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我网
https://5come5.cn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菠菜 | 软件站 | 音乐站 | 邮箱1 | 邮箱2 | 风格选择 | 更多 » 
 

本页主题: [转帖] 生活中的营销与管理--给有志于赚大钱的兄弟 显示签名 |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47482622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栋梁之材
发贴: 982
威望: 0
浮云: 1104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6-12-25
最后登陆: 2008-06-16

5come5帮你背单词 [ qualitative /'kwolitətiv/ a. 质量的,质的,定性的 ]


[转帖] 生活中的营销与管理--给有志于赚大钱的兄弟

  
  1`赚钱的故事:生活中的市场和营销
  
  
  在这个大城市里面,生存的第一要务就是赚钱。赚钱之后你能买到牛奶和面包,还能到沃尔玛买几件衣服把自己包裹起来。赚到更多的钱,还能租一个好的房子,买台电脑,上网和人聊天呢,呵呵。
  大人物想办法赚大钱,赚美国股民的钱,赚全世界的钱。我们小老百姓,就想办法赚生活费,赚娶媳妇生孩子的钱,赚发展的机会。
  
  经济学书上说了呢:人人为自己赚钱,客观上社会就繁荣了,国家就富强了,……简单的说就是你能赚钱了,你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了,对社会也就有贡献了。
  我很喜欢观察这个城市里面人们赚钱的方式。这两天北京淅淅沥沥的小雨阻止了我出gate溜达,那就抽空把我看到的东西写点下来吧。
  
  有文化,真可怕,这是我整理这个系列文章的感叹,简单的街头智慧,非被我总结出一个ABC来。
  我在我的blog上写了点这方面文章,今天有点空整理了一下,发现居然有十几篇之多呢。虚荣心上来了,决定把他们发表到公共论坛,供大家一笑,也欢迎大家发掘更多的道理和批评指正。
  顺便给我的blog打一个广告:itbook.tianya.cn。
   

  
  2小区gate口的早餐点
  
  恩,第一个故事当然要从最简单的赚钱模式讲起。最简单的,莫个我们小区gate口的早餐面点了。
  我们小区大概1200户,从装修开始,我就注意到gate口有一对老[屏蔽]在[屏蔽]蛋灌饼生意。我问过,装修工人一般都喜欢在他们的摊上把早饭吃了再进来。到现在大概3-4年的时间了。早上路过,会发现生意相当不错。经过这么多年的路过,还有十多天早上散步后的蹲点观察。以及体验他们的产品。基本上来说,对他们赚多少钱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营业时间:夏天早上6:30到9:30,周末会延长到10点左右,因为很多人起来得比较晚。
  营业额:同时可以烙饼3-5个,平均每个饼的出锅时间是20秒,也就是一个小时180个,每天要做大概540个。
  我观察到的时间基本上是供不应求,好多人在等,不过毕竟是高峰期。就按450个计算吧。每个饼的价格是1.5元,而每个顾客还会卖点别的东西,比如,豆浆,烧饼……平均每个饼产生的营业额就按2元计算吧。也就是说,每天的营业额,在900元左右。
  而一个鸡蛋灌饼的成本是多少呢?鸡蛋+面粉+几片蔬菜+油+辣酱+其他分摊成本,不会超过1元人民币。这个其他分摊成本包括房租水电气保护费之类的,当然,保护费可能没有的,我看我们小区的保安长期在他们那里赊账,瞎想象的。
  再去掉一些固定投资,设备大修基金之类的。[屏蔽]两个每天大概要挣400元,平均每人200元,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假设他们每天早上5点起床准备,到11点下班,每天才工作6个小时,恩,下午再花两个小时采购准备吧。
  恩,也许多了一点,可能每天卖不到这么饼,毕竟我观察到的时候,都是高峰期。但我估计,每月每人收入3000元以上应该是有的。
  不然,不会很快就出现一个竞争者了。有人在小区gate口,搭建了一个小卖部,专gate经营早餐。品种比老[屏蔽]丰富多了。可以说,啥都有。其中也包含鸡蛋灌饼,他们也买了设备,给人做饼吃。不过,口味实在比较一般。作为一个南方人,我不爱吃面食。但我也偶尔会在小卖部购买酸奶之后,跑到老[屏蔽]的摊位上,排队等候热烙的鸡蛋灌饼,换换口味。
  可见核心技术,干哪一行都需要的。
  面对竞争,[屏蔽]两个也想了些办法。比如,稍微扩大了一下品种,前面提到过,旁边还提供自助的豆浆烧饼之类,顾客自己拿,自己给钱找零钱。另外,把设备改造成移动设备,呵呵,就是改成三轮车上的摊点。
  有一天我跑步发现:原来他们9:00以后,就移动到旁边的车站继续营业。要知道这个车站,刚好是三路车的终点,几个小区的必然经过之路。有眼光。呵呵,也许对他们来说,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分析。
  
