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我网
https://5come5.cn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菠菜 | 软件站 | 音乐站 | 邮箱1 | 邮箱2 | 风格选择 | 更多 » 
 

本页主题: 关于社团建设的几点看法 显示签名 |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dongyuan1022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初出茅庐
家族: 单身贵族
发贴: 81
威望: 0
浮云: 1126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7-06-08
最后登陆: 2008-06-27

5come5帮你背单词 [ sudden /'sΛdn/ a. 突然的,出乎意料的 ]


关于社团建设的几点看法

关于社团建设的几点看法
校园里大大小小的社团对于同学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和交流平台,在紧张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带来了不少快乐,还锻炼了各方面能力。只是目前发挥的作用很有限,似乎总是被已经存在的条条框框所束缚,而难以发挥其纽带性的,建设性的作用。因此亟待转变。   
以笔者参加社团的经历来看,无论社团大小,都建立了比较固定的运作机构,所谓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部gate分工还是很明确的。可是在干了一段时间过后大都没有了当初的[屏蔽],一来事情比较少,二来人又比较多,日子久了就抱着“走走停停”的态度。
走过了这两年,似乎也对社团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折腾一段时间以后也疲了,再说也没有时间了,于是也有了退意,却总是不甘心,总是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社团的发展壮大必须要科学管理,自身参与活动建设的同时也给广大成员提供了锻炼各方面能力的机会,具体说来,为了使活动走向有序化,系列化,正需要方方面面的准备,成员参与的过程从知识和技能双方面得到锻炼,我们需要在活动的策划,组织,[屏蔽]和项目管理上重视起来,也应该强调团队的精神,合作的必要性。
[屏蔽]的力量是强大的,不同的引导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观众的判断总是会不同程度上受到外界的影响,抓住[屏蔽]这把利剑将会走得更远。
因此,接下来会是一些具体的工作,我们需要的具体准备中不断总结,逐渐形成一个可行性方案,目前正需要成立这么一个团队……
从长远角度来讲,可以以本科教学评估为依托,整合各方面资源,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将评估从形式逐渐转变为内容,从内容上创新。学生不仅仅是评估的所谓“受害者”,而是参与的主体。本科教学评估完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让同学们心甘情愿地加入到我们的评估活动之中。
尤其对于理工科学校而言,这种内部互动式的交流是非常有利于缓解工科气氛的。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校方的认识以及真诚支持,真诚地和学生互动将会使评估更加容易走向成功,对于学校本身发展而言也将会是一大促进。
总而言之,无论学校的[屏蔽]还是教师,都应该有尽可能多的平台和同学们作交流,他们中很大一批都是很优秀的,和更多的学生接触将更利于其授课的效果。
记得毕业那会儿在内网上读到了不少大四毕业生们的感想,字里行间充满了或多或少的抱怨,因为爱,所以恨;有许多误会在其中,其实双方都做了很多,只是没能有效的沟通……
作为一个工科院校,学校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较高的就业率还是弥补了不少,却也出现了更多尴尬现象。
谈到共同的荣辱感,会让我们联想到很多:本科教育评估的成功,即使学校的荣誉,也会给学生带来实惠。问题在于学校在这一点上过于低调,缺乏有效沟通。很多荣誉是极少数同学代表学校获得的,他们是否有代表了学校的整体水平呢?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很大的一个本科生群体,他们愿意平凡而不甘于平庸,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同学受益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大多数人看来,做社团到底不过获得,先不去考虑自己是否真正得到了锻炼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一路走来,阅历增长的同时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也才发掘大学确实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学校与社会的缓冲带这一点是深有体会的。一开始听到低年级的同学喊一声学长,着实兴奋了好半天。想当初自己也是这样子过来的,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也有些蠢蠢欲动,为了这个称呼也要做点什么,于是在社团里还是挺积极的去搞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的时间长了,发觉这么老是重复着,于是开始动摇了,离开吧,正干到一半;继续吧,又确实力不从心了。很长时间我都在思考着,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自从今年八月底学校启用了新校区,出于协会招新和做活动的需要还是去了那么几次。去之前,有同学就告诉我,到处都是极其轰鸣声,到处都是灰尘,生活极其不方便。去了,确实有些失望,记得招新那天,活动中心gate口也就偶尔闪过一小伙。那天晚上坐校车一回到老校区,感觉就像做了一个噩梦,久久不能回到眼前这个突然变得很陌生的嘈杂繁荣的环境。那一晚,我的内心翻腾着,久久无法平息……
