属于没事儿偷着乐的那种。

当年CONTAX公司一直是在开发AF相机的先驱的,但是后来ZEISS公司认为AF镜头根本不能达到ZEI SS一贯的光学质量,所以拒绝了走镜头AF的道路。但是,最后它还是利用AX的机背对焦完成了AF。

前一段时间,CANON和NIKON关于AF速度的大战打的不可开交。表面上是比比谁比谁快一点点,其实背后是谁技术高的问题。

那么,到底快那么一点点有什么用呢?对于拍摄动体的摄影师肯定是有用的,比如足球,或者赛车,往往就差那么一点点。你拍的清晰就是清晰,不清楚就什么用都没有。这时候量变已经成为质变。

对于一般我们用的摄影,甚至对于很多职业摄影师来说,当然觉得有更快的AF最好,不过,没有,也不必单单去追求它。毕竟不是所有的摄影工作都想拍足球那么需要[屏蔽]的对焦速度。

另外,有一点我希望大家要注意。AF的是存在着对焦精度的问题的。我比较推崇EOS-1N的一个原因也在于在目前所有专业AF机里,它的AF精度是最高的。当然,你也不能说NIKON的F5比起1N来差很远,而且,很多人可能永远没机会发现这种极细微的差别。

倒是有一个问题,我发现很多人用AF拍的片子还是不够清楚。这里面的问题一个是复杂情况下AF对焦的判断的问题。特别是在用大光圈拍人物的时候。焦点跑一点就会虚,所以必须用手动对焦。另外,就是持机和手震的问题。所以,不要以为用了AF相机就一定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如果想拍出清晰度非常高的图片,需要注意的环节是很多的。

我原来不知道我们论坛兄弟们的对焦有这么多的问题,最近有机会看了北京和广州兄弟们的片子,觉得还是说说吧。

想先讲两句关于手动对焦的问题。

我自己最推崇的手动对焦机是CONTAX的RTSIII。
2.jpg
和NIKON F4几乎是同时推出的产品,CONTAX RTSIII却是一部手动对焦相机。但它的采用的技术即便在现在也是[屏蔽]的。在经历了德、日合作的一段磨合之后,CONTAX又重新回到[屏蔽]35毫米相机的行列中。CONTAX RTSIII最精华的真空吸附底片装置和手动的ZEISS镜头无疑可以达到135底片的光学极限。出于ZEISS公司“决不妥协”的设计原则,考虑到最佳的光学质量,CONTAX公司拒绝了走其它日本厂商的AF镜头的道路,

RTSIII无疑是可以和任何一部AF专业相机媲美的[屏蔽]35毫米手动对焦机,看来现在已经很难有一部同类的相机可以超越它的水平了,即便LEICA的R8也是不错的手动对焦机,可惜,既生瑜,又何生亮呢?

我自己是MF和AF的机器都在用的。当然,以用AF的时候多。在大多数的情况下,AF的对焦精度都在景深范围之内。但是,的确有时候AF是没办法达到我的要求的,比如说用大口径镜头拍人物,我必须要把焦点准确的对在人物眼睛里面,那就要求必须用MF。另外,在使用广角、特别是超广角的时候,由于对焦基线非常之短,相机的AF,我觉得充其量也就是意思意思。准不准,根本没法信任。所以,在使用这样的镜头时,MF要更快,而且很显然,要更准确。

我不用纯粹的MF机器,象FM2,已经很多年了。最近一次去酉-臧,又用了两个月的FM2T,发现了使用MF的很多乐趣。但是,我还是推荐大家,除非拍静的东西,如果有可能,还是要使用AF的相机,毕竟方便很多,而且提高你的拍摄效率。

1N的随时可以手动调校焦点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个设计,因为我觉得我对焦点的要求可能要比1N高。我经常要对焦点做非常轻微的调整。一般的来讲,我拍片中做手动对焦调整的比例应该在10%左右。



如何拍出清晰的照片



其实,就我所了解的技巧而言,关于如何拍出清晰的照片这个话题是足够写一本书出来的。讲述在各种环境下拍出清晰照片的技巧。当然,现在没有这个机会。而且,我想很多的方法我们已经在很多的摄影书籍中见到过的了,只不过,没真的好好用而已。就简单的讲讲吧。

我最近有机会观摩了很多我们论坛兄弟们的幻灯片演示,发现有很多兄弟虽然有很好的创意和想法,但是普遍照片拍的不够清晰。很多人放了几十张片子,里面只有3、4张以我来看是足够清晰的。

有一句话,我一直很想跟兄弟们说,就是:摄影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最高标准如果你不是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你能达到的水准是极有限的。所以,最起码的,我们应该要求自己的对焦能够过关。

一般的来讲,拍清晰的照片要注意下面的几点:首先,要用尽可能高的快gate速度(关于到底用多高的速度,我有一个比较可怕的结论,大家可以看看我的七种武器之二);另外手持相机的位置必须绝对正确(实际上我在周围很少见到这样的摄影师);在按快gate的时候一定要体验下意识按快gate的感觉,不要跟打猎时搂扳机似的那么痛快;动作要轻柔而舒展,肌肉要放松,你应该能回忆起那时侯你是摒住呼吸的。



另外,曝光和冲洗也会影响影像的清晰度,就不多说了。网中人版主是属于对成像要求非常高的人。他的秘诀是拍完片子用显微镜看底片,呵呵,比较可怕吧。但是,这的确是要求自己很有效的方法。



再多说一句话啊,希望大家不要被我下面的这句话搞糊涂了“通常,一幅技术十分完美的的照片都不是真正的上乘之做”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追求最完美的成像,呵呵,我说错了吗?



关于封闭性和可靠性



对于相机的封闭性和可靠性我比我周围的任何人都要挑剔许多。因为对于相机来说,灰尘实在是太无孔不入了,而它会带来一系列超乎你想象的麻烦。

先谈镜头的防尘性吧。

一般的来讲,定焦头的防尘性要比变焦头好,特别是变焦时镜头长度还会变化的变焦,由于风箱效应,想防尘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有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就是我原来在烟尘缭绕的寺庙里拍东西,如果用的那种变焦头,估计一次就S定了。所以,我很推崇CANON的内部变焦的结构。

机身的封闭性一方面是防灰尘,另一方面还有防水问题。IN都很出色了。

关于1N的坚固程度方面我没有什么可评价的。虽然我自信在很多恶劣的场合下使用了1N,但是国外很多摄影疯子比我更疯狂百倍的虐待了他们的1N,所以1N的坚固性是非常有口碑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兄弟会考虑到相机的可靠性问题。其实可靠性还是很重要的,在我的七种武器之三,我已经阐述的很多关于相机可靠性的问题。在讲到现在最主要的几款袖珍相机的比较时,也是比到可靠性时才开始显出比较大的区别。

我们相信一般的来讲,专业相机的可靠性还是比较高的(NIKON的90X除外,虽然在F5推出之前,它勉强也算NIKON的最高水准)。可能我们论坛的兄弟们这辈子都没有遇到过快gate的故障,因为,10万次的快gate使用保证一般几乎够用到死了。这方面,专业的摄影记者和专题摄影师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我算过,在我原来做摄影工作的时候,我每拍一个专题,如果用20天的时间,一般大概用300个胶卷。也就是说我的相机,每天快gate要释放15个胶卷,540次,如果我是一个专业摄影师,一年拍200天,那么一年就是10万次。是不是已经说明问题了。

镜头:说到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我本来是从去年9月开始写七种武器的三和四的。结果拖到12月也没弄完,呵呵,拖了4个月。期间LOGO兄弟一怒之下,决定“怒向刀丛觅小诗”,所以有了下面这段文字”。



LOGO:一些胡思乱想



G2一直在催促俺写一些关于镜头的东西,呵呵。想想G2这家伙把能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还让俺怎么再写呀?

呵呵,G2让俺写写尼康的头,他自己一边借俺和33的尼康头拍片子一边在边上写文章大骂尼康。呵呵,您说俺有多衰对G2这种“两面三刀”的“厚脸皮”怎么没早些发现?

呵呵,既然已经起笔了就不好意思随便停下来,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都是一些胡思乱想。大家就凑合凑合胡乱看看吧。

呵呵,先写什么呢?就从俺不开眼借给G2的那只28/1.4开始吧。大家可 能已经注意到了象28 mm,24mm这样的广角镜头很少有大于f/2.8大光圈的。为什么广 角镜头比较难于把光圈做得比较大呢?呵呵。怎么讲呢?要想比较满意的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讲讲光学设计原理,讲讲光学方程,呵呵大家也不是自己做镜头知道那么多枯燥的光学知识干什么呢?可是大家的求知欲俺又不能不满足, 难呀,难。这样吧,大家先自己动手做个“试验”怎么样?大家找找手边有没有手电?在找面白墙。正对着白墙把手电打开。在墙上就出现了一又圆又亮的光斑,现在往侧向跨出一步。墙上的光斑变成椭圆的了,好像也没有圆的时候亮了。再跨出一步,那椭圆更椭了,而且好像更暗了。嘻嘻,其实大家的这个发现很“伟大”哟。手电筒发出的光的亮度是一定的,当手电筒发出的光束与墙的法线方向重合的时候就在墙上打出个圆形的光斑,当手电筒发出的光束与墙的法线方向成ω角的时候,在墙上打出的就是一椭圆行的光斑,那椭圆的面积比圆的面积大所以单位面积所得到的光强就比圆形的时候弱,我们的眼睛就会感觉到“暗”一些。那么这椭圆与前述之正圆的面积比与ω又有什么关系呢?对几何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做一些推导,俺在这里就把推导过程省略了,直接告诉大家一个结论:那椭圆的面积与正圆的面积与ω余弦成反比。写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明白了一点什么呢?嘻嘻,其实俺这里作一个替换,把白墙换成底片,呵呵,手电筒代表从各处发出的光线。底片的面积是一定的,那么从各处发出的光线到达底片的强度就随着ω的增加而减弱。呵呵,大家可能又说了,怎么能就这么说明问题呢?实际上胶片前面还应该有镜头呢。嘻嘻(坏坏的笑)。