  对于发展来说,他们来北京也应该有一些年头了,应该手里有点钱。恩,不知道他们为啥来北京,因为孩子读书?还是家乡没有机会?还是干其他失败了?他们很忙,没空搭理我的聊天问话,所以也不得而知。他们可以想办法盘下小区旁边的一个小gate面,改善一下工作条件,早上卖早餐,下班高峰期还可以开发一些人们可以带回去的熟食。
  总结一下,老[屏蔽]小摊的生意模式被我称之为个体赚钱模式。这些生意固有的特点,生意人有一技之长,投入小,利润还可以。我们小区周围,布满了这样的生意模式:卖水果的小贩,卖蔬菜的小gate面,……甚至小区里面的SOHO,也是这样的模式,只不过从网上接活,自己在家里完成,好像要体面一些,其实都是一样用体力和智慧赚钱。马克思说:大家都是劳动者。
  甚至还有小区gate口的[屏蔽]司机,旁边的理发店,也都属于这种模式,不过,他们的前期投入比较大,后面我们再详细的讲。
  可能唯一不需要投入太高和一技之长的就是发廊女模式了。但人家拥有这项资源,你男的就不能做到。男的要吃软饭,身体要好,口才也得训练。不读个MBA,职业训练不算结束。
  还有还有,现在Internet如此发达,我们在网上开个个体店面也更加容易,除了向客人表达信息的方式不一样,生意的模式,还是差不多的。
  


  3 插在gate缝的广告
  
  我家刚刚收房,还没装修的时候,gate口就开始有各种广告出现。一开gate,地下掉一批下来。都插在gate缝里呢。
  装修完毕的时候,装修公司告诉我:好了,你验收吧。验收合格,你找个人给你开荒,然后家具一搬,就可以入住了。
  啥叫开荒啊?
  就是把你们家的各种垃圾清理出去,然后好好的做做清洁,把玻璃都给你插干净。
  你们不做啊?
  哦,这不在我们的业务范围。这没啥技术含量,我们都养的是专业技术人员,不干这个。每天都有大妈送广告到你们家,我们都烦死了,你随便找一张名片,打一个电话,他们就来给你开荒,干完了,你给钱就行,也不贵,150-200元。
  我跑到邻居家去看别人开荒。
  恩,做的挺干净的:好了,小朋友,过两天到我们家来给开荒吧。
  “行,你给我们老板电话吧,他给我们安排。”开荒的小孩递给我一张名片。就是掉地上一堆的那种。
  过两天,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带上各种清洁工具上我家来开荒了。从早上干到晚上。
  我陪他们瞎聊:初中没有毕业吧,为啥不读书呢?没满16吧,你们是童工吧,那天我心情不好了,告你们老板去。
  小男孩比较健谈:呵呵,是初中没有毕业,读书没意思。我们满16了,她才是基本没读书呢。
  然后我问,这么辛苦,你们老板给你们多少钱啊。
  男孩的回答让我吃惊:我30,她20。
  然后问了一下他们吃住和老板的情况。心想:老板赚的毛利可够高的,基本上一对工人一天给他们赚100元。毕竟这个生意没有啥技术含量,我也没有在意。不够随后的一句话把握惊呆了。
  “你们老板雇了多少人啊?”
  “最多的时候三百多吧,地下室都住满了。”
  “啊……”
  也就是说,一天老板[屏蔽]两个每天有大概万元入账。每个月利润收入大概30万。
  当然我就呆了。
  老板娘,每天带一帮妇女到各个新建小区疯狂的发广告,晚上回家做大锅饭。而老板就守在电话机旁边,安排工人去干活。
  业务不多的时候,男的负责送水,女的负责小时工这些新开发家政业务。如果业务还不景气,也很简单,放一些工人回家去就好了。
  而对这些小工来说,包吃包住,每月600-900元的收入,也比他们在家乡干农活好。只不过,这个工作确实没有啥技术含量,前途并不看好,不是长久之计。北京也不可能永远有这么多的新建小区啊。
  
