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我网
https://5come5.cn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菠菜 | 软件站 | 音乐站 | 邮箱1 | 邮箱2 | 风格选择 | 更多 » 
 

本页主题: 棒球运动简介 显示签名 |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iji69



性别: 美女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朋友,你的将来无限美好。
等级: 荣誉会员
发贴: 1100
威望: 3
浮云: 1401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7-09-10
最后登陆: 2018-03-07

5come5帮你背单词 [ sceptical /'skeptikəl/ a. 怀疑的 ]


棒球运动简介

昨天第一次亲眼观看正规的棒球赛,真的很喜欢这项运动,在自己加深理解这项运动的同时,想在大家中间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场地
350px-Baseball_diamond_zh-t.png

台湾著名棒球选手王建民
台湾著名棒球选手王建民.jpg

JB Wen总理打棒球
070413113ta_3.jpg
3BVSHC3G05H00005.jpg
3BVSHBUO05H00005.jpg
+++++++++++++++++++++++++++++++++++++++++++++++++++++++++++++++++++++++++++++++++++++ 
棒球起源

        现代棒球活动的起源,传说不一。英国人认为是从流行于加拿大的"绕圈球"演变而来。美国人则认为是由A.道布尔戴于1838年始创于纽约州的库珀斯教。1845年美国的A.J.卡特赖特组织棒球队并制定了最早的规则,规定了至今仍沿用的场地图形和尺寸。1860年美国开始出现职业棒球运动员;1871美国成立"全国职业棒球运动员组织";1876年该组织改名为"全国棒球联合会";1881年成立另一个全国性的职业棒球组织,即后来的"全美职业棒球联合会".1884年,首次举行这两个组织间的冠军赛,即"世界棒球冠军”此后每年一次,延续至今。1978年5月20在希腊雅典召开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通过棒球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1873年,棒球从美国传到日本,日本职业棒球队创始于1934年,棒球运动逐渐成为日本人民喜爱的体育项目。

      1938年,在英国伦敦进行首次业余世界锦标赛,此后历届锦标赛多在中南美举行。1969---1973年古巴连获5届冠军。1980年在日本举行的第26届世界业余棒球锦标赛,有欧,亚,中美北美各洲通过预赛产生的10个国家,加上上届冠军古巴和东道主日本,共12个国家参加,古巴队继1976,1978年之后,又蝉联冠军。

      棒球运动在欧洲,已有26个国家开展。"欧洲业余棒球联合会"的成员有意大利等11国。根据该联合会1978年的统计,参加棒球比赛的运动员约5万人,球场326个,并举办了"地中海杯","世界棒球锦标赛"等国际比赛活动.

      目前,棒球最普及的是美国和日本。此外中国台湾、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也极为风行。


棒球在中国

        中国人打棒球的最早记载,为中国工程师詹天佑在美国耶鲁大学留学时(1877-1881)组织"中华棒球队",以后从美国,日本归国的华侨及留学生把棒球带回祖国.

      1895年在北京汇文书院成立棒球队。1907年,北京汇文书院对通州协和书院进行比赛。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次棒球比赛。1913年开始由中,日,菲3国发起的"远东运动会",历届都有棒球比赛,中国曾多次派代表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全国运动会也有棒球比赛,参加者多为学生。[屏蔽]战争期间,八路军在陕北,晋察冀等[屏蔽]根据地曾开展棒球运动。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届全军运动会中有棒球比赛的项目。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棒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有23个省,市队参加,北京队获得冠军。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上,棒球比赛分别在旅大和北京举行预赛和决赛,第一名为天津队。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上,有14个省, 市队参加棒球比赛,冠军为北京队。1975年9月日本爱知大学棒球队来中国访问比赛,中国开始了棒球的国际交往。1976年8月,日本法政大学棒球队来访。1979年中国棒垒球协会成立,各省, 市也陆续成立分会。1980年1月美国业余棒球协会派全美奥运会棒球代表队总教练B.阿斯博士来中国讲学.。


棒球比赛具体内容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分两队比赛,每队9人,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屏蔽]"跑垒员。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以得分多者获胜。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接手,1垒手,2垒手,3垒手,游击手,左外场手,中外场手,右外场手。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合法击出界内球时,该击球员应即跑垒,称为击跑员。 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即称为跑垒员.

        正式比赛需4名裁判员,1人为主裁判(又称为司球裁判),其余3人为司垒裁判。主裁判位于本垒及接手身后,主要职责为宣判投手的"好"或"坏"球;宣布击球员的"击"和"球"数;判定攻方是得分抑或出局;判定"界内球","界外?quot;或"擦球棒";处理,宣判双方违反规则的行动;宣布比赛结果。司垒裁判负责1,2,3垒位附近的裁判工作;宣判跑垒员是安全还是出局;是否有阻挡,妨碍对方或其他犯规行为;处理踏漏垒及其他问题,并协助主裁判执行规则,使比赛顺利进行。此外,还有2-3名记录员负责记录和技术统计。也有的正式比赛再增加2名外场司线裁判员,其职责为判定落在外场远处的球是界内还是界外球,外场手是否合法接杀,是否击出本垒打等。


入gate知识

【进攻技术】:包括击球、跑垒和滑垒等,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击球:有持棒挥击和持棒触击两种方法。击球员双手握棒,根据投手的投球动作和来球的路线采取相应的击球方式,力争将球击到守方队员接不到的远方或空档。