是呀,镜头的作用就是把光线“汇聚”到底片上。既然提到了镜头,下面就不得不讲一点枯燥的光学知识了:如果我们把镜头简化成一简单透镜,那么离轴光线在焦平面上成像的照度与延镜头光轴入射的光线在焦平面上成像的照度比与离轴光线光轴和镜头主轴的夹角ω 余弦的四次方成正比,在光学设计中这个结论被称作Cos4法 则。那么这Cos4法则又有什么意义呢?随着镜头的焦距不同视角就要发生变化,焦距越短视角就越大,而根据那Cos4法则,随着视角的扩大到达焦平面单位面积上的光线的强度就要下降。那么如果象28mm这样的广角镜头其视角约为72度,根据Cos4法则,视场边缘像点到达底片的光强不及视场中心像点呈像亮度的50%(Cos(72/2) ^4≈0.43),换句话说就是画面边缘的亮度比画面中心差至少一档光圈,当然了这样的镜头的光学性能是不能被接受的。但是我们至少知道了一些关于镜头基本“特性”:广角镜头边缘比中心照度下降是“天生的小儿麻痹”。其实在这里胡说八道了这么 一大堆枯燥的光学知识,其实就是想说明一点:大家看事情不能老是看其的外在表现,因为所有的事务外在表现必然有其内在根源。就象大家老说广角镜头容易出现 “黑角”,边缘照度比中心下降;主任用200/1.8拍报纸然后说其的像场是如何的 “平坦”。等等。其实大家说的都对,但是大家说的都是一些“现象”。潭子里讨论来讨论去都是围绕着这些现象转,从来没有谁试图把“现象”的本质说一说,况且这里不乏一些著名的“专业人士”。我是个靠卖自己的“大脑”混饭吃 的家伙----美其名曰“工程师”(Engineer),年级轻轻跑到小日本这边,每天饱受 “资本家”的“压榨”。但是我从资本家这里学到了一点就是:TO BE A ENGINEER,用我老板的话也就是说“你是个工程师,你的任务就是发现和解决问题,你的工作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好的方法来完成交给你的任务。你就要学会TO BE A ENGINEER”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学会TO BE A SHUTTER-BUG,要知道什么是必须依靠器材才能达 到的,什么是必须依靠你自己把握的;光看到现象是不行的,要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这样我想大家对摄影的理解会更深,对器材的运用会更熟练。刚才说的那所谓“Cos4”法则是很容易在图书馆里找到的。估计大家对复杂的公式是不会太感兴趣的,但是至少对结论可以有个感性的认识,其实这也就够了。

好了,言归正题,刚才讲了一些所谓“Cos4法则”。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广角镜头像场边缘的照度。大家可能还记得我们刚才做过的那个小实验,手电筒从侧向打到墙上,光斑的面积变大了,如果我们能够做出这样的镜头:能够把从光源发出的光尽可能的收住,就可以把底片边缘的照度“提高”。这就需要镜头把尽可能大范围内的光线汇聚到底片上,实际的广角镜头为了多“采集”一些光线,第一片透镜的焦距都比较短,这也就是为什么广角镜头的第一片镜片总是被做得又鼓又大的原因。呵呵,俺写到这里又想起了那“万恶”的G2了,他不止一次的向俺抱怨那28/1.4做得太大了,太大了。呵呵,俺一听他说这话就知道他是个“二把刀”;冲其量最多是个缺乏一些基本光学知识的脖子上挂着个G2的“蒙古会计”而已。天下哪里有什么:“又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事?”不过这小子倒是曾经叫嚣过什么:一个真正的“蒙古会计”是无所畏惧的。呵呵,看他这“狂”劲,大有“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式;看来得给他找个主儿了,才能管得住G2这“不吃草”的劣马。各位“老师”们让我们为G2的“终身大事”而尽自己的一分力吧,看不把 G2给累S的。

当然我们刚才关于“Cos4法则”的讨论是针对单片结构的镜头而言的,而实际上几乎所有摄影镜头都不是单片结构的,所以实际的情况要远比这复杂得多。刚才讲过广角镜头的第一片透镜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尽可能多的光线,并将入射的光线作大角度的偏转使其转向镜头光轴方向,这就对制造这片透镜的材料又一些特殊的要求(主要是高曲折率),常用的材料是一种俗称为“重火石玻璃”的光学玻璃(其惯用代号 为SF6)。当然了,这“重火石玻璃”配方可以很容易在图书馆找到。但是,这“重火石玻璃”有一致命缺点:就是严重的色差和对色谱的截断(说白了就是对蓝光的截断的问题)。如果就原封不动的照抄书本的话,那么用这种玻璃做出的镜头拍出来的 片子上面的人物就肯定都会变成“黄胆肝炎患者”了。那么如何改进“重火石玻璃” 的性能呢?可能有人会提出用类似萤石(佛化钙)一类的低色差材料,实际上这是不行的,因为其曲折率达不到要求。那么就还得回到“重火石玻璃”上,呵呵,其实各大厂家实际采用的玻璃配方都是在书本的基础上加入各家的独gate“味素”而成。那些“味素”就是改善“重火石玻璃”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至于那些“味素” 究竟是什么,这问题的答案实际就是为什么Zeiss是Zeiss;尼康叫尼康:-) 在俺的回忆中有一些朋友对某些第三方的镜头色彩再现的严重“偏黄”意见非常大,其实这“黄胆”的“病根”就在于这制造光学玻璃的材料的学问上了。

说着说着镜头,怎么又跑到材料科学上来了?快往回拐。提高镜头性能光靠在玻璃里面加些“味素”也是不行的,“味素”只是“味素”,不可能炒菜是主料。而且“味素”虽好,但是加了“味素”可能又会带来其它的问题。比如,加了某些“味素”就容易使玻璃在熔炼过程中产生微小的气泡和浑浊,虽然在光学性能上得到了改进却增加了加工制造上的困难。所以说这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在一方面捡了便宜,就得在其它方面付出额外的努力。总之上帝是公平的,所得到的与所付出的是成正比的。

其实真正决定镜头光学性能的应该是其的光学方程,而不是在于用了什么“味素”;提起光学方程这是个很复杂的数学问题了。呵呵,如果要写的话据说写上10本厚厚的书也不为过,俺就先知难而退了。就随便胡说八道一些“陈谷子滥康”吧。呵呵,俺曾经在尼康看到过一张老得发黄的照片。拍的是30,40年代尼康设计部里的“光学计算车间”。呵呵,别笑,就是车间:一间大屋子,摆上30多台手摇计算机和30几个MM,每天的工作就是“摇计算机”计算方程。那时候一个镜头的光学方程的计算大约要花上1周的时间,如果不合要求修改设计重新计算还要再花上一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其计算量之大。到了50年代末CASIO首先在日本造出了“光学计算机”,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以前一个“车间”一周的工作,于是刚才说过的30多台手摇计 算机就变成了30多台手摇垃圾,30多个MM就只能“下岗”了。( 呵呵,忽然想起要给G2找个[屏蔽]的事了,要是把那30个MM一齐给G2看他不被累S的;俺看他还再怎么“狂”。哼)设备的“[屏蔽]”使大量,快速,设计镜头成为了可能。也就在那 时尼康把她的第一代“旗舰”NIKON F和全系列镜头一齐推向市场。62年东京奥运会上尼康的1000/6.3大白炮+NIKON F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写到这里,俺又想发一会“酸”了:摄影这gate“艺术”是总是跟人类科技的进步相随的,科技的进步给摄影这gate“艺术”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反过来摄影艺术对器材的要求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听起来怎么那么像“自然辩证法”?不过其实马克思老爷爷就是告诉了我们这个“简单的真理”。

好,言归正传,接着讲镜头。刚才讲到了镜头的光学方程,大家都知道镜头是由几片以至十几片镜片构成的。镜头里的每一镜片都是其光学方程了的一“项”,为了良好地校正各种像差,设计者就不得不适当地增加方程的项数。项数的增加就体现在镜头片数的增加。加工的成本的增加。那么如何在保证镜头光学质量的前提下精简镜头的片数?这就是我们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就是采用“非球面镜片”。其实在“非球面镜片”还是“洋春白雪”的年代人们就把大光圈的广角镜头制造出来了。十几年以前,Zeiss给ARRIFLEX电影机配套的18/1.2镜头,英国Cooke公司制造的20-100/2.8 35mm 电影机用变焦镜头就曾经以优异的光学呈像质量闻明于世,但是那些镜头为了达到目的所下的本钱也非常的大,象那20-100头的结构是14组21片,重量将近5Kg;当然了售价也是“物有所值”,动蔗就是上万英镑。也只有专业电影公司才有能力购买它们。所以,事实上并不是人们没有能力制造出他们,只不过是因为人们还没有能力买得起他们。这里顺便说一句其实尼康现在这个28/1.4就是瞄着当年Zeiss的18/1.2做的,这“非球面镜片”是什么俺就不再多说了,大家估计早就听出茧子了。可以说没有这“非球面镜片”就不会有28/1.4,要知道135像机的画幅是电影机画幅的两倍呀,今天的28/1.4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超越”了当年的18/1.2(水平视角为66度)。正是技术的进步才把一个个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把一个个“梦想”变成“现实”。许多人 说采用“非球面镜片”会大大增加了镜头的成本,其实我认为正相反:如果没有现在发达的加工技术,就不会有高精度的“非球面镜片”,就不会在现在这样的价格上实现这么高的光学质量;如果全部采用“球面镜片”的话先假设同样可以达到与采用“非球面镜片”的效果,但是其体积和重量必然大大增加,加工制造起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可能比采用“非球面镜片”更复杂,更困难。最终的价格恐怕远比现在采用“非球面镜片”的镜头要高得多。

这“非球面镜片”有好几种,用光学玻璃逐个精密研磨:这自然最好,可以加工出相当复杂的曲面的镜片;但是各体性能的离散性也比较高,于是乎废品率也较高,从而增加了成本。采用树脂在玻璃镜片上“镀”上“非球面膜”或直接采用“非球面树脂镜片”:成本低;但是由于其热膨胀系数较玻璃大许多,故在高档镜头里很少采用。采用光学玻璃“脱胎”:因为是从同一模具里“脱胎”出来所以各体性能一致性好便于大量生产,而且材料又是光学玻璃,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加工方法;但是“模具”的加工又成了问题,这就是金属模具加工的问题了(俺也不太清楚),我所知道的就是对于尼康来说现在实用的模具的最大直径一般在30到40毫米之间,再大就无法用MOULD法来加工了。

