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601857)“破发”如一颗重磅bomb,将上证指数拖累至3078点险境。4月18日,中国铁建(601186)再度出现“A/H”负溢价,深市平均静态市盈率则首次跌破30倍关口。
面对陷入混乱的A股估值体系,内外资投资机构的判断大相径庭。其中,沪市基金、券商等境内机构上周净卖出163亿元,而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频繁出没的中金公司陆家嘴营业部则净买入16.7亿元。
与此同时,中证登公司数据更显示,3月份可查QFII账户资金整体增加。
市盈率“大败退”
从中国太保(601601)到中海集运(601866),A股“破发”现象愈演愈烈,而将它推向[屏蔽]的无疑是中国石油。4月18日上午,“聚光灯”下的两市第一大权重股中国石油只用了3分钟时间就跌破了16.7元的发行价,最终收盘报16.02元。
当天,距中国石油以48.6元的开盘价高调“海归”不过112个交易日,整个A股市场的面貌却已经天差地别。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到上周五收盘为止,沪市平均静态市盈率已经回落至35.12倍,深市平均静态市盈率更是跌破30倍大关,为29.56倍,回到了2006年12月的水平。
与此同时,早报记者统计已发布年报的上市公司数据发现,目前沪深300成份股中,半数以上个股的静态市盈率已经低于30倍,整个市场的价值中枢大幅下移。此外,南京高科(600064)更是于4月16日跌破了每股净资产(20.85元),上周五收盘仅报19.29元。
“南京高科"破净"的现象没法解释,它只能证明市场已经严重恐慌。现在的股价已经不能用市盈率判断。”面对大起大落、激烈震荡的A股市场,万国测评研究部主管周戎只能用“混乱不堪”来描述整个市场的估值体系,即便是“机构投资者也完全没了方向”。
券商基金净流出163亿
让周戎觉得机构已经失去方向的原因是,到目前为止,券商、基金一路抛售股票的行为丝毫没有改变,而目前的市场“绝对称不上高估”。
Topview数据显示,券商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上周在沪市卖出571亿元,买入408亿元,资金净流出163亿。并且,上周沪市前十大卖出席位中,基金席位占了6个。而在中国石油的“破发”中,基金、券商也堪称中坚力量。中国石油“破发”当天,法人席位净买入54万元,普通席位买卖基本持平,只有券商和基金席位合计净卖出1499万元。
目前,中国石油21倍的静态市盈率已经低于当初的发行市盈率(22.4倍)。不过,与2个月前一些分析师唱多中国石油不同,眼下业界对它的忌弹似乎又上了一个台阶。
“"破发"只是一个开始。”平安证券石化分析师杨建标就认为,中国石油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变化,其AH股的价差也决定了它非常可能继续下跌。
QFII全线增资
杨建标的判断是否能得到境外投行的认同目前尚不得而知。不过,巴黎银行、中银国际上周纷纷大肆唱多能源股,工商东亚更引述市场传言指,有关削减进口原油[屏蔽]和提高暴利税起征点的措施无论哪一项得到落实,都能为中国石油节省大笔开支。
QFII与境内机构大唱反调并非空谈。事实上,4月份以来,QFII大举抄底的现象已经愈发明显。Topview数据显示,上周以来,QFII云集的中金公司陆家嘴营业部(A3261席位)合计买入41.9亿元,卖出25.2亿元,资金净流入16.7元。并且,4月份以来,该席位已合计净买入额已经高达 118亿元,4月13个交易中,它更是9次位列日买入金额前十大席位之首。
与此同时,中证登公司日前公布3月份数据也显示,QFII不断向其托管账户追加资金。到3月底为止,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和中银QFII的账户结算净额分别为32.12亿元、35.26亿元、28.49亿元和25.92亿元,均高于2月份。
以汇丰银行为例,该行托管的证券总市值自1月份以来一路下降,3月份又环比减少56亿元,为313.28亿元,而其账户结算净额却不断增加。对此,德邦证券相关研究人员的判断是,其操作无非是“生产自救”或一路抄底。
重建估值体系
“目前的情况是,境内机构已经失去了话语权。”面对境内外机构大相径庭的判断与操作,周戎毫不客气的指出,5000点的时候一致看多,现在又悲观杀跌,可以说机构投资者已经失去了方向。
眼下,境内机构和QFII最后谁能胜出还是一个未知数。周戎的判断是,市场估值体系一时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现在唯一站得住脚的标准就是H股股价。”
目前,先后出现“AH”股价倒挂现象的中国平安和中国铁建等个股,均呈现出了明显强于大盘的走势。其中,中国平安和中国铁建4月份以来分别累计上涨4%和5%,同期上证指数则下跌了10.89%。
周戎引用Topview数据称,中国平安股价在60元左右时曾经出现“大小非”大量减持,而其跌破H股股价之后,减持情况已经很少出现。他由此认为,在不同的股价情况下,“大小非”的处境不尽相同,市场应理性看待。
.gif)
.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