  后来我把这种赚钱模式总结为家政服务模式。像送水,小时工,月[屏蔽],……统统都归为这一类。这类模式统一的特点是,有一个呼叫中心:电话机,这是业务的关键。广告,客户集聚的地方,大量的疯狂的广告。
  员工的标准化技能培训,员工数量的多寡决定赚钱的多少,当然,员工数量和业务量成正比。恩,写到这里,觉得这个模式和Dell模式有些相同之处啊。
  实际上也不奇怪,现在优秀的家政服务公司,业务早就上网了。你到百度里面输入:“北京 保姆”尝试一下。只不过他们提供的是家政服务,Dell提供的是电脑产品和维护服务。
  
  那天我感叹:你们老板太会挣钱了。我每个月能挣到10万就知足了。
  小孩说:大哥,你也开一个啥。
  我说:大哥书读多了,脑袋坏了,没这个本事,发财还是靠你更有机会。
  



  
 
  --------------------------------------
  
  
  4草莽之外,还有枭雄
  
  
  前面的故事,赚钱的模式都比较简单,而且,还有更多的运气成分。那个日进万金的老板,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莫名其妙发起来的。当然,机遇很重要。我常感叹说,也许他开始是某个工地上不老实的工人,某一天没活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要不我去帮人开荒吧,
  1,活还挺多,我从家乡找几个人来帮忙吧。于是给家里电报:此地钱多人傻速来多多益善。就这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写到这里想起我小学老师的玩笑话:不老实的孩子,要么将来进监狱,要么成大器。
  
  你可能会说,有没有层次高一些的赚钱之道?
  呵呵,有的,有的。在这些服务性公司中,我常常发现,在表面的业务下,隐藏了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叫商道的东西?
  讲一个装修公司的故事吧。
  购房后就开始跑装修的事情,看了好几个装修公司,模式差不多都一样,都是在建材或者家具城租一办公室,招揽生意。展示一下过去的设计,简单报个价。我到社区网上看了一下,说这种公司都是转包公司,心里不爽,迟迟没有决定。
  后来我出差,交房的时间到了。我老婆把房收了之后,定了一家装修公司。原因是:这家公司在网上口碑很好,在线交流了一下,感觉很专业。在装修过程中,我还真发现这家装修公司与众不同。
  第一,一般装修公司都把活外包给装修队,他们居然自己养一些核心的装修工人。
  第二,流程控制和管理。这个公司把装修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都有公司技术总监带队到各个工地巡查,检查质量。时间尽量安排在周末,同时请客户来确认签字。
  第三,技术规范和手册。装修过程中有水电改造,木工,泥瓦,喷漆……等各种技术和规范。工人不管是公司的,还是外面的包工队,一律要求按公司的规定流程操作,检查也是有公司统一的标准。
  ……
  够了够了,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一般人那怕是想到都不错了。各个工种分工和融合,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大有学问所在。这个按下不表。
  