不过最新的28-70头的第一片也是MOULD的非球面,据说直径大于65毫米,这是尼康在MOULD“非球面 ”加工上面取得的最新“技术突破”。

以上的东西是大约在1个月之前写下来的,后来就停下来了;最近好像又来了兴趣想把它继续写下去。接着写些什么呢?思绪跟以前写的东西已经接不上了。啊,就从前几天看见有人写Zeiss的T*镀膜技术如何好聊起吧。其实在镜头上镀膜的来增加镜头的透光性是大家早就知道的事实了,但是镀膜是非常有学问的。最早的镀膜技术其实就是把熏衣草点燃,用其的烟雾在镜头上“熏”上一层膜。后来又出 现了可以在镜头上镀上几曾乃至几十层膜的“超级镀膜” 技术。为什么要给镜头镀上那么多层膜呢?仅仅是为了增加镜头的透光性吗?事实上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记得我在文章的开头曾经写过有关“重火石玻璃”的一段东西。大家知道那“重火石玻璃”对色谱中蓝光部分有“截断”,各家又各展“本gate独gate武功”来“改进” 它的光学性能;我在这里用的是“改进”这个词,可不是“改变”;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光靠在玻璃原料里加一些“味素”还是不行的,为了使镜头的色彩还原更“真实”各家在镜头里面尽展各gate武功。比如某镜头内某一片镜片“偏红”,那么就在光路里用一片“偏蓝”的镜片来“中和”一下;如果这样还是不能满足要求,就在镜片“镀膜”上下一点功夫,给镜头戴上“有色眼镜”。呵呵,其实这“镀膜”是的确有一些讲究的。记得Hass的Zeiss头被盐水沾了一下就“脱了层皮”。这事情俺还专gate去找尼康的“PRO”问了问,他笑笑说: “再高级的“民品”永远是“民品””据说二战时德[屏蔽]的Binocle和全部U系列潜艇的潜 望镜都是Zeiss的东西,60[屏蔽]人们就掌握了制造给镜头用的“防晒霜”的技术。但是时至今日好像军品和民品更是天壤之别了,俺在尼康参观尼康给鬼子海军定做的400/1.4观测侦察镜头的时候就对其的做工大加赞赏,的确是为[屏蔽]的东西;两个字形容“结实”。其高超的呈像质量也另人吃惊,但是更另我吃惊的是尼康说这400/1.4早在50多年以前Leica 就给德军造出来过,那时Leica的400/1.4距离环被固定在无穷远 上专gate为侦察用;造价俺大概听了一下是40 0KUSD样子。呵呵如果大家要实在是钱多得烧得荒,要买绝对“酷”的镜头不妨也可以从Zeiss或Nikon去订购,估计也就几百万USD就能解决了。呵呵,G2阿姨是不是“也有那么一点点动心?”

呵呵。再说一点其它的东西,大家恐怕不知道在镜头上还可以镀“钻石”膜吧,但是这膜并不是什么真的“钻石”而是一层与钻石晶体结构一样的炭的同位素薄膜,这是微光/热呈像议的一项关键技术,美国人从尼康订这种特殊镜片。据说目前只有 日本,德国鬼子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这种技术。

今天在潭子里看见阿康试图挑起“核大战”,一群人扛着长枪短炮出去拍片子,美其名约“器材大比拼”。其实我说这样的意义并不是太大,怎么说呢?人眼的个别性差异太大了,跟本找不到一个什么可比性。大家说看MTF曲线,其实真正的 完整的MTF曲线绝对不是只有一张的。尼康的镜头要测量至近,51倍焦距,无穷远 至少3组RGB特性9张MTF曲线,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的评价”一个镜头的性能。

镜头对不同频率的光(颜色)的传递特性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只有对白光源测试所得到的MTF曲线只能供大家参考参考。其实事实上还有一种叫PTF的曲线,那是反映镜头的“相位再现”特性的曲线。大家知道光是具有波粒二相性的,作为“波”其三大基本特征就是:频率,振幅,相位;我们大家估计都曾经听说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句话吧,人们的耳朵可以辨别声波的全部三大特征:频率,振幅,我就不多说了,“耳听八方”就是说人们的耳朵依靠声波到达两耳的“相位差”就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而人的眼睛对光线的相位特性不是很敏感,但是光波作为信息的载体,镜头好比一“空间传递函数滤波器”光所携带的任何信息都要被其“过滤 ”。MTF曲线可以说是这个“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曲线”,至于其的“相位特性”由于人们眼睛的“缺陷”在设计摄影镜头是往往不加注意。但是,大家知道其实镜头本身就是个很复杂的光学方程式,光作为波的三大特征在镜头的方程中都要被体现出来。因为光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镜头本身又具有某种“计算特性”;因而现代光学中有一gate名为“计算光学”的分支,就是利用光的速度来完成特定的复杂方程的 计算。入射光线根据各种条件被调制好,射入镜头经过镜头这个“光学计算机”运算,对从镜头射出的光线的特性进行测量就可以得到镜头所代表的方程的“运算结果”。这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可以说是“极其负杂”。

又想多说一两句了,人类总是把最先进的东西放在最可怕的武器上,俺有幸曾经看见了一次某洲际导弹上的所谓“光学计算单元”---其实就是由几百片镜片组成的一球状体---一个集现代信息论,光学技术以及电子科技为一体的“镜头”(如果它还能被称作镜头的话),由于光线从其间穿过几乎是不需要时间的,所以它的“运算速度”是当今任何电子计算机无法比拟的;它是导弹惯性制导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精密程度直接关系到导弹命中的精度,其设计之困难,加工之复杂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高科技领域里真正的TOP3。

说着说着怎么从镜头跑到导弹上来了。快煞车。接着聊镜头,呵呵,其实讲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想说明一点,摄影镜头是一种不很精密的光学仪器,因为最终检查它的是人的眼睛这么个“糊涂蛋”;过份的强调镜头的什么什么特性是很不科学的,所以我很少用自己的眼睛主观评价一个摄影镜头;因为没有可以说明问题的觉得数字化的结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提起数字化,在当今电子化,自动化的时代大潮下,镜头也没能逃过这“一劫”。那么当今那些电子器件在镜头里干什么呢?AF马达和控制部分俺就不再多说了,就给大家讲讲尼康那AF镜头(非 AF-I&AF-S )里的“CPU”吧。尼康的宣传材料里面说尼康的AF镜头里内藏了个CPU,我一直也是以为那是个什么高级的东西呢后来人家把一35-70头给俺拆开来看了以后我差一点当场晕倒。

说是个什么CPU其实就是个Encoder和一个ROM,ROM 我就不多说了,里面存放了一些镜头的基本参数*_^。讲一下那Encoder,大家可能都知道尼康的3D测光,为了配合这3D测光尼康推出了所谓D系列镜头(就是可以把距离信息传递给机身)。那么这个D(距离)镜头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大家恐怕都见过 现在商品口袋上的条形码吧,用闪着红光的Scaner一扫商品信息就进了商店的电脑;尼康那D镜头里面也有根条码,那条码随着镜头距离的变化连续变化CPU通过扫描这条码就可以知道镜头当前的聚焦距离了,其实从电路的角度上讲这CPU实际上就是这条码的Encoder(简单编码器)的干活,鬼子是比较会吹牛的把他叫作CPU(其实里面倒是有个4Bit的CPU,早期是用富士通的,到后来就改用NEC的);另外再说一句就是ZOOM头里面还有另外一跟条码向CPU传递当前的焦距信息。呵呵,那神乎其神的什么D实际上说白了实在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其实有时候高科技想起来也是挺可 笑的。:-))

高超的光学设计只是向一只成功的镜头迈出的第一步,设计的再好生产不出合格的镜也是白搭。镜片的研磨我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将镜片安装到镜筒里去也不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大家老在说的尼康那个什么CRC技术,其实这CRC 在设计上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镜头最终装配的时候要特别的细心。回头再说说那28/1.4的所谓 DoubleCRC,实际上就该镜头的最后3组镜片在聚焦时相互“[屏蔽]”运动使对近距离聚焦时镜头仍能保持较高的呈像质量。其实如果把这28/1.4拆开就会发现,其实这3组镜片是以倒数第二组为基础做非等间隔运动的。机身通过小螺丝刀传过来的力通过一“行星减速器”带动倒数第二组运动,它的运动又通过一在镜筒壁上的“空间曲线齿轮”带动镜筒壁旋转;镜筒壁的旋转再通过另外两个“空间曲线齿轮”传递给两个精密丝杠来分别带动倒数第3和第一组镜片做“[屏蔽]”运动。从而实现所谓DoubleCRC,从动两组的直线运动距离大约是主动组的90%左右,这只镜头内部机械结构复杂装配困难,要求精度高。

其实这是尼康唯一的采用如此复杂机械结构的民用镜头,装配过程中的公差配合要求到2u以内。这样的公差要求就使得装配过程十分复杂,在自动化的今天这样的镜头还是只能自己动手(自动)装,所以在日本有人称此头为“百变妖”就是因为其为纯手工装配,天下没有完全一样的俩只头。其实尼康就是有一点爱钻牛角尖,怎么说呢?当初在搞F501的时候就是,从82年夏天开始尼康就开始为了把Honeywell 的TCLAF组件放进相机里而做努力。当时的Minolta和Omlypus也 在付出几乎同样的努力做AF版的X600和OM30,但是最终都是因为遇到太大的困难而半途而废;结果就是Minolta 为实现AF 全面放弃老的卡口结构,继续努力推出了着 名的α7000,而Omlypus就此放弃了专业AF SLR市场。只有尼康是又臭又硬,不知S。虽然成功的保住了老的F卡口也实现了AF,但是F501的推出实在是让人“爱你在心口 难开”,费了半天劲做出那么个不论不类的东西来。哎。

不过尼康最近好像也明白过来了一些了,把一些便宜的镜头拿出去让Tamron 和 Cosina OEM制造;从HOYA OEM 一些GlassMould的非球面镜片,降低成本。不过好像在最高级的光学制造技术方面尼康还是在又臭又硬地向前爬呀爬。哼按照F5的主任设计师的话说:“我们就是要打倒佳能”在95年夏天第一台 F5在试验室里诞生的时候,当时的设计小组抱着这“宝贝”合了张影。我却发现他们身后的墙上有个条幅“打倒EOS 1N”(绝对的中国话)。哈哈哈哈。强大的对手之间的竞争是激烈的,不过有时也是非常有趣的。就象我曾经问过尼康的营业部长:“你们的F3什么时候停产呀?”呵呵,他笑了笑说:“只要Pentax的LX一天不停产我们的F3就会一直生产下去”哈哈,用句中国老话说:“这就叫不争馒头争口气”哈哈哈哈,接着说这帮搞F5的家伙再接再厉又搞了个F100出来。其实F100就是个在电子部件方面超过F5在机械结构方面逊于F5的个小弟弟,不过连尼康自己也说F100是Junior F5。呵呵,F100跟EOS3一齐推出来,我说实话是不太看好她,但是经过了一年的考验。从尼康公司自己的统 计来看好像F100 VsEOS3大战中F100小得一分,经过了将近一年尼康在仙台生产F100的生产线扩大了3倍还在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这在尼康非专业相机生产的历史上还是 “绝无仅有”的,比尼康自己的乐观估计还要提前了4个月收回了全部的开发成本。应该说从商业的角度上讲F5和F100这小哥俩还是很成功的,估计尼康在F6的身上也投入了全力为了实现“打倒EOS1X”在努力再努力。呵呵,越说越离谱了,总是感觉我象是在说评书了。呵呵,好了,胡说八道了那么一大堆的乱七八糟。我也有点糊涂了,就先到这里吧。呵呵。最后不能忘记再说一声打倒G2。