一周以后又过去了,一下车,虽然眼前还是那么“破败”,心里一下子轻松了不少。正值快要上课的时间,同学们络绎不绝的朝着教学楼走去,脚下依然是土路,车子一过,巨大的灰尘迎面扑来,呛得难以喘息……
合作问题,多方整合,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一般而言,协会的活动经费以及日常运营花销大部分来自于会费,毕竟会费是有限的。为了增加社团的经费,开学伊始,大部分社团都会使出全身解数,尽可能吸引更多的新同学加入。一旦机构建立起来了,刚开始也许还会很有[屏蔽]的搞上那么几个活动,渐渐的就沉寂了。事实上有些社团的负责人也许根本就没有考虑应该如何去管理人数众多的新团队。盲目的“扩招”只会增加彼此间误会。
由于受到经费的限制,大部分协会很难举办类似于各学院迎新晚会这样大规模有影响力的活动,而平日里的小活动普通会员又有些“看不上”,为做活动辛辛苦苦了半天却不被认可,似乎得不偿失,总是处于很尴尬的境地。时间长了,就连搞活动的人也失去了信心,兴趣大减,以至于活动越来越少,最终销声匿迹。直到第二年招新的时候才有了消息。既是如此也不得不承担骗子的罪名。试问,我们不图名,不图利,何以沦落为骗子?
相信曾经参加过协会的同学都会有类似的经历,颇为相似的感受。那么,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可以摆脱这一尴尬的局面呢?高年级的同学以学习紧张,抽不出时间为由选择退出协会,把摊子交给低年级的同学去承担固然是一个摆脱烦恼的好方法,可是人虽然走了问题却依然存在着,始终得不到解决。
既然协会的宗旨是为同学们提供服务,丰富大家课余生活的同时在诸如人际交往,做活动等方面得到锻炼。那么无论什么样的协会,可以考虑整合现有的资源,选择与其他协会或者学校相关部gate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做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有影响的活动。此时经费则需要对外拉赞助。笔者也清楚除了公益性社团外,大部分协会都设有外联部,听上去确实挺专业的。一开始大家还是充满幻想,[屏蔽]四射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试图好好战士一番自己。可是真正进去了,接手这项工作了才发现很少有出去拉赞助的,就算能拉到的也难以登上大雅之堂,在校园显得格格不入,充其量是自娱自乐罢了。
于是,社团间的合作就很有必要了。勿庸置疑,当代大学生不久的将走向社会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企业也很想长期做这一块潜在的诱人的蛋糕,因此,彼此间的需求是存在的。我并不反对社团按照商业化模式运作,只有这样子才可以不断引进科学的管理方式,社团才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进而做大做强。在这一点上,当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如何适合校园文化,尽量能够融入一体,在某种程度上也给同学们提供了接触社会的一个窗口。很显然,新校区正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潜伏者无数诱人的机会。虽然校方也在竭尽全力争分夺秒的给同学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随着基础设施上不断得到改善,校园的氛围却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一切需要我们广大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和配合,增强主人翁意识,群策群力,给生活单调的校园营造属于咱年轻人的气氛。热爱我们的校园,就是要热爱我们脚下踩着的每一寸土地。作为新校区的开垦和耕耘者,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是多么的荣幸。机会就摆在大家的眼前,你愿意为之奋斗么……
人才培养模式
说到底,根本原因在于协会管理者们对于协会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事实上,学生社团诞生的真正目的是以人为中心开展工作的,绝非为了活动而活动。低年级的同学确实课外时间很多,可是我们为何不曾考虑给他们提供一个真正可以锻炼自己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平台呢?于是我们的管理者们更应该需要明白,到底他们需要什么?虽然我们大多数的管理者想法很多,却很难有充足的时间付诸行动,这种资源的互补正是高低年级同学之间交流合作的良好基础。经过了大学两三年,高年级的同学明白了不少,有些同学走了不少“弯路”,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一路走来艰辛与坎坷可想而知。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社团这么一个非正式组织在和低年级同学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适当的做出引导呢?相比我们书本上得到的所谓真谛,在相同的环境下所总结出来的东西也许会对他们在大学中的成长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也许他们此刻不一定可以很及时的反应过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可是时间长了,随着阅历的增加,在需要面对一些抉择的时候,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借鉴意义。我们并非大家,不能开讲座,般培训班,言传身教。可是既然存在这么一个沟通的平台,我们同样可以在生活的小圈子了做出一定影响。实际上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督促自己不断前进,何乐而不为呢?个人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可能期望新同学一开始就要独当一面,更多的可能是,在一段时间的锻炼过后逐渐培养相关方面的能力。也许我们所做的依靠是他们并不理解,但是只要我认真的用心的去做,不断耳濡目染下,迟早会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的同学的需要帮助时得到帮助,得到及时有效的实惠。