  对这家公司而言,核心技术是营销与设计,还有就是施工考核。当然,公司能快速发展,重要的是销售额在各个环节的分配,还有就是企业文化的凝聚。
  这家公司的员工给了我非常强烈的专业人士的感觉。我出差回来去签报价单的时候,发现接待我的人业务之熟悉,让人佩服,Excel和AutoCAD用得之熟练,让我这个爱观察别人如何使用电脑的人惊讶不已。
  
  回到主题,我问过装修的项目经理。他说他们大老板也就是一装修工人出生,赚了钱后开设计公司,请专业人员,逐步才有今天的成果。
  这让我有大浪淘沙,枭雄乃出的感觉。
  在中国,过去的十年里面,多少装修工头都赚了钱了,有多少能想到扩大规模,公司化运作?
  好,公司化之后,多少人能懂得设计业务流程,设计考核方法?……对于老板或者管理者来说,要突破自己太难了,首先,你得是一个优秀的业务骨干(优秀的装修工人),然后你的突破你得局限性,把自己转型成为公司化运作的老板。多少人做业务优秀,做管理一塌糊涂。人,不是那么容易就突破自己的天花板的。
  公司在一个地方做大后,多少人懂得模式复制,全国开分公司(这家公司全国有几处分公司,负责我的项目经理在后期就得到通知,开始交接工作,远赴江西)?
  公司更大规模之后,多少人能知道靠对员工培训,制度激励等方法稳固队伍长期赚钱?
  ……
  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可能没有读过多少书的老板,在干活的过程中,逐步找到经营的诀窍。
  湖南第一师范的毕业生,没有专gate学习过打仗,却能指挥百万雄师,打败以黄埔系为主的专业人士,可能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这家公司也有缺点。
  一个就是公司扩张太快,有些员工并不理解这些流程化制度化的东西意义所在,我就看到有人跑到工地上把字一签就直奔下一个工地的情况。要知道,质量和口碑是这家公司快速崛起的重要因数。
  还有就是营销上投入太小。只是靠网络与口碑,针对我们这种客户力量太小。完全可以联合各个建材市场,搞专业的装修讲座,告诉潜在客户,为啥每个流程我们公司要这样做,好处是啥,传播自己的装修理念之类。
  恩,也许,就我家这种二居室,四墙刷白的小业务,还体现不出他们公司的优势来。装修市场乱得很,以至于每个人装修一次过后就成了专家。若能找到一些特殊营销手段说服客户,把客户现在自己跑的很多事情包下来,搞一个交钥匙工程,只让客户检查和决定一些关键点。
  这个市场真的是大有可为。
  
  其实,举这个案例,主要是想说明流程细化管理和控制处处存在。而且,在细微处可以做得非常优秀。
  其次,优秀的管理者,其实未必刚开始就是业务骨干,可惜,在我们的习惯思维中,一般你开始不是业务骨干,可能永远没有出头成为管理者的机会。而业务骨干成为管理者,习惯性冲锋在第一线,流程设计控制管理等工作,团队式前进很难做到。因为他们会习惯性沉侵在冲锋在一线的快乐之中。很多公司,愿意给业务骨干以MBA之类的培训,也算是为了补这个现象之不足吧。
  当然,管理是科学,更是艺术,没有一种固定模式说老板一定应该这样或那样炼成。
  




  ---------------------------------------------
  
  
  5俱乐部模式

  
  
  小区旁边有个游泳馆。喜欢游泳的我当然要去看看。游一次20,不过可以办一个季票,游一次就10块了。
  我办了一个季票。不过,因为特别忙,就去了2次。季票过期了,我给游泳馆打电话:能不能换下个季度的票。
  答曰:过期了,作废了。虽然心里有些不爽,但想到我购票的时候就相当于和游泳馆签订了合同。人家没有做错,也就没有再说啥了。
  
  一次和朋友下聊天说到健身这个话题。我给他讲了我办游泳票的故事。
  朋友笑了:健身俱乐部都靠你这种人挣钱呢。
  他说:健身俱乐部一般会以比较优惠的价格吸引你去办卡,但实际上他们经验丰富,测算过平均多少人到时间不会去健身的。如果大家都去了,他们的设备和人员教师之类的,实际上都是不够用的。
  
