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我网
https://5come5.cn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菠菜 | 软件站 | 音乐站 | 邮箱1 | 邮箱2 | 风格选择 | 更多 » 
 

本页主题: 经典题目14则(答案已经公布) 显示签名 |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风の云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售英语4级答案
等级: 荣誉会员
家族: 起早不摸黑
发贴: 28450
威望: 3
浮云: 21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6-09-01
最后登陆: 2011-12-13

5come5帮你背单词 [ aluminium /ælju'minjəm/ n. 铝 ]


经典题目14则(答案已经公布)

1.「万岁」和「万万岁」是怎么来的?

2.甚么时候开始金额要用大写?

3.为何在公堂只打屁股,不打别的地方?

4.博士、硕士、学士从何而来?

5.年号是怎么决定的?

6.为何一月要读做正(音征)月?

7.「杜撰」一词有甚么来历?

8.三姑六婆是些甚么人?

9.三长两短又有何来历?

10.谁是第一个焚书的人?

11.皇帝的说话叫作甚么?皇后的说话又叫作甚么?

12.我们称始祖为鼻祖,称遥远的子孙做甚么?

13.黄帝的帽子前垂下的珠子有甚么用?

14.中国最早的医书是哪一本?
[sell=0]1.我们常在电视上看见大臣称颂皇帝时大叫「万岁」,其实「万岁」一词本来不是黄帝专用的。很久以前「万岁」只是表示人们内心喜悦和庆贺的欢呼语,到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时常呼「万岁」,但这个词仍不是皇帝唯一专擅的称呼,称呼他人为「万岁」,皇帝也不管。到了汉武帝时,他想把「万岁」据为己有,但民间遇到庆贺之事时,还是有人呼「万岁」。到了宋朝,皇帝才真正的不许称他人为「万岁」。
至于「万万岁」的来历,则来自一个故事。相传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别人吹捧她,藉以抬高自己的「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她脱口出了上题: 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众学士搜肠括肚,对答了几十句,武后都不满意,直觉扫兴。这时,有位惯于奉承的学士看出了她的心思,忙吟道: 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后兴高彩烈,推为杰作。从此,「万万岁」一词便流传于朝野之上了。
2.我们写金额票据时,随了把金额写成阿拉伯数字外,还要写上大写数字,有关这个规定的起源,要追索到明朝。 据史[屏蔽]载,在朱元璋[屏蔽]的明朝初年,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屏蔽]案「郭桓案」。郭桓曾任户部侍郎,他利用职权,勾结地方官吏大肆侵吞G0vern.ment钱粮,[屏蔽]累计达2400万石精粮,这个数字几乎和当时全国秋粮实征总数相等。此案牵连12个G0vern.ment高官,6个部的G0vern.ment官员和全国许多的大地主。朱元璋对此大为[屏蔽],下令将郭桓等同案犯几万人斩首示众,同时执行了严格的惩治经济犯罪的法令,并在全国财物管理上实行了一些有效措施,其中较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屏蔽]十」改为「壹贰参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等。
3.在电视上每次看见官老爷大喝一声:「打!」公差们棒子总是朝着犯人的屁股上落下,为何在公堂只打屁股,不打别的地方?原来,从前罚打犯人,没有明确的部位,以致很多犯人都被活活打死。到了唐朝李世民时,有一次他在太医处看到一幅「明堂针灸图」,得知人体的重要器官的穴位多在胸背部,这些部位被撞击拍打会有生命危险,他再看图中屁股部的重要穴位就少得多了,这对他很有启发,后来他对刑罚中的罚打作了规定,对犯人不许鞭打胸背部,而规定屁股作为罚打的部位。从此在公堂上打屁股就传了下来。
4.「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称,古已有之,不过和现在的含意不完全相同。
博士,源于战国时代,当时是一种官职,也就是一些博通古今,知识渊博的人。硕士这个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通常指那些品节高尚,博学多识的人。学士最早出现于周朝,原本是指那些在学堂读书的人,后来逐渐变成文人学者。
5年号是古代各王朝的帝王用以[屏蔽]的名称,据史料记载,帝王中最早使用年号的是汉武帝刘彻,他于公元前 141年即位,这一年的年号为建元元年」。从此,各个王朝都有年号。中国最后一个使用的年号是甚么?一般的年表都记为宣统,不过后来袁世凯窃位称帝,曾改[屏蔽]五年为洪宪元年,但这家伙的皇帝只做了不及三个月便下台,无论如何,洪宪乃中国历史上最后出现的一个年号。 年号取意,往往字字斟酌,煞费苦心。由于帝王们都想用吉祥如意的字眼,故年号颇多重复。宋太祖用过干德,后来从一面铜镜铭文上,才知道五代前蜀早已用过这个年号了,不过宋太祖不知道,隋末起义民兵领袖辅公祏更早用过此年号了。