哈哈哈哈,LOGO兄弟的这部分,越来越象说评书的了,呵呵,“最后不能忘记再说一声打倒 G2”也就他能说的出来。我也简单的说一说镜头。



标头



关于标头,毫无疑问,世界上最好的一只35毫米的标头是CARL ZEISS的标头。CONTAX产大概5只标头。听过一种说法,说PLANA50/1.4是人类迄今为止可以做出来的最完美的一只商业镜头。就我自己的使用来说,对于这只50/1.4来说,怎么样的美誉都是不过分的。

ZEISS还有另外几款标头。45/2.8是TESSAR结构的,重量只有90克,因为极锐利,所以一直被成为“鹰眼”。是野外摄影最好的镜头;50/1.7并不能见简单的说是1.4的廉价版。因为最大光圈做的比较小,实际上在收小光圈到一定程度后成像反而要比1.4那只要好。50/1.2的产量比较小,就跳过不说了。还有一只是配合G系列的旁轴的标头,45/2。理论上,这好象应该是世界上光学质量最好的一只35毫米镜头。

前两天论坛里有兄弟问我为什么不用标头,其实我自己也用标头。但的确很少,除了前一段时间在咱们调色板里帖的那组酉-臧的片子。主要还是考虑实用的原因。毕竟最好的镜头未必能给你带来最好的图片

关于广角镜头CANON的35/1.4L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只镜头。我相信这也是我选择CANON而不是NIKON的原因之一。我喜欢35毫米镜头的原因在《七种武器,之一》里面已经说过了。但是,不知为什么,NIKON死活不肯出35/1.4。

我觉得这反映了一个厂家是为了什么生产的问题。CANON做法的是围着摄影者转满,而NIKON要的是摄影者为着它转。

可能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知道,在历史上35MM的镜头曾经被认为是非常广的广角。而现在,28头已经成为很标准的广角头了。之所以28头可以成为标准的广角头,很大的一个原因也在于取景技巧的进步。使得摄影者更容易的驾御广角镜头。

28MM是很常用的镜头,拍照片初期一直拿它当标准广角来用。拍到现在,想法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了。现在,这支头实际上已经是我的标头。我希望在我手里,通过摄影技巧的提高,这只28头可以既象一支标准广角,又可以象一支50MM的标头。

我用过的比较好的28头原来是LEICA和ZEISS的旁轴机的镜头。对于单反的28头,我一直不太满意。很奇怪的事情,28头是使用率非常高的镜头,但是,就我的使用,好的28头却非常的少。ZEISS单反的28/2,8也是我原来很推崇的一只镜头,ZEISS的成像是令我放心的。

现在要说的是我最近用过的NIKON唯一的一支令我心仪的镜头:28/1.4。我在年纪比较小的时候是一直在使用NIKON的,最先让我上当的就是那支很多人在用的28/2,8AF头。我几乎无法表达我对它的成像的失望,那时候我用了很多办法来试图提高那支头的成像。到后来,我几乎快要怀疑我的持机技术了。所以,我后来经常毫不犹豫的表达我对NIKON的AF28/2,8(包括D)的愤怒之情。实话讲,我一直对NIKON的28头非常不满意。从8片的28/2.8,用到9片的28/2.0,这种局面到我后来买了NIKON那只老式的28/3,5后才得以改观。虽然反差大了一点,但是整体的成像还可以。但是,3.5的光圈怎么说也是太小了。28/2的那支也算凑合,勉强可以过关。(从此,我相信,的确,小日本不是把最好的东西卖到中国来。)

真正令我感到震惊的还是NIKON新出的那支28/1,4。好象有这么一种说法:28头是一种比较技术成熟的镜头,各镜头厂的产品质量已经非常接近,都已经很好了。而实际上,不知道是不是我太苛刻,我好象还没有用过满意的28的单反头。也可能我不应该用单反的28头去和ZEISS和LEICA的旁轴机比,但是,的确我原来无法接受几乎我用过的所有28MM的单反镜头。

而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单反相机的28MM镜头也可以做的比较出色。关于这支镜头的详细的结构技术资料LOGO_YU已经说了很多,就不多说了。

刚刚接过这支头时,首先感觉是取景器里非常亮。远远超过我现在用的单反机以及它的17-35/2.8。毕竟是大光圈,又是广角。真的很厉害,几乎让我怀疑这不是单反了。

28MM既然做到1.4的光圈,那么1.4时的光学表现无疑就是它最应该被关心的。如果这样的镜头还津津乐道于收小几级光圈像制质可以提高多少,那它就可以S了。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几卷的试片,NIKON这支镜头无疑是成功的。最大光圈1.4时的分辩率,锐度,反差都可以过关。(当然,我的过关的标准肯定要比大多数大家见的杂志报纸的要求苛刻的多,因为没什么商业目的。)

我也是第一次使用1.4光圈的28广角。得承认,1.4的光圈的确是太令人心动了。

实际上,我是很吃惊这支镜头的质量的。毕竟不用NIKON有两年了。我想我们可以从某一个角度来理解这支镜头的优益品质,毕竟这是一支价格昂贵的镜头,NIKON完全可以不怎么计成本的用最好的质材和技术把它做成他们最[屏蔽]的光学质量。

说到这里,得多讲一句,象28/1.4这样的镜头,咱们论坛里的弟兄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看它不上眼,但是,对于商业摄影师和有比较明确摄影题材的摄影师来讲昂贵的专业镜头的存在是有着巨大的实际意义的。同时,器材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帮助现代的摄影师们展现前所未有的光影以及美学效果。如果我们坚持抱着跟它们过不去的态度,不能说狭隘,至少也是不够宽容吧。

最后,关于这支镜头再感谢一下LOGO同志,虽然,哈哈,他老有时候也比较烦。

说到NIKON的28/1.4,不可避免的就要比一比它的竞争对手,CANON的24/1.4。

CANON的这支头是目前做到1,4口径的最广角的镜头了。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其实镜头做到1,4是有相当的难度的。甚至包括35/1,4这样看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镜头(我发现自己原来的LEICA的35/1.4头都有暗角,本来以为是个别的问题,S的心都有,后来听说别人的也是这样,心理才算平衡)。可见,24头做到1,4是很难的。

我自己是有很长的时间没有用单反的超广角了,毕竟,旁轴的广角和超广角的成像要比单反的好很多、很多。(具体的原因大家可以参看我的七种武器之一,讲旁轴机的那篇)但是,我发现最近我用的NIKON28/1,4和CANON 24/1,4都有相当的提高。当然,很大一个因素也是大光圈的独特效果。

24/1,4的成像我觉得没什么可说的。应该说和我期望的没有什么差距。非常好。虽然在我的实拍中没有发现,但是,据说,(呵呵,这样据说的传言在摄影圈里总是很多)24/1,4在全开光圈的时候四个角成像有一点松,没有中间那么好。我后来反思了一下为什么我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原来,我自己从来没机会在24头光圈开足的时候把被摄体放在四个角上,即便有,也是在焦点之外。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由于摄影技巧和对视觉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在很多的摄影领域,广角镜头的应用比例在大幅度的提高。这样,就必须要求广角的设计也要不断的发展。

很多时候,我们在需要广角的[屏蔽]效果的时候也需要更多的镜头的景深感,以强化图片的视觉效果。这一点在商业摄影上尤为重要,毕竟商业在玩创意的同时,拼的就是器材。所以,24/1,4出来也是必然的事情。

对于我来说,我的客户是不接受100度以上的胶片的(当然,偶尔的柯达康200是例外),很多时候在比较暗的情况下,又是不允许用或不应该用闪光灯的。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大家知道我用旁轴机,可以用比单反机慢一点的手持速度,但是又不是所有的题材都适合用慢gate曝光。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增加一级甚至两级光圈对于我,是非常有必要的。考虑到镜头支出的增加和拍出的图片的回报,我想还是会有不少职业摄影师会对28/1。4或CANON的24/1。4这样的镜头有兴趣的。



大口径镜头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谈谈关于大口径镜头的问题。



很多照片拍了一段时间的兄弟都存在这个问题。大口径镜头无疑是昂贵的,但是厂家还在不断的推出更大口径的镜头,为什么呢?

很多人肯定知道大口径镜头的特点是可以提供在更暗的环境下的摄影,而作为专业摄影,摄影师看中的更多的恐怕还是大口径镜头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这一点在人像头上更明显。

关于人像头各家镜头厂商对于人像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一般来讲,从75毫米到135毫米的镜头比较容易被成为人像镜头。常见的人像头一般集中在85,105和135。这里面我最喜欢85头,一方面光圈可以做的更大;另外,用135头拍人像,如果是全身的,距离需要太远了。如果在室内,容易耍不开。85头各家几乎都有产。就谈谈大口径的几只吧。就我用过的,我觉得最差的是NIKON的85/1,4。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在前几年,居然还有人管它叫什么“人像王”?那头反差大的实在没法用。和NIKON的名声实在不相称。我经常安慰用它的兄弟们:不是NIKON的技术不行,那只头实在是设计的太早了。

为什么太高反差不好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反差低一点的镜头,如果需要反差高的图片可以用高反差的胶片来找补,而高反差的镜头,很多细节在通过镜头的时候就已经损失了,你没有任何办法来找回它。

在前十几年,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时候。我们周围用相机的高手多是报社的记者,而且那时候的胶片也够差的,记者们用来发稿的图片当然是反差大一点,显得立体感强一点好。这种观点慢慢的流传到现在,难免会还有些残余。但是现在,我自己选的镜头,为我自己拍的东西,要那么大的反差,有什么好的呢?PENTAX的85/1.4那支好很多,不过,比较贵。