跑垒:击球员击出球后,在守方队员未接到球的瞬间,立即上垒,抢垒位。

滑垒:跑垒员身体贴地面滑动的占垒动作,有侧身倒地踏垒和俯冲倒地踏垒。

【防守技术】:包括接球、传球、投球、触杀、[屏蔽]和追杀。

接球:面向本垒,两脚左右开立,两手置于胸前,眼睛注视来球。一般用双手接球。

传球:以食指、中指和拇指持球,掌心不触球。有肩上传球、体侧传球和低手传球。

投球:一般采用身体正对击球员的正面投球和身体侧对击球员的侧面投球两种投球姿势,球出手时通过手指、手腕的压、拧、拨等动作,可投出不同性能的曲线球、直线球、变速球、飘球和下坠球。有肩上高压、低肩侧投、低手3 种投球动作。 触杀:守备员持球碰触离开垒位的跑垒员使之出局。

[屏蔽]:守备员持球跑垒员进垒或退垒到达垒位前先触及垒位,或对击跑员进行传杀,使之出局。追杀:守场员追赶离开垒位的跑垒员并用持球手碰触跑垒员使之出局。

【 基本技术】

        棒球基本技术由接球,传球,击球和跑垒。

      (1) 接球 用双手到位接球,双眼注视来球,接球时双手应有后挫缓冲动作,以避免碰撞反弹出手。

      (2) 传球 要用食指,中指及拇指持球。传球和投球一样,前脚要指向目标,传出时注意甩腕,投传后要把前送和跟进动作做完。传球姿势有3种,即肩上传球,肩侧传球,肩下或低手传球。

      (3) 击球 有3中方法;挥棒击,执棒触击,执棒推击。挥击时,双手靠拢,前肘离身,小臂拉平,后肘不宜过于贴身,双足稍分立,挥棒时前脚伸踏不要过大,以免影响挥棒的准确性,甚至妨碍下一步的起跑。挥棒力量主要靠后蹬,转体,拉臂,甩腕。力量大的多用直臂挥击姿势,争取打出"本垒打"。另一种为了安全上垒,采用转体甩腕,双臂稍曲的动作,做到下棒快,棒轨短,打出迅猛而平直的安打球。触击法是双手轻执棒,平放身前,棒头稍高,待球碰簟2宦刍踊骰虼セ鳎?家?⒁馔妒值亩?骷袄辞虻穆废撸?员悴扇∠嘤Φ幕髑蚨?鳌?BR>4) 跑垒 击球后要利用挥棒的力量迅速迈出第一步,沿跑垒线冲向1垒。安全到达1垒后可以冲过垒位,但应立即返回。有可能更进一垒时,应按照跑垒指导员的手势,及早作好拐小弯的动作,用左脚踏触1垒垒包内侧后,奔向2垒。滑垒是为了避免守方的触杀,避免冲撞守队队员。滑垒共有4种姿势:单脚冲前坐势滑进;双脚冲前,单脚钩垒;双脚冲前从垒侧滑过后,翻身用手抓垒;双手冲前,用腹部滑进触垒。在滑垒中,双方均应注意避免互相冲撞和钉鞋伤人。

【攻防技术】

        进攻技术 一般是按照全队所规定的战术及教练临场发的战术暗号进行,常用的进攻战术有:

      (1) 等一个球战术,即投手投来的第一个球,不击,以观察投手的动作及实力

      (2) 积极迎击第一个球,以达到攻其不备的目的

      (3) 击出高远球准备牺牲自己促使同队进垒得分。

      (4) 打了就跑战术,即把球击到1垒跑垒员身后的空隙地带,使其他跑垒员安全进到2垒或抢到3垒,破坏对方企图制造双杀的机会

      (5) 跑了再打战术,即跑垒员先偷垒,击球员随后击球

      (6) 触击牺牲打,击球员用触击将球击向1垒或(3垒),击出地滚球引诱守队"杀"1垒,击球员牺牲自己,使同队进垒或返回本垒得分

      (7) 1,3跑垒员双偷垒战术,制造3垒 跑垒员返回本垒得分机会

【 防守战术】

        须全队密切配合,及时移动补位和进行掩护,以防止攻队进垒或得分,常用的战术有:

      (1) 接球后传1垒[屏蔽]击跑员

      (2) 双杀战术 接球后传到最近垒位[屏蔽]跑垒员,随即传球到1垒[屏蔽]击跑员造成双杀

      (3) 夹杀战术 守队互相配合传球,截杀在垒间的跑垒员,逼赶跑垒员退回原垒并乘机在垒间触杀之

      (4) 防止双偷垒战术 由接手指挥行动,由游击手,2垒手或投手作中间策应拦截接手传2垒的球,再传回本垒,截杀3垒跑垒员。如3垒跑垒员不抢回本垒,即由守2垒的队员接球,截杀1垒跑垒员

      (5) 变幻投球战术 投手针对击球员不同弱点,投出不同的球,如快速球,变速球,曲线球或下堕球等,使击球员无法击中来球,造成出局

      (6) 缩小防圈战术,为了防止击球员采用牺牲触击球战术,缩短防守距离,明确本垒前各区有人负责截接球,其余各队员应移动补位防守

        总之,不论是攻或守均应有统一指挥,统一暗号,平常训练时反复运用,比赛时才能配合默契,应用自如。


场地与用具

        地面应平整。跑垒路线上的土质要松软。一般国际比赛场地要求内场整个场地呈龟背形,最高点为投手区,跑垒路线、投手区及各垒位周围是土场地,内场其余地方及外场区应为草坪。比赛场地的内场与地面平,只是投手区为直径5.49的圆圈土坡,投手板高出地面25厘米。投手板用木或橡胶制成,应固定在地上。击球员区及接手区为限制击球员及接手的合法活动范围。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1.2.3垒垒包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应按规定固定在场上。球棒用木或铝制,球用明线缝球皮。防守队员均应戴手套。接手及1垒手可戴连指手套。接手要有面罩、护胸、护腿等护具。击球员要戴护帽。球鞋用皮革制,前后掌各有扁形钉3枚。



