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我网
https://5come5.cn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菠菜 | 软件站 | 音乐站 | 邮箱1 | 邮箱2 | 风格选择 | 更多 » 
 

本页主题: 怎一个涨字了得? 物价上涨的“后现代”生活 显示签名 |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267270476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忍太郎
等级: 荣誉会员
发贴: 2935
威望: 2
浮云: 1924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7-03-05
最后登陆: 2010-06-29

5come5帮你背单词 [ nineteen /'nain'ti:n/ num. 十九 ]


怎一个涨字了得? 物价上涨的“后现代”生活


2008年02月27日 12:56:26  来源:上海金融报 


    [内容速览] 黑色家电作为白色家电的“难兄难弟”,如电视面板因为铜材价格的上涨,早在去年就已悄悄更换了价格标签。今年1月,上海一政协委员呼吁应给全国所有人补贴1000元,以应对物价上涨。

    在今年1月召开的上海“[屏蔽]”上,上海市政协委员刑普提交了一份正式提案《建议研究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提案》。“我建议,可以通过向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的方式让人民直接分享[屏蔽]开放的成果,作为CPI高增长的补贴,以快速刺激内需。”刑普在提案中如是说。 2008年 1月,CPI(消费价格指数)达到 7.1 %。该数据基本与公布前业内人士的预测数字基本吻合。同时也符合居民的切身感受:怎一个涨字了得。许多人在抱怨的同时,也各自施出浑身解数,展开“生产自救”活动
    从去年上半年起,物价有了抬头的苗头,主要表现为猪肉的提价。正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尤其从去年5、6月份起,随着房价的再度飚升,其他产品的价格纷纷跟进。每月公布的CPI,引起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普遍关注。从书报[屏蔽],到各种蔬菜,再到“万夫所指”的高房价,让很多人感到担忧。

    春节后,提升后的物价基本保持现状,更多的是不降反升。就拿饲养宠物的洁珊猫砂来说吧,大袋装的从19.9元涨到了30元。这对爱猫的王阿姨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要知道她家3只猫咪呢。

    史玉柱表示,在中国游戏里面通货膨胀现象也非常严重。目前中国的游戏公司里只有网易的《梦幻西游》和《征途》治理得比较好,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日前,海尔电器宣布将其旗下所有冰洗产品提价10%左右。业内人士分析,作为国内白色家电的龙头企业,海尔的提价将发白色家电行业的连锁反应。黑色家电作为白色家电的“难兄难弟”,如电视面板因为铜材价格的上涨,早在去年就已悄悄更换了价格标签。

    今年1月,上海一政协委员呼吁应给全国所有人补贴1000元,以应对物价上涨。消息一传出,网上跟帖者众多,认为该提议能不能通过是另一回事,有人提出就已经很好,至少代表了很多人的呼声。可以说,物价上涨不仅影响低收入群体,也逐渐波及曾经的高收入人群。某金融机构的小刘身为科长,日子过得比较滋润,有时候中午嫌单位食堂里菜油腻,还专gate跑到附近的小南国酒家炒两个菜。去年下半年,他所在的单位进行[屏蔽],其中一项就是工资阳光化,很多补贴一下子被削减。一方面物价上涨,一方面收入锐减,小刘再也潇洒不起来了。如今,他一是把晚上的饭菜盛到饭盒里,第二天中午用单位的微波炉热一下;二是到单位附近的姐家混饭。他说物价逼得人脸皮也变得更厚了。

  油条“受累”食用油

    春节前,在上海打工的外地务工者,纷纷返乡过年,上海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当时,因为外地保姆回家过年心切,许多双职工家庭为让自己的孩子、家中的老人有人照看,“主动”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薪水。

    外地务工者在上海人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小觑。平时,他们默默地干着又苦又累的工作。生活中一旦没有了他们,生活质量还真受影响。在小年夜,像往常一样早起的浦东崮山路的老少居民们,不无吃惊地发现,菜场前面的那家江西人开的油条、烧饼店前冷冷清清,大gate紧闭。gate口所贴的一张小红纸上,歪歪扭扭的笔迹写明是回乡过年了,希望节后新老客户继续支持之类。平时的早晨6点到8点的时间段,这两个gate面前一直是人头攒动,一是买早点回家吃的居民,二是买点吃的就直接赶路的年轻人以及学生。顺便说一句,离包子店20米开外,就是一个公交站头。可是店老板毅然决然地抛下庞大的顾客群,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正月初十早上,黄灿灿的油条又登场了。一切皆在预料之中,估计涨价是不可避免的。果然,[屏蔽]是0.7元/根,年后是0.8元/根。排队人群中一位阿姨忍不住说:“一过年,更是什么都涨了。”埋头炸油条的老板娘像受了委屈似的,头也不抬地说:“我们有啥子办法?油涨得厉害啊。”可不是吗,现在一桶5升的金龙鱼要72元还是特价。

  荤菜变“晕”菜

    记得在一些传记文学中,讲述3年自然灾害时期,毛[屏蔽]他老人家日理万机,也没什么好吃的,最奢侈的就是弄点红烧肉补补脑子。如今,想借助红烧肉补补脑子,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梁山英雄“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消费理想,看来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受访者老赵自称原来隔天吃顿肉,现在变成隔周吃顿肉了。他自嘲说这样也有利于改善自己的饮食结构,免得身体上出现“三高”。他单位楼下的鸡蛋煎饼价格,从1元到1.5元用了半年时间,再从1.8元到2元只用了很短时间,以致于1.8元的时期老赵都没有来得及体验。