  恩,虽然损失了几百块钱,但是学到了一个俱乐部模式。也算比较值得的。
  
  好了,总结一下,俱乐部模式建立在经验和数据挖掘的基础上。
  假设同时客户都来消费,设备不够。但他们测算过,假设最高峰客户只会同时来50%,好了,我就可以比同行价格便宜一点的价格来拉到更多客户,赚钱效率提高了。后来一个做酒店的老板给我讲起,他们也常常要挖掘到底多少客户订房后不会来的比率。以便于把客房利用率提到最高。
  可能这个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钱庄。不可能所有的客户同时都来兑银子,那我钱庄就可以开出比我实际拥有的银子数量多一定比率的银票。呵呵,不知道这算不算通货膨胀的最初模型?
  
  





 
6  赚钱的故事之:管理能力提升赚钱效率
  
  
  前年我经历了两次体检。
  
  年初是我老婆单位体检,我作为家属也认真地参加了这次体检活动。
  早上7:00到达这家体检中心,我看到还不断有大客车拉了很多人来体检,到gate口登记,取得表格后,抽血,吃早饭,量身高,称体重,……
  我突然意识到这家体检中心流程管理是一流的,虽然来了很多客人,但是,但是,好像在走廊上闲逛无头苍蝇般等待的人并不多。然后我仔细观察,发现了关键点:
  (1)器材设置:需要排队的往往是B超,胸透和抽血这三个环节,他们比例设置很恰当。
  (2)体检室布局:大厅之外是咨询和测体重,大厅往里是抽血和早餐室,人抽血后,就在这里分流了。内部是一个循环,布置了各个体检室,外面写的很清楚。然后内科在二楼。
  (3)很关键的一点是设置了导检员,只要你在外面有寻找检查室表情,立刻就有人过来,很热情的看你的体检项还有那些没有完成,然后根据情况,把你带到人少的科室检查。
  那天我体检结束,还赶上了照常上班。出gate的时候,还看到一车车的人拉来体检。过了一周,我收到一个大文件袋封装好的体检结果,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有人把我的体检表格封装起来给我,尊重我的隐私,还有些不适应。体检结果说清楚了之后,还给了我饮食建议。让你倍感体贴。
  
  年底的时候,我单位体检。就300人。早上8:00前我到了体检医院,中午12点才回到单位。抽血后早饭的简陋,让我无比怀念年初体检中心窗明几净的环境,热牛奶热豆浆……
  然后就是到处排队,等人,最搞笑的是,胸透的时候,居然让我们到建筑物外面的一辆车上做。这家体检中心本来就可能是临时租下这个医院的两层建筑,随意规划的。
  管理能力造成他们效率低下,并且对我来说,客户满意度极低,关键几项查完后,我都着急回去,不想检查了。
  
  作为公司福利和企业对员工关心的表现,定期给员工及其家属体检产生了很大的一块市场。假设北京每年有500万人要体检,每人200元,就有10亿这么大一个市场。
  有一次我走在西四环上,一路看到数家体检中心的大招牌,面露微笑:这也是一个市场营销+内部管理的充分竞争的市场。市场营销和其他一样的:对HR和老总做工作,扫楼,抓重点客户,后期服务。这些行销流程和内部管理流程的优化,还有对客户的优质服务。其结果是我们能得到优秀的服务和健康指导。第一家体检机构准备了很多菜单,供不同的单位选择不同的体检项目组合,也体现了市场细分的特色。
  体检市场化的结果是指导市民强身健体,对很多疾病还起到了预防作用。给医院分了流。其实G0vern.ment还应该拨款予以支持,出现垄断连锁后,还应该扶持竞争对手。呵呵,这是闲话了。
  