棒球规则

        关于投球的规定 投手可以采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两种姿势。投球前均须用脚踏触投手板。正面投球只许向击球员投出。投球动作开始后,动作必须连续,不得中断。侧身投球可以向有跑垒员的垒位传牵制球,但投球动作开始后,只许投向击球员。投球前必须保持静止持球在身前的姿势至少1秒钟。违反投球规则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判投手一个"坏球";垒上有跑垒员时,叫"投手犯规",跑垒员得安全进1个垒。

        关于击球和跑垒的规定 攻队必须按"击球次序"名单依此入场击球。击球时不得越出击球区;击出腾空球被守队合法接住,击球员出局;击球员可以用棒挥击、推击或触击。击出界内球后,击球员即应跑垒;投手累计3个"好球"(在本垒宽度上空以内,高度在击球员膝上、腋下之间)击球员三击不中出局。如投4个"坏球"或投球击中击球员时,击球员安全进1垒。击球员击球落入界内时,即成击跑员,应向1垒跑进。到达1垒时未被防守队员[屏蔽]或触杀,为安全到垒,此时即成为跑垒员。跑垒员必须按1.2.3及本垒顺序跑垒。不得反向跑垒,不得有意妨碍守队接球,否则判出局。跑垒员可以偷垒,但有被"杀"出局的可能。跑进时可以冲跑或滑垒,但必须沿跑垒线范围内跑进。击球员击出界内腾空球时,跑垒员应触踏垒包,待球接触守队队员后,方可离垒。合法跑垒并触踏过1.2.3垒,击出合法腾空球超出外场规定界限时,为"本垒打"。击球员安全得1分。但击球员仍需按规定路线踏触3个垒再回到本垒,才算合法得分。

关于防守截杀规定

      (1) [屏蔽]跑垒员,当击球员成为击跑员时,其他跑垒员[屏蔽]放弃原垒向前跑进,守垒员只要接球用脚触垒即可[屏蔽]跑垒员出局。

      (2) 防守队员持球触杀离垒或跑进中的跑垒员,判跑垒员出局。



著名球队和球员

        球队:纽约扬基队、波士顿红袜队、西雅图水手队 、红雀队、水手队 、亚利桑那响尾蛇队、白袜队、北京队等等。

        球员:贝比·鲁斯、 瑞吉·杰克逊、保罗·奥尼尔、罗杰·马里斯、怀迪·福德、朗·吉德利、罗杰·克莱gate斯、比尔·迪奇、王建民、布赖恩·沙克福德、王贞治、辛普森、朴赞浩等等



常见术语

规则术语:

      促请裁决、保留比赛、截止比赛、褫夺比赛、提诉比赛、好球、坏球、好球带、本垒(本垒板)、投手丘、投手板、内野、外野、打击区、三呎线(三呎线规则)、垒包、触击(短打)、安全触击、牺牲打、确实接捕、双重赛、擦棒被捕球、突袭投球、内野高飞球、局、妨碍、死球、活球、出局、安全(未出局)、双盗垒、夹杀、和局、双杀、逆向双杀、顺向双杀、三杀(三连杀)、打击顺序(打序)、保送、代打、代跑、代守、先发投手、后援投手、满球数、滑垒、滑垒离位、牵制、假性牵制、强迫取分、打带跑、挥臂式投球、固定式投球、轴心脚、自由脚、投球、传球、野手选择、主队、客队。

记录术语:

      打击率、上垒率、长打率、盗垒成功率、出赛数、打席数、打数、安打、一垒安打、二垒安打、三垒安打、全垒打、垒打数、打点、得分、故意四坏球、四坏球、触身球(触身死球)、四死球、三振、不死三振、盗垒、盗垒被刺、盗垒成功、攻击指数、胜利打点、妨碍打击、妨碍守备、妨碍跑垒、牺牲触击、牺牲飞球、双杀打、双杀守备、三杀打、三杀守备、胜率、防守率(守备率)、刺杀、[屏蔽]、触杀、接杀、助杀、失误、捕逸、防御率(自责分率)、三振率、保送率、滚飞比率、投手犯规、投球局数、完投、完封、胜利投手、败战投手、救援成功、救援点、中继点、失分、自责分、暴投、暴传、盗垒阻杀、守备机会、完全打击、完全比赛、最有价值球员(MVP)。

人员术语:

      投手、捕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外野手、右外野手、内野手、外野手、总教练、教练、跑垒指导员、裁判、主审、一垒审、二垒审、三垒审、左线审、右线审、垒审(内野审)、线审(外野审)、击球员、跑垒员、击球跑垒员(击跑员)、指定打击、记
录员。


棒球竞赛规则(节选)

第一章 比赛目的、场地和器材

一.○一:棒球运动是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两队各出九名队员,在各自的教练员指导下,按照规则在一名或一名以上裁判员的裁决下进行比赛的一项体育运动。

一.○二:比赛的目的是争取得分多于对方队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一.○三:在规定的有效比赛局数结束时,按照本规则判得分较多的一队为胜队。

一.○四:比赛场地

(A)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地区和界外地区的边线。两边线以内为界内地区;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地区。界内和界外地区都是比赛有效地区。界内地区又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四角各设一个垒位,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尖角上的垒位是本垒,并依反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内场以外的地区为外场。比赛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图1)。

注:如果在规定的场地上有观众或障碍物时,应由裁判组根据情况订出临时或特定规则并通知比赛队。

(B)场地大小

内场每边垒间距离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垒尖角的距离为18.44米。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的范围内为界外的有效比赛地区。两边线至少长76.20米。两边线顶端连结线的任何一点距本垒尖角的距离都不应少于76.20米(图1)。