成像最好的没有任何疑问就是ZEISS的那支85/1,4。毕竟ZEISS就是ZEISS。象85/1,4这样的镜头,焦点成像就不用说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焦外成像。在这方面,很显然ZEISS的焦外要自然柔和的多。我原来用NIKON拍的片子,有些焦外的人头变的跟黄瓜似的,唉,没办法。更令人吃惊的是,ZEISS的这支镜头非常的便宜,甚至便宜过NIKON的那支85/1,4。前几年,ZEISS还出过一款限量的85/1,2。可以想象,价格极其昂贵,没办法,德国造的。我还没机会试这支头,无法想象它的成像的优异之处,不过说实话,这种镜头也不是给我们这种摄影师用的,幸好,还有其他的选择,这就是CANON的85/1,2L。

在咱们论坛里,CANON和NIKON不时就会打的如火如荼一下。说起别的来,可能两家还各有胜负,可是,说到85头来,呵呵,NIKON实在不是CANON的对手。

对我来讲,有三只人像头是我最喜欢的,一支是LEICA的那只老的75/1.5,一支是ZEISS的那只85/1.4,另一支就是CANON的85/1.2。

既然是1.2的光圈,肯定,1.2时的表现就是最重要的。(可以想象,不会有疯子花那么大的价钱去买一支1.2的镜头,然后收到5.6去用它)。对于这种镜头,谈论它的最佳光圈什么的是没意义的。

从取景器里看85/1.2是一种很独特的感受。虽然更长的镜头可以达到类似的浅景深,但是,它们又没有人像头那么好的[屏蔽]效果。85/1.2的实拍效果无疑也极出色。即便全开光圈,成像也无可挑剔。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这支镜头,但是我还是想推荐大家,只要有可能一定要考虑它。这是极少见的可以和德国头媲美的日本镜头。

另外,在这里要说一句,在使用象85/1.2这样的镜头时,在开足光圈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手动对焦。因为景深实在太浅了。浅到什么程度呢,大概是如果对准你的瞳孔对焦,那么你的鼻尖就有可能是虚的。说到拍人像的对焦,要补充一下,我经常看到对焦有问题的人像作品,你的对焦点应该是眼睛内的细节,如果使用的是裂像或微棱镜,对焦的基础至少是眼白和黑眼球的交界处,这样拍的照片才有可能在大光圈下还足够清晰。



关于长焦头



我很少使用长焦头。唯一的例外是300/4的一支。很早就在用,一直到现在。之所以不怎么用长焦头的原因是基于我的摄影理念,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我不太喜欢构图简单化。好象在初学摄影的时候,经常听人说要尽量剔除掉照片中没用的东西,不要让其他东西干扰主体等等。这一点后来常常被误解为,要砍掉其他东西,只剩主体。其实不是,很多时候,主体所处的环境很能帮助我们了解主体,而且会提供更多的视觉趣味点和内容的延伸。关键是,你在取景时如何处理主体旁边的其他内容,如何进一步提高技巧来组成这张图片。所以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很少使用长镜头。很显然,广一点的镜头更适合我的拍摄。

当然,这也一点不妨碍我对长焦头的浓厚的兴趣。我自己常常的也乐于沉浸在长焦头美妙的视觉效果中。

说到长头,我觉得有必要提到CANON的一支非常好的镜头,就是网中人兄极力推崇的200/1,8。我准备在这篇帖子的下半部分再讲它,这里先跳过去了。

变焦头先声明一点,我自己原来是不用变焦头的。一方面是我经常用的是旁轴机,没有什么变焦头;另外也是对变焦头成像的考虑。毕竟不是做新闻摄影的,我需要的是图片内容和影像质量最完美的结合。一张图片,我觉得,除非是绝无仅有的内容,否则,我一定要尽可能的提高它的影像质量。

当然,变焦头也有它的好处。无疑,它一支可以顶好几支定焦头来用,减少了换头的时间,也就意味着可以抓住更多精彩的瞬间。让你可以少些遗憾。

从理论上,变焦头的成像是很难和定焦头相比。很多时候,变焦头就是在折中。但是,我们也不能无视镜头厂家对于发展变焦头成像质量所做出的卓越的努力和成效。我个人比较欣赏CONTAX和CANON(L级专业)的变焦头,我承认,即便是以比较高的要求来衡量,它们也已经非常接近专业定焦头的成像质量了。

说到这里,要说什么是要求。如果你的片子只是在杂志上印一个不大的页面,你对镜头的要求就不会太高,而如果有一天你要来做幻灯演示或高水平的图片展览,你就一定要严格要求你的图片质量。

好象前几年,有一届什么摄影大赛的大奖的片子是奖给一张用28-200这样的变焦头拍的片子。我承认当我看到那张片子的时候,我是很震惊的。我实在不明白,成像那么差的片子为什么可以得到全国的大奖(当然,我在这里没有否定拍摄者的意思,毕竟,那张照片其它各方面都很出色。而且,我敢肯定,随着她本人摄影水平的提高,她也会摒弃那种镜头的)。我的建议和大家经常能听到的关于定焦头的建议是一样的,就是,不要买变焦比太大的镜头。除非,你拍摄的是成像质量不会影响影像力量的图片。

另外,要非常小心的使用超广角的变焦头,它们通常要比超广角的定焦头更容易产生变形和眩光。说实话,我个人是很不想用超广角的变焦的。除了上面的两个原因之外,我觉得在用超广角的时候往往镜头里面已经包括了非常多的内容,再变焦就只会添乱了。另外,用超广角头时,调整镜头和被摄体之间的很少的距离就可以很大的改变视觉效果,一般也够了。特别是CANON出了24/1,4之后,我想就没必要再在超广角变焦头上考虑太多了。



购买指南


呵呵,好象我很难不写指南这部分。虽然我很想偷懒。由于购机者的基础不同,拍摄的方向也不同,所以,提出一个能通用一切的购机方案很显然是不适合的。

先针对初学者吧。我们先做一个假设,这个初学者是一位非常认真的摄影者,并打算在未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准。首先,虽然通过简单测光、完全的手动控制曝光和手动对焦可以更好的学习到摄影的基础知识,但是考虑到以后拍摄的方便和延续摄影的兴趣,还是推荐你使用带一些自动功能和多种测光方式的相机。具体的机型,在咱们的论坛上,很多兄弟有非常精彩的帖子,在这里我就不罗嗦了。大家看论坛和网刊。对于已经有比较长的摄影基础的兄弟,我觉得我的建议可能有一点用。



首先是相机品牌的选择。



是不是相机的品牌比较难选择呢?其实不是。

PENTAX是非常好的相机,虽然有人抱怨PENTAX最近几年的发展重点完全不在35毫米相机上,但是,它还是推出了MZ-5、MZ-3这样出色的相机,和43/1,9这样近乎完美的135镜头。可惜,在中国市场上,PENTAX其他器材要不是很难买到,要不就是价格太贵。而且,PENTAX的[屏蔽]机的技术比较一般(或者说它也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屏蔽]机,虽然它的其他相机性价比很高),也影响了它的使用,毕竟,大家最后都会升级到某个品牌的专业[屏蔽]机上面去。

MINOLTA我很不熟。知道它有几支L头成像很好,但是它的价格和维修以及全系列问题在中国现在不那么好解决。所以,他们都不会对另外两个著名的日本厂商NIKON和CANON的威胁。

关于CANON和NIKON的选择咱们论坛上总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就CANON和NIKON掐上一架。我也不敢说我对这两个品牌的认识就一定正确,但是,我自己觉得,和其它兄弟比,我有两个优势,可以比较接近客观的评价这两种相机。首先,我在同时使用这两个品牌的器材,而且时间都很长了;同时,我的主力相机又不是这两个品牌的机器。

我好象是从来不参与C和N之间的争论的,本来很多是争不明白的。对于一部专业相机来讲,它是有它特定的用途的,他们之间常常是不具有可比性的。比如说,CONTAXS2和RTS很难说谁更好,因为,他们的用途是不一样的。其道理就象很难说跑车和吉普谁更好一样。不过,CANON和NIKON的使用方向都太相同了,不打架,唉,也难。

说到这两个牌子的相机,我想先说说一些机身、镜头外面的东西。

我也是比较晚开始用CANON机器的。我最早一直是NIKON的用户,很多年了,原来受一些莫名其妙的流毒,也认为CANON的镜头比较软,自动功能很垃圾之类。甚至,接触CANON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它还是有抗拒心理的。在我心里,NIKON是专业的唯一代表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后来由于工作的缘故,我接触了很多国外的[屏蔽]摄影师,从他们手上明显可以看出,在单反机领域,专业的CANON是在取代专业的NIKON。因为是靠照片吃饭的人,他们的选择无疑也是最有参考价值的。看到他们手里的片子,我才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过于保守和偏执了,才发现,我们对于NIKON实在是太迷信了。这也成为促使我的单反机从NIKON改成CANON的主要原因。几乎在我一开始学摄影,别人告诉我的CANON几乎永远都是,镜头反差小,锐度和NIKON不在一个档次上之类。唉,在中国学摄影,真的是太难了。

而对于CANON的很多正确的认识还是来自于真正使用过它之后,我明白了一个我们一直在说的很简单的道理,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要承认,这些年来,CANON一直走在35毫米相机产品的前沿(我指的是成品,不是指实验室里的概念。毕竟,如果不计成本,很多厂家都能开发出惊人的家伙)。很多很实际的优势,让我对CANON有信心,而对NIKON很失望。比如,EOS-1N的同时,NIKON的90X明显要差很多;比如超声波马达;比如多点AF;又比如一些很实用的镜头,CANON的17-35出来非常久之后,NIKON才有生产,同样的例子还有28-105,28-70/2.8......这些。感觉NIKON在技术上总是疲于应付,总落在CANON的后面。CANON有防手震头很多时间了,现在听说NIKON也在开发类似的产品。对于业余摄影更是这样,NIKON在欧美早已丢了大半江山,而且有越丢越多的趋势。看来,守旧吃老本就是不行,为了这个,当年的LEICA败在NIKON手下,现在NIKON自己呢?是不是又在走自己竞争对手当年的老路呢?