    浦东某高校的小吃部。里面的荤菜价格普遍上调。所谓的荤菜,比如青椒肉丝,往往是只见青椒,难觅肉丝。即使这样,也挡不住外面上班一族的蹭饭步伐。为此,社会上一直有人批评上班族不正当地利用了高校资源,抢了人家的饭菜,因为国家对学校伙食是有补贴的。这一切正应了小吃部gate口的错别字???“晕”菜。但凡是菜,只要加上点肉,价格就叫人犯晕。

    牛羊肉价格涨得也厉害。去年上半年牛肉12元/公斤,羊肉15元/公斤;现在牛肉30元/公斤,羊肉35元/公斤。想搞个围炉涮羊肉,也要不少资金支持。

    蔬菜齐金贵

    受访者小徐平时上班较忙,很少买菜。上周末光顾了一次菜场就把他吓得不轻。小徐记得半[屏蔽]花30元能买一天的菜加水果,而这次带了100元整钞出去回来就光听见钢蹦响了。光是几根小葱,就花了1元。

    大二学生小森回忆说,自己去年暑假回家和同学涮火锅,3个人吃了70元。因为是自助餐,人性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吃得太饱,最后路都走不动了。这次寒假回家可好,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吃了90块钱才小饱而已。粉条、金针菇好像都是论根上的,在盘子里清晰可数。

    无独有偶。在国外工作的小张赶在春节期间回国,心中本来有个如意算盘???大吃大喝。结果到国内一看,物价比澳洲的还高,菠菜要3.8元/斤,还以为是反季节蔬菜呢。悉尼的大葱$1.2一大把,也就6、7元人民币,牛奶2块多两升。“怎么涨价的都是我爱吃的?”小张不禁感叹道。

    于是有人放狠话,说要自己种蔬菜。他们所说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也就是买上两袋泥土,在阳台或平台展开“生产自救”活动???种点葱蒜之类。在浦东一家幼儿园gate口,一位正要接孙子的徐奶奶介绍说,她在阳台的5个花盆里都栽上了小葱和芫荽。这样,煮个鱼啊,炖个蛋什么的,配菜也可以“顺手拈来”了。

    房子与爱情

    据上海某高校的心理学博士王教授介绍,在高物价下,来他们诊所咨询的人数明显上升,光今年2月份增加了2成。其中,不少是因房子问题而引起的感情困惑。

    恋爱再甜蜜,总要落实到衣食住行。在上海想拥有婚房,一靠租,二是买。买的话,一是靠双方父母,二是靠自力更生。本来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住房既涉及到两家的财力,还有谁家出资多,房产证上的名字登记等问题,大家的心态就有点微妙了。

    退休的孟老师原先住的2室1厅的房子是学校的福利房,57平方米,当时花了不到4万元买下的。到2006年初出手时,卖了近35万元。她用这笔钱,再加上和丈夫两人的公积金贷款,同年在花木路附近买了一套120多平方米3室3厅的居室。房子钥匙刚到手,和孟老师儿子认识不到两个月的女朋友就提出,应该在房产证上写上她的名字。女朋友说,据她了解,房产证上可以写上3个人的名字。孟老师觉得难以接受,心中更觉得女孩太“现实”。最后相互妥协的结果是,房产证上只写孟老师儿子和丈夫的名字,孟老师老两口给另买的一处婚房出个首付费。

    “80后”小琼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她说:“来伊份的话梅,原本25元一斤,现在都38元一斤了。房价这么高,男方当然要多放血了。中国自古以来讲男婚女嫁,是男方娶媳妇呀”。“我觉得自己应该把宅女生活进行到底,省得结婚了还得操心俩人。但愿电费不要涨呀,要不然连上网的时间都得受限制了”,小琼笑着补充道。

  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走到超市里,好多人拿起这个放下那个,一看价钱啥也不敢买。可走到收银处一看,每个通道都排着长队……

    当然,我们已经听得太多,说是结构性上涨,还有去年罕见的雪灾、春节的集中消费、新劳动合同法实行后的人力成本上扬什么的。专家也说,比起俄罗斯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国内的价格上涨幅度应该算是比较正常的。况且在全球通胀压力下,中国也难独善其身。

    在浦西桃浦附近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天凌晨起,就有大货车开进开出,一片繁忙。即使在雪灾和年后,常见的绿叶蔬菜,在这里的批发价格也就是几毛钱1斤,几乎没有超过1元的。可是到了全市的各大菜场,蔬菜怎么就没有单价1元以下的呢?蔬菜怎么和股票一样,这么快就成了涨停板?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不禁发出蔡明小品式的疑问。

  相关

    沪上准新人“囤”婚纱照

    上周末,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喜讯婚展”上,不少打算在2年后甚至3年后结婚的准新人,担心以后结婚的相关用品价格还将上涨,已迫不及待地现场预订婚庆产品。其中,婚纱照的预订最为火爆。婚庆产品如婚纱照的有效期大多为1年,现在为适应准新人的提前预订需求,展商也顺势将有效期改为3年。并且规定,在3年内,无论何时消费,都是按照签订价格;如果市场上价格有多回落,还应给消费者以“差额补偿”。

    据悉,上海今年的婚庆价格又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其中,新人拍摄套餐的价格比去年涨了近2成;婚宴的价格上调了5%左右。当然,这也与上海13.5万对新人选择在今年举行“奥运婚礼”不无关系。


顶端 Posted: 2008-02-27 13:40 | [楼 主]
我来我网·5come5 Forum » 财经频道

Total 0.005800(s) query 4, Time now is:06-29 09:58,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5.3, Localized by 5come5 Tech Team, 黔ICP备16009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