本垒尖角后18.29米处应设置后挡网。网高4米以上,长20米以上。场地周围设置围网,高度1米以上为宜。

注:1.1958年7月1日以后由职业球团建造的棒球场,两边线应至少延长至97.54米,本垒经二垒伸向中外场的距离至少达121.92米。

2.根据我国场地情况,如有困难两边线长度可规定为91米,本垒经二垒伸向外场的距离可定为108米,本垒到后挡网和两边线到野传球线的距离可定为15米。

(C)场地划法

应先确定击球方向和本垒位置。为避免阳光照眼,本垒最好位于场地的西南偏西的位置。然后在本垒尖角处钉一小木桩,桩上系一长绳(至少长54.86米)并在18.44米、27.43米、38.79米及54.86米处各打一结(记号),把绳拉向东北偏东的地面。首先在18.44米处钉一小木桩,该处就是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在38.79米处再钉一小木桩,就是二垒的中心点。接着再把54.86米的绳结系在二垒的木桩上,另一端系在本垒的木桩上,手执27.43米处的绳结,向右拉直,在27.43米的绳结处钉一小木桩,就是一垒的外角,然后依照上述方法向左拉直,就是三垒的外角(图1)


为检查各垒的位置是否合乎规定,可以再把长绳的一端系在一垒的木桩上,以54.86米处系在三垒上,然后再拿27.43米的绳结向左、向右拉直,用以检查本垒和二垒的位置。现图示(图2)如下:

第一步:定甲(本垒)乙(投手板前沿中心)及丁(二垒)

第二步:以甲戍线定丙1(一垒)

第三步:再以甲戍线定丙2(三垒)

(D)场地布置

场地应布置接手区、击球员区、跑垒指导员区、跑垒限制线、击球员准备区、野传球线、本垒打线和草地线。(图1)

1.接手区:自本垒尖角后2.44米处画一条横线,线长1.10米,线的两端距本垒中心线各0.55米。然后再从两端向本垒方向各画一与本垒中心线平行的线,与击球员区界线连接,这个区域叫接手区。(图2)

2.击球员区:在本垒的左右两侧,各画一个长方形的击球员区。该区长1.82米,宽1.22米。两区相邻近的内侧界线各距本垒板边沿为0.15米,以本垒横中心线为准,击球员区前后部分各长0.91米。(图2)

注:击球员区(包括标出该区的白线)为界外地区,但击出的球如停止在击球员区和边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内时应判为界内球(图3)。

3.跑垒指导员区:在一、二垒及二、三垒垒线与边线相交的点以外4.57米处向本垒方向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长6.10米的线,再在线的两端向场外各画一条长3米的垂直线,这三条线以内的区域为跑垒指导员区。在一垒一侧为一垒跑垒指导员区,在三垒一侧为三垒跑垒指导员区。(图1)

4.跑垒限制线:由本垒和一垒的中点和沿边线至一垒后0.91米处各向场外画一条长0.91米的垂直线,并将两垂直线的终点连接在一起,就是跑垒限制线。这条线和边线所构成的长条区域就是跑垒限制道。

5.击球员准备区:在本垒尖角3.96米处向本垒纵向中心线两侧各量11.28米,并以该处为圆心各画一直径为1.52米的圆圈,此圈就是击球员准备区。(图1)

6.野传球线:距两条边线外至少18.29米处,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的线,该线一端与后挡网相连,另一端与本垒打线和边线末端相交的延长线相连,此线是野传球线,用以区分界外比赛有效地区和无效地区。(图1)

7.本垒打线:以二垒垒位为中心为圆心,以圆心到边线顶点的距离为半径,画一弧线与两侧边线末端相交,此弧线即为本垒打线,作为判断本垒打的标志。

8.草地线:在草皮场地上,从投手板前沿中心为圆心,28.93米为半径,在界内连接两边线所划弧线,即为草地线。此线以外的外场地区为草地,以内为土地。(图1)

注:1.场地上各线的宽度为7.6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各区域的有效范围之内。

2.边线通过击球员区的部分不应画出。

一.○五:本垒板

用白色橡胶制作,呈五角形,(图2)应固定在地上,与地面齐平。本垒板尖角两边应与一垒和三垒边线外沿交角叠合。

一.○六:垒包

一、二、三垒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厚7.6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垒垒包应整个放在内场,二垒垒包的中心放在两垒线的交叉点上。垒包内装棕毛等细软物。垒包应钉牢在地上。

垒包钉置的方法: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十字帆布带和带勾的长钉固定。

在垒包的正中下面用带勾的长钉(约30厘米)钩好扎牢,并将长钉钉入地下,以便滑垒时垒包不致移动(但可以转动),同时也可避免碰伤。

一.○七:投手板和投手区

投手板用白色橡胶制成。板长61厘米,宽15厘米。投手板周围应有86.4厘米宽,152厘米长的平台。投手板应与平台齐平。投手板和平台置于高出地面0.25米、直径为5.48米圆形土墩内的投球区(圆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0.46米处),投手板前的斜坡应为平台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厘米降低2.54厘米,然后向四个垒位逐渐 倾斜并与之齐平。(图3)

一.○八:队员席

一垒及三垒两侧各设一个队员席,设于距两边线至少18.29米的野传球线外侧。队员席上面应安置顶棚,背后和两侧都应是封闭的。

一.○九:球

棒球是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7克至148.8克。圆周围22.9厘米至23.5厘米。

一.一○:球棒

呈园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握棒部分的棒帽末端可以制成直径为2.4_5厘米,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棒的一端起至45.7厘米的长度内,可用布条、胶布带或橡胶包缠。