  刚好小姨来举家北京玩,晚饭时候问我,你在北京看得多,你觉得有些啥生意重庆可能会火。
  小姨学医的,自己开诊所。我就说:体检中心啊,你回去问问,是不是需要到卫生局申请牌照之类的。买两台B超机和一台胸透仪,我学机电,这些核心技术我们国家都能掌握,价格应该很便宜了。聘用一些退休老医生+卫校毕业的年轻人。然后设计好内部管理流程和销售流程。让销售人员到处去游说HR和公司老总,投入不大,市场前景可观。
  不过,小姨回去后大概问了一下,对我的建议热情不高。来了几次电话后就不提这事了。恩,可能是他们做的药店和保健品收益太好,不愿意做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总结一下,这个故事想说明的是:同一个赚钱模式,你的管理能力提升了,赚钱的效率就会提高。效率提高了,在市场中你的人均成本才会最低,同等情况下,你赚钱最多,市场消退的时候,你是最后一个活下来的。
  


  -----------------------------------
  
   7买水杯的营销点滴
  
  今天逛超市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办公室的水杯一直想换一个,看到有一排货架上全是各种水杯,于是过去挑选。
  大概浏览了一下,水杯有好多种,不过这次我一定要换一个[屏蔽]的,所以基本固定在两排架子挑选就可以了。
  有两种杯身刻有星座的水杯吸引了我,一种比较卡通一点,一种只是一个星座图案加日期,两种杯子的容量不管是喝水,冲咖啡,喝牛奶都没有问题。我决定选两个,另外一个给我老婆用。
  可是,我选来选去,星座创意虽然很不错,可是杯子质量没有一个让我满意的,不是杯身有杂色痕迹,就是不够光整,我不是很挑剔的人,可是他们连我的及格线都不能达到。最后我只好选了一个质量过关,不过没有什么特色的[屏蔽]水杯。临走的时候,我看了一下,我购买的水杯还是所有[屏蔽]杯里面最贵的。
  这之前,我的“秘书”给我购买了两个杯子。两个都非常有特色,一个有曲美的身材,可惜漏水;一个有美丽的外貌,可牛奶倒入,喝完后能闻到有点异味。可以说,均属于不可用产品,我打算把它们放在家里的作为装饰用。
  
  回顾一下,超市里这么多的水杯,来了一个消费者,这个市场里面,要产生一个交易。最后的胜利者会是谁?
  首先,这个消费者考虑材料的因素,因此只有[屏蔽]杯子有机会了。其次,消费者觉得能满足喝水,冲咖啡,喝牛奶就可以。因此,那些盛水量在200-300毫升左右的杯子被作为考查对象。
  一般这种情况下,那些产品质地合格,价格在消费者能接受范围的水杯就都有机会。但,且慢,水杯只是喝水这一个功能之外。还有一些附加因素,你可以观察一下,同样在办公环境下使用,同样满足上班时间饮水需要,公共汽车司机和办公室女性白领所使用的差别就很大。所以,曲美的身材,美丽的外表,……这些都是产品本身功能之外所蕴含的其他让消费者认同的附加值。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一个产品,在基本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通过以附加值形式契合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认知。能获得更好的市场效果。
  不过,这些都是建立在产品本身质量过关的基础上,以我们购买水杯的经历,看来我们不少厂商还没有做到第一需求。
  

  -------------------------------
  
  
  8擦皮鞋碰到最佳营销
  
  
  某年的春节,我站在海口的某个街头,无所事事。在这之前,我已经坐错了好几辆车,在海口的好几个街道逛了个来回。我累了。找个地方歇息一下吧。这个时候,我看到了擦皮鞋的摊位。在重庆的时候,常常早上上班路上去擦皮鞋,一边擦皮鞋一边拿张报纸看,一块钱,还节约了买报纸的五毛,实际上是擦皮鞋是五毛钱。擦皮鞋是重庆街头棒棒军之外的第二景色,可惜北京街头没有,于是我很少擦皮鞋。
  