直接说说机器,先从机身说起吧。

比较CANON和NIKON的高级业余机机,50E和F70。我觉得这里面没有什么可比的。F70在我看来属于设计上绝对有缺陷的相机,操作上太不方便了。眼睛要经常离开取景器才能调校各种数值和功能。我说过,如果有人要白送我NIKONF70,我一定会说:NO。

再比较准专业机,F100和EOS-3。很抱歉,我没有用过F100。EOS-3给我的感觉是技术含量很高,可靠性也不错。作为专业摄影师的备用机和高级摄影爱好者经常的选择,这两款相机在总体上都同样出色。所以,在这个档次上NIKON和CANON还是没有分出高下,我们再来看看[屏蔽]机和镜头。

EOS-1N和F5考虑到F5要比1N晚很久才推出来,一般的来讲拿他们来比较可能有一点不太公平。可是通过使用我们会发现,这对于1N来讲,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于这两部相机,可能有各种看法。我只想谈谈我自己的想法。

在我当初决定写七种武器的时候,我选择的单反相机就是EOS-1N。我当时的想法是,我要写一部在技术上能代表35毫米单反相机目前水准的相机。

CANON公司的EOS系列产品的成功应该说是最典型的高技术产品的成功。在EOS产品的初期,甚至在EOS-1出现的时候,CANON的产品还不足以对当时的霸主NIKON够成很大的威胁。但是,1N的出现标志着CANON的高技术策略赢得了胜利。起初人们对EOS系列注意的重点还只是在优异的自动对焦速度和对眼控对焦的惊讶之中,而1N的推出标志着CANON在35毫米制造技术上的全面领先。在1N推出之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什么35毫米的专业相机可以和它竞争,这在技术飞速发展的20世纪末,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毕竟,1N已经是一部没有什么缺点的相机了,或者说,在35毫米相机里,也算是“完美”了吧。而F5晚了这么多年推出来,我用了,似乎也还不能得此盛誉。

我不想过多的在细节的问题上纠缠,大家想比和我一样,对于长篇累牍的比较1N和F5的文章已经厌倦了。那么,我就只说我的结论吧,虽然我自己已经很久不用35毫米的单反机了,但是如果现在有一项工作让我必须从新选择35毫米的相机,我的选择会是EOS-1N。

原因有以下几点:1, 首先,CANON的售后服务要好的多。毕竟,相机是件比较容易损坏的东西。NIKON在中国针对非专业摄影师的售后服务真的令我没什么可夸的;而CANON要好很多;2,从镜头的配置而言,CANON是绝对领先的,这我们后面会说;3, 从这十年的情况来看,我对于CANON的技术革新非常有信心,而NIKON则越来越令我失望;4,现在CANON的价格要比NIKON有优势,从机身到镜头。

很显然,可能不是每个兄弟都有我这样的机会去一一实验CANON的器材。那就容我说说我对CANON产品的建议吧。

首先,我觉得,1N是非常值得信赖的机身,如果在我手里它能经受住考验,对于大家来讲,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要买EOS的机身,而且你的要求又比较高,那么,一定要买1N。

对于镜头,还是忍不住要和NIKON来比。我说过,如果现在再让我选3只单反相机镜头(我一般觉得3只镜头是很多摄影师使用镜头的下限),我会选择21,85和300这3只,如果再加一支,会是35头。

那就从这3只头说吧,NIKON的广角头我最推崇的无疑就是上面提到的28/1。4,成像极为出色。它的对手是同样出色的EF24/1。4。实事求是的讲,这两只镜头很难分伯仲。但是,我自己还是会选择EF24/1,4。原因很简单,24广角头的视觉冲击力要比28的强很多,而且,以我现在的取景技巧,不过分夸张超广角的[屏蔽]变形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也就是说,24头使用的一些弱点是可以靠我自身的力量能解决的,所以。

CANONEF85/1,2的对手如果是NIKON的85/1,4,那么我会觉得这对于NIKON来讲不太公平。因为NIKON的85/1,4的确是一支老头,成像没有CANON的好是很正常的。但是,NIKON还有自己的看家法宝,就是135/2的DC头。呵呵,不过CANON自己的135/2也极出色,不输NIKON那支。我希望NIKON能看到自己在人像头方面的差距,再出些好头。

至于300/4这支(我不会去想用300/2,8,太不方便了),倒是比较容易解决。NIKON的300/4原来一直是我非常满意的镜头,现在,我也会给CANON的300/4镜头在成像上打同样的高分。可惜,对于NIKON来讲,非常不幸的是,CANON的这只是带防手震的。而对于一支长头来说,手震是干扰成像素质最致命的因素之一。其实,每个摄影者都会感受到,如果他的选择是CANON,在镜头上很明显是有更广阔的挑选余地。更不要说超声波头的对焦速度、防手震头的方便以及EF系列还有那么多的TS-E的[屏蔽]调整头。

关于镜头:前年哈苏厂公布了对世界上几百支镜头的MTF的测试,最后总结出世界上大约不到20支的[屏蔽]镜头,其中CANON占了3支,NIKON一支没有。我是很相信MTF和哈苏实验室的可靠性和权威性的。所以这个结果绝对值得借鉴。

我不知道,我对于NIKON的失望是不是有点夸大。但是作为一个老辈的专业35毫米的老大,NIKON现在真的很可惜。作为一个使用NIKON多年的摄影者来讲,我有时候也挺替NIKON惋惜的。但是NIKON这几年的确在镜头上的进步很小,当CANON生产了85/1。2时它没有动静,CANON开发了200/1。8,它还没有动静。真的很可惜,当年NIKON发售300/2。0镜头时,无疑,每一个人都认为NIKON就是专业的代名词啊。


[ 此贴被暗面佛在2006-12-20 19:53重新编辑 ]
顶端 Posted: 2006-12-20 19:41 | [5 楼]
暗面佛



创作大师奖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The Game!
等级: 资政组
家族: 空の軌跡
发贴: 7362
威望: 11
浮云: 216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9-28
最后登陆: 2015-03-2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overdraft // n. 透支,透支额 ]


旅游摄影

G2新作:2003-4-3

旅游摄影



毫无疑问,旅游摄影是所有摄影领域里最令人感到惬意的。
从摄影的角度来说,无论摄影的过程中遇到多大的困难,你的图片、沿途的美景以及好客的当地人的喜怒哀乐都是一生中无法忘记的。
而从生活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旅游摄影师意味着你的生活中会有比较多的美景、美食、香槟当然还有艳遇。
我意识到这点比较晚,大概也就只有2、3年的时间,主要是因为我作为一个旅游摄影师是无意中被媒体发现的,而之前我的拍摄题材都要我在非常严酷的环境里工作。第一次作为一个旅游摄影师的拍摄是一个关于海岛的专题,有一个机构邀请了我们几个摄影师去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我们住的酒店当然都是超5星的,食品,哦,就不用说了;房间,里面的奢华也不讲,酷的是我们每个人的阳台上都有一条水道,可以弯弯曲曲的顺着它游到总的大游泳池里。晚上的时候,我问同行的一个法国的“著名旅游摄影师”(打引号的原因是在我原来的领域里,这样的摄影师是很被人看不起的,但拍旅游的片子,他的确很有名,而且挣钱!!),感觉怎么样,他说:“哦,还可以啦,不过,条件有点差,你知道,在马尔代夫的时候,我们住的酒店,每个房间里都会有个游泳池的……”
我听了,当时就倒……

拍摄前的资料准备
旅游摄影和常规旅行最大的区别在于摄影成为旅行中的主旋律,这样的收获和主要观光,间或拍些图片的旅游者是完全不同的。
有了一个好的准备,你的摄影工作基本就算完成了一半。制订计划和了解你的拍摄对象绝对是重要的,试图在旅途中确定方向多数都行不通。在动身之前通常我会和编辑讨论很长时间。好的编辑会在交给你选题的同时和你一起分析专题很长时间,还帮你搜集相当多的资料。其中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国外的书籍和期刊,也有一些来自当地的旅游局和旅行社。我也会上网和跑去图书馆搜集一些资讯,还会从各种论坛和个人网站上了解大家对我要拍摄的地方的看法。
和编辑交流的另一个目的是了解他们杂志(或客户要求)的风格。无论摄影师多么有自己的风格,也一定要和杂志的整体风格协调,否则你们的合作不会长久的。

下一件要做的事情是看其他摄影师拍的那个地方的图片,重要性我后面会说。
然后的工作就是准备器材、确定具体的线路和行程。虽然我自己也经常在专业的摄影杂志上发表一些烦琐的器材文章,并为一些专业器材厂商测试器材,但是通常还是会在动身前向有关的器材专家讨教相当多的有关特殊器材的使用知识,尤其是闪光设备、特殊画幅的相机和野外的摄影附件。我的多数题材都不是仅仅靠2个机身4只镜头就可以完成的,特殊的器材和有创意的技巧非常的重要,因为编辑和读者不在乎你到“那里”的拍摄时间有多短,他们只要看到与众不同的照片。
当然琐碎的事情还会有很多,护照、签证、机票、保险、身体检查、各种证明要一件件的落实。

器材准备:
我的旅游摄影中最通常使用的是35毫米相机,当然我尤其偏好旁轴相机。
旁轴相机是接近拍摄生活最适合的相机,它最大的优点首先就是轻、小,自己带着方便、也不刺激别人。拍跟人有关的片子,最基本的是能接近你的拍摄者,并令他放松地接受你的拍摄。
近几年我的喜好已经由莱卡的M系列相机转到康太时的G系列上了。无论如何自动对焦和高速过片对于旅游摄影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喜欢旁轴相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它的镜头成像好好过单反相机,尤其是广角镜头。这是由于相机的结构造成的,由于没有了反光镜,旁轴相机镜头的最好一片可以尽可能的接近胶片,这样,变形和像差可以得到最完美的校正。
但是如果有特别的需要,我也会使用单反相机,主要在使用微距和长镜头的时候。
CANON EOS-1V和它的前身EOS-1N是我最喜欢的单反相机。我尤其欣赏1V的防水性能,这在户外摄影中是非常重要的。EOS-3的眼控功能我也很欣赏,在完全熟悉了以后,它异常的方便。

镜头:
每一件事件,无论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一定有一个场面能够成为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画面,而其他却有许多帮助表现它的画面。而决定如何处理每一个画面,完全是摄影师内心主观感受的写照,所以,从理论上,每一幅画面一定有一支镜头是最适合表现它的。但是实际的拍摄中很难达到。所以摄影师一般在拍摄中会慢慢的形成对镜头的偏好。我个人喜欢广角镜头,可能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喜欢复杂的构图和画面,放进更多的因素。
我最喜欢的是CONTAX用在G系列上的21毫米镜头,它具有惊人的光学素质以及惊人轻小的便携性。
35和75毫米镜头也是我常用的。LEICA M系列的35/1.4和75/1.4是我的至爱。
我基本不用变焦镜头,听听镜头厂商的话是怎么说的:一些新出的变焦头的成像质量已经非常“接近”定焦头了。
关键就看你觉得对图象质量的要求和拍到图象哪个重要了。如果只是用在杂志上,在要求画面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即便是做跨页,编辑们会认为变焦头的和定焦头之间的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虽然在理论上变焦头不可能在各个焦段上都有非常好的光学表现,但是在实用中还是有极少数的变焦头可以取代定焦头,我现在唯一一只在用的就是ZEISS为新的CONTAX N1相机配的17-35/2.8头。
如果你完全选择定焦头,虽然可能在拍摄中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劳,但一定会在最终看到图片时得到更满意的效果。我一直坚持完全使用定焦头,除了追求尽可能好的影像质量以外,我也格外需要定焦头的大光圈。在使用中觉得比较好的镜头组合是:35毫米旁轴机+21,35,75(或90)头,再加上35毫米单反机和24/1.4,85/1.2,300/4和1.4X这几只镜头基本上就够了。