一.一一:服装

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衫和外露部分)。服装上不得有闪光的纽扣或附饰物,服装上衣背面应有不小于15.2厘米的明显的号码,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队员穿着与同队队员不一样的服装不得参加比赛。每队应有深浅不同的两套服装,先攻队穿深色,后攻队穿浅色。

队员可穿有平扁铁钉或橡皮头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园尖的金属钉。长扁铁钉长不得超过1.5厘米。

注:教练员、跑垒指导员均应穿着与本队队员同样的运动服装。

一.一二:接手手套

接手所用的连指手套,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过39.4厘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过15.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一.一三:一垒手手套

一垒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米;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8.9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2.7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一.一四:分指手套


连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垒手使用。但任何队员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图9)。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一.一五: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条、缝线和指蹼都必须是同一种颜色,而且不得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与手套颜色不一样的附饰物。

一.一六:护具

接手必须戴护帽、护面、护胸和护腿。击球员和跑垒员都要戴带有护耳的护帽。

注:裁判员如果发现队员有违反以上各条规定时应即令其改正,如经劝告后一分钟内仍未见队员改正时,裁判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第二章 术语定义

二.○一:判定(Adjudged)

裁判员根据判断所作出的决定。

注:本判定没有抗议的余地,但裁判员运用规则错误时不在此限。

二.○二:申诉(Appeal)

守队队员对攻队队员的犯规行为要求裁判员判以出局的行为叫“申诉”。

二.○三:投手犯规(Balk)

垒上有跑垒员时,投手的不合法行为叫“投手犯规”。这时判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但不判击球员一“球”)。

二.○四:坏球(Ball)

投手合法投出的没有直接通过“好球区”而击球员又未挥击的投手投球叫“坏球”。

注:如果落地后进入“好球区”的“坏球”打中击球员则判为“投球中身”,击球员安全进到一垒。如果二击后击球员挥击这种球未中,即使被接手接住,仍判作接手漏接,按规则六.○五(B)和六.○九(B)处理。如果击球员把这种落地球击出,则同于把未落地

的球击出,继续比赛。

二.○五:垒位(Base)

跑垒员为得分而必须按顺序踏触的、位于内场四角的四个位置叫“垒位”。垒位通常放置帆布垒包或塑料胶板作为标志。

二.○六:跑垒指导员(Base Coach)

穿着与队员同样的运动服装,站在一、三垒外跑垒指导员区内指导击球员击球和跑垒员跑垒的同队成员叫“跑垒指导员”。

二.○七:四坏球上垒(Base on Balls)

击球员击球时得四个“球”而安全进到一垒的判定叫“四坏球上垒”。

二.○八:击球员(Batter)

在击球员区内击球的攻队队员叫“击球员”。

二.○九:击跑员(Batter Runner)

完成击球任务后向一垒跑进的攻队队员叫“击跑员”。

二.一○:击球员区(Batter's Box)

击球员击球时站立的区域叫“击球员区”。

二.一一:投接手组(Battery)

投手和接手二人组成的小组叫“投接手组”。

二.一二:队员席(Bench or Dugout)

为上场队员、替补队员和其他穿着运动服装的本队成员准备的座位叫“队员席”。

二.一三:触击球(Bunt)

不挥动球棒但有意等球碰棒或使棒轻触来球,使球缓慢地滚入内场的击球叫“触击球”。

二.一四:中止比赛(Called Game)

不论任何理由而由主裁判员宣布中止的比赛叫“中止比赛”。

二.一五:接住(Catch)

守场员没有用他的帽子、护具、口袋或运动服装的任何部分来接球,而是在球落地前牢固地把球握在手套或手中的防守行为叫“接住”。但如果在他接球同时或接球后立即和队员或挡墙相撞摔倒以致将球失落时不算“接住”。如果守场员触及的腾空球又触及攻队队员

或裁判员时,即使被其他守场员接住也不算“接住”。如果守场员把球接住后在传球时失手将球失落,仍可判“接住”。在这种情况下,对“接住”的有效性应按守场员有足够的时间把球握住从而证明已把球控制住,同时传球又是自觉和有意等来确定。

注:1.接球时即使接球不稳,球在手套上弹跳,但只要最后在落地前接牢或由其他守场员接牢都算“接住”。

2.跑垒员在第一个守场员一接触腾空球时即可离垒。

3.守场员可跨越围墙、篱笆、栏杆、围绳或其他野传球线去接球。他可以跳上位于界外的栏杆、帐篷接球,他可以冒险这样做。守场员跨越围墙、篱笆、栏杆、围绳乃至进入看台接球时,不得加以妨碍,但如发生妨碍行为,不作妨碍判处。

4.守场员跑到队员席边缘接球时,如倒地前被队员(不论哪方队员)扶持而把球牢牢接住,判“接住”。

二.一六:接手(Catcher)

位于本垒后面的守场员叫“接手”。

二.一七:接手区(Catcher's Box)

投手企图投故意四球时,接手在投手投球出手前必须站立的区域叫“接手区”。

二.一八:教练员(Coach)

由主教练指定在场上执行主教练所赋予的任务并穿着本队比赛服执行任务的本队队员叫“教练员”。他并不限于担任“跑垒指导员”。

二.一九:死球(Dead Ball)

根据规则暂停比赛的击球、传接球或投球叫“死球”。这种暂停比赛的局面叫“死球局面”。

二.二○:守队或守队队员(Defense of Defensive)

在场上进行防守活动的队或任何守场员叫“守队或守队队员”。

二.二一:连赛两场(Double Header)

按赛程一日内连续参加两场比赛叫“连赛两场”。

二.二二:双杀(Double Play)

守场员无失误而使攻队两名队员连续出局的防守行为叫“双杀”。有两种“双杀”。

(A)双[屏蔽]:(Force Double Play)

两个[屏蔽]造成的双杀叫“双[屏蔽]”。

(B)封触双杀:(Reverse Force Double Play)