激励机制([屏蔽])
然而,就像先前提到的,他们此刻到底需要什么?也就是说,究竟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才会对社团的全体成员产生最有效的影响呢?相信目前在局部范围内我们是可以做到的,那么既然已经吸收了如此庞大数量的新成员,难道双方就只有被动的等待么?我并不反对做小型活动,说到底,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所有的活动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必须参与,况且每个人的情况又有所差异,定期分配任务显然是不明智的做法。既然是社团,就应该体现其优势的一面。比起学校其他学生机构,无论组织性还是纪律性都是比较淡化的,这一点正好为全方位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也许我们应该对于存在已久的部gate化管理提出一些思考和改进,并且是迫不及待的。为了更有效的发挥新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屏蔽]性,在第一时间能够肩负起部分责任,而非充当干事做些所谓打杂的工作。当然,协会管理者们应该给予必要的指导,可以给一些参考意见,毕竟我们还是有一定经历的,在这个过程中也算是一个总结。接下来如何将活动策划完整,具体化,可行性论证就可以交给新成员去做了。在设立职务的时候更多时候应该以事物为中心,而不是有多少人设立多少岗位,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责任,尽量体现[屏蔽]性。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个项目中心,可以将一学年的活动安排做整体上的协调,而在下面可以根据需要以项目为中心建立不同的团队,大家可以自由组合,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团队,在团队之间也可以做必要的沟通,资源共享,要清楚的意识到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口语角这样子的活动是最平凡不过的了,可是想要真正做好,能够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的同时,使同学们真正的得到锻炼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需要进行长期策划,突出新意,而不应该总是采取固定的模式,久而久之,双方的兴趣也就没有当初那么强烈了,无非苦苦挣扎,最终宣告失败。
高年级同学的转型问题(责任)
于是有必要谈谈高年级同学的转型问题。经过了两年或者三年的大学生活,我们确实也对日常所见所闻有了一些认识,不必像当初那么大惊小怪了。也许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的同时突然发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没有那么多了,课程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难度上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我承认,为了学习好相关专业课程,必须要花去很大一部分时间去钻研,毕竟个人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打算,考研的,出国的,还是打算毕业以后准备找工作的,都在忙着做准备。于是无论学生会,班委大家都有些力不从心了,有选择退出的,就算还在岗位上也只有苦苦坚持,丝毫看不见任何意义,更不用说我们的社团了。
难道我们真的就按照前人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么?难道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了么?难道一直以来喊我们学长的可爱的同学们在我们这个时候仍然要做出相同的选择么?
拿没有时间作为借口而推卸责任绝不应该是我们的选择。此时此刻,也许正有同学需要我们的帮助,就忍心就这样的弃之而去么?就算你确实时间很紧,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总能找到不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至少做与不做对自己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人长时间以来也许仅仅停留在充实的生活层次上,基本上都是面对过程的,却很少考虑到结果。真正的成功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别人的成功之路,也不是盲目的追求某种社会风潮。
一直都会听到电子科大的学生毕业以后大部分都会为别人打工,创意是比较淡薄,缺乏[屏蔽]力。而事实上也比较吻合。那么,是否有这样的机会是大家在这些方面得到锻炼呢?也许有的同学还正在为进入企业实习而努力呢,即使这样子,对于前途也是一无所知的,毕业以后能够找一个好工作就不错了。可是对于一个985的研究性的高水平定位的大学,如果大家的定位仅限于此,似乎是很不恰当的。不可否认,我们学校偏重于理工科,准确的说来是技术,目前在社会上找工作也是比较容易的。可是当我们听到“大学无用论”的传言,不禁会产生怀疑,究竟现在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能否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到,我们不甘心辛辛苦苦学到的知识会被封存,被遗忘。