  随便找了一处坐下:擦皮鞋。
  老板娘很敏锐:你这皮鞋,很久没有擦了吧?
  我撒谎:到海口后就没有擦过。
  ……
  老板娘:嗯……真是双好皮鞋,不是海口买的吧,我很少能擦到这样好的皮鞋。
  我习惯性抬杠:是啊,海口商场,卖的皮鞋都比我的好……
  老板娘:真的是双好鞋,应该做一些维护,让它穿得更久一点。
  因为小时候爱踢球,好像脚有后遗症,任何皮鞋,一年就坏。所以,我来了精神:你说咋弄?
  老板娘:你看,你的脚跟都磨斜了,多不舒服啊,让我老公给你加一个脚掌吧,肯定可以多穿一年。别浪费了。
  Mao注蓆告诉我们,浪费可耻。我是一贯鄙视浪费的人,打印纸都要用双面,何况能让皮鞋多穿一年。于是我移位去加了鞋掌,在加鞋掌的期间,她的老公又给我介绍了两种新的服务,可以保养我的皮鞋,我也接受了。
  最后结账:18元。销售金额提高了18倍,真是成功的营销。
  而他们推销的,确实是比较优质的服务。皮鞋的使用寿命确实延长了,我还养成了新皮鞋加脚掌的习惯。不但是擦皮鞋,而且她老公给我维护的时候,我也看到了一点专业精神,好几次我都说可以了,我还赶时间,他都说不,还要细致的处理。
  记得他们的孩子,当时也在旁边的空地上玩耍,健康而调皮。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在那个街头擦皮鞋,不知道海口有没有给外地孩子上学的学校,他们的孩子,也该是上小学的年龄了。
  
  总结一下:擦皮鞋只是一个固定的服务,每天在一个固定的点,可以服务多少客户基本上是固定的。但这些客户当中,5-10%,可能会需要相关业务,需要我们挖掘。比如,给他修鞋,就是一种在客户当中挖掘出来的新业务。
  
顶端 Posted: 2007-11-30 13:16 | [楼 主]
donney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鹤立鸡群
发贴: 1125
威望: 0
浮云: 1111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6-07-17
最后登陆: 2009-02-15

5come5帮你背单词 [ statistics /stə'tistiks/ n. 统计学,统计(数字、资料) ]


我就想知道现在我们能用什么有效的方法挣钱
顶端 Posted: 2007-11-30 13:22 | [1 楼]
浮华背后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鹤立鸡群
发贴: 1462
威望: 0
浮云: 1110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7-05-04
最后登陆: 2010-12-20

5come5帮你背单词 [ inspector /in'spektə/ n. 检查员,视查员 ]


财从小处起 啊~~~~~~~~~~~~~很有道理啊
顶端 Posted: 2007-11-30 13:29 | [2 楼]
47482622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栋梁之材
发贴: 982
威望: 0
浮云: 1104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6-12-25
最后登陆: 2008-06-16

5come5帮你背单词 [ across /ə'kros/ prep. 横过,穿过;在…的对面;交叉,经过(一段时间);ad. 横过,穿过,在另一边 ]


只能说除了搞技术  你有没有眼光和勇气
顶端 Posted: 2007-11-30 13:34 | [3 楼]
糖果996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品行端正
发贴: 427
威望: 0
浮云: 1136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7-11-12
最后登陆: 2008-01-04

5come5帮你背单词 [ lazy /'leizi/ a. 懒惰的,懒散的 ]


唉,这钟东西不像我们学的那些书本知识,看看书就会了。。。
要领悟。。。
难啊 。。。
顶端 Posted: 2007-11-30 16:12 | [4 楼]
520apple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人见人爱
家族: 飞跃重洋
发贴: 2109
威望: 0
浮云: 1267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7-11-27
最后登陆: 2008-06-29

5come5帮你背单词 [ magician /mə'd3əiən/ a. 魔术师 ]


恩,很有道理啊!
顶端 Posted: 2007-11-30 16:18 | [5 楼]
我来我网·5come5 Forum » 财经频道

Total 0.007907(s) query 5, Time now is:06-16 09:36,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5.3, Localized by 5come5 Tech Team, 黔ICP备16009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