先用[屏蔽],再用触杀造成的双杀叫“封触双杀”。

注:封触双杀的例子:一垒有跑垒员,一人出局,击球员击出地滚球到一垒手。一垒手接球触踏一垒(一个[屏蔽]出局)后传给二垒手或游击手,使一垒跑垒员在二垒被触杀出局(触杀成双杀)。

另一例子是:满垒,无人出局,击球员击出地滚球到三垒手,三垒手接球触踏三垒(一个[屏蔽]出局)传给接手触杀三垒跑垒员成双杀。


二.二三:界内球(Fair Ball)(图5)

合法击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均为“界内球”:

(A)停止在本垒至一垒或本垒至三垒之间界内地区时;

(B)击球在界内地区触地后越过一、三垒垒位后从垒位后面的界内地区滚出外场时;

(C)触及一垒、二垒或三垒垒包时;

(D)先落在一、二垒及二、三垒的垒线上或该线外的界内地区时;

(E)在界内触及裁判员、比赛队队员身体时;

(F)从界内地区上空直接越出本垒打线时。

注:1.在边线上包括边线标杆接球时,应按守场员手套触球时与地面的垂直线判定。在边线内(包括在边线上)为界内球。不应以守场员触球时是站在界内或界外地区来判定。

2.腾空球落在内场后,如在一、三垒前没有触及任一比赛队队员或裁判员而弹出界外地区时判“界外球”。如停留在界外地区或界外地区被队员触及时亦判“界外球”。但是腾空球落在一、三垒上或落在一、三垒后面的外场界内地区然后弹出界外地区时判“界内球”。

3.击球员区在界内地区的小三角为界内地区,如果击出的球停止在小三角内为界内球。击球员在所站立的击球员区内无意触及该球为界外球,如有意碰触判击球员出局。如果击球员碰触了另一个击球员区小三角内的球,不管有意无意均判击球员出局。

二.二四:界内地区(Fair Territory)

从本垒经一、三垒边线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面的空间)以内的区域叫“界内地区”。

二.二五:守场员(Fielder)

进行防守的任一队员叫“守场员”。

二.二六:守场员选杀(Fielder's Choice)

守场员在处理界内地滚球时不传杀击跑员而传杀前位跑垒员出局的防守行为叫“守场员选杀”。

守场员选杀也适用于记录员记录:

(A)击跑员由于守场员处理击出的安打球时选杀前位跑垒员而多进一个垒或一个以上的垒。

(B)跑垒员由于守场员传杀其他跑垒员而取得的进垒(偷垒或守场员失误的进垒除外)。

(C)跑垒员由于守场员的疏忽的进垒(如无防守偷垒)。

二.二七:腾空球(Fly Ball)

击向空中的高飞球叫“腾空球”。

二.二八:[屏蔽](Force Play)

守场员对击跑员进行传杀或对由于击跑员上垒而[屏蔽]进垒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屏蔽]”。这种攻守局面叫“[屏蔽]局面”。

注:比赛中的[屏蔽]局面常会改变。记住这点就不会在处理[屏蔽]局面时导致混乱。例如:

1.一垒有跑垒员,一人出局,击球员击出一迅猛的地滚球到一垒手。一垒手接住后立即触一垒使击跑员出局。这时[屏蔽]局面就不再存在。守场员对进入二垒的跑垒员必须触杀。如果当时二垒或三垒有跑垒员而任一跑垒员在进入二垒的跑垒员被触杀出局以前已进入本垒得分,则得分有效。如果一垒手接球后不是先踏一垒而是传球到二垒,则是两个[屏蔽],二垒或三垒跑垒员的得分就无效。

2.一人出局,一、三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腾空球被接住,成二人出局,三垒跑垒员在接杀后离垒跑进本垒得分。但一垒跑垒员离垒过早,球先传到一垒被申诉判三人出局。这时如果裁判员判定三垒跑垒员进入本垒在先,传杀申诉在后,则得分有效。

二.二九:弃权比赛(Forfeited Game)

由于一方违反规则,裁判员宣布另一方以9:0获胜而结束的比赛叫“弃权比赛”。


二.三○:界外球(Foul Ball)

合法击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为“界外球”。

(1)停止在本垒到一垒或本垒到三垒之间的界外地区时;

(2)地滚球在经过一、三垒垒位时,从垒位外侧界外地区滚入外场或继续滚出界外地区时;

(3)腾空球在第一个落点在一、三垒垒位后界外地区时;

(4)在界外触及裁判员、比赛队队员的身体或其他障碍物时;

注:1.击出的球在没有触及守场员前击中投手板然后反弹到本垒到一垒或到三垒之间反弹出界外地区时判“界外球”。

2.击球员击出球之后在尚未离开击球员区时,再次被击出的球无意碰触身体或球棒时为“界外球”。

二.三一:界外地区(Foul Territory)

从本垒经过一、三垒边线及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的空间)以外的区域叫“界外地区”。

二.三二:擦棒球(Foul Tip)

碰触球棒后迅猛而直接地到达接手手中并被接住的击球叫“擦棒球”。没有接住就不是“擦棒球”。每一擦棒球均判一“击”,继续比赛。擦棒的击球如先触及接手的手或手套再触身体并在落地前接牢时,为直接接住,判擦棒球。但先触及接手的手或手套以外的东西,如身体、护具等不判直接接住。

二.三三:地滚球(Ground Ball)

在地面滚动或弹跳的击球叫“地滚球”。

二.三四:主队或后攻队(Home Team)

某队在本队球场或本地球场进行比赛时,该队即为“主队”,按惯例先守又叫“后攻队”。如在第三者的球场进行比赛时,则先攻队按事先排定的赛程或比赛开始前用抽签法或抛钱币确定。