难道就真的没有解决的办法了么?笔者思考的结果得出,其实这样子讲是在试图唤醒广大的大学生们,是时间醒悟了。你必须主动的在大学期间不停地做出尝试,以此确定毕业以后自己究竟会从事何种工作,准确的说,在当今这个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并且带动各项事业全面迅速发展的社会里,想要自始至终从事一项工作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紧急只是一个基础,知识本身也许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一定会用到,可是在中思维,在学习的能力却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记得一位管理学大师曾这样说道:“最好的教育是经过以往过后所剩下的东西。”这就更加强调了自学,甚至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有这样的意识,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发现,而非怨天尤人,被动等待。机会是无处不在的,只是你是否已经为此做好准备了呢?不然的话,就算机会降临在我们的头上,也会砸伤我们的。
那么究竟应该锻炼什么呢?谈到技术,我们一般会想到研究生,甚至是博士,高学历。对于本科生似乎是力不从心的,出国少数人确实对于技术有很强的兴趣意外,我们大多数人都智力相当,想要做出成绩必然要花大功夫,如果兴趣确实不在这个方面的话就算你比别人努力使倍甚至是百倍也不一定去的期望中的结果。放弃吧,又有些可惜,坚守吧,又确实很难产生兴趣,于是只有黄黄忠日,带到毕业那天写下那段无奈辛酸的话语。
成功的捷径还在于你是否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不同人,不同领域对于成功的定义不尽相同。于是你根本没有必要去考虑别人是怎么样做的,一旦决定了经应该执着的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用实际行动去验证,这种体验是必要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占有的资源也有所差异,别人得到的结论对于自己不一定是真理。我们大多数人一开始很少有清楚的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做什么的,于是宝贵的大学时光正是我们体验的时候,就好比我的一篇题为“梦的初体验”的文章中所提到的……
而现在机会就摆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现在所正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这样的环境对于我们的锻炼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于是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勇敢的在这个大平台上展现自己就显得极为关键了。
无论做什么,一开始的准备工作总是很艰难的,因为我们无法看到接下来会何去何从,我们微弱的努力是否可以带来期望中的结果?其实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在我们的群体中确实有很多有想法的人,他们都是很愿意为之努力的,可是真正去实践的却很少,总是会以各种借口推脱。他们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以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准备,其实只要你懂得推销自己的想法,只要你真诚做点准备,身边会有很多愿意和你一起干的人,人多力量大,似乎在古老的中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既然无法改变那么就去适应吧,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就像先前提到的那些,只要自己坚持下来了,战友们迟早会被感动,他们正缺乏一个充满[屏蔽],不断奋进的核心人物,一个个[屏蔽]者。
既然这样子,我们就应该主动的搭建这么一个平台,庆幸的是,校园中已经存在着许多现成的平台——我们的社团。年轻无失败,不断的总结过程中我们相信会做得更好。
那么大家为何不携起手来精诚合作,再现五四的盛况呢?
提纲
项目:团队取代部gate划分
激励机制([屏蔽])
新时期下社团的定位问题(纽带和桥梁)
新校区的机遇与挑战
制度化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高年级同学的转型问题(责任)
合作问题,多方整合,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顶端 Posted: 2008-04-14 15:25 | [楼 主]
dongyuan1022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初出茅庐
家族: 单身贵族
发贴: 81
威望: 0
浮云: 1126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7-06-08
最后登陆: 2008-06-27

5come5帮你背单词 [ supplement /'sΛplimənt/ n. 补充(物),增刊,副刊,附录;vt. 增补,补充 ]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想法,做过两年协会,还是有不少感情在里面的!
顶端 Posted: 2008-04-14 15:27 | [1 楼]
ichabod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等级: 栋梁之材
家族: 股赢天下
发贴: 749
威望: 0
浮云: 1126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6-09-17
最后登陆: 2008-06-30

5come5帮你背单词 [ fraud /fro:d/ n. 欺骗,假货 ]


非常好哈,我也在社团里面呆过很久,现在目前也[屏蔽]着两个社团。

对于社团的看法,LZ的有些分析很到位,赞一个!
顶端 Posted: 2008-04-14 15:33 | [2 楼]
我来我网·5come5 Forum » 学生工作·社团交流·RX

Total 0.014569(s) query 5, Time now is:05-06 19:40,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5.3, Localized by 5come5 Tech Team, 黔ICP备16009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