胶片
在胶片的使用中,在几乎任何可能和不可能的情况下,我都坚持使用低速和中速胶片。国外很多要求严格的杂志都只接受品种很有限的几种专业反转片,我相信中国的高档杂志很快也会过渡到这样的要求。
我通常使用的胶片还是那几种:
FUJI的VELVIA,拍风光一贯的非常好,在拍摄人像方面,它也表现亚洲人肤色的质感方面也很独到。高反差高色彩饱和度高清晰度的胶片,曾经是我的标准胶片,但我现在用的少,因为我现在不喜欢夸张的东西。
富士PROVIA100F是我用量最大的胶片。RDPⅢ是现在世界上颗粒最细的E-6工艺的反转片,虽然在反差上没有RVP那么大,但是一方面感光度要高一点,另外,RDPⅢ的胶片增感起来(比如说EI400)也比较容易。同时,RVP在表现有些需要准确还原的东西上是有困难的。所以,RDPⅢ是更全面的胶片。RDPⅢ是一种很“严肃”的胶片,适合拍比较有文化味的图片。
柯达E100VS:很细腻,反差和色彩饱和度也很高,适合拍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美好的旅游因素,比如说蓝天和沙滩、花儿和雪山之类的。
高速片:富士PROVIA400F。要说明的一点,我很少把PROVIA400F当作ISO400来用,如果需要ISO400的片子,我通常会把RDPⅢ增感到400。而PROVIA400F我是把它增感到ISO800或者ISO1600来用的。
我从来不使用彩色负片,因为从成像的角度来说反转片要比负片好的多,另外,杂志和国外的图片经纪公司都不收彩色负片作品。我也知道我的一些摄影师朋友特别喜欢用负片拍摄旅途,主要是印成照片挂在家里或者展览比较方便。不过我还是觉得随着数码输出技术的进步和普及,用反转片输出成照片在质量和成本上已经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

我在旅途中一直在使用户外活动专用的防水袋来保存胶片,防水倒在其次,主要是为了防尘。当然,我没有理由不把未拍的和已拍的胶片分别放在不同颜色的防水袋里,这样在找胶片的时候要方便很多。防水袋最好有大大小小各种尺寸的,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放置其他摄影器材,甚至包括照相机。

在准备出发时,我会计算胶片的使用数量。如果不熟悉那个地方,只有按照自己的估计来,通常我平均下来一天会消耗15-20卷胶卷,乘上拍摄天数由此可以估计出我需要多少胶片,然后再多带一点。
我拍摄胶片要比我认识的绝大多数摄影师都密集很多。在我看来,摄影师在拍摄中需要在对事件和场景的变化和不断深入了解中不停的拍摄,才能最终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照片,这期间根本不应该考虑胶片的问题。

三脚架
我只用一个牌子的三脚架,就是法国的捷信。尤其喜欢捷信碳纤维系列,其中最适合旅行摄影的2系列和3系列的,重量很轻,但是绝对的稳固。我通常使用的是1227 MK2。
如果携带600/4这样重的镜头,我会使用2只三脚架,分别把镜头和相机支起来。
如果在风很大的地方拍摄,我会把沉重的摄影包挂在架子下面,也足够保证要求很高的稳定性了。如果携带的是重型的120相机或者大画幅的器材,捷信还有3系列或者5系列的碳纤维三脚架供选择。要提醒的是,碳纤维的三脚架不能抵抗过大的横向切力,在运输途中不要在它上面压太重的东西。
旅行途中我一般都用球型云台,通常是acra swiss的BI。不过使用球台一定要注意的是要经常清洁。

其他:闪光灯、包、数码
我从来都是带着闪光灯出gate的,有时候甚至带3、4个闪光灯在路上。闪光灯不光是在晚上用,在白天也经常可以拿来补光。尤其在时间紧迫,拍摄条件又差的时候,尝试用闪光灯来带来不同寻常的视觉效果经常对我有帮助。由于大多数采用慢gate闪光同步,我不是很在乎相机的最高闪光同步速度是不是很高。
一定要带长的闪光同步线,一根0.5米的适合拿在左手离机闪光使用。但有时候可能会不够,需要一根更长的。
我有很多种摄影包和摄影箱,但是每次出gate前我都很头痛要带哪些。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是中型是双肩摄影包和再小一点的单肩背摄影包。
最大号的双肩摄影包只有在山岳摄影时才有用,而中型的在一般的旅行中要灵活很多,当然,都需要可以[屏蔽]三脚架的那种。当然双肩摄影包在取器材的时候是有点不方便的,通常我同时会配合用一个中型的摄影腰包。
我从来不在旅途中使用大型的单肩摄影包,虽然电影上的摄影大师们都是那么做的!大的单肩摄影包装满了器材以后是极其沉重的,摄影师的腰会很吃力,与其那样不如同时使用两个小一点的单肩摄影包。

器材运输和摄影助手
如果是一般的旅游,肯定,轻装是你首先要考虑的,除非有特殊的要求,定焦头一定要让位于变焦头,用不上的东西一定不要带。而对于以摄影为目的的旅行来说,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则完全不一样。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拍摄计划包括什么,所携带的器材应该完全从要拍摄的题材来决定,该带的东西都应该带上。方便携带的,一定要带上;不方便带的,克服困难也要带上。
一个最正常的专题或许需要5-6台左右的机身和2-3倍于此数目的镜头,加上胶卷、三脚架和其他的附件,应该会填满4个巨大的箱子。在乘坐飞机的时候这是个问题,但是由于和我合作的机构都和当地的航空公司有很好的关系,我还没有遇到过真正的麻烦。
当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需要这么多的装备去旅行摄影。最另我惬意的一次是在柬埔寨旱季进行的一次旅行。这是一次属于我私人的旅行,而且在动身之前,已经知道需要借助可怕的当地交通工具(比如洞里萨河上的快艇,越野摩托车,甚至[屏蔽]直升飞机),所以我只带了一套35毫米的旁轴相机和一台轻小的35毫米全景相机。结果几乎所有的朋友都说那些照片是我一段时间来最感人的东西。
拍摄中一条很重要的规则就是:常常的,考虑器材的问题多了,考虑摄影本身的问题就少了!
在乘坐飞机的时候有一点是特别要注意的,一定不要让你的胶片过X光检查。根本不要相信X光机上说的“胶片安全”之类的话,经过几次X光照射的胶片一定会有变化。尽量和气地和安全检查人员商量请他手工检查你的胶片,反正我从来没有被拒绝过。原来国外的机场对于放置在透明塑料袋里的胶片都很马虎,看看就过了,但是“911”事件以后很多机场都加强了戒备,如果不过X光,则需要用强力吸尘器从塑料袋里收集一些气体和微粒化验一下后才可以通过,这或许需要一点额外的时间,所以你最好提前一点到机场。

我很依赖摄影助手,如果预算不允许,我会考虑请当地人为我扛器材,但是还是和经常配合的助手好。有次出国,我在当地请的助手换一卷胶片比我拍一卷胶片的时间还长。

关于拍摄:
一到目的地,我会立刻……不,绝对不会立刻开始工作,我会跑到当地最大的图书市场去,看看有什么好的拍摄当地的画册,立刻买下来。了解别人怎么拍的很重要,尤其是要研究国外[屏蔽]的摄影家们是怎么处理那个地方的。学习的收获是:一旦知道别人怎么拍的,你就千万不要也那么拍!摄影就是这样,对于拍摄的内容你不仅要在观点上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想法,还要在摄影语言的运用上和其他人不同。通常如果在取景器里看到在其他画册上似曾相识的画面,我就不会按下快gate。
这是我觉得回来可以交差的主要秘密,我的编辑不会在其他地方看到和我拍的类似的图片,由于经常可以见到与众不同的图片他就会对我格外有信心。

需要拍摄的内容:
如果有可能一定要拍摄尽可能完整的当地情况,即便短时间用不上也可以用来丰富你的图片库存。下面是我每次拍摄中要参考的内容目录,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需要,但是如果可能,我会把它拍得尽量完整些。
1. 主要的风景点
2. 典型的当地建筑
3. 人物肖像
4. 当地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
5. 典型的特色服装
6. 购物,当地特产
7. 交通状况、特色交通工具
8. 当地的旅游设施,高档酒店和特色旅馆
9. 自助、徒步或一些特殊项目的旅行方式
10. 风俗和禁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
11. 气候与天气
12. 关于节日
13. 餐饮
14. 特色人群(包括不同的民族、职业)
15. 生态和环境
16. 地貌、地质
17. 动植物
18. 宗教
19. 其他特色文化(文字、历史、绘画,戏剧,曲艺,建筑,雕塑,工艺品)
20. 其他:经济、人口和民族、自然保护区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具有最典型意义的影像是一定不能够落下的。至于什么是最典型意义的影像则是对摄影师最大的考验了。

拍摄中的技巧:
观察与拍摄
我还记得十[屏蔽]我第一次去酉-臧拍摄时的情景,那时候的图片现在看起来依旧很难忘,但是,只是对于我,别人并不受到感动。为什么呢,是因为我那时候还没有看到酉-臧的精髓,自然也不能够表现出它自己独特的气质。现在我已经又去过很多次酉-臧了,而且出了两本关于那里的图书,返过来再看那时侯的照片,不是我现在的技术有多大提高,而是我学会了观察那里。很多感人的细节和场景被我观察到,所以我才可以记录下来。
现在我也经常用酉-臧作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观察力。到达一个地方,在开始拍摄之前要先观察一段时间,找到什么是你最应该拍的。
通常在一个地方我会尝试把工作分成两段:先熟悉拍摄地点,拍摄一些浮光掠影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什么是我要的,什么是当地典型意义的影像,然后再动手真正的拍摄我认为重要的图片。
另外,我认为在拍摄中的学习和领会也是很重要的。我常常在前往一个地区前仔细的了解该地区自己的艺术风格,然后在拍摄过程中印证这些风格,并常常在我的拍摄中借鉴它们。因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手法,偶尔模仿一下会拍出很有趣的照片。而真正的考验在于对当地生活的理解,我希望自己能够尽量的从当地人的视角出发去看待那里发生的一切,而且是比较积极和乐观的。