二.三五:不合法(Illegal Or Illegally)

与本规则的规定相违背叫“不合法”。

二.三六:不合法投球(Illegal Pitch)

投手违反下列任一规则的投球均判“不合法投球”:


投手的轴心脚没有踏投手板而向击球员投球;


急速向没有准备好的击球员投球。

“不合法投球”判击球员一“球”。垒上有跑垒员时的“不合法投球”判“投手犯规”,垒上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但不判击球员一“球”。

二.三七:内场手(Infielder)

在内场各位置进行防守的队员叫“内场手”。

二.三八:内场腾空球(Infield Fly)

在两人出局前,一、二垒或一、二、三垒都有跑垒员时,击球员合法击出落在内场或内场附近并为守场员(包括外场手)轻易接住的界内腾空球(平直球和用触及法击出的腾空球除外)叫“内场腾空球”。这时判击球员出局,继续比赛。

在上述局面下,如果击出的球明显是“内场腾空球”,裁判员为了保护跑垒员应立即宣布:“内场腾空球,击球员出局!”如果击出的球接近边线,一时难以决定是界内球或界外球时,裁判员应立即宣布:“如果是界内,内场腾空球!”或者只宣布“内场腾空球”同时将右臂向前上方伸出,作出延期宣判的手势,直至肯定是界内球时再宣布:“击球员出局!”。“内场腾空球”是继续比赛局面,跑垒员可以冒被杀出局的危险进垒,或者球被接住后返垒再进垒,如同对待一般的腾空球一样。如果击成界外球、则改按界外球处理。

同样两人出局前,一、二垒或一、二、三垒有跑垒员时,击出腾空球并未碰触守场员,落地后在一、三垒前弹出界外则应判“界外球”;如落在边线外又在一、三垒前弹入界内应判“内场腾空球,击球员出局!”。

注:1.裁判员在运用本规则时要掌握守场员能否通过正常的努力把击出的腾空球接住。裁判员不能根据击出的腾空球落在内场就判“内场腾空球”,落在内场附近的外场或草地线附近就不判“内场腾空球”。裁判员还要注意掌握的是:即使是外场手接球,只要击出的是内场及其附近的腾空球。而且外场手如同内场手那样容易把球接住时,就要判“内场腾空球”。

2.“内场腾空球”是裁判员的判断,不能申诉。

3.如果裁判员已宣判“内场腾空球”,即使守场员故意失接企图造成双杀,仍作为“内场腾空球”处理,继续比赛。

4.“内场腾空球”经裁判员宣判后生效。裁判员作“内场腾空球”的判断要迅速果断。

二.三九:飞行(In Flight)

指击出、传出或投出的球在触及守场员前还未触及地面或其他物体时的状态。

二.四○:出局危险(In Jeopardy)

指在继续比赛过程中攻方队员有可能被判出局危险的状态。

二.四一:局(Inning)

局是全场比赛的一部分。比赛双方分别因三人出局而交换攻守各一次为“一局”。一方一次进攻为半局。

注:先攻队进攻时为上半局,后攻队进攻时为下半局。

二.四二:妨碍行为(Interference)

凡影响比赛队员进行正常攻守活动的行为叫“妨碍行为”。

(A)攻队妨碍行为是指攻队队员对正在防守的守场员进行妨碍或干扰。如果裁判员宣布击球员、击跑员或跑垒员因妨碍行为而出局,则所有跑垒员都得回到裁判员认为在妨碍行为发生时他们合法占有的最后垒位,除非另有规定。

注:发生妨碍行为时如击跑员没有达到一垒,则所有跑垒员都要回到投手投球时原占垒位。但已判出局的跑垒员除外。

(B)守队妨碍行为是指守场员妨碍或干扰击球员击球。

(C)裁判员妨碍行为是指:1.阻碍或影响接手传杀偷垒的跑垒员;2.击出的界内球在穿过守场员前(投手除外)在界内碰触裁判员。

(D)观众妨碍行为是指在继续比赛时,观众走出看台或进入比赛场地而触及正在进行攻守的传球、击球或投球。

注:一旦发生妨碍行为并成立时即成死球局面。

二.四三:合法(Legal or Legally)

与本规则的规定相符合叫“合法”。

二.四四:平直球(Line Driver)

迅猛而直接飞向守场员而未触及地面的击球叫“平直球”。

二.四五:活球(Live Ball)

处于继续比赛过程中的球叫“活球”。

二.四六:主教练(Manager)

负责本队场上比赛事宜并代表本队同裁判员和对方队进行联系的本队成员叫主教练。队员经主教练指派也可临时代行主教练职责。

(A)各队应于比赛开始前30分钟将主教练姓名写在“上场队员名单”上交主裁判员;

(B)主教练对全队的行为、规则的遵守、服从裁判员判定等负责。

(C)如果主教练离开场地,应指定一个教练员或运动员作为他的替补者。因此替补者拥有作为主教练的职责、权力和义务。如果主教练离开场地时没有指派替补者,则由主裁判员代为指派。

二.四七:阻挡(Obstruction)

守场员没有持球,也不是在接球而阻碍跑垒员进垒的行为叫“阻挡”。

注:如果守场员正在接传来的球,而传来的球直接飞向该守场员以致必须在其所占的位置上接球时,应看作是“在进行接球”。这时守场员究竟是否“在进行接球”,完全取决于裁判的判断。在守场员准备接球而又漏接后发生阻碍跑垒员跑垒的行为时,就不再看作“在进行接球”而应判为“阻挡”。例如内场手扑地接球,但未接住,球滚至身后,如果他继续躺在地上因而延误了跑垒员的跑垒时就要判“阻挡”。

二.四八:攻队或攻队队员(Offense or Offensive)

