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业堂藏书楼位于南浔镇南西街万古桥西,与江南名园小莲庄眦邻
藏书楼创始人刘承干,字贞一,号翰怡,生于1882年,卒于1963年,享年82岁。清光绪31年秀才,候补内务府卿御。1899年,其祖父刘镛逝世后,刘承干便以“承重孙”的身份,继承了长房刘安澜的财产,一夜之间顿成豪富。刘承干自幼第一嗜好就是读书、买书、校书、写书、藏书。他爱好目录版本之学,自谓“世守中垒旧业”平素交游知名人物。他正式开始藏书在1910年,年二十八岁的刘承干投身于文化事业,开始了藏书家的生涯。刘氏始收书,俱藏上海寓庐“求恕斋”,即他在上海的储书之所。当时在上海藏书最负盛名的是刘氏、蒋氏(汝藻)与张氏(钧衡)冤家,都是南浔镇人。参观南洋劝业会时,见到“瑰货骈集,人争趋之。他独步状元坊各书肆,遍览群书、兼两载归”,次日2l上gate售书者接蹲而来。第二年,辛亥[屏蔽]的烽火熊熊燃烧,刘承干乘大批古籍抛售之机。不惜臣资,大量购书。先后“照单全收”买下了甫东卢氏抱经楼、独山莫氏影山草堂、仁和朱氏结一庐、丰顺丁氏持静斋、太仓缪氏东仓书库等十余家的藏书。江阴的缪执风和孙问清,还将他们手中的宋元精刻版本贱价卖给了他。因为“窃好斯文”的刘承干深知藏书之不易;鉴于前人“聚而旋散”,想起苏东坡曾说过:“李公择的书不藏在家中。而藏在原来住过的寺庙僧舍”,这是很有见识的。于是,他决心在小莲庄刘氏家庙的旁边建造一座藏书楼,于1920年初冬破土。1924年岁尾竣工,“糜金十二万,拓地二十亩”。书楼建成以后,他又不惜重金,陆续增添,自称历时20年,费银30万,得书60万卷,共16万册,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嘉业藏书楼。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藏书楼全盛时期,即l925年至1932年之间,珍本善本有宋元刊本200种,清刻本5000种,地方志1200余种,丛书220余种,抄本2000种,其它1200余种,大量的是清人文集和各种史书。此外还有碑帖数千种。嘉业堂藏书以宋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最为珍贵,号称镇库之宝。还有眉山刊本《宋书》残帙,近人张元济先生印《百钠本二十四史》’。至于宋开庆(1295)110卷本《鹤山先生大全集》、宋淳熙戊戌(1178)本《窦氏联珠集》也均是世都艳称的海内孤本、珍本。嘉业堂收藏有两大特点:一是不专重于宋元刊本、更着眼于明清两代。二是不惜重金广收地方志1200余种33380卷。其中可称“海内秘藏”的珍本,即有62种。
10.JPG 嘉业堂藏书楼因清朝溥仪皇帝题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和赏赐“抗心希古”匾额而得名。
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