远中近景、特写
拍摄一套完整的专题一定要包括大场面、中景、特写和运动,这样可以给图片编辑留下更大的余地。
遇到特别好的影像时一定不要忘记同时要拍一幅竖画幅的,可以给杂志做封面用(记住,给杂志封面拍的图片上面要多留点空间出来,一方面是留出杂志的名称,另外,人们在看竖画幅图片时容易忽视最上面的东西)。多替编辑想想,你们会成为很好的合作者和朋友。
各种气候和光线:晚上拍到晚上、雨雪
我不强求一定在每天的某一段时间拍照片。不过很多摄影师的老经验永远是不过时的,比如说清晨和黄昏的光线是最诱人的。但是中午的时间也不要浪费,可以在这时候拍摄建筑内的题材。
我特别喜欢暗弱光线下的影像,因为这时候其他摄影师多数会把照相机收起来了,所以大家通常不容易看到暗光下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妙。只要有一点点的光线,我就会取出相机来拍,当然,困难是有的。有些格外严谨的杂志和出版商只接受非常有限度的几种中低速胶片。所以暗光下的暴光时间通常会长达几秒,不论有没有三脚架,处理起来都会是十分困难的。尤其在手持拍摄时,就同一个画面可能需要拍摄上百幅,里面应该会有一两张是足够清晰的。

还有,坏天气是摄影师最好的朋友(!!)。无论是雨雪冰雹还是狂风大作,所有平常的生活场景在坏天气的时候都会变得格外令人触动。所以不要在任何时候收起你的相机。

拍摄计划:
和拍摄记实专题不同,旅游摄影的拍摄计划多数是在动身之前就制订好的,具体到某天拍什么。到时候基本会严格的按照拍摄计划行事,除非有什么重要的突发时间,比如临时了解到了当地有难得见到的宗教仪式。
隔几天做做笔记也是重要的,看看自己的工作完成到了什么程度,客观的评估一下后面工作的难度;记录下拍摄中的经验也对以后的工作有帮助和借鉴。
在动身之前我会和编辑沟通好,尽量不要跟文字记者一起旅行,因为他完成一项专题需要的时间要比我少的多。
我非常反对我自己既拍照片又写文章。但是很多编辑都会说:你书都出了几本了还怕写吗?其实作为摄影师观察的角度和文字作者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些特殊情况下,我也只能担负起文字工作,这时候我采取的方法是减慢拍摄速度,尝试不为了摄影而去观察。通常的结果都是心力交瘁,能交差就算不错了。

和当地人交往:
在旅行途中拍摄“人”是最经常,但也是最困难的。我自己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我特别喜欢用广角镜头拍人。如果希望拍到自然的图片,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交流”。
我个人不喜欢用长镜头抓拍人物。用长镜头拍的人物多数会给人一种隔膜感,很难令人有在现场亲历的感觉,而在旅游摄影中“亲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最常用的是75-90mm的镜头拍人像,可能会距离被摄者比较的近,所以需要他们能够接受你。
强调一下,拍到最自然的图片的方法是“交流”。不一定需要语言,一些微笑、眼神都可以。如果你从事的不是突发新闻摄影工作,那么使用“非偷既抢”的方法来拍照片只能拍到一些肤浅的影像。最好的办法是混进当地人中间,先让他们接受你,视你如无物,然后拍摄。我发现光明正大的拍照片效果通常会好很多。

的确在有些地区,当地人对摄影了解很少,风俗认为被拍摄是不好,如果被摄者坚持这样认为,而你又无力改变他们的想法,最好不要坚持拍摄,以免激怒他们。
可以带一个一次成像相机,在拍摄的时候也给你的被摄者留下些纪念。在一些贫穷的地区,很多人还没见过自己的照片,这样你很容易得到他们的欢心。
另外要说的是,不要试图摆弄你的拍摄对象。现在的读者都很容易辨别你的照片是抓拍的还是摆布后拍摄的。

保护好你自己和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旅游摄影不算最危险的摄影工作,但也绝对不算最安全的摄影工作。即便在很危险的地方旅行,抢劫也不是摄影师很容易遇到的事情,但在许多地方小偷绝对是防不胜防的。不要过分炫耀你的器材是很重要的,另外在出发前最好要把所有器材的编号都记录下来,万一丢失了什么器材还可以向当地警方提供。
旅行摄影是一件艰苦的工作,经常需要早晨4点就起床,或者背着沉重的器材在山地里跋涉一天。即便在城市里,有豪华的酒店和美味的菜肴,工作的压力还是会让你感受不到这些。在拍摄的日子里我憎恨每一顿饭,因为它要占用我的拍摄时间。但是持续过高的工作强度无助于你的拍摄,你的观察力会下降,在需要举起相机的时候除了疲劳以外你还会感觉到麻木。
所以安排好自己的作息,让你始终保持在机警的状态是重要的。我很喜欢和我们家[屏蔽]一起拍照片的旅行,她会在我需要的时候把我押进一家不错的饭馆,或者关注诸如在热带拍片一定要准备冰袋之类的事情(或者在我病了时候帮我安排急救什么),让我可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摄影本身上。
在野外的摄影中尤其如此,不要过分透支自己的体力,尤其在天气经常发生变化的地区,体力耗尽是很致命的。平时常常和你的朋友进行一些户外的野营活动对保持身体的健康很有帮助。

后期工作:
其实拍摄完的冲洗和整理工作也非常重要,仔细分析每次的拍摄成果才能让下次的拍摄更出色。
另外还有两点要格外重要。
首先,一定要在你熟悉而且质量稳定的店铺冲胶片,我极少在拍摄当地冲胶片。
另外,婚纱摄影师中流行着一句明言:“千万不要把拍坏的照片让顾客看到!”旅游摄影也一样,整理出图片后,千万不要把拍坏的片子给编辑看。让他们觉得你所有的照片都是一样的精彩吧。
通常我会自己初步选择图片,一个大的城市的旅游专题或许需要20张图片,而我会拍4000-8000张左右的图片,然后先大概选出60-80张给图片编辑看。如果给的再多,他们一定会把我认为不好的片子给发出来。这一阶段的交流也很关键,否则编辑很可能不了解你认为重要的图片,把它摒弃或者发不适当的尺寸。
然后就是排版,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会寻求给设计人员一些我的意见,当然,多数都不会被采纳。虽然我经常在当时感到无奈,但是多数情况下在杂志出版2个月后我会感觉到满意。
顶端 Posted: 2006-12-20 19:54 | [6 楼]
暗面佛



创作大师奖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The Game!
等级: 资政组
家族: 空の軌跡
发贴: 7362
威望: 11
浮云: 216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9-28
最后登陆: 2015-03-2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sneer /sniə/ n. & v. 轻蔑,讥笑 ]


OVER

有兴趣的同学慢慢看吧……
顶端 Posted: 2006-12-20 19:55 | [7 楼]
Rice.handsome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something somewhere』
等级: 资政组
家族: 梦魇图腾
发贴: 1495
威望: 10
浮云: 1300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4-06-28
最后登陆: 2009-04-16

5come5帮你背单词 [ passive /'pæsiv/ a. 被动的,消极的 ]


毒物!!!!!!!!!!!!!!!
顶端 Posted: 2006-12-20 20:13 | [8 楼]
kaby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又好又强大
等级: 荣誉会员
家族: 八宝推倒委员会
发贴: 3360
威望: 0
浮云: 584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3-09-24
最后登陆: 2015-03-2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horizon /hə'raizn/ n. 地平线,水平线 ]


偶想到鸟那咸湿的KODAK反转片
顶端 Posted: 2006-12-20 21:25 | [9 楼]
zyc1984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michael
等级: 荣誉会员
发贴: 3579
威望: 2
浮云: 407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4-09-12
最后登陆: 2024-03-23

5come5帮你背单词 [ preface /'prefis/ n. 序言,引言,前言 ]


我来吸毒了 kaby的reala不错哦
把长期潜水的米人都毒出来了 瓦卡卡
顶端 Posted: 2006-12-20 21:29 | [10 楼]
暗面佛



创作大师奖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The Game!
等级: 资政组
家族: 空の軌跡
发贴: 7362
威望: 11
浮云: 216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9-28
最后登陆: 2015-03-2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shear /iə/ vt. 剪,剪断,夺取;n. (pl.)大剪刀 ]


Quote:
引用第10楼zyc1984于2006-12-20 21:29发表的:
我来吸毒了 kaby的reala不错哦
把长期潜水的米人都毒出来了 瓦卡卡

刚刚在无忌上面看见了
reala极其惊人的表现
让我对负片的印象焕然一新
顶端 Posted: 2006-12-20 21:32 | [11 楼]
zyc1984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michael
等级: 荣誉会员
发贴: 3579
威望: 2
浮云: 407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4-09-12
最后登陆: 2024-03-23

5come5帮你背单词 [ microphone /'maikrəfəun/ n. 麦克风,扩音器 ]


Quote:
引用第11楼暗面佛于2006-12-20 21:32发表的:

刚刚在无忌上面看见了
reala极其惊人的表现
让我对负片的印象焕然一新

下次去整一卷,数不定还能放几张10寸的出来 嘿嘿
顶端 Posted: 2006-12-20 21:43 | [12 楼]
kaby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又好又强大
等级: 荣誉会员
家族: 八宝推倒委员会
发贴: 3360
威望: 0
浮云: 584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3-09-24
最后登陆: 2015-03-2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speaker /'spi:kə/ n. 说话者,发言者,说某种语言者,扬声器 ]


您那邪恶的旁轴可爽?
顶端 Posted: 2006-12-20 21:56 | [13 楼]
暗面佛



创作大师奖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The Game!
等级: 资政组
家族: 空の軌跡
发贴: 7362
威望: 11
浮云: 216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5-09-28
最后登陆: 2015-03-28

5come5帮你背单词 [ not /not/ ad. 不,不是 ]


Quote:
引用第13楼kaby于2006-12-20 21:56发表的:
您那邪恶的旁轴可爽?

还没开始爽哦
学习说明书中
顶端 Posted: 2006-12-20 21:57 | [14 楼]
« 1 2» Pages: ( 1/2 total )
我来我网·5come5 Forum » 艺术摄影

Total 0.012467(s) query 5, Time now is:11-23 04:44,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5.3, Localized by 5come5 Tech Team, 黔ICP备16009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