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开学前对入校新生要进行适应性介绍,一般为期一周。我所在威斯康星大学的新生都会在衣服上贴上写有自己名字的名签,手抓着地图,努力辨认着东西南北,从一个会场奔向另一个会场,忙得不亦乐乎。美国大学里的学生是很多样化的,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人穿梭在校园中,好奇地四处张望,咬着音向对面走过来的异国同学打招呼,排着队领免费的午餐,然后找块草地,盘腿坐下来吃。偌大的威斯康星大学校园,如同盛大的嘉年华会,气氛热闹而友好。
这些活动一般是一个座谈会,让与会者自带午餐。我们在从密密麻麻的校历和宣传资料中挑选想要参加的活动,这一周里,我以为美国大学里的生活就是这样轻松的。
然而开学后的现实生活彻底打翻了我的幻想,繁重的学习任务扑面而来,不容我有任何的喘息。威斯康星大学是季度学制,一gate课要在10周内上完,密度可想而知,尤其是期中和期末考试都来得很快。老师一点重点和范围都不划,说是期中前布置几十篇文章和所有讲义都有可能考到。大学都准备得很辛苦,想想还是国内读书要轻松些。上课的时候看小说,下了课忙别的事情,只有到考试之前才打开簇新的书本,也往往是老师在教科书上一番勾画给出重点,熬几个通宵了事,这一切在号称教育轻松的美国倒成了不可能。文科主要还是阅读和写作,理科学生则更辛苦,要不分日夜泡在实验室里,连周末也不例外。
其实我们一个季度只有三gate课,可是每一gate课都有长长的阅读目录,老师上课没有固定的课本,都是综合阅读教材里的素材做成幻灯片,上课只有认真听、拼命记笔记才行。一两个星期就有一个小测验,每次不读通书、想清楚,是不可能过关的。很快大家就发现光靠自己的力量恐怕永远都读上次布置的,总是落在老师规定的进度后面。于是班里兴起了学习小组的风潮,我们从中国来的同学有3个人,加上一个香港的同学,大家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分配了各自的阅读任务。每人读一部分,写出概要,再发给其他人。这样一来倒是快了许多,只是读后面章节的人会因为没有读过前面的部分而不知所云,还得抽空翻看前面的章节,十分辛苦。
除了繁重的学业,这里活动也很多。每天我的电子信箱里都会收到很多邮件。我所在的院系、国际学生办公室、就业服务中心、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以及我参加的其他各种组织团体都会发各种活动事宜的通知,从橄榄球赛到讲座、派对、林林总总,让我分身无术。
以前我还嫌新生进行适应性介绍的时间长,现在发现还远远不够。对我这个中国学生来讲,尽管几个月过去了,在这所大学,在这个美国环境里的定位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