6.我们习惯把一月称为「正月」,这是因为在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同。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分的次序,就把改正后的一月称为「正月」。此外,古代的帝王大都在一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了表示庄重独尊,便将一月改为了「正月」。 到了秦代,因秦始皇出生在正月,取名赢政,为了避他的名讳,强行规定把正字读作征。正(征)月的叫法,就此传了下来。
7.宋朝有一个叫杜默的人,他是一个文人,喜欢写诗,且以豪放见称不过他写的诗不讲韵律,有人说他的东西诗不像诗,文不像文,实在不伦不类。因此,人们每逢看到不象样的诗文或不合逻辑的,就脱口而出:「这是杜默撰写的。」后来这句话逐渐简化为“杜撰”再后,又被引伸为不真实的、没有根据地编造的意思了。
8.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贩卖人口的女人),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稳婆(接生婆) 关于「三姑六婆」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为叫陶宗仪的学者,在他的笔记中便记载了三姑六婆的身分。清代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也曾写过:「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gate,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意。
9.「三长两短」是和棺木有关的。棺木是由六片木材拼凑而成,棺盖及棺底分别俗称天与地,左右两片叫日月,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后两块分别叫彩头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所以合共是四长两短。但棺盖是人死后才盖上的,所以只称「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后来再加入意外、灾祸等意思。
10.谈起焚书,必然想到秦始皇。其实,历史上首创焚书的是比秦始皇早一百多年的商鞅。
根据韩非在《和氏》所载,商鞅教秦孝公设告坐之过(即是叫邻居们互相监视告密,否则一户犯法,五户坐罪),和焚烧诗书,以利[屏蔽]化,秦孝公都照做了。 根据《商君书》,商鞅认为以「儒术」为首的诸种文化典籍是「六虱」,国家有六虱,将使人民不能专注于农务,盗贼必至,国力便受到削弱,人民也必跟着贫困,所以必须铲除。基于此,商鞅认为必须使用行政手段对文化破旧立新,于是向秦孝公提出了焚书。
11.皇帝的说话、诏书,制令等,泛称「纶音」。《礼记》说,若果把皇帝的说话比喻做细缕,则它的影响力便有如粗绳(原文称为「纶」);若果把皇帝的说话比喻做粗绳,则它的影响力便有如大绳缆。后来便用「纶音」以指皇帝的说话。至于皇后的命令,则称「懿旨」,懿(粤音意)就是美的意思,代称美丽的妇女,「懿旨」就是指皇太后或皇后的命令。
12.遥远的子孙我们称为「耳孙」。孙的儿子叫曾孙,曾孙的儿子叫玄孙,玄孙的儿子叫来孙,来孙的儿子叫晜(粤音君)孙,晜孙的儿子叫仍孙,仍孙的儿子叫云孙,云孙的儿子叫耳孙!因为耳孙离开高曾祖父(即祖父的祖父)很远,只能耳闻而已,故此我们称远孙为耳孙。 现代已很少人用耳孙这个词语了,不过在阅读古文时,此乃基本常识也。
13古代的皇帝在参加不同的典礼时,是须要穿上不同的服饰。在参加最隆重的典礼上所使用的皇冠,称为「冕」,它的形状就像我们今天见到的大学毕业帽,不过冕上的布板是长方形而非正方形,前后两端各缀珍珠十二串。这种珍珠是一种很有趣的道具,它们会在皇帝的眼前脑后来回晃动,使他极不舒服,其目的就在于提醒他必须具有端庄的仪态,不能轻浮做次,影响皇帝应有的威仪。
14.答案是《黄帝内经》,也可简称为《内经》。是最早一本医学理论经典著作。书名有黄帝二字,可能是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大部分以黄帝与歧伯等人问答的形式写成。 根据考证,这本书大约写于战国秦汉时期,冠以「黄帝」,乃是后人伪托。书的内容包括九卷的《素问》和九卷的《灵枢》,范围包括了医学基础理论、针灸、方药等[/sell]


[ 此贴被风の云在2007-01-23 16:38重新编辑 ]
顶端 Posted: 2007-01-21 14:01 | [楼 主]
嘿!整数





性别: 保密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死了都要考(研)
等级: 人见人爱
家族: 唯war独尊
发贴: 4138
威望: 0
浮云: 1165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6-06-16
最后登陆: 2009-08-19

5come5帮你背单词 [ innumerable /i'nju:mərəbl/ a. 无数的,数不清的 ]


不会不会。。
顶端 Posted: 2007-01-21 16:44 | [1 楼]
我来我网·5come5 Forum » 智力考场

Total 0.014769(s) query 8, Time now is:06-08 05:28,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5.3, Localized by 5come5 Tech Team, 黔ICP备16009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