轮及击球、跑垒的队叫“攻队”;进行击球或跑垒的任一队员叫“攻队队员”。

二.四九:正式记录员(Official Scorer)

由比赛主办单位指派担任比赛记录和技术统计工作的人员叫“正式记录员”。

二.五○:出局(Out)

攻队队员被取消击球、跑垒或得分的权利或者防守队为使本队改守为攻,使进攻队失去三次进攻条件之一叫“出局”。

二.五一:外场手(Outfielder)

在外场位置上进行防守的队员叫“外场手”。

二.五二:滑出垒位(Overslide of Oversliding)

攻队队员除从本垒进入一垒外,凡因滑垒过头致离开垒位的行为叫“滑出垒位”。

二.五三:处罚(Penalty)

对违规行为根据规则进行处理叫“处罚”。

二.五四:运动员或裁判员的“身体”(The Person of A Player or An Umpire)

指运动员或裁判员的身体、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

二.五五:投球(Pitch)

投手投给击球员的球叫“投球”。

注:“投球”不同于“传球”,详见“传球”条。

二.五六:投手(Pitcher)

向击球员投球的守队队员叫“投手”。

二.五七:投手的轴心脚(The Pitcher's Pivot Foot)

投手在投球时踏触投手板的脚叫“投手的轴心脚”。

二.五八:比赛开始或继续比赛(Play)

裁判员宣布开始进行比赛或遇死球局面时宣布恢复比赛的命令。

二.五九:提出抗议(Protest)

比赛队对裁判员执行规则上的错误,向裁判员提出改判要求的行为叫 “提出抗议”。

60、急投(quick return pitch)


击球员尚未作好击球准备,投手突然急速向其投球企图使击球员失去平衡的行为叫“急投”。这是不合法投球。


61、正式比赛(regulation game)


详见本规则四.一○和四.一一。


62、再踏垒(retouch)


跑垒员按规定再次返回原占垒位的行为叫“再踏垒”。

63、得分(run or score)


攻队队员击球后跑垒并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


垒的进攻行为叫“得分”。

64、夹杀(run down)


守场员对跑在两个垒位之间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夹杀”。

65、跑垒员(runner)


正在进行进垒、触垒或回垒的攻队队员叫“跑垒员”。


66、牺牲打(sacrifice)


击球员牺牲自己安全上垒的权利而使跑垒员进垒得分的击球叫“牺牲打”。牺牲打根据攻守局面和击球方法的不同分“腾空球牺牲打”和“触击球牺牲打”。

67、安全(safe)


裁判员对跑垒员合法取得欲占垒位的判定叫“安全”。


68、侧身投球(set position)


投手以身体一侧对着击球员投球的姿势叫“侧身投球”。它是两种合法投球姿势的一种。


69、抢分

在三垒有跑垒员时,运用触击法使三垒跑垒员抢进本垒得分的一种进攻战术叫“抢分触击”。


70、击(strike)


投手的合法投球如符合下列任一情况时为“击”。


(a)击球员击球未中(包括触击);


(b)击球员未挥棒击球,但该投球的任何部分在飞行状态中通过了好球区的任何部分;


(c)两“击”前击成界外球;


(d)触击成界外球;


(e)击球未中而球触及身体;


(f)未落地而通过“好球区”的球触及击球员;


(g)“擦棒球”。


71、好球区(strike zone)


在本垒板的垂直上空,高度在击球员肩部上沿与裤腰上沿之间的水平线,低限在双膝上沿之间的立体区域叫“好球区”。好球区按击球员准备迎击投球时所采取的站立姿势判定。(图4)

72、改期续赛(suspended game)


裁判员因故宣布提前中止比赛并另行定期继续将其赛完的比赛叫“改期续赛”。

73、触杀(tag)


守场员用手或手套牢固地将球握住,同时以身体任一部分触垒或持球的手或手套碰触跑垒员的防守行为叫“触杀”。


74 、传球(throw)


守场员用手或手臂把球送到既定目标的防守行为叫“传球”。“传球”与投手向击球员的“投球”应予区别。

75、平局比赛(tie game)


裁判员宣布两队得分相等的有效比赛叫“平局比赛”。


76、暂停(time)

裁判员按规定暂时中断比赛时所宣布的口令。此时场上成死球局面。

77、碰触(touch)

触及场上队员或裁判员身体、衣服或其用具的任一部分叫“碰触”。

78、三杀(triple play)

守队队员防守无失误而将攻队三名队员连续传杀出局的防守行为叫“三杀”。

79、暴投(wild pitch)

偏离本垒板致接手无法经过正常努力接住的投球叫“暴投”。

80、正面投球(wind-up position)

投手以身体正面对着击球员投球的姿势叫“正面投球”。它是两种合法投球姿势的一种。


[ 此帖被jiji69在2008-04-27 19:31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浮云:5(chairon) 普及知识了
  • 顶端 Posted: 2008-04-27 19:16 | [楼 主]
    mu.ron7



    性别: 帅哥 状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头衔: 709394
    等级: 优秀会员
    家族: Red Devils--夢劇塲
    发贴: 2307
    威望: 0
    浮云: 477
    在线等级:
    注册时间: 2008-01-04
    最后登陆: 2010-05-09

    5come5帮你背单词 [ vitality /vai'tæliti/ n. 活力,生命,生命力,生机,元气 ]


    第一个图好小 都看不见
    以前打红白机的时候 知道一点规矩
    顶端 Posted: 2008-04-28 23:01 | [1 楼]
    我来我网·5come5 Forum » 运动新时空·菠菜交流

    Total 0.010975(s) query 5, Time now is:06-16 05:31,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5.3, Localized by 5come5 Tech Team, 黔ICP备16009856号